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05)
2023(9525)
2022(8039)
2021(7662)
2020(6571)
2019(15761)
2018(15373)
2017(29443)
2016(16145)
2015(18817)
2014(18698)
2013(19166)
2012(18196)
2011(16707)
2010(16545)
2009(15750)
2008(15803)
2007(14120)
2006(12283)
2005(11164)
作者
(48872)
(41215)
(40977)
(39391)
(26055)
(19784)
(18708)
(16282)
(15610)
(14446)
(14298)
(13821)
(13444)
(13193)
(13065)
(12779)
(12401)
(12020)
(11926)
(11780)
(10253)
(10194)
(9978)
(9374)
(9347)
(9333)
(9044)
(9003)
(8395)
(8283)
学科
(75927)
经济(75865)
管理(42165)
(40100)
方法(35800)
数学(32233)
数学方法(32032)
(29414)
企业(29414)
中国(22099)
(21364)
(16639)
(16232)
(16232)
贸易(16220)
(15858)
农业(14312)
地方(13908)
业经(13384)
(12782)
(11989)
环境(11303)
(10844)
银行(10817)
(10384)
(10368)
金融(10366)
资源(10097)
(9912)
(9140)
机构
大学(245380)
学院(241848)
(110421)
经济(108523)
研究(91027)
管理(90418)
理学(77495)
理学院(76572)
管理学(75425)
管理学院(74963)
中国(70617)
科学(55373)
(53419)
(47647)
(47581)
(46952)
研究所(43621)
中心(40718)
财经(38237)
业大(37361)
农业(37235)
经济学(35855)
(35450)
(34970)
北京(34359)
经济学院(32573)
(32043)
(31589)
师范(31305)
科学院(28890)
基金
项目(159699)
科学(125027)
基金(117971)
研究(114366)
(104722)
国家(103972)
科学基金(86691)
社会(74087)
社会科(70311)
社会科学(70291)
基金项目(61861)
(58779)
自然(55148)
自然科(53703)
自然科学(53682)
自然科学基金(52784)
教育(51459)
(51129)
资助(49272)
编号(44798)
(37426)
重点(36875)
成果(36731)
(35473)
国家社会(32283)
(32036)
中国(31915)
教育部(31521)
科研(30953)
课题(30784)
期刊
(117590)
经济(117590)
研究(71473)
中国(48648)
(41688)
学报(41184)
科学(38080)
(36107)
管理(30718)
大学(29893)
农业(28856)
学学(28049)
(20426)
金融(20426)
教育(20065)
经济研究(19950)
财经(19455)
技术(19166)
(17311)
业经(17092)
(16933)
问题(16807)
(15321)
资源(14305)
世界(13965)
国际(13181)
技术经济(13022)
统计(12218)
图书(11892)
(11668)
共检索到3630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印军  易小燕  方琳娜  杨瑞珍  
【目的】分析未来中国耕地数量和粮食增产潜力,为国家粮食安全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1980/1996—2013年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系列数据为样本,应用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基于中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预测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比、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并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品种区试单产水平"、趋势单产等多视角分析未来全国粮食增产潜力。【结果】到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32×10~8 hm~2,粮食作物与非粮食作物面积占比为66﹕3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2×10~8 hm~2;从"高产示范区单产水平"看全国粮食总产有68.9%的增产潜力,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兵雪,高培琦  
我国的粮食“危机”及增产潜力分析任兵雪,高培琦[编者按]中国面临着每年耕地减少四、五百万亩、人口增长一千四、五百万的严峻局面,已经引起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在(世界观察上)曾发表了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屈宝香  李文娟  钱静斐  
该文从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与提高粮食单产两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我国粮食增产潜力的11个主要因素。研究结论认为:粮食单产依然是今后几年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最重要因素;粮食播种面积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在逐年加强,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替代单产成为第一主要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有效灌溉面积、国家政策、农业劳动力素质、农业机械化水平、生物防控技术和化肥使用量等,也都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序  朱希刚  
我国2000年粮食增产目标的科技潜力分析农业部科技司程序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朱希刚实现2000年粮食产量增加500亿公斤的目标,要从三个方面同时努力:首先是通过科技因素提高单产;第二是通过增加物质投入提高单产;第三是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和开荒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海燕  卓文飞  李世林  
本文分析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主要因素,对物质投入、科技投入的增产潜力和单产提高的可能性进行了论证,提出了河南省粮食增产的相应策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海发  
一、对布朗观点的评价 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理斯特·布朗去年底在《世界观察》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谁将养活中国?”的文章,对我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趋势得出了一个非常悲观的结论:到2030年,中国将不能养活自己,中国粮食供求缺口很大,超过了世界粮食出口贸易总量,以致于所有粮食出口国都将不能养活中国,中国粮食问题将对世界粮食市场以及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WORLD WARCH,September/October,1994)。布朗的观点在西方社会造成很大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志强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量丰质优,生态环境类型多样,实现粮食生产的障碍因素是:缺水、少肥和风沙、盐碱、渍涝及低温冷害。如果下大气力进行技术措施组装配套,治理风沙、盐碱、渍涝,增加科技投入,调整种植结构,东北地区的粮食生产还有很大的增产潜力。因此,建议:①主攻高产田,抓好中低产田改造;②抓好“北水南调”和高效节水栽培;③与林牧业结合,并注意保护生态环境;④调整结构,优化作物与环境资源的组合;⑤发展粮食的精深加工技术,加速粮食生产商品化进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学文  钟秋波  
四川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供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四川粮食生产及增产潜力对指导粮食生产及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有重要作用。对四川省1990~2007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四川地区的粮食生产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但粮食生产总体波动较大。四川省粮食单产潜力,技术进步潜力,农业机械化潜力,土地规模经营潜力,使得四川省未来粮食增产的潜力巨大,实现粮食的持续增长是可能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解宗方  张伟  滕永忠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充分挖掘资源增产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后的结果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粮食总产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单产的提高,近10年河南省粮食总产的增长主要是靠小麦、玉米产量的增长实现的。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能力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挖掘土地资源潜力和作物资源潜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及对策,为河南省粮食增产和全国粮食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明斌  董翠云  李玉山  
以黄土高原10个试区的攻关资料为基础 ,从区域旱作产量潜势、试区攻关水平和试区所在县的产量现状三个层次 ,详细剖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粮食现状和增产潜力。结果指出 ,该区粮食增产潜力很大 ,目前整体产量水平仅达到试区攻关水平的74.7 % ,达到旱作粮食产量潜势水平的54.2 %。在黄土台塬区和丘陵区中 ,丘陵区的粮食增产潜力较台塬区大 ,前者尚有117.6 %增产能力 ,后者仅56.6%。但考虑到人口增长和坡耕地的退垦等因素 ,未来30年内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的粮食供需仍处于负平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蔡金升  
论述了宁夏"九五"期间增加5亿公斤粮食所面临的困难及所具有的潜力。并就增产5亿公斤粮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傅泽强  蔡运龙  杨友孝  戴尔阜  
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基本条件是保证粮食基本自给 ,而耕地资源是粮食自给能力的基础。21世纪中国人口将继续增长 ,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 ,粮食需求压力日益增大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将使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不可逆转地部分流向非农化利用 ,人地矛盾将更趋尖锐。论文分析了耕地数量变化及质量状况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 ,结论表明 ,中国21世纪粮食安全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耕地的数量保持和质量改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易小燕  方琳娜  李倩倩  
论文对全国耕地面积、耕地复种指数、粮食作物与非粮作物比例关系、粮食作物单产等变化态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到2020年全国耕地面积有望保住1.2亿hm2红线,但难度很大;粮食作物面积比重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粮食安全,全国粮食作物面积比重宜保持在66%~69%,到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5.7亿~6.5亿t。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谢俊奇  蔡玉梅  郑振源  林培  
研究目的发展适合于中国的农业生态区(AEZ)方法,并应用于全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评价的实践。研究方法农业生态区法。研究结果在2000年投入水平下的全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为食用粮58984.28万吨,油料3017.76万吨,糖料9744.46万吨。研究结论AEZ是宏观尺度土地生产潜力评价的有效方法。受基础数据精度、评价参数适用性等影响,评价的结果仍然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琳  张凤荣  姜广辉  姚慧敏  
本文从粮食总产量、单产水平分析了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历史变化,根据我国高产田、中低产田的投入和单产水平的利用现状,指出改造低产田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证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途径,在防止耕地退化、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