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1)
2023(13399)
2022(11194)
2021(10230)
2020(8375)
2019(19302)
2018(18626)
2017(35334)
2016(18984)
2015(21434)
2014(21102)
2013(21382)
2012(20517)
2011(18958)
2010(18845)
2009(17241)
2008(16945)
2007(14799)
2006(13231)
2005(12184)
作者
(55864)
(46541)
(46535)
(43906)
(29921)
(22606)
(21241)
(18249)
(17969)
(16562)
(16104)
(15914)
(14967)
(14785)
(14733)
(14418)
(13791)
(13496)
(13430)
(13374)
(11768)
(11497)
(11348)
(10681)
(10528)
(10489)
(10281)
(10177)
(9493)
(9366)
学科
(97553)
经济(97475)
管理(49403)
(47846)
方法(39560)
数学(35911)
数学方法(35644)
(34712)
企业(34712)
中国(30104)
地方(27462)
(26922)
业经(19564)
农业(18504)
(18482)
贸易(18467)
(18094)
(17877)
环境(16766)
(16415)
(15280)
地方经济(15222)
(15220)
金融(15219)
(14606)
(14475)
银行(14460)
(14071)
技术(12853)
(12745)
机构
学院(276675)
大学(276395)
(126435)
经济(124168)
研究(104924)
管理(104070)
理学(89182)
理学院(88133)
管理学(86883)
管理学院(86370)
中国(80828)
科学(61995)
(60054)
(54484)
(53215)
(48703)
研究所(48307)
中心(47131)
财经(43124)
(41884)
经济学(39920)
业大(39758)
(39389)
北京(38473)
(38168)
农业(37927)
(37906)
师范(37809)
经济学院(36085)
(33087)
基金
项目(185672)
科学(147890)
研究(136951)
基金(135508)
(118205)
国家(117262)
科学基金(100265)
社会(90340)
社会科(85900)
社会科学(85878)
(73269)
基金项目(70931)
自然(61861)
教育(61685)
(60959)
自然科(60404)
自然科学(60387)
自然科学基金(59282)
资助(56067)
编号(53407)
(46192)
成果(42834)
重点(42647)
(42204)
国家社会(38543)
课题(38505)
(38339)
发展(37829)
(37220)
创新(36117)
期刊
(142347)
经济(142347)
研究(86080)
中国(60521)
(44733)
学报(41174)
科学(40303)
(38256)
管理(38105)
农业(31562)
大学(31528)
学学(29620)
教育(29152)
(28826)
金融(28826)
技术(24491)
经济研究(23507)
业经(22957)
财经(21259)
问题(19055)
(18425)
(17747)
(16865)
世界(15468)
资源(14952)
技术经济(14769)
国际(14673)
统计(14603)
(13330)
商业(12620)
共检索到4286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长鲁  张健  
为科学评价我国各省份绿色食品认证的发展情况,从绿色食品全产业链角度选取8项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公因子提取,对比分析了各省份在3类因子上的得分差异;运用指数和法计算了各省份绿色食品认证发展指数。结果表明:(1)全国31个省份处于优、良、中和差4个水平的个数及占比分别为3(9.68%)、7(22.58%)、10(32.26%)和11(35.48%),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区域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2)黑龙江、江苏和山东3省推进效果最好,贵州、海南和西藏推进效果最不显著;(3)各省份在不同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长鲁  张健  
为科学评价我国各省份绿色食品认证的发展情况,从绿色食品全产业链角度选取8项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公因子提取,对比分析了各省份在3类因子上的得分差异;运用指数和法计算了各省份绿色食品认证发展指数。结果表明:(1)全国31个省份处于优、良、中和差4个水平的个数及占比分别为3(9.68%)、7(22.58%)、10(32.26%)和11(35.48%),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区域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2)黑龙江、江苏和山东3省推进效果最好,贵州、海南和西藏推进效果最不显著;(3)各省份在不同因子上的得分存在明显差异,得分较低的因子是相应省份未来推进的重点。研究结果可为我国未来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德军  
基于文献综述,构建了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区域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以截面数据为基础的因子分析评价模型,并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据此提出提高各区域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德章  赵大伟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快速成长期,但产业市场集中度低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中论述了发展趋向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垄断竞争市场,对做强做大企业,增强开拓国内外市场能力和提高市场绩效具有的积极作用。提出通过产业政策导向,推进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和品牌整合,进而提高产品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立新  
论中国绿色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姚立新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的统称。这是我国独创的概念,与美国、日本的有机食品、欧洲的生态食品相类似。一、我国绿色食品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志峰  
文章运用结构模型解析法分析了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各影响因素,明确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并对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层次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彦  邹家明  陈秀华  
食品安全是维系人类生命健康的核心纽带,由于受全球环境恶化和生态紧迫性的影响,食品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加。基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还存在的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要在政策扶持、科技支撑、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市场流通体系的培育和完善、质量监管检验检测系统的建立、基地环境质量预警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尚杰  佟光霁  
本文以充分发挥黑龙江省资源、环境潜力为前提 ,在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新世纪初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九项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静  周虹  姜波  刘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文涛  
文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三项互补性指标,定量分析了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异质性,并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决定方程基础上,利用Shaply分解方法,实证估算影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异质性各因素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异质性主要受到产业集聚、收入水平、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影响,在异质性贡献方面,产业集聚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异质性的首要原因,其次为收入水平,再次为资本要素,而劳动力及土地等投入要素的贡献率较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文涛  
文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和对数离差均值三项互补性指标,定量分析了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异质性,并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决定方程基础上,利用Shaply分解方法,实证估算影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异质性各因素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异质性主要受到产业集聚、收入水平、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要素影响,在异质性贡献方面,产业集聚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异质性的首要原因,其次为收入水平,再次为资本要素,而劳动力及土地等投入要素的贡献率较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运浩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创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具有一定总量规模、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产业水平不断提升、品牌影响不断扩大、综合效益日益明显的新兴产业。绿色食品建立了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质量保障模式和产业化发展模式,有效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扩大基地规模,严格产品认证,加强质量安全预警和监管,进一步发挥市场的推动作用,以此引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保证消费安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漫宇  彭虎锋  
【目的】评价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程度,分析其地区差异以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各影响因素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为全面了解中国各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水平并制定区域性的绿色食品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程度,并运用聚类分析依据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程度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各影响因素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的关联程度。【结果】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程度的整体评价值将其分为发展程度高、中、低3组,发展程度高的组包括山东省等11个地区,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