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8)
2023(12090)
2022(10516)
2021(10162)
2020(8450)
2019(19888)
2018(19689)
2017(37756)
2016(20480)
2015(23280)
2014(23053)
2013(23146)
2012(21354)
2011(19456)
2010(19151)
2009(17556)
2008(17015)
2007(14434)
2006(12662)
2005(11066)
作者
(59467)
(49634)
(48919)
(46603)
(31555)
(23688)
(22281)
(19731)
(18836)
(17456)
(17012)
(16841)
(15805)
(15529)
(15189)
(15168)
(14637)
(14572)
(14144)
(13895)
(12204)
(12201)
(11747)
(11086)
(10991)
(10966)
(10813)
(10770)
(9918)
(9682)
学科
(84451)
经济(84357)
管理(57629)
(52778)
(42985)
企业(42985)
方法(39715)
数学(34752)
数学方法(34434)
中国(23876)
(21997)
(19308)
(18723)
业经(17223)
(16716)
贸易(16707)
(16318)
地方(15203)
农业(14695)
(14629)
环境(14241)
(14055)
理论(12746)
技术(12081)
(11717)
银行(11682)
(11629)
财务(11567)
财务管理(11548)
(11524)
机构
大学(296166)
学院(291169)
(120073)
管理(117994)
经济(117666)
研究(102798)
理学(102545)
理学院(101397)
管理学(99837)
管理学院(99318)
中国(77034)
(64701)
科学(64264)
(51931)
(51266)
研究所(47905)
(47820)
中心(45051)
业大(44536)
财经(42165)
北京(41592)
(39570)
(38806)
(38643)
师范(38508)
农业(37659)
(37315)
经济学(36177)
经济学院(32683)
(32392)
基金
项目(204966)
科学(161079)
基金(150771)
研究(148793)
(132588)
国家(131582)
科学基金(112024)
社会(93970)
社会科(89082)
社会科学(89056)
基金项目(80411)
(76102)
自然(73411)
自然科(71595)
自然科学(71579)
自然科学基金(70305)
教育(66779)
(65785)
资助(62273)
编号(59882)
成果(48191)
(46371)
重点(45629)
(43481)
(41821)
课题(40416)
教育部(39447)
国家社会(39325)
科研(39176)
创新(39118)
期刊
(126969)
经济(126969)
研究(85371)
中国(54978)
学报(47526)
科学(45200)
(42608)
管理(41571)
(36230)
大学(34984)
学学(32564)
农业(30554)
教育(29275)
技术(23468)
(21343)
金融(21343)
经济研究(20386)
财经(20137)
业经(19095)
图书(18023)
(17166)
(16985)
问题(16897)
资源(16531)
技术经济(14322)
理论(14186)
科技(14112)
(13896)
世界(13257)
实践(12828)
共检索到419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庞英  张全景  2.叶依广  
本文认为 ,耕地数量平衡与质量下降的错位是当前我国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文章选取了耕地产出效益系数、耕地消耗回报系数、耕地污染替代系数、耕地利用集约化系数等指标 ,对我国现有耕地利用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 ,从观念更新、技术进步、财政投资、产权制度优化等角度 ,提出提高我国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对策 ,以缓解我国人地矛盾的压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鹏岩  秦明周  闫江虹  李瑾  杨林  孙超  
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分析和评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耕地资源利用效益指标体系,借助SPSS和GIS软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999年、2002年、2005年和2008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在10年间,河南耕地面积保持基本稳定,耕地利用总体效益有所增加,分布特征发生变化,由北高南低转为东高西低。②就耕地资源利用效益的影响因素分析看,10年间,耕地利用效益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强烈影响,影响粮食产量的主要因素由化肥施用量逐渐转变为单位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提高复种指数是扩大作物播种面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晓华,杨秀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蒙吉军  傅在毅  
通过论述我国耕地态势及实现持续利用的意义,分析耕地损失和退化的各种类型,探讨实现耕地持续利用的几个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耕地持续利用的对策,为我国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供服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丁宝根  杨树旺  赵玉  易松  
研究目的:揭示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时空分异规律及其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以期为中国耕地资源低碳化利用政策的制定和推行提供参考。研究方法:IPCC碳排系数法,TAPIO脱钩分析法。研究结果:(1)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2010年后增速趋于下降并于2016年开始转入负增长,省际差异不断扩大的同时区域间差异趋于缩小;(2)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处于下降态势,省际和区域间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总体上趋于缩小;(3)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的不同碳排放源的碳排放量及增速呈现不同的时序波动特征,同时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其中,化肥是最主要碳排放源;(4)中国2000—2012年耕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呈现以"弱脱钩"为主,但2013—2017年不同省域的脱钩类型及脱钩程度趋于差异化。研究结论:中国耕地资源利用碳排放的时空分异性显著,且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不同阶段和不同省域呈现不同脱钩类型,需突出减排重点、实施差异化策略及注重绿色发展等多途径推进耕地资源低碳化利用,提高政策的精准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浩  张锋  
根据两个时期农户资料的比较,对近1个世纪以来中国农户的耕地利用及效率变化进行了分析。农户耕地利用方面主要分析了户均耕地面积、耕地的细碎化、复种指数、种植结构及集约度等的变化;效率方面主要分析了农户的耕地生产率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80年前相比,目前我国农户户均耕地面积仅为当时的30%左右,但土地生产率却提高了2~4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倍以上。农业生物化学技术的进步及广泛应用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原因。因此,我国的农业发展应该进一步重视生物化学技术的应用,重视能够保证生物化学技术得以实施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的建设。同时,我们也应该考虑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在一些生物化学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春  李世平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耕地资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日益凸显,生态效益外溢得不到有效补偿,因此,从耕地资源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包括:通过加深对耕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认识,对耕地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的科学评估以及通过政府补贴与市场调节机制的共同作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补偿体系。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晶  孙良媛  
实证分析了广东耕地的资源禀赋、配置结构和配置效益的变动情况,运用计量模型估计了农地产权制度变迁对广东耕地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东耕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是明显的非粮食化倾向和非农化态势,耕地生产率显著提高;农地使用权对农业产出的贡献为负值,农地转让权的完善对广东农地绩效的作用为正且在三种产权结构中影响最为显著,农地收益权对农业产出的贡献亦为负值但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应中,毕于运,杨瑞珍,梁佩谦  
本文论述了中国耕地资源持续利用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了耕地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状况以及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认为:我国耕地质量是“总体变好,局部变坏”,耕地数量的锐减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耕地持续利用的战略抉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怀中  张文晓  
中国耕地资源人口生存系数立足于研究城乡人口结构条件下的耕地产出收益对城乡人口的容纳承载能力。文章构建耕地资源人口生存系数总模型,以及一阶、二阶分模型,提出耕地资源人口生存系数的适度上下限及其检验标准,并对全国及各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现存耕地资源一阶人口生存系数较高,适度检验效果良好;二阶人口生存系数较低,适度检验不足。在当前城镇化水平下,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接近满足现有城乡人口生存需求下限,未来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的人地生存指数平衡点约为2030年。城乡人口增长率、城镇化水平、耕地产出收益与耕地资源人口生存系数存在关联,均是提高中国耕地资源人口生存系数并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的重点调控指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贤金  
中国耕地资源价值量核算研究黄贤金一、地价内涵及研究思路对地价本质之认识,理论界尚无定论,但大多数是从地租资本化及土地开发成本之构成本身来阐述的,而笔者认为地价不仅是土地本身的问题,它应是土地资源与其他诸如资金技术、劳动力、管理等资源要素综合配置的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青  王兆骞  尹迪信  
对旱坡地水土保持的截流沟措施、横坡种植措施和植物篱措施进行效益研究,结果表明:在裸露耕地上,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地表径流达到4 044.4m3/hm2.a、土壤流失高达172.4 t/hm2.a,以此速率流失土壤,其耕层(15 cm)约在12年后,将被冲刷殆尽。截流沟措施与横坡种植措施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702.6m3/hm2.a和土壤流失19.2 t/hm2.a;但其占地面积大,农作物产量低,收益小。植物篱种植措施与横坡种植相比可减少地表径流345.3m3/hm2.a;土壤流失21.0 t/hm2.a。虽然植物篱占据耕地面积,但并不影响农作物产量。植物篱种植下的耕层土壤的酸碱度和质地得到改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宾  唐升  
推进耕地集约利用,是新发展阶段解决中国土地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PSR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中国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权值的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协调度函数和障碍度模型,分别测算了2005—2021年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程度,以及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子。研究发现,2005年以来,中国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但是,仍处于基本或者比较集约水平。PSR框架下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并不稳定,特别是2014年之后,呈现下降趋势。由此表明,当前中国耕地资源利用仍处于粗放阶段。同时,影响中国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子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琼峰  李明德  段建南  吴海勇  
应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综合效益四个方面对湖南省的耕地利用效益进行了定量综合评价,分析了近20年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益的时间动态变化特征和各县市的耕地利用效益空间变异特征。研究表明,近20年湖南省耕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呈现增长趋势,而生态效益呈现下降趋势。全省耕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变异较大,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相对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洞庭湖平原区和湘中东部丘陵区。湖南省在保护耕地资源数量的同时应注重耕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提高,实现各地农业的均衡发展,在增加粮食单产的同时,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减小农业机械化水平和能耗的空间差异,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的协同增长,在耕地利用过程中控制化肥施用量的增长、增加耕地有效灌溉面积、提高耕地资源利用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敏  
本文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层次分析法(AHP),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分别对耕地的总外部效益和局部外部效益进行了定量估算。CVM研究表明,耕地的外部效益价值量不容小觑。而运用AHP对受访者支付意愿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民群体相比市民更偏好耕地在社会功能方面的外部效益;从农地局部外部效益的价值量上看,农地外部效益中的社会效益高于生态效益。因此,建议从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设置有针对性的公众参与机制及创设耕地外部效益财产权入手,实现耕地保护的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