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1)
2023(12226)
2022(10628)
2021(10175)
2020(8351)
2019(19705)
2018(19378)
2017(37716)
2016(20353)
2015(22926)
2014(22629)
2013(22790)
2012(20858)
2011(18860)
2010(18401)
2009(16910)
2008(16313)
2007(13786)
2006(12138)
2005(10777)
作者
(57214)
(47436)
(47113)
(44996)
(30155)
(22623)
(21413)
(18730)
(17982)
(16823)
(16300)
(16139)
(15093)
(14781)
(14701)
(14644)
(14184)
(13951)
(13485)
(13211)
(11652)
(11620)
(11299)
(10736)
(10551)
(10530)
(10380)
(10302)
(9481)
(9334)
学科
(81233)
经济(81146)
管理(56917)
(52676)
(43167)
企业(43167)
方法(38444)
数学(33940)
数学方法(33625)
中国(23555)
(22667)
(21718)
(20953)
税收(20279)
(20112)
(17213)
(16942)
贸易(16934)
业经(16741)
(16552)
环境(14939)
地方(14675)
(13968)
农业(13803)
(13529)
(12648)
财务(12588)
财务管理(12572)
技术(12363)
企业财务(11920)
机构
大学(286824)
学院(283206)
(118614)
经济(116369)
管理(113677)
理学(99172)
理学院(98113)
研究(97876)
管理学(96641)
管理学院(96145)
中国(73205)
(61311)
科学(59733)
(56841)
(48683)
财经(45159)
研究所(44503)
中心(42593)
(42441)
(41288)
业大(40913)
北京(39540)
(38365)
经济学(36430)
(35813)
师范(35515)
(35339)
财经大学(33681)
农业(33306)
经济学院(33021)
基金
项目(197046)
科学(155041)
基金(145059)
研究(144633)
(126597)
国家(125627)
科学基金(107602)
社会(92058)
社会科(87385)
社会科学(87362)
基金项目(77010)
(73214)
自然(69321)
自然科(67721)
自然科学(67705)
自然科学基金(66485)
教育(64429)
(62813)
资助(60233)
编号(57909)
成果(47353)
(44323)
重点(43498)
(41670)
(40894)
课题(38910)
国家社会(38667)
创新(38267)
教育部(38157)
科研(37699)
期刊
(123042)
经济(123042)
研究(90459)
中国(48661)
学报(44677)
科学(40881)
(40437)
管理(39910)
(38186)
大学(33229)
学学(31232)
农业(27458)
教育(27456)
技术(22296)
(20931)
金融(20931)
经济研究(20929)
财经(20772)
业经(17974)
(17601)
问题(16191)
(15611)
(15376)
(14716)
图书(14575)
(14079)
税务(13853)
理论(13786)
科技(13519)
技术经济(13407)
共检索到410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饶立新  
一、绿色税收的理论基础 自1920年英国经济学家皮古提出环境外部性理论后,西方经济学家、环境管理学家对绿色税制理论的研究已有80余年,形成了一些经典性理论。我国环境税理论研究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至今约10年,而提出“绿色税收”概念是近几年的事。 绿色税收的理论基础是绿色理论。绿色理论是对绿色文明和文化的研究和总结,虽然目前尚未有权威的定义,但比较统一的观点是,可持续发展是绿色理论的研究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萍  高蒙  
我国制造业长期的粗放模式发展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了"负外部性"市场失灵,通过政府的税收调控可以加以矫正。文章构建了涵盖环境、资源、经济、科技四方面的综合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测度2000—2014年我国制造业绿色化状况,并就税收绿色化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税收绿色化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完善税收绿色化能够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并从提高税收绿色化和完善配套措施两方面来提出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相关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萍  高蒙  
我国制造业长期的粗放模式发展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了"负外部性"市场失灵,通过政府的税收调控可以加以矫正。文章构建了涵盖环境、资源、经济、科技四方面的综合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测度2000—2014年我国制造业绿色化状况,并就税收绿色化对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税收绿色化对制造业绿色转型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通过完善税收绿色化能够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并从提高税收绿色化和完善配套措施两方面来提出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相关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权立枝  
山西作为一个能源大省和绿色转型重省,在保障全国能源供应、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外环境治理的成功经验,提出运用税收调节手段,改善山西的生态环境,促进山西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胡鞍钢  
成品油税费改革是继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和增值税转型改革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又一座里程碑。自2009年1月1日开始实施以来,运行平稳,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全社会的关注下,走过了改革的第一年。本期特别关注介绍了成品油税费改革取得的成效及成功经验,探讨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和路径,敬请关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水林  
面对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构建中国"绿色税收"体系,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护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绿色税收"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现有的资源税;开征环境保护税;健全税收优惠政策;在其他税种中设置税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政  
在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绿色税收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西部地区目前在生态保护和城市环境方面遇到的问题,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有环境保护方面的规定和不足之处,提出应建立完善的绿色税制,发挥绿色税收在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中的促进作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毛道根  
本文从剖析国际贸易环境成本的外部化出发,阐述了"绿色"关税的必要性,并以经济学理论分析了"绿色"关税的经济效应,论证了"绿色"关税对环境的保护作用,进而就"绿色"关税政策实施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付莎  王军  
设计狭义和广义绿色税收政策强度指数,选取2001-2015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在扩展STIRPAT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GMM方法对绿色税收政策的碳排放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样本期内,中国碳排放量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狭义绿色税收政策强度虽然不断下降,但广义绿色税收政策强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狭义和广义绿色税收政策都显著抑制了中国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效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绿色税收政策会抑制区域内的碳排放量,但西部地区的"倒逼减排效应"尚不显著;节能减排政策纳入地方政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郎威  陈英姿  
绿色税收体系的完善是新时代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方面。绿色税收体系的改革和完善,必须科学定位绿色发展理念与"新发展理念"其他构成部分的逻辑关系。构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税收体系,必须兼顾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目标。因此,绿色发展理念下的绿色税收体系的构建,需要在全面系统把握绿色发展理念定位的基础加以推进。面对现行绿色税收体系尚不完善、定位相对模糊、税种税率间协调配合不足的问题,未来的绿色税收体系改革应着重税种税制的系统性平衡,推进多税种、差别化税率的相互协调配合,促进有利于区域间生态合作的税制协调机制的形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秦艳  蒋海勇  
财政部部长助理朱光耀在2009年年末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期间表示,我国已经开始准备征收环境税。因此,研究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绿色税收体系显得十分重要。文章通过分析绿色税收理论及对绿色税收的分类,并借鉴发达国家绿色税收实施中的障碍,提出我国开征绿色税收时应注意:提高绿色税收的透明度、建立绿色税收专款专用制度、确定绿色税收税率和征收的产品范围、通过中性收入税改提高企业竞争力。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宋志强  贾亚男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也是经济绿色化的过程,税收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我国绿色税收和绿色发展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绿色税收和绿色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良好,两者关联程度也比较高,但是仍需要通过税收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绿色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小梅  喻宣瑞  
绿色税收作为调节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二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作用不言而喻。因此厘清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对推动我国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尤为关键。本文对全国31个省(区、市)绿色环保当量税额、污染气体排放量、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实证分析,寻求各污染物的绿色环保当量税额、各地区GDP以及污染气体排放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并通过线性相关模型逐一量化各参数的空间线性关联度。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各地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以及绿色环保当量税额的差异较大。说明我国现有的绿色税收体系不能较好满足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需求;(2)通过空间线性模型分析发现,除一般性粉尘当量税额与环境、经济的线性关系较高外,其余参数的相关系数均在0.3~0.5之间,尤其是二氧化硫环保当量税额与二者的线性关系最低;(3)各地区GDP与污染气体排放量的相关性较高,且相关系数每年呈现增长趋势,表明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仍主要依赖于能源行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熊振兴  
绿色税制构建和生态补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生态足迹量化了粮食和能源消费对以林地、草地和耕地为载体的自然生态空间的占用,其中能源消费的CO2排放与林地等碳汇相结合,并以CO2直接排放所引致的生态赤字与粮食消费的生态赤字之和表示应补偿的生态占用。借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核算方法所确定的价格体系,计算了生态赤字的价值,提出基于生态赤字价值补偿的绿色税收方案,运用CGE模型比较不同补偿强度下资源配置、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1)生态赤字规模较大,主要是因为能源消耗排放大量的CO2对生态空间占用较大,而林地等碳汇相对不足;(2)税收方案支持双重红利假说,不仅减少生态赤字,而且增加三大产业就业;(3)各部门负担增加,全行业总产出下降,生态占用较大的部门税负增加和总产出减少最大,由于中间投入减少更大,因而基于生产法的名义GDP增长,但实际GDP下降;(4)政府税收增长高于居民和企业的要素报酬的增长,提高补偿税率后,政府税收增长相对更快,但都存在递减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