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29)
- 2023(17651)
- 2022(14486)
- 2021(13543)
- 2020(11475)
- 2019(26383)
- 2018(25823)
- 2017(48450)
- 2016(26225)
- 2015(30021)
- 2014(29872)
- 2013(29568)
- 2012(27253)
- 2011(24627)
- 2010(24343)
- 2009(22745)
- 2008(22583)
- 2007(19918)
- 2006(17326)
- 2005(15622)
- 学科
- 济(112078)
- 经济(111951)
- 管理(70988)
- 业(69637)
- 企(55493)
- 企业(55493)
- 方法(50495)
- 数学(44291)
- 数学方法(43741)
- 农(33979)
- 中国(32875)
- 财(28086)
- 业经(25685)
- 学(24446)
- 农业(22729)
- 贸(22003)
- 贸易(21991)
- 易(21434)
- 制(21064)
- 地方(20843)
- 银(17387)
- 银行(17328)
- 融(16854)
- 金融(16850)
- 务(16604)
- 行(16579)
- 财务(16550)
- 理论(16532)
- 财务管理(16507)
- 和(16305)
- 机构
- 大学(385161)
- 学院(381254)
- 济(159143)
- 经济(156055)
- 管理(142517)
- 研究(136309)
- 理学(123108)
- 理学院(121616)
- 管理学(119242)
- 管理学院(118548)
- 中国(102520)
- 科学(84477)
- 京(82542)
- 财(71565)
- 所(69807)
- 农(69493)
- 研究所(63850)
- 中心(62059)
- 业大(58534)
- 财经(57435)
- 江(56574)
- 农业(54827)
- 经(52377)
- 北京(51931)
- 范(51363)
- 师范(50752)
- 经济学(50317)
- 院(48982)
- 经济学院(45408)
- 州(44393)
- 基金
- 项目(258594)
- 科学(203594)
- 基金(190203)
- 研究(184583)
- 家(168431)
- 国家(167073)
- 科学基金(141654)
- 社会(118557)
- 社会科(112204)
- 社会科学(112174)
- 基金项目(99693)
- 省(98520)
- 自然(92226)
- 自然科(90164)
- 自然科学(90127)
- 自然科学基金(88532)
- 教育(85302)
- 划(84915)
- 资助(78219)
- 编号(72798)
- 成果(60137)
- 重点(59452)
- 部(58233)
- 发(55873)
- 创(53147)
- 课题(50879)
- 科研(50416)
- 国家社会(50359)
- 创新(49860)
- 教育部(49595)
- 期刊
- 济(171875)
- 经济(171875)
- 研究(110881)
- 中国(74652)
- 学报(65807)
- 农(64591)
- 科学(60125)
- 财(55182)
- 管理(51853)
- 大学(49684)
- 学学(46766)
- 农业(44187)
- 教育(39716)
- 融(33315)
- 金融(33315)
- 技术(31847)
- 经济研究(28561)
- 财经(28531)
- 业经(27472)
- 经(24659)
- 业(24055)
- 问题(23045)
- 贸(20258)
- 版(20151)
- 世界(18941)
- 统计(18273)
- 国际(18155)
- 技术经济(18111)
- 图书(17888)
- 科技(16851)
共检索到563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穆滢潭 龙飞 原新
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5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8年的追踪调查数据,基于多维指标构建了健康老龄化指数(HAI1和HAI2),从生命历程和健康公平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国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城乡差异及其变迁趋势。研究发现,城镇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水平明显优于农村老年人,这主要是由于城镇老年人在童年期家庭背景、成年期社会经济地位以及制度保障等方面具有优势;健康老龄化的城乡差异随着年龄增长而弱化,呈现“收敛效应”,并且这一模式在连续出生世代中的效应也变得更弱,这主要是由于与早期世代相比,新世代城镇老年人的健康老龄化水平大幅度下降。应完善健康老龄化指标体系,加强动态监测,并注重老年群体在生命历程中的劣势累积效应,确保健康老龄化水平提升策略的有效性和超前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维林 钟栎娜
从2000年至2021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从10.2%上升到18.7%,自2022年起,1962年之后的第二次婴儿潮将引致我国老年人口持续15年激增,"十四五"期间中国将快速迈入中度老龄社会(1)。因此,人口老龄化总量大、速度快、不平衡是未来几十年中国发展的基本国情和趋势,也将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全面、深刻、广泛的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勤 黄洁
我国老龄社会呈现出"未富先老"、家庭养老功能衰弱,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城乡差距明显的特征,本文利用CHARLS 2010—2012年数据,运用二元Probit模型探讨了社会养老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显著,尤其对农村老年人的影响大于对城市老年人的影响;国家养老保险对老年人健康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镇报销水平较高的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较显著。为了实现全社会健康老龄化,我国应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一是提高农村老年人稳定而独立的总体收入;二是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事业;三是提高农村新农合的覆盖率和报销比例;四是推进养老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浩 魏勇 郭林
厘清城乡养老模式与老年人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对养老模式发展完善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本文对CLHLS 2018年截面数据分析发现:我国老年人以家庭养老为主体,拥有较大比例的独居老年人,而参加机构养老的老年人比例很低。乡村比城镇拥有更高比例的独居老年人,且机构养老的比例更低。城乡不同养老模式间老年人的总体健康状况:独居养老最优,家庭养老次之,机构养老最低。家庭养老模式下,城镇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他评健康与自评慢性病患病率优于乡村,而日常活动能力乡村优于城镇;独居养老模式下,城镇老年人认知功能与自评慢性病患病率优于乡村;机构养老模式下,乡村老年人他评健康优于城镇老年人,城镇老年人自评慢性病患病率优于乡村。本文提出应减小城乡地区养老差距、提高养老体系公平可及性、转变养老观念、树立正确健康观等建议。
关键词:
老龄化 养老服务 养老模式 老年人健康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夏现伟 应悦
梳理近四十年来与老年教育相关的政策文本发现,过程论视角下的老年教育政策变迁经历了探索、转型与完善三个阶段,其变迁过程表现出政策的失效、创新和均衡三个阶段性逻辑。随着健康老龄化理念的深入,我国老年教育相关政策文本中对老年教育目标价值、属性认识、原则厘定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均发生了变化。未来,还须继续探索政策创新、深化以人为本、紧抓关键节点、优化管理体制,加快形成老年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
过程论 健康老龄化 老年教育 政策变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新 李毅
本研究使用中国健康长寿调查2005年的数据,对中国老年人健康的性别差异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使用二分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男女老年人在主观与客观健康指标即自评健康和日常活动能力上的差异,及其健康与社会经济因素和肌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各种因素后自评健康上性别的差异基本消失了,而在日常活动能力上仍存在着性别差异,女性老年人要差于男性老年人。此外,社会经济变量的影响并不明显,而且模式也并不统一。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 性别差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婷 张闫龙
准确理解老年人重要健康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对合理估计养老医疗负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以往基于横截面或单个出生队列数据的研究,由于无法控制出生队列效应,可能造成对趋势估计的偏差。文章利用中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的多重队列纵向追踪数据(CLHLS(1998~2011)),用生长曲线模型考察老年人的自我评估健康水平,日常活动功能,心理健康水平以及认知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结果显示这些健康指标的变化和群体差异均与队列效应紧密相关:(1)在没有控制队列效应下,可能会对估计的年龄趋势产生偏差;(2)健康指标曲线在不同队列之间有区别;(3)在同一出生队列下,城市和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4)这种差异在ADL和心理健康水平这两项指标中随着队列的不同而改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晨蕾 罗佳丽
引导农村中老年人理性就医,提高其医疗服务利用效率对实现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健康差异的分析视角,利用2013—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和工具变量法,从门诊与住院两个方面分析患者就诊选择的现实状况与特征,探讨城乡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基层就诊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中老年人门诊和住院基层就诊的比例分别为63.2%和44.3%,整合地区患者就近就医的比例均高于未整合地区,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健康状况患者的就医选择趋于理性。城乡医保整合有效引导了农村中老年门诊与住院患者就近就医,其中对门诊患者就近选择基层就诊产生更大程度的促进效果。城乡医保整合有助于提升优良健康状况门诊患者就近就医的概率,能够有效引导中等健康状况住院患者就近就医,但显著弱化不健康的住院患者选择基层就诊的倾向。随改革实施时间的推移,城乡医保整合对农村中老年人就近就医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此外,一档制整合模式对农村中老年人基层就诊的引导效果优于多档制整合模式。据此,提出基于健康差异细化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补偿政策,提升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质量,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进程等政策建议。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斌
文章使用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2020年中国60岁及上老年人口的健康现状,运用队列分析法分年龄、性别及城乡揭示过去十年老年人口健康变动特征,并基于队列要素法预测未来四十年不同健康状况老年人口规模及变动趋势并估计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结果首先表明,中国老年人口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分性别、城乡、婚姻状况、生活来源、居住方式及省际的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其次,随年龄增长中国老年人健康水平在逐渐下降,进入高龄期后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比例明显提高,并分性别和城乡呈现不同的变动特征。再次,高龄老年人口在本世纪中叶前突破1亿规模,不健康老年人口赡养比快速上升,由疾病扩张与老龄化叠加产生的社会经济负担逐渐增加。最后,老年人口健康变动对社会经济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中国政府不断推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所产生的健康红利与长寿红利效应,而其挑战重点体现在如何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杰华 汪斌
基于老龄健康理论研究最新文献,使用分层模型和CLHLS2018年数据探究农村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影响机理,并讨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农村健康老龄化。实证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受到个体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个体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农村老年人的流行病学因素、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及累积因素;而外在环境因素中除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外,城乡发展不平衡和老龄政策也是重要形塑因素。研究认为,应通过加强农村老龄健康促进顶层设计、提升农村老年人内在能力、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来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健康老龄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杰华 汪斌
基于老龄健康理论研究最新文献,使用分层模型和CLHLS2018年数据探究农村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影响机理,并讨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促进中国农村健康老龄化。实证结果显示,农村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受到个体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个体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农村老年人的流行病学因素、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及累积因素;而外在环境因素中除家庭环境和社区环境外,城乡发展不平衡和老龄政策也是重要形塑因素。研究认为,应通过加强农村老龄健康促进顶层设计、提升农村老年人内在能力、补齐农村民生短板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来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健康老龄化目标的实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伟进 曾毅 陆杰华
我国老年人被动吸烟不但普遍,而且持续期长,乃至贯穿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文章基于个人生命历程的视角,根据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2012年数据的多元统计分析发现,来自家里、社会场合、儿童以及年轻/中年时的被动吸烟都显著增大老年人精神压抑的风险,来自现在家里的被动吸烟有损于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等级。同时,儿童时、年轻/中年时与社会场合的被动吸烟大大增加老年人日常活动受限的风险,年轻/中年时和社会场合的被动吸烟还提高老年人患慢性病的发生比。社会场合被动吸烟与非吸烟者认知功能正相关则可能是认知功能对社会场合活动选择性的体现。上述影响集中表现在被动吸烟有无的"门槛"效应上,而"剂量-反应"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顾大男
文章就当前国际老年学界对老年人健康特别是失能状况变动趋势的研究动态进行了回顾。其初步结论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的老年人失能比例下降,但下降的原因尚不清楚。许多学者建议在以后的调查设计中应搜集一些影响功能状况及针对性治疗等方面的辅助信息。文章还回顾了目前国际老年学界预测未来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多种方法,结果显示目前的预测虽然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拓展但仍存在不足。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琳
对健康需求的研究,国际通行的方法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Grossman健康需求模型。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2008)的数据,运用Probit排序选择模型对影响我国中老年人健康需求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整体上看,收入和年龄对健康水平的影响符合Grossman模型的预测,且影响显著,相比之下,教育的影响不明确而且不显著,稳定的婚姻状况和青少年时期健康的体魄对中老年的健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在性别差异方面,教育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更大,而年龄和收入对男性健康的影响更大。在城乡差异方面,年龄对城镇居民的健康影响更显著,收入对农村居民的健康影响更大。这些经验发现可以作为配置医疗...
关键词:
Grossman模型 健康需求 性别视角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余央央 封进
基于1991—2009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数据,本文考察不同时期出生老人的健康动态变化轨迹及其影响机制。在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解决估计偏误,发现不同维度的健康指标表现迥异:日常行为能力指标在代际间逐步改善,但慢性病和健康风险指标却在逐步恶化,且农村更为严峻;进一步从经济发展水平、营养状况和教育程度三方面进行了解释。上述结论表明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健康指标以更好地理解及推进我国健康老龄化;且未来要以农村为重点,通过有效发挥基层医疗、教育的作用,加强对慢性病和健康风险的防治。
关键词:
老年健康 动态变化 健康老龄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