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9)
- 2023(10477)
- 2022(8743)
- 2021(7942)
- 2020(6604)
- 2019(14962)
- 2018(14318)
- 2017(27105)
- 2016(14386)
- 2015(16119)
- 2014(15400)
- 2013(15616)
- 2012(14385)
- 2011(13164)
- 2010(12870)
- 2009(11799)
- 2008(11431)
- 2007(9763)
- 2006(8742)
- 2005(7577)
- 学科
- 济(59978)
- 经济(59793)
- 业(38137)
- 管理(37130)
- 方法(28169)
- 企(27302)
- 企业(27302)
- 数学(24200)
- 数学方法(24071)
- 中国(20447)
- 农(17270)
- 贸(15402)
- 贸易(15395)
- 易(15120)
- 财(13765)
- 业经(13618)
- 学(12678)
- 制(11709)
- 农业(11055)
- 环境(9488)
- 银(9456)
- 银行(9413)
- 和(9403)
- 行(9099)
- 融(8560)
- 金融(8559)
- 地方(8439)
- 出(8360)
- 技术(8351)
- 发(8140)
- 机构
- 大学(211960)
- 学院(206450)
- 济(93115)
- 经济(91574)
- 管理(78442)
- 研究(77939)
- 理学(68543)
- 理学院(67717)
- 管理学(66769)
- 管理学院(66395)
- 中国(59123)
- 科学(47829)
- 京(45339)
- 农(41808)
- 所(40023)
- 财(39339)
- 研究所(36992)
- 业大(34228)
- 中心(34179)
- 农业(33346)
- 财经(32357)
- 经济学(30175)
- 经(29863)
- 北京(28691)
- 江(28243)
- 经济学院(27362)
- 院(27298)
- 范(26123)
- 师范(25765)
- 科学院(25032)
- 基金
- 项目(147316)
- 科学(116624)
- 基金(111341)
- 研究(101736)
- 家(100706)
- 国家(99889)
- 科学基金(84108)
- 社会(70980)
- 社会科(66359)
- 社会科学(66338)
- 基金项目(58658)
- 自然(54085)
- 省(53013)
- 自然科(52952)
- 自然科学(52932)
- 自然科学基金(52078)
- 划(46970)
- 教育(45096)
- 资助(44568)
- 编号(37877)
- 部(33898)
- 重点(33587)
- 发(31330)
- 国家社会(31125)
- 创(30688)
- 成果(30243)
- 创新(28867)
- 科研(28812)
- 教育部(28785)
- 中国(28673)
共检索到303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鹏 王永梅
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往学者大多从供给侧或界面障碍的角度进行研究,在此从需求侧角度关注社会养老服务利用的规律性。文章基于"生物人—经济人—社会人"的多元人性假设理论提出研究思路和假设,并使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1568位具有社会养老服务利用行为的老年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生理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其社会养老服务利用具有显著影响,社会养老服务利用呈现出"亲知识分子"、"亲中高收入群体"和"亲社会资本"的倾向;城乡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农村老年人主要由其生理属性驱动,城市老年人则主要由其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驱动。
关键词:
社会养老服务利用 生物人 经济人 社会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鹏 王永梅
社会养老服务供需失衡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以往学者大多从供给侧或界面障碍的角度进行研究,在此从需求侧角度关注社会养老服务利用的规律性。文章基于"生物人—经济人—社会人"的多元人性假设理论提出研究思路和假设,并使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1568位具有社会养老服务利用行为的老年人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老年人的生理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对其社会养老服务利用具有显著影响,社会养老服务利用呈现出"亲知识分子"、"亲中高收入群体"和"亲社会资本"的倾向;城乡老年人
关键词:
社会养老服务利用 生物人 经济人 社会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安瑞霞
把握当前农村老年人对养老责任主体的认知,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规划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利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村老年人的个体特征、子女数和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养老责任认知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经济收入、子女数、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养老责任认知有显著影响。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对子女养老的期望降低,养老责任认知向依靠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转变;不同特征的农村老年人对养老责任认知存在明显差异;传统"养儿防老"的观念弱化;养老保险对农村老年人养老责任认知的影响有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北海 王彩云
社会养老服务是家庭养老日渐式微的产物,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养老的可替代性。本文基于嵌入性分析视角,阐释了家庭养老的替代机制,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总体水平较低,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服务需求水平相对较高;身体机能是社会养老服务需求的硬约束条件,身体机能越差,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越高;社会养老服务需求嵌入家庭结构情境之中,家庭人口数或上过大学的家庭成员越多、代际数或儿子数越少,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越高,配偶健在的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需求水平相对较低;基于当前养老方式的自我强化效应,在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有更高的社...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丽珍
本文运用logisitic回归模型,从医疗服务利用与否和医疗服务利用程度二个层面分析了老年人利用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即存在哪些因素促进或阻碍着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结果表明,身体健康状况、医疗制度和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利用医疗服务的基本因素。为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保证老年人能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文娟 刘瑞平
文章运用西方的社会护航模型(SCM)和社会情绪选择理论(SST),并结合中国本土理论对中国老年人的社会网络进行分析,以此揭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相关因素。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将社会隔离分解为家庭和朋友隔离两个维度,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人陷入社会隔离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衰老并非仅为老年人的社会网络带来消极变化,增龄伴随着老年人朋友隔离的风险上升,但是其陷入家庭隔离的可能性却出现下降。家庭特征是老年人陷入家庭隔离的主要预测因素,健康状况是导致老年人产生朋友隔离的主要因素;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参与和社会环境也对他们的家庭隔离和朋友隔离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隽倬 韩振燕 梁誉
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构建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重要的应对之策。文章利用覆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从养老支付意愿水平的视角深入分析老人客观基本情况、主观意愿和要求以及经济条件和保障状况这三类变量对老人养老服务的影响。二元logistic回归发现:养老支付意愿水平较低时,患慢性疾病、家人同意去机构养老、会购买日托所服务、当前有工作收入且享受农村社会养老金的老人更愿意在机构养老;养老支付意愿水平较高时,高龄男性、身体情况在变差、需要政府提供上门护理服务且认同养儿防老的老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此外,不论养老支付意愿水平高低,家人同意去机构养老都对受访者选择养老服务均有显著影响。最后,结合消费者购买决策理论,对老人社会养老服务选择决策的三个阶段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栋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同时,全面分析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自理状况、子女数量、收入状况和养老观念均对老年人养老方式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养老方式 居家养老 社区养老 机构养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从容 雒娜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养老方式的选择是老年人养老最基本的问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西安市老年人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倾向,探讨影响其选择的因素。调查发现,家庭养老仍是老年人养老方式的主要选择,自我养老是第二大选择。经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得出,老年人的月收入、文化程度、子女的生活照顾、健康状况及自理能力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老年人 养老方式 影响因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琪 栾海英 张栋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北京市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总体状况的同时,全面分析影响北京市老年人"以房养老"意愿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子女状况、受教育水平和养老观念等因素均对"以房养老"意愿产生影响。
关键词:
以房养老 养老方式 人口老龄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琪 张栋
本文以北京市某区养老方式与服务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了解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总体状况的同时,全面分析影响北京市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籍、婚姻状况、收入、房产状况、子女数量、养老观念和生活自理状况均对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产生影响。
关键词:
老年人 养老方式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增文
文章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考察老年人护理服务利用率的变动趋势。结果显示,随着退休收入(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收入)的整体性提高,老年人更倾向于社会护理服务而非子女提供的家庭护理服务,这种护理服务社会化进程的加速,其根源在于男性家庭成员"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养儿防老"职责。那些本来依赖家庭护理的老年人转而依赖社会护理服务或两者兼用。鉴于此,文章结合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人口结构变动的现实背景,从"解放"女性劳动力、提升老年人"经济保障+服务保障"功能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协同服务建设的视角说明其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增文
文章采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考察老年人护理服务利用率的变动趋势。结果显示,随着退休收入(养老金、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收入)的整体性提高,老年人更倾向于社会护理服务而非子女提供的家庭护理服务,这种护理服务社会化进程的加速,其根源在于男性家庭成员"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养儿防老"职责。那些本来依赖家庭护理的老年人转而依赖社会护理服务或两者兼用。鉴于此,文章结合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人口结构变动的现实背景,从"解放"女性劳动力、提升老年人"经济保障+服务保障"功能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协同服务建设的视角说明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一凡 易定红 赵依兰
人口老龄化时代,养老保障制度设计和老年人就业问题是需要关注的焦点。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养老保障对老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享有养老保障会降低其就业的概率,但影响程度较为有限。不同类别养老保险所带来的影响存在差异,享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会显著降低老年人就业概率,而享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则会提高就业概率。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东部地区与城市地区的老年人享有养老保障会显著降低其就业概率。老年人对社会的心理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养老保障对就业概率的抑制作用。政策启示是适当完善养老金发放机制,在保障老年人生活福祉的同时,合理运用老年人力资本,促进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实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国平 韦芳
以福利多元主义理论以及公共物品理论为指导,采用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S市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进行研究,围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模型中各变量间关系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内容、服务态度、老年人抱怨处理均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老年人支持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在服务内容、服务态度、老年人抱怨处理对老年人支持的影响间发挥中介效应;此外,受教育程度较高时,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对老年人支持的正向影响作用会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