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1)
2023(14693)
2022(12591)
2021(12001)
2020(9918)
2019(23123)
2018(22910)
2017(43538)
2016(23675)
2015(26935)
2014(26944)
2013(26734)
2012(24614)
2011(22431)
2010(22286)
2009(20636)
2008(20234)
2007(17876)
2006(15744)
2005(13962)
作者
(67508)
(56215)
(55762)
(53074)
(35769)
(26738)
(25337)
(22030)
(21392)
(20127)
(19235)
(19140)
(17877)
(17822)
(17369)
(17284)
(16563)
(16369)
(16184)
(15864)
(14003)
(13780)
(13414)
(12654)
(12526)
(12446)
(12436)
(12380)
(11268)
(10998)
学科
(94735)
经济(94600)
管理(71325)
(63376)
(52765)
企业(52765)
方法(41657)
数学(36007)
数学方法(35657)
中国(28628)
(25790)
(25396)
(21696)
业经(21531)
(19638)
(18681)
贸易(18669)
(18242)
地方(18142)
农业(16652)
环境(16337)
(15788)
(15723)
银行(15686)
(15089)
(15017)
财务(15013)
财务管理(14982)
理论(14958)
(14893)
机构
大学(340056)
学院(335270)
(138730)
经济(135818)
管理(132226)
研究(116890)
理学(113747)
理学院(112456)
管理学(110763)
管理学院(110139)
中国(88918)
(73878)
科学(69675)
(64892)
(57879)
研究所(52513)
中心(52238)
(51375)
财经(51291)
(48188)
业大(48094)
北京(47516)
(46789)
(44265)
师范(43908)
(42587)
经济学(42337)
农业(39946)
(38692)
财经大学(38239)
基金
项目(227708)
科学(179411)
研究(169823)
基金(166206)
(144233)
国家(143071)
科学基金(122617)
社会(107789)
社会科(102109)
社会科学(102084)
基金项目(87899)
(85694)
自然(78105)
教育(77545)
自然科(76185)
自然科学(76166)
自然科学基金(74803)
(72996)
编号(68851)
资助(68291)
成果(57332)
(51790)
重点(50825)
(47984)
课题(47671)
(46833)
国家社会(44773)
教育部(44772)
(44733)
创新(43823)
期刊
(153507)
经济(153507)
研究(103974)
中国(69180)
学报(51388)
管理(49416)
(49031)
科学(48205)
(47376)
大学(39550)
教育(39529)
学学(36671)
农业(33098)
(29425)
金融(29425)
技术(28631)
财经(25457)
经济研究(24241)
业经(23268)
(21741)
问题(20161)
图书(19286)
(17333)
(16544)
理论(16530)
科技(15819)
技术经济(15648)
世界(15480)
现代(15105)
(14889)
共检索到5029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广东  邱道持  王平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评述了中国耕地保护机制建设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耕地保护机制建设重点研究了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和共同责任机制。对经济补偿模式与整体框架设计、经济补偿标准厘定、经济补偿资金管理与运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耕地保护关系、耕地保护多主体共同责任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分析得出机制建设是耕地保护的治本之策,农户行为与意愿研究、耕地非市场价值研究、中央政府激励机制设计将是下一步研究主要方向的结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名豪  王坤鹏  郭杰  
作为连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粮食安全的重要纽带,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逐渐成为国际生态学、地理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建立科学合理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保障耕地生态功能的稳定持续供给,是解决耕地保护外部性内部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将多元化、市场化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构建作为最终目标,通过厘定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概念内涵,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础、利益主体、补偿标准、区域协调内在机制等进行了系统梳理。耕地生态系统具有供给、调节、支持和文化等4个方面的服务功能,功能决定价值。然而,耕地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主要存在有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理论基础体系尚未完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研究方法较传统,缺乏模型创新;区域补偿协调度较低等问题。基于此,今后研究中应注重构建"功能识别—供需分析—区域调剂—区内补偿—长效政策"理论分析框架;加强对耕地保护生态补偿的研究方法及其模型的创新性研究;构建"省—市—县"三个层级的耕地保护生态补偿区域协调机制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项骁野  王佑汉  李谦  曾琨  魏昕玥  
[目的]分析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学科分布,不同机构、作者合作关系,寻找研究核心,挖掘研究热点,梳理研究历程,推动耕地保护和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方法]运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EI、北大核心、CSSCI、CSCD来源期刊进行定量分析,绘制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研究机构合作、作者合作、关键词共现、关键词突现、关键词时区可视化图谱。[结果]我国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是集自然、社会科学于一体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机构和作者间的合作呈“大分散,小团体”格局。研究围绕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展开,研究热点从早期对粮食种植、粮食产量向耕地质量提升和粮食主产区保护转变。研究历程分为“起步—拓展—成熟”阶段,从早期对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理论和现象的初探,到现在创新性、前瞻性成果服务社会民生和国家重大战略。[结论]今后需加强不同学科、机构、人员合作;挖掘小尺度下耕地变化与粮食产生存在的联系与机理,利用大数据、遥感、数理模型对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时空演化精准分析。从理论方法、政策制度、科学技术等领域开展研究,提出更有具有战略性的耕地保护方案,满足人民粮食需求,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忠  魏素豪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的完善对保障国内农产品供应具有重要意义。梳理关于我国耕地保护补偿的文献发现,存在关于耕地价值构成与耕地保护补偿理论依据、补偿受偿主体、补偿标准、跨区范围等方面的争论。耕地用途转用包含向高级和低级用途转用两种状态,微观、中观与宏观主体目标错位是耕地无序转用的根源,需要以激励型、约束型相混合的政策矫正地方政府将耕地转为高级利用的收益函数,以农业支持政策矫正农户将耕地转为低级利用的收益函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迪  聂锐  王胜洲  
耕地保护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现实中的生态治理研究的重要领域,但既有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和理论基础。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较为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耕地价值核算、耕地保护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的研究不足与未来的研究取向。研究发现:①国内对耕地价值核算的研究多沿袭国外的理论框架,且对于耕地非市场价值的划分缺少一个明晰的分类体系;②耕地资源外部效益的估算方法应区别对待,且缺少不同方法与途径的比较研究;③耕地外部性的经济补偿标准在时空分配方面的研究有待强化;④缺乏对耕地保护的补偿模式与执行效率的研究。进而提出:应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中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邹晓云  张琦  王宏新  
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目前的耕地保护,实际上只有政府管制,而没有社会及公众约束机制。最近,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几位专家共同完成的课题《耕地保护社会约束机制建设研究》,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课题研究成果认为: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耕地保护措施,是建设我国耕地保护社会约束机制的基础。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耕地保护"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方针,建立一个在法律法规引导下、政府管制和公众参与相结合并且规范、高效运转的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努力实现耕地保护责任社会化、权力多元化、参与有序化、监督全程化、约束法治化和信息公开化。本刊现将课题报告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秀欣  
近年来,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针对耕地保护内在动力不足的问题,探索实行积极的经济补偿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四川省成都市、广东省佛山市和东莞市、浙江省海宁市等结合本地实际,初步建立了对承担耕地保护责任的农户和集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绪平  
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刘绪平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需要做好开源节流工作,但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高效的耕地保护机制。在我国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全国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小风  黄贤金  钟太洋  张兴榆  
本文主要探讨我国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构建,以完善我国耕地保护制度,提高耕地保护的效率和效果。研究表明,中国耕地保护是包含保证粮食安全、保障社会稳定、保持生态安全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目标体系。耕地保护的内容不仅包括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还包括耕地空间保护和耕地环境保护。构建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需要完善耕地动态监测及耕地保护监督制度、培育耕地保护文化、建立部门联动管理制度、完善耕地保护的委托代理机制、完善耕地保护考核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及建立用地者节约集约的信用评价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格  盛业旭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一种激励机制,是对长期以来耕地保护制度侧重约束机制的弥补。健全的制度环境是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但中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运行的制度环境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为保障耕地补偿机制有效运行,应从界定明晰的农地产权边界、建立科学的耕地价值体系以及耕地保护补偿立法等营造其运行的内部制度环境;从树立正确的耕地保护责任观、改革财税体系、完善政绩考核以及改革征地制度等营造其运行的外部环境条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雍新琴  舒帮荣  陈龙高  渠立权  梅艳  
基于中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与政策、行政与财政体制,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27个县级市和25个县为研究区域,分析了县级政府多重角色选择与责任规避的机理,揭示了县级政府规避耕地保护的责任,导致耕地过度损失的原因,以及实施耕地保护县域补偿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构建补偿模式,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县级政府具有独立经济人的特性,耕地保护与耕地非农化之间存在巨大收益差距,且地方财政收入高度依赖建设用地出让收入,是其热衷于推动耕地非农化的主要原因;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补偿地方政府因保护耕地所导致的财政损失,缩小耕地保护与耕地非农化之间的边际收益差值;在省与县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中设立耕地保护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凯  张瑞  曹慧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是我国切实实现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其中,实现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良性循环是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的核心。采用文献综述和逻辑归纳法,对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耕地保护补偿资金来源渠道包括政府耕地保护补偿财政专项资金、新增占用耕地的组织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城镇居民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和社会各界缴纳的耕地保护补偿捐助资金等;耕地保护补偿资金应按照国家级、省级和县级三级筹集和运行,并将其账户设立在相应级别的财政部门下,实行专户缴纳、专款专用;耕地保护补偿资金的监督机制包括法律制度约束机制、区域间监督机制、区域内部监督机制、动态监测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陆国庆  
耕地保护的经济约束机制研究陆国庆一、问题的提出近10年来,我国一方面因人口大量增加造成人均耕地的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各项建设和事业发展导致耕地净减少问题十分突出。针对我国人口增加而耕地减少的矛盾日益尖锐,耕地问题已成为长期制约农业乃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效军  欧名豪  高艳梅  
本文从我国耕地保护主要问题的辨析入手,认为以耕地保护产权不清为特征的基本制度缺陷和地方政府的制度扭曲是耕地保护制度失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两个理论命题:一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其主要表现在耕地保护产权不清、耕地价值不完全、制度没有对耕地保护产权界定和耕地保护制度扭曲;另一是耕地保护机制创新——构建耕地保护区域补偿机制,并对这一机制构建提出了基本的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寿金宝  栾淑梅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的粮食安全将面临严峻挑战,保护耕地政策与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将日趋尖锐。但只要我们坚持节约、高效的原则,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和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用辩证的观点和有机协调的思路,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耕地保护政策的关系,就能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