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27)
- 2023(11618)
- 2022(9706)
- 2021(8969)
- 2020(7689)
- 2019(18175)
- 2018(17610)
- 2017(33898)
- 2016(18583)
- 2015(21096)
- 2014(20945)
- 2013(21388)
- 2012(20515)
- 2011(18861)
- 2010(18741)
- 2009(17666)
- 2008(17744)
- 2007(15928)
- 2006(13760)
- 2005(12601)
- 学科
- 济(89692)
- 经济(89615)
- 管理(48235)
- 业(47991)
- 方法(39390)
- 企(36544)
- 企业(36544)
- 数学(35091)
- 数学方法(34797)
- 农(25025)
- 中国(24403)
- 学(19242)
- 财(19215)
- 地方(19082)
- 贸(17994)
- 贸易(17989)
- 业经(17891)
- 易(17488)
- 农业(16380)
- 制(15631)
- 环境(14385)
- 融(13013)
- 金融(13010)
- 银(12837)
- 银行(12800)
- 和(12579)
- 行(12327)
- 产业(11936)
- 技术(11587)
- 体(11306)
- 机构
- 大学(284534)
- 学院(281293)
- 济(126835)
- 经济(124699)
- 研究(106100)
- 管理(103292)
- 理学(89235)
- 理学院(88086)
- 管理学(86589)
- 管理学院(86057)
- 中国(79235)
- 科学(65229)
- 京(61244)
- 所(55443)
- 财(53844)
- 农(53288)
- 研究所(50948)
- 中心(46911)
- 财经(43749)
- 业大(43203)
- 农业(42374)
- 经济学(41289)
- 江(41162)
- 经(39835)
- 北京(38955)
- 范(37757)
- 经济学院(37501)
- 院(37449)
- 师范(37361)
- 科学院(33081)
- 基金
- 项目(188216)
- 科学(148268)
- 基金(139019)
- 研究(134003)
- 家(123198)
- 国家(122307)
- 科学基金(102621)
- 社会(87456)
- 社会科(83129)
- 社会科学(83104)
- 基金项目(73402)
- 省(70666)
- 自然(65361)
- 自然科(63833)
- 自然科学(63806)
- 自然科学基金(62715)
- 划(61144)
- 教育(59953)
- 资助(57310)
- 编号(51244)
- 重点(43646)
- 部(43168)
- 发(42897)
- 成果(42145)
- 创(38608)
- 国家社会(37751)
- 创新(36443)
- 科研(36415)
- 教育部(36377)
- 课题(36144)
- 期刊
- 济(137326)
- 经济(137326)
- 研究(83576)
- 中国(51438)
- 农(48579)
- 学报(48136)
- 科学(44905)
- 财(40001)
- 管理(35578)
- 大学(35521)
- 学学(33706)
- 农业(33406)
- 融(24187)
- 金融(24187)
- 教育(23229)
- 经济研究(22986)
- 财经(22169)
- 技术(21855)
- 业经(20931)
- 经(19310)
- 问题(19303)
- 业(18907)
- 贸(17063)
- 世界(15717)
- 技术经济(14886)
- 国际(14825)
- 版(14247)
- 统计(14157)
- 资源(13657)
- 商业(12462)
共检索到414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宋国宇
绿色食品产业地区结构反映绿色食品产业的空间集聚程度与状态。通过建立信息熵模型对2003—2010年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演化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类型区进行划分,讨论绿色食品产业结构均衡程度与产业发展规模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地区结构呈现显著的"不均衡"和无序发展状态,特别是2007年以后,信息熵呈收敛下降趋势,表明绿色食品产业处于成长阶段,产业发展和结构有待调整与优化。研究结论对于揭示绿色食品产业区域非均衡演变特征,发挥绿色食品产业的区域比较优势,以及为制定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和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晓红
文章通过构造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31个省区和6大区域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和竞争优势进行分析,分析了各省和各区域绿色食品各指标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带动作用的差异,时间因素的变化影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差异以及各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个体差异,从而得出各区域的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提出通过调整发展营销战略和科技创新是提升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由此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漫宇 彭虎锋
【目的】评价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程度,分析其地区差异以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各影响因素对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为全面了解中国各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水平并制定区域性的绿色食品产业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程度,并运用聚类分析依据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程度将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在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各影响因素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的关联程度。【结果】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程度的整体评价值将其分为发展程度高、中、低3组,发展程度高的组包括山东省等11个地区,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宋国宇
建立信息熵模型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差异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根据信息熵值进行产业发展类型区划分,讨论绿色食品产业地区结构的均衡程度及其与产业发展规模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地区结构具有显著的"不均衡"特征,其发展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地区优势不明显。特别是2007年以后,信息熵呈收敛下降趋势,表明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处于成长阶段,产业发展的地区分布结构有待调整与优化。
关键词:
绿色食品产业 时空分异规律 地区分布结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辉 吴孟珠
在对国内外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回顾的基础上 ,从自然资源、环境、政策、劳动力及市场前景等方面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优势 ,认为西部地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加大科技开发力度 ,选择优势发展项目 ,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搞好绿色产品的深加工 ,规范产地环境监测和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促进西部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绿色食品 资源优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梁志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德章 赵大伟 杜会永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是由以往靠多投入转向更多依靠信息化、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政策创新实现产业发展。要解决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中暴露出的产品、企业规模结构以及靠多投入推进产业粗放发展的模式,实现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关键要从理论上揭示产业结构演进与政策创新的一般规律,明确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在根据和产业政策如何适应这一要求。本文依据产业经济发展等理论,系统分析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结构特点、问题及原因,构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模型,从理论上揭示了通过政策创新导向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结构升级的依据、条件、主要内容与路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国宇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在绿色食品消费能力和政策支持等因素影响下,取得快速发展并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本文从规模、结构、效率及其协调等方面构建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指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是一个基于结构不断优化的产业演化过程。采用灰色关联分析与信息熵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规模结构等"结构制约"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在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中存在结构性障碍和矛盾,制约了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进而提出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突破产业发展的"结构制约"以促进效率改善与产业协调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云凤 温波 李惠男
图们江地区具有地貌类型多样,有利于农业的立体布局;农业气候条件优越,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的种植;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水产品的养殖和灌溉、多元化的土地类型,有利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发展的特点。同时,图们江地区的土壤环境、水环境和空气环境的实测结果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也说明图们江地区具有发展绿色食品的优良环境。因此,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绿色食品产业应成为该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德章 赵大伟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进入快速成长期,但产业市场集中度低和企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制约着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文中论述了发展趋向市场集中度较高的垄断竞争市场,对做强做大企业,增强开拓国内外市场能力和提高市场绩效具有的积极作用。提出通过产业政策导向,推进企业的战略性重组和品牌整合,进而提高产品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绿色食品产业持续发展的战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邓晨亮
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提高地方产业的竞争优势,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产业集群的创新活动,使新增的产业竞争优势因素大于淡化、衰退的竞争优势因素,是保持产业持续竞争力的基础。产业集群的创新,包括主体、相关的产前、产后及支持性产业,通过集群的创新,使集群内部各环节协调发展,保持其综合竞争力上升,是发展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
关键词:
绿色食品 产业集群 创新活动 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立新
论中国绿色食品的产业化发展姚立新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的统称。这是我国独创的概念,与美国、日本的有机食品、欧洲的生态食品相类似。一、我国绿色食品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春蓉 黄宁生 匡耀求
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推动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绝对稀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力,区域产业集群是个极好的载体。因此,对于生态环境优越、地方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且在主体功能区划中被划分为限制开发区的地区比较适合发展循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首先对循环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的生成动力进行论述,然后通过建立模型,运用多种博弈分析方法,分别分析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在集群生成过程中的利益博弈,得出政府的策动力及龙头企业的影响力对集群的生成非常重要的结论。
关键词:
绿色食品 产业集群 循环经济 博弈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毛可进
本文首先对绿色食品产业风险进行界定,认为我国绿色食品产业风险就是指人们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良好预期与现实表现之间的差距,绿色食品产业总量变动是绿色食品风险的反映。本文以产业总量变动链为基础建立起风险比较理论模型,以离散系数作为年度数量波动的计量依据。根据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年度总量数据,通过模型比较,用实证的方法判定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市场风险是比较大的,而且市场风险是绿色食品产业的主要风险。
关键词:
绿色食品产业 市场风险 总量 离散系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智 袁凌
近10年来,我国绿色食品事业发展迅速,但市场仍显相当狭小。为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构建了绿色食品市场的生产与消费博弈模型,并对之加以扩展,进而发现国民收入、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知程度和假冒绿色食品现象是约束我国绿色食品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
绿色食品 市场 博弈 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