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1)
- 2023(7893)
- 2022(6729)
- 2021(6428)
- 2020(5625)
- 2019(13383)
- 2018(13048)
- 2017(25052)
- 2016(13628)
- 2015(15930)
- 2014(15892)
- 2013(16210)
- 2012(15457)
- 2011(14225)
- 2010(14019)
- 2009(13261)
- 2008(13349)
- 2007(11917)
- 2006(10169)
- 2005(9307)
- 学科
- 济(64216)
- 经济(64164)
- 管理(34455)
- 业(32910)
- 方法(31452)
- 数学(28748)
- 数学方法(28561)
- 企(24484)
- 企业(24484)
- 中国(18786)
- 农(17058)
- 贸(14790)
- 贸易(14785)
- 易(14471)
- 财(14375)
- 学(12585)
- 制(11290)
- 农业(11021)
- 业经(10980)
- 地方(10437)
- 融(9810)
- 金融(9808)
- 银(9776)
- 银行(9753)
- 行(9390)
- 环境(9181)
- 和(9070)
- 务(8086)
- 财务(8071)
- 财务管理(8045)
- 机构
- 大学(208659)
- 学院(204409)
- 济(93959)
- 经济(92366)
- 研究(76249)
- 管理(75191)
- 理学(64599)
- 理学院(63778)
- 管理学(62797)
- 管理学院(62408)
- 中国(59343)
- 科学(45554)
- 京(44840)
- 财(40718)
- 所(39594)
- 农(37024)
- 研究所(36162)
- 中心(34392)
- 财经(33121)
- 经济学(30935)
- 经(30282)
- 业大(30239)
- 农业(29508)
- 北京(29074)
- 江(28836)
- 经济学院(28095)
- 院(26746)
- 范(26586)
- 师范(26356)
- 财经大学(24631)
- 基金
- 项目(133894)
- 科学(105077)
- 基金(99578)
- 研究(96158)
- 家(87781)
- 国家(87162)
- 科学基金(72959)
- 社会(62720)
- 社会科(59555)
- 社会科学(59538)
- 基金项目(52210)
- 省(48533)
- 自然(46070)
- 自然科(44979)
- 自然科学(44963)
- 自然科学基金(44219)
- 教育(43476)
- 划(42750)
- 资助(41639)
- 编号(37236)
- 部(31728)
- 成果(30911)
- 重点(30772)
- 发(29149)
- 中国(27576)
- 国家社会(27265)
- 创(26981)
- 教育部(26911)
- 科研(26242)
- 课题(25824)
共检索到302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红波 张安录
耕地压力指数是指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之比。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压力指数的测算,发现耕地压力指数在1981年~1996年间呈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期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减少速度大于实际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速度;1996年后耕地压力指数整体处于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期间实际人均耕地面积急剧减少所致。通过对2004年各省份压力指数的测算,发现有21个省份的耕地压力指数大于1,其中上海的耕地压力指数达到了2.84;即便是在无明显压力的5个省份中,其压力指数也均在0.78以上,区域耕地压力非常明显。导致各省份耕地压力指数过大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由于耕地大量被占用,实际人均耕地面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红波 孙慧宁
研究我国耕地压力时空变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现有耕地压力指数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粮食经济获取能力的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我国耕地压力指数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我国耕地内部压力和综合压力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变化趋势,耕地内部压力相对较为平稳,而耕地综合压力则出现大幅下降;我国各区域耕地内部压力和综合压力都非常明显,在引入耕地外部压力之后,经济发达地区耕地压力出现明显下降,而经济欠发达地区耕地压力则普遍上升。最后,本文为缓解耕地压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艳 张安录
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核心区和重要农业生产基地,在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耕地资源承载负荷大、压力显著,面临巨大风险和挑战。基于标准耕地系数修正的压力指数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1987~2017年耕地资源情况,多时空尺度反映变化态势,并利用预测模型测算耕地压力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耕地压力时间序列呈现倒“V”型分布,2003年达到压力峰值后缓慢下降;空间格局呈现出“整体稳定、局部动荡”基本态势,压力重心向东迁移;(2)区域耕地压力异质性明显,长江上游主要受恶劣的耕种条件和频发的自然灾害影响,长江下游主要受快速城镇化影响,分布格局上表现出“下游急速上升,中游稳步下降,上游波动起伏”的局面;(3)未来5年(十四五期间)长江经济带耕地压力并未得到缓解,且有逐年增长的势头,对大保护战略构成一定挑战,需要引起有关决策部门重视。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永敢 李玉义 逄焕成 王龙昌 任天志
文章以四川省21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模型,对1990~2008年四川省及其21个市(州)的耕地压力进行了测算,并对压力等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的耕地压力时空变化情况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90~1994年耕地压力指数缓慢上升,1995~1999年耕地压力指数持续下降,2000~2008年耕地压力指数波浪式上升;各市(州)间差异显著,除宜宾市和凉山州外,压力指数都在增加;多数市(州)压力等级处于明显区,耕地压力较大;耕地压力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较快、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低的地区。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保障四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喻保华
文章通过2004~2013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的直观数据,分析了2003年以来河南省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及常住人口的动态变化情况,发现河南省2003~2012年耕地压力指数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呈现出相同的波动状态,即先呈下降趋势,后在较小的波动中趋于稳定,表明2003~2012年间河南省无明显耕地压力,粮食产量足以满足人口需求。同时,文章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与线性回归分析等工具对影响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的粮食单产、实际人均耕地面积等因素的变化进行了GM(1,1)模型的构建、修正及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测算出以后若干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研究表明,未来10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远小于1,...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喻保华
通过对已知的2004~2013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的直观数据分析,分析了2003年以来河南省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和常住人口的动态变化数据,发现河南省2003~2012年耕地压力指数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呈现出相同的波动状态,先呈下降趋势,后在较小的波动中趋于稳定,表明2003~2012年间河南省无明显耕地压力,粮食产量足以满足人口需求。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以及线性回归分析等工具对影响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的粮食单产、实际人均耕地面积等因素的变化进行了GM(1, 1)模型的构建及修正以及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从而测算了以后若干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研究表明,未来10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远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童彦 潘玉君 施玉
运用灰色系统模型,在分析1 949-2008年云南省人口、耕地和粮食产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分别按温饱型、小康型和富裕型粮食消费水平对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分析和预测,从而对未来云南粮食产能安全态势进行评估。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呈波动变化,但总体有下降趋势;耕地压力指数K也呈波动变化,变幅在1.03-1.1 1之间。根据预测结果,在未来25年内,无论按何类粮食消费水平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都呈下降趋势,耕地所提供的粮食能满足全省居民温饱型和小康型的粮食消费水平,但要达到富裕型粮食消费的压力较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翔 张路 朱媛媛
城镇化背景下耕地资源的减少引发了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对于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关注。本文研究发现,2000~2010年期间,中国耕地压力指数呈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的耕地压力指数始终处于安全压力区;在全国层面,耕地压力指数对粮食产量影响不显著,而一旦具体到粮食主产区,耕地压力指数对粮食产量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耕地压力指数对粮食产量的累计滞后效应在粮食主产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剔除粮食产量波动的周期性成份后,这种差别依然存在。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认为,当前中国不存在严重的粮食安全风险。
关键词:
耕地压力指数 粮食产量 粮食安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国军 康艳丽 刘焕波
依据耕地压力指数模型,运用近30年张掖市统计数据,计算其耕地压力指数时空变化特征。1984年至2012年间,张掖市以及各县耕地压力指数均减小,2012年低于警戒值;张掖市各县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均减小;张掖市各县耕地面积均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各县情况不同,其中肃南县、山丹县、高台县、临泽县人均耕地面积均增加,甘州区和民乐县人均耕地面积均减少。
关键词:
耕地压力指数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张掖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成丽 方天堃 郜亮亮 吴迪
文章运用ARMA模型及Eviews软件对2007~2020年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6年,辽宁省耕地压力指数呈现总体下降趋势。预测结果显示:2007~2020年,耕地压力指数波动趋缓,但始终维持在1.1左右,耕地严重超载,粮食安全问题仍将十分突出,形势严峻。据此提出降低耕地压力、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最小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压力指数 辽宁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顾芗 周生路 张红富
该文在分析江苏沿海1999~2007年耕地-粮食-人口复合系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计算其3区14县(市)耕地压力指数(K)并划定耕地压力分区,以进一步分析K值区域变化特点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1999~2007年江苏沿海耕地面积波动减少,人口持续增长,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总产量及人均粮食产量开始阶段持续降低,并在2003年跌入低谷,至2007年有所回升。(2)根据耕地压力分区结果,从江苏沿海整体分析,K值呈现2003年大于2007年大于1999年的特点;从区域地市级分析,K值大致上呈现南通沿海大于连云港沿海大于盐城沿海的特点;具体到各县(市、区)耕地资源承受压力变化,东海县等7个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守庚 刘越岩 吴新群 金贵
山区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且容易被忽视。引入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测算鄂西北山区典型县近年耕地压力指数,结果显示:1997~2000年耕地压力呈降低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期间食物生产增长的幅度大于人口增长的幅度;2001年后耕地压力指数整体处于上升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期间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减少和人民生活需求不断提高所致。通过与湖北省和全国2004、2007年压力指数对比,显示鄂西北山区耕地压力明显偏大,主要原因为:(1)由于山区耕地受退耕还林、灾毁和建设占用影响大,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偏小;(2)因单产水平相对较低而导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偏大。从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考虑,应主要从树立正确的耕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肖杰 秦明周 张鹏岩 杨佳昕 李颜颜
基于ArcGIS 10. 3软件,运用耕地压力指数和重心模型,分析1985—2018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的动态变化及空间分布趋势,探究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985—2018年河南省耕地压力指数呈逐渐下降趋势,由0. 957下降到0. 624;河南省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耕地压力指数与GDP、人均GDP的平均地理联系率在0. 79以上,且三者的重心移动轨迹大体保持一致;河南省耕地压力与经济发展空间关联性存在区域性差异,且耦合类型滞后期和磨合期居多。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星星 曾辉
基于1992-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对中国国家尺度、省级尺度、城市群尺度以及地级市尺度城市化过程中耕地压力动态变化以及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内,国家尺度的耕地压力呈下降趋势;省级尺度上的耕地压力表现为南增北减,东部和西部省份增加,中部和东北省份减少;城市群尺度上的耕地压力明显高于非城市群地区,三大城市群是我国耕地压力堪虞地区;地级市尺度上,基于蒙地卡罗模拟,中国43%的地级市耕地压力大于1,29%的地级市耕地压力大于1.5。并建立了国家尺度、省级尺度、城市群尺度和地级市尺度的多层线性面板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歆 郑潇潇 王韵 Raheel Akhtar Kathia
[目的]为严守耕地红线、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法]文章采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分析了2007—2016年中原经济区耕地压力时序变化特征,引入重心转移模型和变异系数,探究耕地压力重心的空间分布及迁移特征,并基于粮食生产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双重视角,选取10个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中原经济区耕地压力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结果]2007—2016年中原经济区耕地压力指数呈现阶段性特征,总体处于波动递减的趋势,各地级市耕地压力离散程度和空间差异不断拉大,空间分布不均衡,东西分化趋势显著;耕地压力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方向迁移,在郑州市区域移动;选取的影响因素指标对耕地压力变化均有影响,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农民收入>产业结构>化肥投入>灌溉水平>复种指数>粮食单产量>耕地质量>人均耕地面积。[结论]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压力影响显著,是影响耕地压力变动的主导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