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9)
2023(7143)
2022(6033)
2021(5998)
2020(4864)
2019(11353)
2018(10972)
2017(21458)
2016(11618)
2015(13284)
2014(13057)
2013(13040)
2012(12516)
2011(11570)
2010(11767)
2009(11112)
2008(11139)
2007(9798)
2006(9165)
2005(8639)
作者
(32178)
(27035)
(26608)
(25927)
(17399)
(12808)
(12083)
(10519)
(10346)
(9784)
(9448)
(8985)
(8858)
(8735)
(8704)
(8308)
(8020)
(7843)
(7688)
(7518)
(6882)
(6572)
(6417)
(6174)
(6153)
(6000)
(5902)
(5741)
(5474)
(5414)
学科
(49618)
经济(49556)
管理(31939)
(30180)
(22424)
企业(22424)
方法(19105)
中国(18486)
数学(17276)
数学方法(17015)
(16097)
(13451)
贸易(13444)
(13394)
(13233)
(11722)
(10460)
农业(10080)
(9897)
银行(9896)
(9588)
(9395)
业经(9366)
(8563)
金融(8563)
及其(8375)
地方(8014)
环境(7915)
政策(7602)
(7448)
机构
大学(168863)
学院(167485)
(81547)
经济(80108)
研究(65883)
管理(62439)
中国(54500)
理学(52050)
理学院(51474)
管理学(50843)
管理学院(50517)
(38870)
(36956)
科学(35295)
(33407)
研究所(29712)
财经(29619)
中心(29239)
(27071)
经济学(26265)
(25814)
(25205)
北京(24763)
经济学院(23498)
(23401)
(22564)
师范(22474)
财经大学(21783)
业大(20284)
科学院(19819)
基金
项目(102008)
科学(81921)
研究(78366)
基金(76917)
(66554)
国家(66052)
科学基金(55932)
社会(52072)
社会科(49436)
社会科学(49430)
基金项目(38652)
教育(35453)
(35067)
自然(33765)
资助(33114)
自然科(32965)
自然科学(32958)
自然科学基金(32416)
(31320)
编号(30781)
成果(26917)
(25208)
中国(23337)
重点(23182)
(22790)
国家社会(22577)
课题(22024)
教育部(21950)
(21058)
人文(20595)
期刊
(94206)
经济(94206)
研究(60361)
中国(36866)
(28505)
(24554)
管理(24200)
科学(22705)
(22124)
金融(22124)
学报(21041)
教育(17796)
农业(16730)
大学(16699)
经济研究(16006)
财经(15525)
学学(15403)
(13778)
(13554)
业经(13358)
问题(13013)
技术(12966)
国际(12583)
世界(11616)
(9345)
技术经济(8356)
资源(7903)
经济问题(7879)
统计(7677)
现代(7541)
共检索到275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蔡运龙  俞奉庆  
研究目的:揭示中国当今耕地问题的深层原因,寻求治本之策。研究方法:归纳推理法,现象溯因法。研究结果:不合理占用耕地的问题之所以一再得不到根本解决,是因为对问题的症结缺乏认识,因而相应的政策基本上是治标不治本。问题的症结是土地产权不明晰,农民没有掌握主动权,所以虽然采取“世界上最严格耕地保护政策”,实际上农地却最容易被征用。产权不明晰又必然导致土地市场化不充分,地方政府很容易滥用征地权,损害农民的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此外,发展城市和工业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农民和农村为代价的传统计划经济思路仍未扭转,被征用土地的农民得不到合理的补偿;对耕地价值的认识不足,耕地的外部性价值被忽略。对症下药的治本之策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保护耕地必须实行治本之策国家土地管理局保护耕地专题调研组●土地管理要以保证耕地总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为主要目标●发挥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代替“分级限额审批”制度●调整土地收益分配办法●土地管理权力应适当集中●修改和制定有关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元  
找到保护耕地的治本之策李元耕地,到底怎样才能保护住?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找到治理的策略和措施?此文从深化认识、拓展思路和寻求治本之策几方面,提出了新的思想和启示。保护耕地的调研,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办的任务,由国家土地局牵头,国家计委。农业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司振中  李貌  邱维理  郧文聚  
采用土地整理工程手段建设基本农田,有助于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高,但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论文根据自然地理区划和各地区的地貌特征,从分布特点、地类结构和利用水平等方面,对中国耕地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提出各地区耕地资源建设和保护的方向与重点。东部季风区应重点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现有中低产田,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西北干旱区不宜大规模开发,要着重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土地退化;青藏高原区则应限制开垦。在土地整理与耕地资源建设中,因地制宜具体表现在生态保护、量力而行和重在效用3个方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宽政  
住房问题,是个民生问题。解决住房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鉴解决粮食问题的成功经验,改革土地供应制度,缩短住房供应链,建立国家住房储备,缩小投机性投资空间,使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继伟  
治本总比治标好、治标总比不治好、不治总比捣乱好。一、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的本意是:水烧开后舀起来再浇下去虽然能让水沸腾的程度减弱,但不如把锅下面的柴禾抽走更为有效。"扬汤止沸"比喻解决表面问题或临时解决问题,即"治标"(也称"治表");"釜底抽薪"比喻解决根本问题或彻底解决问题,即"治本"。"治标"不如"治本",与其解决表面问题,不如解决根本问题。有一个太空笔的故事。太空中一、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百明,李世顺  
本文从不同的数据来源对比和分析了1986至1995年之间中国耕地资源数量下降的状况,并对其构成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指出农业结构调整(指耕地改为园地、林地、牧地、鱼塘)占地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达到总量的62%;其次是三项建设(国家建设、集体建设和农村建房),占总量的21%;第三是灾害毁地,占总量的17%。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等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方琳娜  易小燕  杨瑞珍  
为了扭转各地日趋严重的违法占用耕地现象,国土部门加大了对违法占用耕地的监控力度,及时发现了大量违法占用耕地现象,并促使部分被违法占用的耕地得到复耕。然而,在查处违法占用耕地复耕中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查处面积大,罚款多,而复耕面积小;二是在复耕中存在着各种乱象和假复耕现象。要控制违法占地,确保我国1.5亿hm2(18亿亩)耕地红线,一是需强化事前预警工作,避免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发生;二是强化对复耕土地的监督管理,避免假复耕现象的发生;三是将查处的违法占用耕地及时退还于农民或农业生产组织,保障土地真正回归于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文杰  巩前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休耕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布局,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转型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基于对地下水漏斗区(河北)、重金属污染区(湖南)、西南石漠化区(贵州、云南)、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区(甘肃)等4大典型试点区域的调研,从休耕参与主体、实施技术路径、休耕补偿机制等方面比较归纳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休耕治理方法。同时,研究发现各休耕试点区域实践中普遍存在经营主体参与不足、参与主体与补偿对象错位、补偿方式单一及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为保障休耕试点的有序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应中,毕于运,杨瑞珍,梁佩谦  
本文论述了中国耕地资源持续利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耕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状况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认为:我国耕地质量是“总体变好,局部变坏”,耕地数量的锐减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耕地持续利用的战略抉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鲁奇  
世界农业发展史表明,人类为增加其粮食产量采取了外延性盲目开拓耕地和对耕地不断强化现代要素投入两种主要方式,在获得粮食增产的同时,均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70 年代以来,随着环境意识的日趋觉醒,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已成为世界的主要思潮。本文认为,在我国未来的耕地资源开发中。走高效集约道路,加强管理和保护,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口食物安全保障的重要环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国  韩巧欠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的耕地就是在研究中国粮食安全时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明确耕地和粮食安全问题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耕地中现存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说明,并分析了问题的成因,进而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运龙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耕地丧失过多 ,使近年来农业和粮食生产徘徊 ,食物安全受到威胁。决策失误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农地的比较经济效益低下。本文还分析了耕地丧失的恶果 ,呼吁借鉴国际经验 ,从体制、机制、法制上采取治本之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捷  张敬松  祝海强  李丽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