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3)
2023(14295)
2022(12281)
2021(11476)
2020(9396)
2019(21897)
2018(21650)
2017(41611)
2016(22249)
2015(25155)
2014(25021)
2013(25019)
2012(23232)
2011(21349)
2010(21216)
2009(19597)
2008(18934)
2007(16478)
2006(14748)
2005(13240)
作者
(64706)
(53790)
(53400)
(50984)
(34493)
(25642)
(24253)
(21165)
(20422)
(19128)
(18470)
(18142)
(17120)
(17073)
(16674)
(16578)
(16074)
(15479)
(15342)
(15203)
(13437)
(13206)
(12837)
(12145)
(12059)
(12003)
(11822)
(11534)
(10831)
(10535)
学科
(111482)
经济(111380)
管理(64753)
(59443)
(49493)
企业(49493)
方法(44555)
数学(38822)
数学方法(38467)
中国(28299)
(24337)
地方(24120)
业经(22123)
(21857)
(20883)
(19223)
贸易(19211)
(18656)
环境(17484)
(16840)
农业(16319)
(16194)
地方经济(15081)
理论(14773)
(14733)
(14569)
银行(14535)
(14394)
金融(14393)
技术(14100)
机构
大学(329279)
学院(325939)
(144508)
经济(141750)
管理(129748)
研究(116053)
理学(112311)
理学院(111060)
管理学(109451)
管理学院(108846)
中国(86026)
(70364)
科学(68458)
(61240)
(57716)
研究所(52767)
中心(50113)
财经(49962)
(47511)
(45528)
(45297)
北京(45263)
业大(45128)
经济学(44681)
(42579)
师范(42258)
(41814)
经济学院(40033)
财经大学(37112)
农业(37009)
基金
项目(219971)
科学(173761)
研究(162254)
基金(161555)
(140094)
国家(138994)
科学基金(119350)
社会(104808)
社会科(99488)
社会科学(99461)
基金项目(85135)
(82648)
自然(75749)
自然科(73967)
自然科学(73952)
教育(73142)
自然科学基金(72627)
(69990)
资助(67010)
编号(64509)
成果(52580)
(49500)
重点(48848)
(47958)
(45247)
课题(44549)
国家社会(43799)
教育部(42922)
创新(42264)
人文(41674)
期刊
(161912)
经济(161912)
研究(101754)
中国(58599)
管理(49454)
学报(48201)
科学(46608)
(43777)
(43367)
大学(36759)
学学(34572)
教育(32150)
农业(30641)
技术(27956)
(27128)
金融(27128)
经济研究(26933)
财经(25087)
业经(23599)
(21577)
问题(20888)
技术经济(17703)
(17554)
世界(16617)
图书(16404)
(16288)
理论(15590)
国际(15514)
现代(15139)
科技(14907)
共检索到4827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婧  孙新章  刘学敏  宋敏  
以联合国"里约+20"会议为背景,在梳理世界主要国家绿色经济发展进程、绿色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分析当前绿色经济发展现状和政策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框架问题。认为:政府层面要加强对绿色产业发展引导、努力完善激励约束政策,保障绿色经济的稳健发展,重视绿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绿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一是通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实现环境价值的货币化;二是建立健全与绿色经济核算相关的法规制度;三是实施绿色GDP考核制度,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层面要重视绿色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绿色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绿色产业的发展与调整。行业层面要着重节能建筑、可再生能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蓝庆新  韩晶  
当前,中国工业增长粗放式特征仍然明显,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和日益加大的资源环境约束,中国工业迫切需要加快绿色转型。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着体制障碍、技术障碍和阶段障碍,任重而道远。发达国家绿色经济发展为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依靠科技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开发利用新能源促进低碳化;建设生态工业园实现清洁生产;采取经济措施激励绿色转型;发展绿色就业培训适应工业绿色转型。鉴于此,立足中国工业发展实际,在借鉴发达国家工业绿色转型经验基础上,中国工业绿色转型可以采取如下发展战略:完善绿色政策体系;积极推动工业技术升级;发展集聚经济;促进产业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岩   潘荣光  
为贯彻落实辽宁省“一圈一带两区”战略部署,我省提出建设包括岫岩、西丰、桓仁等九县组成“辽东绿色经济区”,已初步形成中药材、食用菌、休闲旅游为主的产业发展框架。针对绿色经济区缺少总体规划、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品牌建设滞后、三产融合度低、政府政策扶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莹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环境污染的现状,为了使经济与环境和谐共处,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和谐社会,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是我国经济面临的十分迫切的问题。因此,政府从政策引导、立法与监管、税收与政策营销等角度推动绿色投资显得非常重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  王元龙  
发展绿色金融将成为推动绿色经济发展、占领未来经济发展制高点的关键,绿色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健全和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论文认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基本框架可包括健全绿色金融制度、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培育绿色金融机构和完善绿色金融监管。论文提出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探索期、过渡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近期来看,需要把握的重点是优化宏观政策环境与构造和完善微观经济基础两个方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董锁成  史丹  李富佳  刘佳骏  李飞  叶振宇  李泽红  李宇  张荣霞  任扬  李静楠  张文彪  
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区位优势,是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点区。近年来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已经步入了加快发展、全面崛起的新阶段。随之出现了一系列严峻的环境问题,亟待迈入绿色崛起之路。本文在对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化基本态势判断的基础上,对其出现的典型资源环境问题等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污染状况呈现加重趋势。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得到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依旧延续了传统"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提出了主要污染物减排投入路径。未来中部地区应积极响应绿色崛起战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及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和优化升级,探索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新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文凤  
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绿色就业发展是提高就业率、促进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共建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度的重要途径。共享经济发展下中国绿色就业战略转型面临的困境在于产业结构约束抑制绿色就业岗位的有效供给、机制体制约束构成绿色就业岗位供给的内在障碍、高成本约束弱化绿色就业岗位创造和转换的动力。应完善促进绿色就业的政策支撑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绿色就业容量;构建绿色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绿色就业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文凤  
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绿色就业发展是提高就业率、促进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共建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度的重要途径。共享经济发展下中国绿色就业战略转型面临的困境在于产业结构约束抑制绿色就业岗位的有效供给、机制体制约束构成绿色就业岗位供给的内在障碍、高成本约束弱化绿色就业岗位创造和转换的动力。应完善促进绿色就业的政策支撑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绿色就业容量;构建绿色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绿色就业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斯震  孙新章  
该文对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战略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过去20年来,我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也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20年也是承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转移的20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态超载和环境风险最高的国家,并且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丧失,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加快经济的绿色转型,中国有有利条件,如内需市场庞大、民间资本较为充裕等,但更多的是挑战,突出地体现在需克服三道难关:一是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自身对传统产业的旺盛需求还将持续10-15年,且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许多核心技术尚待突破,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瑞霞  马丽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环保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绿色供应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向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需要制定绿色供应链发展战略进行战略指引。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和层次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绿色供应链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战略因素,并分别计算各自的总力度,构建出战略四边形,确定出我国发展绿色供应链应采取的WO策略,"机会型"战略发展类型和"开拓型发展战略"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我国发展绿色供应链的具体战略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昌华  孙火喜  张灿权  熊文华  
绿色农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大力开发绿色农业是提升现代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绿色农业发展阶段的判断和绿色农产品需求潜力分析,提出了我国绿色农业的功能定位、生产与开发组合及发展对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瑞霞  马丽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环保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绿色供应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向已成为大势所趋,我国需要制定绿色供应链发展战略进行战略指引。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和层次分析,首先分析了我国绿色供应链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战略因素,并分别计算各自的总力度,构建出战略四边形,确定出我国发展绿色供应链应采取的WO策略,"机会型"战略发展类型和"开拓型发展战略"的发展方向。最后提出我国发展绿色供应链的具体战略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涛  王丰国  
随着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的出现,各国纷纷重视发展绿色商业。山东省许多企业尝试发展绿色商业,收效甚微。文章从企业、消费者、社会三个角度分析了山东省绿色商业发展障碍,从政府、企业、消费者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发展绿色商业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构建和谐社会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绿色就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张丽宾  
在过去的30多年中,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低端化、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发展过分依靠外需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约束条件也由以往的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变为环境资源约束、劳动力短缺和缺乏核心专利技术,高消耗、高污染部门的生存空间日益缩窄。从国际形势看,金融危机后,全球都在向绿色经济转型,绿色低碳已成为新一轮国际经济格局的决定因素,绿色贸易壁垒日益成为发达国家经常使用的贸易保护手段。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具有中国经济发展领头羊地位的广东省率先制定了绿色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必须要大力发展绿色就业,即要通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钭晓东  黄秀蓉  
CR法案是温州民营企业应对贸易国际化的一次深刻的买践,也让世界感受到了温州民间力量的涌动,让民营企业在全球化中的作用得到再次表征。而要进一步适应环保全球化的要求,民营企业也须实现可持续战略转型,包括:宏观战略应对、经营战略调整、投资战略拓展。而要彻底实践绿色发展战略,仅靠经营模式改变是不够的,它仅是一种末端的应对,因此,若要在源头把握主动,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环保等公共事业就尤为重要,让民间资本实现投资战略拓展,参与环保产业,其将对实现环保事业的自我经营,提升民营企业绿色发展战略转型的层次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