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81)
2023(17712)
2022(14727)
2021(13553)
2020(11402)
2019(26070)
2018(25401)
2017(47852)
2016(25556)
2015(28540)
2014(27785)
2013(27225)
2012(24718)
2011(22308)
2010(22155)
2009(20259)
2008(19264)
2007(16432)
2006(14470)
2005(12609)
作者
(73887)
(61920)
(61551)
(58318)
(38968)
(29433)
(27739)
(24256)
(23567)
(21556)
(21070)
(20577)
(19497)
(19249)
(19022)
(19014)
(18394)
(17950)
(17712)
(17681)
(15235)
(15107)
(14920)
(14055)
(13899)
(13758)
(13395)
(13028)
(12416)
(12022)
学科
(122196)
经济(122084)
管理(73108)
(67399)
(54987)
企业(54987)
方法(53517)
数学(48357)
数学方法(47646)
中国(30377)
(27613)
(26007)
业经(23855)
地方(23332)
(22948)
(21493)
贸易(21479)
(20946)
农业(18611)
环境(18428)
(18294)
技术(16262)
(15976)
理论(15930)
财务(15919)
财务管理(15887)
(15873)
(15798)
(15760)
金融(15759)
机构
大学(364124)
学院(363465)
(161121)
经济(158448)
管理(141282)
研究(125306)
理学(123748)
理学院(122431)
管理学(120032)
管理学院(119388)
中国(94191)
科学(76507)
(75660)
(67952)
(62670)
(62195)
研究所(57287)
中心(56941)
业大(56866)
财经(55750)
(51110)
经济学(51020)
(50427)
农业(49545)
北京(47112)
经济学院(45929)
(44961)
(43918)
师范(43337)
财经大学(41678)
基金
项目(254749)
科学(202075)
基金(189464)
研究(178167)
(168200)
国家(166898)
科学基金(143556)
社会(117551)
社会科(111846)
社会科学(111815)
基金项目(99300)
(97416)
自然(94491)
自然科(92482)
自然科学(92457)
自然科学基金(90848)
(83021)
教育(81923)
资助(78217)
编号(68379)
重点(57830)
(56305)
(54635)
(53666)
成果(53146)
国家社会(50742)
创新(50336)
科研(49500)
教育部(48447)
大学(47457)
期刊
(167424)
经济(167424)
研究(101405)
中国(65788)
学报(60954)
科学(55703)
(55223)
管理(52515)
(51538)
大学(46550)
学学(44383)
农业(37965)
技术(32736)
教育(30893)
经济研究(29736)
(29184)
金融(29184)
财经(27942)
业经(24978)
(24222)
问题(21669)
(21436)
统计(21134)
技术经济(19437)
(19109)
(18787)
世界(17451)
(17019)
决策(16995)
科技(16704)
共检索到5220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叶仁道  张勇  罗堃  
首先利用带有非期望产出的SBM测算了2005—2015年中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并验证了其偏正态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偏正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了中国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基于EM算法的极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参数,并将其参数估计结果与正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偏正态面板数据模型具有更好的统计优良性;经济发展水平、外资利用水平和教育投入对绿色经济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污染治理投入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苏为华  王龙  李伟  
本文利用1996-2010年我国沿海11个省市有关海洋经济的面板数据,运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法测度沿海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指数,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别对上述三个指数进行因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TFP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技术进步指数的空间效应更为明显;区域开放程度、教育等相关因素对TFP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产生正向影响;海洋经济发展受政策影响显著,为政策导向型发展模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风光  
利用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影响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源泉分解为环境技术进步、环境技术效率、环境管制、产业环境结构和要素投入五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分析了各增长源泉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要素投入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是中国省区主要的经济增长源泉,环境管制和产业环境结构对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小;技术创新能力、FDI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省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而提升污染治理强度和基础设施水平则会显著抑制环境管制的产出效应;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污染治理强度有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石风光  
利用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影响中国省区经济增长源泉分解为环境技术进步、环境技术效率、环境管制、产业环境结构和要素投入五个部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分析了各增长源泉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要素投入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是中国省区主要的经济增长源泉,环境管制和产业环境结构对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影响较小;技术创新能力、FDI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提升省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而提升污染治理强度和基础设施水平则会显著抑制环境管制的产出效应;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污染治理强度有助于产业环境结构的优化,FDI水平、能源强度和大中型企业产值比重的提高则有助于促进要素投入产出效应的提升;各因素对经济增长源泉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且在不同体制下的边际效应差异较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光明  杨航  时岩钧  
本文研究了中国2003-2015年期间的省际金融业效率,采用至强有效前沿的最小距离法,分析了中国省际金融业效率的动态演进和空间相关性,之后基于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建立相关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基于此,对中国金融业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际金融业效率区域差异性很大,比较结果表明,东部地区金融业效率最高,西部排名第二,中部地区的效率最低;核密度结果则表明,我国金融业效率曲线不仅呈现出"单峰"形态,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表现出向右移动的动态演进过程;空间自相关系数研究说明,各省(区、市)的金融业效率表现出显著的空间聚集特征,大多数省(区、市)的金融业效率对空间具有依赖性,只有几个省(区、市)有空间异质特点;纳入了空间效应因素后,发现除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不显著外,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政府干预和物价变动水平等对金融业效率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规模则对金融业效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丁宁   王贵荣   夏咏   王福红   赵兰兰  
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切实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2010—2022年我国西北地区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测算区域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绿色金融对西北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就整体发展水平来看,西北地区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呈2010—2016年下降、2016—2022年上升的“V”型趋势,其中2016年为拐点,最低值0.0128;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整体呈平缓变化趋势,2011年为最高值0.0186,2018年为最低值0.0124。(2)绿色金融对经济生态化发展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呈现正向作用,且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的滞后一期对经济生态化发展也存在影响。(3)控制变量中,财政支出占比对经济生态化发展呈现正向作用,外贸依存度与公路通达强度对经济生态化发展水平呈现负向作用。文章基于外部性理论、资本信号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范式,评价了西北地区绿色金融与经济生态化发展的变化趋势与影响机理,并在实践层面丰富了绿色金融对西北地区经济生态化发展产生的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文章提出西北地区应在完善金融市场规范、建设绿色金融市场体系、发挥绿色金融与财税政策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特色绿色生态产业,助力实现经济生态化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韶军  
本文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面板数据模型,测算了1997~2013年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区市技术效率,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省区市TFP(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对外开放、财政金融支持和交通基础设施对各省区市的技术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均存在正向的技术溢出效应。为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各省区市的持续健康发展,应该继续深化对外开放,推进贸易畅通;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实现货币流通;推进交通设施建设,加强道路联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晓钰  李强谊  韩源源  
通过我国30个省份200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人口因素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规模、家庭小型化是加大我国环境污染程度的主要人口因素;年龄结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工业废气和工业固废的排放,而对工业废水的排放起到抑制作用;此外,收入水平、研发强度、工业结构和贸易开放也是影响我国环境污染的其他重要因素,只是对于不同的环境污染指标而言,它们对其影响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蔡楠  李海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天宝  赵红岩  仲颖佳  
文章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8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AR)考察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范围主要集中在150km~650km,并存在显著地理区位、规模和资源类型的异质性。第二,数字经济可通过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优化投资调整和扩大市场需求这四条路径来间接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第三,数字经济也是推动绿色经济效率空间收敛的“加速器”。研究结果丰富了有关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效率方面的内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天宝  赵红岩  仲颖佳  
文章基于2011—2019年中国268个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滞后模型(SAR)考察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且范围主要集中在150km~650km,并存在显著地理区位、规模和资源类型的异质性。第二,数字经济可通过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优化投资调整和扩大市场需求这四条路径来间接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第三,数字经济也是推动绿色经济效率空间收敛的“加速器”。研究结果丰富了有关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效率方面的内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英浩  陈江龙  程钰  
基于2000~2015年中国各地区面板数据,在构建绿色经济效率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中国绿色经济效率,通过对所构建模型普通线性回归得到的残差进行Moran’I指数的计算和检验,发现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环境规制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 2000~2015年中国东中西部绿色经济效率和环境规制水平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并且伴有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特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区域绿色经济效率与环境规制水平差异有所减小,呈现收敛的趋势。(2)绿色经济效率与环境规制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空间分异特征,并随着时间推移两者均出现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区域差异逐渐收敛等向好趋势。(3)环境规制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呈现一个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过程,其中,东中西部地区的环境规制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分别处于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科研水平与绿色经济效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利用外资水平与绿色经济效率则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满芝  刘贤贤  
探究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可为引导城镇居民生活能源合理消费提供依据。本文以中国八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挖掘2000-2013年节能政策、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生活能耗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节能政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最大,且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而实际消费支出对生活能耗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小于实际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节能政策的滞后期为2年,即政策颁布2年后对生活能耗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该作用较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气候引起的居民取暖制冷需求的不同,节能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耀彬  袁华锡  王喆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而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它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方面越来越彰显绿色经济的独特优势,正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SGMM)方法,实证检验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动态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加入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控制变量后,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了更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曲线关系,目前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耀彬  袁华锡  王喆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而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经济,它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方面越来越彰显绿色经济的独特优势,正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文采用2000-2013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SGMM)方法,实证检验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动态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加入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等控制变量后,文化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了更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非线性关系,两者之间呈现出一种"U"型曲线关系,目前文化产业集聚抑制了绿色经济效率的提高。显然,需要更全面考虑其他因素来协同推进文化产业集聚提高绿色经济效率,当前更应该着力促进二者发展升级来实现共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