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01)
2023(5325)
2022(4251)
2021(4020)
2020(3160)
2019(7450)
2018(6931)
2017(12498)
2016(6763)
2015(7957)
2014(7625)
2013(7731)
2012(7370)
2011(6965)
2010(6672)
2009(6129)
2008(5924)
2007(5014)
2006(4357)
2005(4099)
作者
(18914)
(16066)
(15792)
(15354)
(10297)
(7621)
(7124)
(6369)
(6341)
(5759)
(5599)
(5387)
(5301)
(5075)
(5049)
(4939)
(4715)
(4711)
(4582)
(4371)
(4072)
(3839)
(3770)
(3671)
(3627)
(3514)
(3424)
(3263)
(3245)
(3170)
学科
(32418)
经济(32393)
管理(16650)
(15547)
方法(14405)
数学(13517)
数学方法(13461)
中国(13277)
(10100)
企业(10100)
(9709)
(9241)
贸易(9230)
(9132)
(6610)
农业(6396)
(5989)
业经(5573)
(5406)
关系(5348)
(5288)
银行(5287)
(5200)
环境(5083)
(5009)
(4982)
金融(4981)
(4745)
出口(4444)
出口贸易(4444)
机构
大学(102474)
学院(98542)
(52867)
经济(52295)
研究(41628)
管理(36792)
中国(33694)
理学(31611)
理学院(31239)
管理学(30954)
管理学院(30757)
(22873)
科学(21590)
(21425)
(20252)
研究所(18553)
中心(18414)
经济学(18269)
财经(17642)
(16697)
经济学院(16520)
(16452)
北京(15287)
(14901)
财经大学(13298)
(13067)
师范(13002)
农业(12999)
业大(12996)
科学院(12871)
基金
项目(67549)
科学(54658)
基金(52539)
研究(50955)
(46403)
国家(46086)
科学基金(38863)
社会(35728)
社会科(34034)
社会科学(34030)
基金项目(26644)
教育(23245)
自然(22800)
自然科(22292)
自然科学(22286)
资助(22017)
自然科学基金(21952)
(21550)
(19971)
编号(18611)
中国(17854)
(17578)
国家社会(16787)
成果(15697)
重点(15633)
教育部(15332)
(15043)
人文(13825)
(13524)
大学(13417)
期刊
(53474)
经济(53474)
研究(34433)
中国(22896)
(14859)
(14809)
科学(14630)
学报(13941)
管理(12943)
大学(11097)
教育(10700)
农业(10510)
学学(10265)
(10225)
金融(10225)
经济研究(10070)
财经(9250)
世界(8866)
(8846)
(8143)
国际(8012)
问题(7632)
技术(7325)
(6978)
业经(6177)
统计(5374)
资源(5208)
技术经济(5051)
经济问题(4581)
(4262)
共检索到154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程锋  王洪波  郧文聚  
研究目的:系统介绍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与评定工作的背景、主要过程、技术方法、评定结果及成果应用。研究方法:归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研究结果:全国耕地划分为15个等别,平均质量等别为9.80等,质量水平总体偏低。研究结论:该项工作第一次全面查清了中国耕地质量等别及其分布状况,为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撑。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克宁  赵瑞  赵华甫  
为了实施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国把耕地保护确定为基本国策,并通过《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规章来规范耕地的利用与管理。而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是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护的基础。2017年,中央4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与监测:建立健全耕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印军  肖碧林  方琳娜  马宏岭  杨瑞珍  易小燕  李倩倩  
耕地质量是耕地土壤质量、耕地环境质量、耕地管理质量和耕地经济质量的总和。中国耕地质量总体偏低,中等和低等地共占耕地总面积的2/3以上。中国耕地质量变化态势如何,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中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但农田土壤监测结果表明中国耕地土壤肥力指标总体上呈稳中有升的趋势。论文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耕地质量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耕地部分质量要素和局部区域耕地质量恶化问题突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汪景宽  卢晓姣  李永涛  孔祥斌  赵永志  
为构建我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法律体系框架,采用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其他国家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方面立法的分析,找出我国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我国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存在着法律法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明确和评价标准不清晰的问题。制定以耕地质量保护制度、耕地质量建设制度、耕地质量监测制度以及耕地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为主的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条例,完善我国法律体系是提高我国耕地质量的根本保障。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令超  宋艳华  樊雷  何同舟  
以较大样本数据为基础,采用汇总、归纳、分析的方法,分析研究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整理对区域耕地质量提升显著,但不同项目区耕地质量提升幅度差别较大;中低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大,高等别耕地整理后质量提升幅度较小;土地整理已成为区域耕地质量提升的主要驱动力。建议将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后耕地质量的提升幅度作为项目立项、审批、验收的硬性指标,进一步强化土地整理项目质量管理;优先选择中低等别耕地或中低等别耕地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整理,保障和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土地整理持续进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赵华甫  吴克宁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田基本建设力度的加大,退耕还林还牧还湖等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国耕地质量等级在结构、布局方面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同时,因管控体系建设缺失等原因,耕地质量管控能力还需加强。这就需要从宏观上科学谋划耕地结构布局规划,微观上构建覆盖面广、多层次布设的质量监测网络,为进一步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印军  向雁  金轲  
[目的]定义耕地质量红线,促进农业农村部"建立耕地质量红线标准"和"研究提出耕地质量红线划定方法"的落实。[方法]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方法。[结果]人们普遍认识到保耕地红线不仅要重视数量,更要重视质量;不仅要有数量红线,也要有质量红线。然而,何为耕地质量红线,目前并无明确定义。[结论]耕地质量红线应分为微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绝对红线和宏观层面的耕地质量相对红线。耕地质量绝对红线,也称之为微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耕地质量关键要素的极限值,一旦突破该线,原有的耕地将不再适宜耕作,或不能生产安全合格的农产品;耕地质量相对红线,也称之为宏观层面耕地质量红线,是指在区域耕地数量红线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区域内粮食及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区域耕地质量平均等级(等别)的极限值。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罗明  周妍  周旭  
2012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在全国22个省份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在对历史遗留的工矿废弃地以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废弃地等进行复垦利用,并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与新增建设用地相挂钩,合理调整建设用地布局,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利用更集约、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然而,试点实践中,各部门对工矿废弃地复垦为耕地的质量评定均有各自目标、方法和侧重的角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丹  王海玫  
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2012年,江苏省按照《农用地质量分等规程》(GB/T 28407-2012)标准,启动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工作。该文采用因素法计算了扬州市江都区各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划分了自然等、利用等和经济等。结论表明:(1)土壤类型、微地貌类型、农田基本设施、人为因素、区位条件5个因素与耕地质量等别呈明显正相关,其中土壤类型对耕地质量空间分异起基础作用;(2)与上一轮耕地质量等别评价相比,江都区耕地自然质量等别有所提高,主要得益于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利用质量等别有所下降,原因在于新旧规程评价参数变动...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晓涛  吴克宁  马建辉  赵华甫  王倩  
本文以北京市大兴区为例,把理论模型构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探讨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控制点布设方法。大兴区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变异半径为3.72km,布设理论监测样点43个,监测样点的控制范围为1086hm2,但若考虑到土地利用规划、土壤类型(亚类)、自然等各等别面积比例、利用等各等别面积比例、土地整理项目区、样点覆盖全面性等因素,监测样点合理布设数应为46个才能满足研究区耕地质量等级监测工作精度要求。研究表明,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在研究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样点布设过程中具有较为理想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监测样点的代表性和耕地质量监测信息的完整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克宁  赵执  赵华甫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基础。然而据报道,中国主要作物产量的地力贡献率仅为52%,比欧美国家低约20个百分点。每公斤养分所增产的粮食不及世界的1/2、美国的1/3,耕地质量问题已上升为阻碍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战略需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诚  林晨  
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估研究是我国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支撑。针对苏南地区耕地保护面临的新问题,整合农用地分等定级、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壤侵蚀等相关研究资料,重构耕地综合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加权综合和聚类分析方法,根据耕地基础地力、耕地健康和耕地外部环境的空间分异和组合特征,识别优先保护、地力提升、污染治理和水土保持等耕地类型,分类讨论耕地保护与整治路径。分析表明:苏南地区现状耕地中,优质耕地占比不足65%,近30%的耕地基础地力较差,超过5%的耕地受到水土流失、重金属污染威胁。其中,优质耕地集中于茅山以东的太湖平原和沿江平原地区,茅山以西地区基础地力相对较差,宁镇沿江、太湖东北岸部分...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佑海  柴涛修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提出了耕地质量保护的一系列重大措施。《决定》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作为2020年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发荣  
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把"移土培肥"作为提高耕地质量的一项措施大力推行,要求统筹做好建设占用优质耕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利用好耕作层的土壤,以达到尽快提高新增耕地和中低产田改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百明  王秀芬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保护耕地的数量,耕地质量建设也尤为重要。该文阐明了耕地质量建设的含义,厘清了耕地质量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指出耕地质量建设树立生态与环境理念的重要性和核心,总结了世界各国已经形成的三类耕地质量建设模式,提出了生态化和环境友好型耕地质量建设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