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12)
- 2023(13746)
- 2022(11345)
- 2021(10427)
- 2020(8448)
- 2019(19044)
- 2018(18562)
- 2017(34550)
- 2016(18626)
- 2015(21142)
- 2014(20956)
- 2013(20538)
- 2012(19560)
- 2011(18054)
- 2010(18470)
- 2009(17164)
- 2008(16347)
- 2007(14834)
- 2006(13549)
- 2005(12605)
- 学科
- 济(81355)
- 经济(81271)
- 管理(50820)
- 业(49896)
- 企(39406)
- 企业(39406)
- 中国(34260)
- 融(27577)
- 金融(27570)
- 银(26332)
- 银行(26306)
- 方法(26294)
- 行(25645)
- 地方(23837)
- 农(23416)
- 数学(22593)
- 数学方法(22397)
- 制(19524)
- 业经(19436)
- 财(18941)
- 贸(17591)
- 贸易(17572)
- 易(17107)
- 农业(15783)
- 学(15160)
- 环境(14097)
- 发(13958)
- 体(13723)
- 理论(12480)
- 技术(12410)
- 机构
- 学院(263723)
- 大学(260597)
- 济(115983)
- 经济(113588)
- 研究(101142)
- 管理(93940)
- 中国(83896)
- 理学(78363)
- 理学院(77411)
- 管理学(76275)
- 管理学院(75764)
- 科学(58196)
- 京(57548)
- 财(53504)
- 所(51624)
- 研究所(46566)
- 中心(46231)
- 农(44723)
- 财经(41236)
- 江(41096)
- 北京(37548)
- 经(37460)
- 院(36608)
- 经济学(36483)
- 范(35976)
- 师范(35585)
- 业大(35268)
- 农业(34721)
- 州(33653)
- 经济学院(32725)
- 基金
- 项目(167801)
- 科学(131701)
- 研究(126946)
- 基金(119841)
- 家(104532)
- 国家(103626)
- 科学基金(87374)
- 社会(81383)
- 社会科(77314)
- 社会科学(77299)
- 省(65515)
- 基金项目(61458)
- 教育(57456)
- 划(55206)
- 自然(52417)
- 编号(51460)
- 自然科(51247)
- 自然科学(51230)
- 自然科学基金(50308)
- 资助(49620)
- 成果(43272)
- 发(42315)
- 重点(38541)
- 课题(37812)
- 部(37003)
- 创(35542)
- 发展(34798)
- 国家社会(34345)
- 展(34229)
- 创新(33329)
- 期刊
- 济(137039)
- 经济(137039)
- 研究(87289)
- 中国(64140)
- 农(43325)
- 融(41585)
- 金融(41585)
- 财(39869)
- 学报(39669)
- 管理(38184)
- 科学(37546)
- 教育(33724)
- 大学(30346)
- 农业(29136)
- 学学(28408)
- 技术(23253)
- 经济研究(23089)
- 业经(22664)
- 财经(21025)
- 经(18307)
- 问题(17689)
- 贸(16342)
- 业(16087)
- 国际(15602)
- 世界(15182)
- 坛(12795)
- 论坛(12795)
- 图书(12394)
- 技术经济(12277)
- 现代(11878)
共检索到432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马昀 王思程 刘宇婷 叶敏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健全绿色金融制度、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培育绿色金融机构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探索期、过渡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从近期来看,需要把握的重点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和构造微观经济基础。
关键词:
金融发展战略 绿色金融 金融体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卢汉文 王宇恒
截至2017年底,中国碳强度已经下降了46%,提前三年实现了40%~45%的上限目标。绿色能源占比达到13.8%,预计2020年完成15%的既定目标。累计节能占全球节能量的50%以上。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实现双降,分别同比下降了6.5%和5.1%。其中,有99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发展绿色金融将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绿色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健全和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论文认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包括健全绿色金融制度、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培育绿色金融机构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论文提出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探索期、过渡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近期来看,需要把握的重点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与构造和完善微观经济基础两个方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辉
近年来,绿色金融成为了国内外金融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本质在于正确处理金融业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目前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绿色金融理念在中国得到了推广,要在中国成功发展绿色金融,必须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从树立绿色金融理念、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强化绿色信贷机制、支持环保企业直接融资等方面积极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骏
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交通运输结构是导致我国严重污染和大量碳排放的经济学原因。为此,必须改变污染性的经济结构,而改变经济结构的主要抓手是改变投资结构,增加绿色投资。应通过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绿色信贷发展、建立绿色担保机制、构建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等12种渠道,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融资可得性,降低污染性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及其融资可得性。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环境污染 绿色投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骏
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交通运输结构是导致我国严重污染和大量碳排放的经济学原因。为此,必须改变污染性的经济结构,而改变经济结构的主要抓手是改变投资结构,增加绿色投资。应通过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绿色信贷发展、建立绿色担保机制、构建绿色金融的激励机制等12种渠道,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融资可得性,降低污染性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及其融资可得性。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环境污染 绿色投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雪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传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明确绿色金融是指着眼于提高环境效益,促进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提高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节能环保、能源清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和运营、风险管理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雪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革,传统的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绿色金融上升至国家战略,明确绿色金融是指着眼于提高环境效益,促进环保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提高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环保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对节能环保、能源清洁、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和运营、风险管理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1.促进经济转型和优化金融结构。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实现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2010)。"十二五"规划建议也强调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遥 任玉洁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恶化与气候变暖等外部因素对经济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造成负面影响,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绿色金融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之一。中国于2020年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也将催生巨大的绿色投融资资金需求,绿色金融的作用有待更进一步发挥。从绿色金融的概念出发,并通过进一步阐述绿色金融的国际进展,形成绿色金融发展三阶段的特点分析,明确当前《巴黎协定》已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在此全球宏观大背景下,立足“双碳”目标对经济社会传统发展方式与新兴发展力量的影响,结合对绿色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及市场定价方面的主要功能的分析,从政策、市场、生态融合发展等角度分析了要实现“双碳”目标,将对绿色金融发展所提出地更高需求;并在对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现状进行梳理后,深入分析了“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作用空间及深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从政策、市场、配套建设、国际合作等角度对未来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以绿色金融助力中国“双碳”目标按期实现提供支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管晓明
2016年是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元年,在政府推动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下,中国绿色金融取得快速发展,绿色金融体系从无到有、在探索和实践中日趋丰富和完善,已建立起涵盖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产品服务体系、绿色标准体系、国际合作体系、能力建设体系、风险防范体系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在内的绿色金融有机体系。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和相关标准的制定者,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体系 构建 机制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管晓明
2016年是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元年,在政府推动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下,中国绿色金融取得快速发展,绿色金融体系从无到有、在探索和实践中日趋丰富和完善,已建立起涵盖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体系、法律法规体系、产品服务体系、绿色标准体系、国际合作体系、能力建设体系、风险防范体系等一系列制度安排在内的绿色金融有机体系。中国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和相关标准的制定者,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体系 构建 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骏
中国建立绿色金融体系有助于启动新的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加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的绿色转型,提升经济的技术含量,缓解环境问题对财政的压力,维护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为了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资于绿色产业,必须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降低污染性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促进绿色投资,强化消费者的绿色环保和消费意识。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兰 郭熙保
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措施之一,绿色金融近年来发展迅速,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金融的国际引领作用增强。但对照“双碳”目标,目前绿色金融体系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绿色金融标准尚未完全统一,科技、人才等要素支撑不足,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较低,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待强化。建议加强绿色金融体系顶层设计,从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适度超前培育关键要素、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加强金融监管、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和培育多层次绿色金融市场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健全绿色金融体系。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王景武
绿色发展需要金融体系的支持和保障。本文分析了广东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优势,提出了广东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思路以及下一步发展绿色金融的着力点。绿色发展既是应对生态环境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破解我国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关系全局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明确了绿色发展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