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87)
2023(14242)
2022(11706)
2021(11251)
2020(9106)
2019(21048)
2018(20760)
2017(38261)
2016(21357)
2015(24624)
2014(24356)
2013(22934)
2012(20517)
2011(18576)
2010(18142)
2009(15862)
2008(15132)
2007(13096)
2006(11330)
2005(10110)
作者
(54053)
(45028)
(44933)
(42929)
(28710)
(21287)
(20580)
(17573)
(17565)
(15919)
(15220)
(15153)
(14138)
(14114)
(14066)
(13754)
(13514)
(13182)
(13069)
(12901)
(11270)
(10804)
(10693)
(10359)
(10222)
(10103)
(9874)
(9843)
(8839)
(8786)
学科
(82297)
经济(82225)
管理(54788)
(51907)
(41767)
企业(41767)
方法(37752)
数学(34007)
数学方法(33562)
中国(31073)
(22721)
教育(21161)
(19524)
业经(17962)
(16486)
贸易(16476)
(16181)
理论(16108)
农业(14908)
(14666)
地方(14458)
(13939)
技术(13793)
(13179)
环境(11889)
(11822)
银行(11814)
教学(11638)
(11450)
(11354)
机构
大学(286399)
学院(283534)
(119602)
经济(117397)
管理(106941)
研究(98405)
理学(93173)
理学院(92114)
管理学(90390)
管理学院(89808)
中国(69581)
(61136)
科学(55066)
(51262)
(46178)
(45722)
师范(45418)
中心(43752)
研究所(42225)
财经(42220)
(40473)
北京(39033)
(38855)
经济学(38152)
师范大学(37230)
(37100)
教育(36749)
(36113)
业大(35967)
经济学院(34505)
基金
项目(193491)
科学(156802)
研究(150601)
基金(141352)
(121674)
国家(120616)
科学基金(104727)
社会(96753)
社会科(91664)
社会科学(91645)
教育(77285)
(73822)
基金项目(73179)
(64716)
自然(64557)
自然科(63163)
自然科学(63151)
编号(62118)
自然科学基金(62038)
资助(57559)
成果(51105)
(46001)
课题(45607)
重点(45047)
(43027)
(41100)
教育部(41056)
国家社会(40642)
人文(38498)
创新(38220)
期刊
(121941)
经济(121941)
研究(91330)
中国(62291)
教育(61808)
管理(40642)
(38290)
科学(36896)
学报(35811)
(33207)
技术(31546)
大学(30209)
学学(26860)
农业(23470)
(21581)
金融(21581)
财经(20916)
经济研究(20844)
业经(18923)
(18176)
职业(17986)
问题(16404)
(15022)
(14034)
论坛(14034)
世界(13876)
(13837)
技术经济(13393)
统计(13352)
国际(13266)
共检索到419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原  陈建奇  
中国的人才强国战略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技能型人力资本。然而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与中国的人才强国战略还存在诸多方面的差距。发达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技能型人才发展规模为中国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和体系完善提供了有益启示。基于工业化进程客观评估我国职业教育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我国需要科学调整职业教育政策方向,并扎实构建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教育经费、教师规模及质量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原  陈建奇  
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要求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德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为中国的职业教育规模扩张和体系完善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解决中国职业教育发展规模、增长趋势和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有效的职业教育政策调整,而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则进一步要求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与之相适应,从而保障职业教育及工业化进程的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福垣  
当前我国人才供求矛盾突出,体现为人才总量大,但结构性短缺严重,核心问题是供给结构时空错位。这一结构性矛盾的根源是,收入分配体制和人才配置市场化改革滞后,教育结构严重落后于经济结构,造成人才和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曾在本刊发文详细讨论了教育现代化和人才强国的科学内涵,立足于科学内涵,在此提出一些核心指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仁忠  
研究知识经济发展及其对劳动力和职业教育的要求和挑战,是一项重要课题。人类经历了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正在进入知识经济形态。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必将引起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变,进而对劳动力提出新的要求,使职业教育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其挑战主要体现如下:劳动者不断提升技能和技能的频繁转换需求对供应驱动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挑战;以多种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劳动者综合素质要求对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工作本位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等需求对职业教育体系中企业职业教育薄弱现状的挑战;持续的终身学习需求对以开展职前学历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学校形态职业教育的挑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红  
广西的工业化处于初级阶段的初期水平,工业化水平低一直是制约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推进广西新型工业化进程任重而道远。从现阶段广西工业化的水平和特点出发,广西应遵循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原则,按照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炬  吴巧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能源消耗(生活消耗除外)出现了较大波动,本文运用完全分解模型计算、分析了驱使能源消耗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能源消耗强度效应与结构效应,并利用H-P滤波、完全分解模型对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节能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1980-2005年累计节能量为94457万t标准煤,1980-2005年中国节能缺口处于波动之中,尤其是1998年以后,受重新重工业化的影响,与潜在节能率相比,实际节能率在逐步降低,但到2005年,实际节能率大于潜在节能率,节能优先的高能效战略得到一定落实,有效控制和改善了能源的紧张状态。同时,近年来重工业能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改善,说明重工业化对能源...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楼世洲  
中国近代的工业化实际上是沿着两条轨迹发展,即移植西方的现代工业和传统手工业的进化并存。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和初步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实业学堂的兴办”——“实业教育制度的确立”——“职业教育制度的确立”三个大的过程。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是沿着:现代工业移植——手工业改造——区域性的产业集聚的道路演变的。因此,近代职业教育制度嬗变对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明显的“路径依赖”。近代职业教育嬗变的第一个层面是职业学校的演变,第二个层面是传统手工业的师徒制向工厂师徒制和职业补习教育的演变过程。影响这种路径选择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结构和就业方式;二是生产力水平和技术构成;三是职业分化和社会分层。推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宗仁  王波  蒋小波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派生产物,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有机契合教育强国战略要求,可为提升人力资源供给质量、服务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强劲动力。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需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着力点、以深化产教融合为切入点、以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为落脚点、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关键点,推动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着眼于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结合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逻辑依据与战略任务,职业院校应坚持立德树人为本,推动教学理念现代化;坚持产教融合为先,推动教学模式现代化;坚持内涵式发展为根,推动教学治理现代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锐  吴江  
对人才战略规划实施开展绩效评估是加强人才强国战略闭环系统化管理的重要环节。基于前期初步探索和实践调研,本文分析了对人才强国战略规划开展评估的需求及意义,在对国家人才规划实施一周年评估工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构建出一个人才强国战略规划评估内容体系模型,提出了人才战略规划评估机制框架和基本路径,以期对下一步完善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效果监测评估工作有所推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夏金星  屈正良  彭干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忠暖  高权  王帅  杨嘉聪  
从我国新一轮重工业化的现实出发,基于2006—2013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结合空间自相关和地理加权回归的方法,在同时考虑时间滞后和空间异质性的情况下,对重工业发展是否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理论进行重新验证。在考虑重工业内部差异的前提下,研究发现:(1)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省际层面上城乡收入差距空间布局不合理的趋势仍在加剧;(2)装备制造型重工业在当期会对城乡收入差距起扩大作用,但随着其关联和间接效应的发挥,这种扩大效应会在时间滞后模型中逐渐被抵消。在考虑空间异质性的前提下,装备制造型重工业的发展能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3)资源开采和加工型重工业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且在东北地区更为显著。同时还发现城镇化对降低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显著性在东西部存在较大的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继扬  张换兆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了美国经济逐步复苏,提高了就业和扩大了出口。但其进一步实施会加剧中美高技术产业竞争和贸易纠纷。建议中国实施先进制造伙伴计划以应对中美制造业激烈竞争,实施更为积极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以应对中美高技术产业贸易竞争,扩大中美创新对话,努力寻找中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共同利益。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辛  
推动科学发展,人才是关键;转变发展方式,人才是核心。人才文化的历史进程,折射人才开发的内在规律。用历史眼光解读人才,汲取"传统人才"和"现代人才"的营养。用市场理论解读人才,促进"资源优先"到"人才优先"的嬗变。用发展观点解读人才,实现"以人为本"向"以用为本"的跨越。用国际视野解读人才,从"强国人才"的成功经验探寻"人才强国"的路径方法。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解希玮  刘胜男  李芳芳  
在中国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与内外部经济环境迫切需求的双重作用下,我国已正式进入经济转型升级与人口要素红利转换衔接的历史交汇期。研究首先测算了1995年-2019年中国各地区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进而结合人口要素指标在同一时期的变化趋势,深入考察了人口结构与人口质量对国内各地域层次工业化发展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工业化水平在研究时段内迎来较大增长,部分区域目前已基本完成工业化,但地区差异依然显著。与此同时,各地依赖人口要素发展的重心正逐步由人口结构向人口质量转化。在此过程中,由于国内工业化发展的地区不均衡性,上述转化过程将在较长时期内在各区域分别呈现为不同的发展阶段,为未来在人口要素层面促进工业化发展提出了挑战。为此,各地应一方面坚持保有人口结构优势,利用好人口红利;另一方面大力发掘人口质量优势,发挥好人才红利,同时因地制宜把握人口特征,针对性解决本地人口要素发展的痛点、难点,以高水平人口优势助推工业化高质量增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肖卫  
基于分工演进和交易效率构建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模型,并运用中国改革30年的经验检验理论分析的结论,本文认为:交易效率与专业化水平提高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城市化和工业化倾向的发展战略导致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优先发展工业、劳动力流动限制等工业化、城市化倾向的政治因素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