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1)
2023(8068)
2022(6888)
2021(6906)
2020(5997)
2019(12956)
2018(12801)
2017(23357)
2016(12728)
2015(14489)
2014(13926)
2013(13591)
2012(12963)
2011(11954)
2010(11895)
2009(11300)
2008(11539)
2007(10478)
2006(9376)
2005(8827)
作者
(36550)
(30620)
(30459)
(29184)
(19802)
(14752)
(13885)
(11952)
(11867)
(10878)
(10612)
(10331)
(9843)
(9817)
(9732)
(9476)
(9251)
(9010)
(8798)
(8639)
(8040)
(7333)
(7239)
(7113)
(6938)
(6761)
(6653)
(6467)
(6180)
(6082)
学科
(55735)
经济(55669)
管理(33165)
(29677)
方法(24538)
(23657)
企业(23657)
数学(20842)
数学方法(20536)
中国(19834)
(15221)
(13715)
贸易(13706)
(13470)
(13193)
(11928)
(11288)
业经(11189)
理论(10282)
(9244)
银行(9229)
(8922)
(8718)
金融(8714)
农业(8543)
(8450)
教育(7981)
关系(7703)
(7514)
(7513)
机构
大学(197857)
学院(188546)
(83660)
经济(82217)
研究(70994)
管理(67680)
理学(57239)
理学院(56495)
管理学(55426)
中国(55074)
管理学院(55039)
(43996)
科学(41129)
(38323)
(36139)
研究所(32725)
中心(31514)
财经(30918)
北京(28658)
经济学(28587)
(28360)
(27700)
师范(27492)
(27399)
(27032)
经济学院(25565)
(24417)
业大(23587)
财经大学(23040)
师范大学(22686)
基金
项目(119049)
科学(94454)
基金(89792)
研究(88355)
(78893)
国家(78288)
科学基金(66205)
社会(58672)
社会科(55610)
社会科学(55598)
基金项目(45289)
教育(40782)
(40490)
自然(40436)
自然科(39612)
自然科学(39603)
自然科学基金(38930)
资助(37765)
(36332)
编号(34568)
成果(31042)
(28434)
重点(26921)
国家社会(26342)
中国(25493)
教育部(24985)
(24571)
(23947)
大学(23733)
课题(23127)
期刊
(91806)
经济(91806)
研究(63151)
中国(40144)
学报(32023)
(29603)
科学(29100)
管理(25886)
(24761)
大学(24589)
教育(24152)
学学(22262)
财经(17650)
农业(17127)
(16284)
金融(16284)
经济研究(15664)
(15422)
技术(15376)
图书(15126)
(13410)
问题(12572)
国际(11819)
世界(11797)
书馆(11010)
图书馆(11010)
业经(10990)
(10141)
统计(9729)
技术经济(9633)
共检索到297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婷  袁洁  夏璐  熊英宏  张露尹  
文章探索了如何利用网络舆情大数据来推断大众生育态度倾向的变迁。基于对网络评论的简单情绪分类、LDA非监督分类和fasttext监督分类结果的比较,文章发现依托于计划行为理论框架的监督分类法能提供更准确也更有意义的分析结果。从趋势来看,自2012年以来,涉及生育的评论态度倾向从积极占多数快速转变为消极占主导,这个过程也伴随着话题维度的转变,从更多行为态度上的表达转变为主要陈述生育面临的客观限制。房价、子女教育、工作成为提及最多的限制条件。这些结果说明低生育意愿更多是受客观限制的影响,而非观念转变。分省市生育情绪与地方生育水平较强的相关性体现了生育态度倾向分析的有效性。文章借此进一步讨论了舆情大数据在人口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曹树金  周小又  陈桂鸿  
本研究以逸仙时空BBS为舆情信息源,对需要关注的帖子进行情感倾向性分析的探索性研究,设计了主题帖自动标引和情感倾向性分析策略,并对主题帖自动标引结果、倾向性人工判断与自动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英  龚花萍  
【目的/意义】为实现大数据网络舆情情感意见形势研判,有效进行危机处理战略引导,为网络舆情危机预警决策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本文以南昌大学自主保洁微博舆情事件为例,基于情感维度内容,结合网络舆情情感特征,参照情感维度要素,利用爬虫工具和文本分析技术进行数据获取和预处理,通过情感分析方法统计情感值,分析情感维度状况。【结果/结论】得出评论高峰期内情感趋势和情感维度状态,实现网络舆情事件的舆情预警研判。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微  许烨婧  韩瑞雪  王洁晶  
[目的/意义]研究网络舆情语义倾向性隶属度,增强对网络舆情研判与引导的科学化程度,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在探讨网络舆情语义识别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网络舆情信息语义倾向性隶属度进行相关研究,并结合具体实证展开分析。[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深入挖掘网络舆情语义倾向性信息,更好地为相关管理者提供舆情危机预警服务,提高决策效率。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兰月新  刘冰月  张鹏  夏一雪  李昊青  
[目的/意义]面向大数据研究网络舆情热度模型以及热度预测模型,能够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热度,并可以决定网络舆情应对和舆论引导措施的轻重缓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过程]定性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热度影响因素,通过定义最大关联度向量,基于灰色关联度方法构建网络舆情热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多维度logistic模型对各个媒体平台舆情信息开展预测,通过灰色关联度得出动态预测方法。[结论/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构建的热度模型和热度动态预测模型是可行的,以上理论研究可为政府准确把握大数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任爱珍  徐坚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网络舆情具有发生的常态化和应对的挑战性、发生的迅捷性和影响的广泛性、发生的地域性与议题的周期性、舆情焦点的集中性与关注的分散性、舆情客体的敏感性及载体的多样性等特征,而高职舆情引导与管理面临重要性认识不足、应对机制缺失、行为主体的特殊性等现状。因此,应采取提高主体认识、建立应对机制、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坚守有关原则等应对策略,增强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子桓  梁循  牛思敏  
【目的/意义】舆情主题图谱可以实现舆情事件节点之间相互关系的形式化描述,构建舆情主题图谱对于有效分析和解决大数据时代海量、异构、复杂的舆情事件有重大意义。【设计/方法】对大数据时代的社交网络舆情主题图谱的研究现状、主题图谱构建、舆情调控等进行较为详尽的介绍,以社交网络分析相关技术方法为手段,挖掘出主题图谱中更深层次的知识关联与更广范围的知识范畴,从关键节点、关键路径、趋势模型等不同维度进行舆情主题图谱分析。【结论/发现】对社交网络舆情主题图谱的有效管理和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分析社交网络舆情主题图谱在经济、政治、生活等方面的实践应用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张晓君  黄微  宋先智  
文章阐述了心理距离理论对网络舆情传播倾向性的影响,并结合具体的网络舆情实例,从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假设性这四个心理距离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剖析。结果显示,心理距离越近,越容易产生正向的传播倾向。研究结果证明了四个心理距离维度对传播倾向性存在影响关系,为进一步的维度测度奠定了基础。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忆金  曹树金  陈桂鸿  
结合网络舆情信息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舆情意见句的分割、实现舆情意见句主题抽取、进行正负面情感倾向判断、以及能够定量对回帖进行意见情感倾向分析的方法,统计并产生可读性较强的报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怡君  蒋文静  陈思佳  
随着网络舆情在中国的崛起,全面理解当前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是科学改进和提高政府治理方式和能力的前提。本文以中国政府20年间(1997-2016)的255份网络舆情治理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谁治理"——治理主体;"治理什么"——治理客体,这两个治理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政策研究。研究结论可为政府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提供科学化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怡君  蒋文静  陈思佳  
随着网络舆情在中国的崛起,全面理解当前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是科学改进和提高政府治理方式和能力的前提。本文以中国政府20年间(1997-2016)的255份网络舆情治理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谁治理”——治理主体;“治理什么”——治理客体,这两个治理的核心问题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政策研究。研究结论可为政府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提供科学化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浩  
对网络舆情数据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和关注,而目前网络舆情主题中对数据质量的研究比较鲜见。文章通过对网络舆情调查和整理出来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其准确性、变化趋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检验、矫正、确认,以达到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找出导致异常数据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并通过优酷网用户的视频统计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浩  
对网络舆情数据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和关注,而目前网络舆情主题中对数据质量的研究比较鲜见。文章通过对网络舆情调查和整理出来的统计数据,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其准确性、变化趋势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检验、矫正、确认,以达到对数据质量进行评估、找出导致异常数据的原因及补救措施。并通过优酷网用户的视频统计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超  王磊  李楠  
关键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微  李瑞  孟佳林  
[目的/意义]研究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要素和运行机理,为相关部门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以大数据技术、舆情理论、信息传播理论为基础,对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的特征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客体、媒体、本体、空间5个要素,在此基础上重点归纳总结大数据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机理,并构建传播机理的总体关系架构。[结果/结论]揭示多媒体技术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内在运行规律,为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