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992)
2023(19830)
2022(16962)
2021(15923)
2020(13462)
2019(30834)
2018(30229)
2017(58013)
2016(31437)
2015(35482)
2014(34528)
2013(33988)
2012(30892)
2011(27772)
2010(27652)
2009(25637)
2008(24845)
2007(21445)
2006(18514)
2005(15995)
作者
(90238)
(75345)
(74651)
(70894)
(47820)
(36143)
(33810)
(29542)
(28610)
(26660)
(25547)
(25445)
(23851)
(23697)
(23372)
(23122)
(22407)
(22394)
(21702)
(21612)
(18706)
(18391)
(18337)
(17030)
(16873)
(16649)
(16513)
(16486)
(15138)
(14813)
学科
(124841)
经济(124707)
管理(89655)
(85732)
(71289)
企业(71289)
方法(61441)
数学(54283)
数学方法(53478)
中国(34028)
(32498)
(30979)
业经(27381)
(26360)
(25176)
贸易(25163)
(24490)
地方(22626)
技术(22057)
农业(21861)
(21825)
理论(20684)
(19525)
财务(19438)
财务管理(19399)
(19211)
银行(19143)
(19035)
环境(18892)
(18696)
机构
大学(442475)
学院(440249)
(177955)
经济(174470)
管理(173888)
理学(152092)
理学院(150423)
管理学(147408)
研究(147022)
管理学院(146633)
中国(111633)
(93568)
科学(92729)
(78889)
(76115)
(73151)
业大(69376)
中心(67479)
研究所(67422)
财经(64666)
(61731)
农业(60182)
(59228)
北京(58714)
(56120)
师范(55454)
经济学(54671)
(53350)
(50301)
经济学院(49515)
基金
项目(309850)
科学(243712)
基金(226630)
研究(219840)
(200223)
国家(198638)
科学基金(170399)
社会(139864)
社会科(132723)
社会科学(132690)
(119748)
基金项目(119140)
自然(113027)
自然科(110540)
自然科学(110510)
自然科学基金(108537)
教育(101842)
(101699)
资助(94515)
编号(87397)
重点(69621)
成果(69260)
(68076)
(65538)
(65225)
创新(61276)
课题(60324)
科研(59830)
国家社会(58466)
教育部(58322)
期刊
(180744)
经济(180744)
研究(123926)
中国(80097)
学报(75251)
(67605)
科学(66940)
管理(62591)
(58637)
大学(56743)
学学(53660)
教育(46349)
农业(46193)
(39258)
金融(39258)
技术(38406)
经济研究(31222)
财经(30964)
业经(29421)
(26519)
(25443)
问题(23408)
统计(22092)
科技(22055)
图书(21859)
技术经济(21335)
(21332)
(20560)
理论(19784)
(19692)
共检索到626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苍舒  
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即P2P模式,是近年来在中国快速兴起的一种网络融资业态,对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考察网络借贷行业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并利用VAR模型分析网络借贷规模对国家重要经济金融指标的影响可发现,网络借贷行业在交易量、投资人数、借款人数方面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对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发展产生影响。网络借贷行业对宏观经济形势、股市波动情况、货币供应量、金融机构存款量的变化都比较敏感,与此同时其自身也会对宏观经济景气程度以及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短期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艳红  刘苇  雒春雨  
P2P网络借贷作为电子商务在金融领域的延伸与应用,近年来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但是目前的理论研究中,鲜有从投资者信息挖掘的角度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本文提出一个新颖的方法,即投资者构成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贷款的众多投资者信息遴选出最有价值的投资,辅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首先从投资者的历史投资收益率、风险偏好以及投资经验三个维度构建投资者档案(investor Profile),进而基于投资者档案构建投资者构成分析模型,最后通过美国最大的在线网络借贷网站ProsPer的数据,对本文提出的构想及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利用投资者构成分析的方法辅助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是可行的,文中构建的模型...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谈超  孙本芝  王冀宁  
随着我国民间借贷日趋活跃,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方兴未艾。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羊群行为进行系统的实证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影响P2P网络借贷平台后续投标的所有变量划分为4个维度,包括标的特征、信用特征、个人特征和往期借款,从这四个维度中选取了17个自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然后基于"拍拍贷"的1642条不同借款者的当前借款项目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当前投标次数对获得后续投标可能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投标次数能够对获得后续投标的可能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此证明P2P网络借贷平台存在羊群行为。因此,需要从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入手,降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信息不对称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欧缘媛  李颖  
P2P(peer-to-peer)网络借贷是一种借助网络平台,由个人与个人间互为借贷双方的小额借贷交易。它作为互联网与民间借贷相结合的新兴金融模式,具有较高的信用风险。采用排序选择模型,基于excelVBA数据挖掘技术截取多个P2P网站数据,对平台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特征、信用变量、历史表现、借款信息分别对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存在正向影响,由此发现网站提供的信息对投资者避免信用风险没有起到实质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万佳乐  李超伟  秦海林  
本文研究二元金融背景下社会网络与家庭借贷行为的作用关系,发现社会网络有助于家庭在非人格化交易环境中达成借贷契约,从而缓解信贷约束。根据无限期界的重复博弈分析可知:社会网络在家庭借贷中的惩罚机制和声誉效应能够降低借方的违约动机。通过实证分析及稳健性检验表明:从总体上看,社会网络能够显著提升家庭获得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借贷概率,社会网络在非人格化特征显著的正规金融上也发挥作用;从融资偏好上看,社会网络强度越大,越有利于在非人格化交易条件下促成契约;从城乡对比来看,社会网络更有助于农户与陌生的交易对手达成借贷契约,而城市家庭则缺乏统计上的显著性。这意味着,不仅非正规金融借贷需要社会网络来进行契约治理,而且在正规金融借贷中也应该实现关系型治理与规范型治理的充分结合。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俊奇  安英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俊奇  安英俭  
随着我国资本项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资本跨境流动日益频繁,规模呈上升趋势。资本的跨境流动在给宏观经济带来不确定影响的同时,也对我国洗钱规模造成了影响,尤其是利用跨境交易将资金输往国外进行清洗的动机更加强烈。本文选用1997-2014年间的年度数据,分析我国洗钱规模和资本项目开放程度之间的相互影响,运用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资本项目开放度对洗钱规模产生正向影响,资本项目开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洗钱规模产生正的效应,这种正向效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期。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资本项目开放下控制洗钱规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战勇  
近年来,P2P网络平台"爆雷"事件频发,除平台恶意"携款跑路"外,绝大多数平台倒闭的原因在于部分借款人违约而导致平台现金流不足,进而出现提现困难、严重挤兑。本文借助人人贷网络借贷平台的数据,利用广义交叉验证、随机森林等机器学习算法对借贷客户特征变量进行筛选,并建立融入证据权重的Logistic信用评分卡模型,根据客户贷前所提交的个人信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分,进而预测客户借款到期时的违约情况。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明显高于样本期间的平台评级,且模型通过了稳定性检验。这一研究结论对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与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第三方评级机构的个人信用评估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慧宇  陆岷峰  
本文用社会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研究信任机制的构成,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传统借贷信任机制的特征及中国现行几种网络借贷的信任机制。研究发现,由于信用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国的网络借贷信任机制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纯粹的"线上"模式不能够满足征信需求和建立信任。于是,中国相当一部分网络借贷平台依然引入了传统的借贷信任机制,形成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基于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信用环境,可以断言,网络借贷还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赖于传统借贷的信任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何灿  杨咸月  
本文首次检验了中国网络借贷市场的区域差异及其信息引导关系。网络借贷市场的迅猛发展确实已突破时空局限,在全国范围内找到了服务"草根"阶层的定位;但各地网贷市场利率水平差异显著、区域分割问题相当严重,这与其利率变动不存在区域差异、各地市场信息已完全畅通形成巨大反差。主要原因是借贷平台因深度介入交易、成为类似商业银行信用中介的角色错位而引起市场定价混乱造成的。进一步发展网贷市场必须以全面提升市场效率为目标,消除区域分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艳萍  马艳玲  
为了研究网络群体中不同情绪对群体极化的影响,本文从网络上已发生的群体极化现象出发,使用python抓取2016年8月17日到2016年10月8日期间的41496825条微博评论作为数据样本,并通过Stanford Word Segmenter进行文本分词,然后使用LIWC进行文本分析,进而结合群体极化的测量方法,建立VAR模型。研究发现:负向情绪比正向情绪更容易引起网络群体极化;相比于悲伤情绪和焦虑情绪,愤怒情绪更容易引起网络群体极化。最后,为企业处理公关危机以及政府应对舆论舆情等提供决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潘朝顺  程昆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呈现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并存的二重结构特征。农户民间借贷是农村非正规金融主要组成部分,因此,考察农户民间借贷规模、特征、演变趋势,对于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农户民间借贷规模实证研究,笔者认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必须全面放开农户民间借贷市场,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合作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加强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联合。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李莉  李峰  
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导致了教育"网络时代的终身学习"的革命性变革。远程教育已不再是常规教育的一种补充,而是未来教育模式的一种代表。这一重要变革也自然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网络教育满意程度关注。根据我国网络远程教学的具体情况,对ACSI进行调整之后,提出了中国网络远程教学学员满意度指数模型(CNESI),而后利用结构方程分析软件LISREL对上海310名网络教育学员样本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分析。研究结果验证了作者提出的网络教育满意度指数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及模型中一些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注重网络教育系统的易用性和实用性开发,提高网络教育系统的稳定性是目前我国进一步提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汪卫芳  
民间借贷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和替代,为地方经济发展、缓解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居民的融资难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基于问卷调查的数据,对浙江民间借贷可得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表明:民间借贷的获得不仅存在利率水平较高的显现成本,还存在地缘关系等隐性成本,而民间借贷自身又有向专业化、组织化转变的趋势。因此,要更好地发挥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防范系统性风险,需要适度降低显现成本,科学处置隐性成本,同时要通过金融创新推进民间借贷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竞群  
在今日中国,"网络游戏"已经是家喻户晓,网络游戏不仅仅已经产业化,而且几乎渗透进了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尝试论证的是,各种经济学因素与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的数量关系,并结合中国网络游戏产业9年里的发展事实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知识手段,得出中国网络游戏市场规模的回归模型。为了对所提出的增长模型进行真实验证,本文的数据来源截止于2008年1月,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出版物工作委员会,国际数据公司共同发布的《2007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在最后,利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游戏出版物工作委员会,国际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