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8)
2023(12426)
2022(10279)
2021(9560)
2020(7450)
2019(17274)
2018(16770)
2017(31249)
2016(17019)
2015(19043)
2014(18847)
2013(18640)
2012(17977)
2011(16576)
2010(16894)
2009(15415)
2008(15202)
2007(13480)
2006(12471)
2005(11734)
作者
(48047)
(39847)
(39710)
(37902)
(25667)
(19005)
(18040)
(15485)
(15395)
(14462)
(13826)
(13242)
(12915)
(12863)
(12842)
(12478)
(11967)
(11640)
(11519)
(11430)
(10239)
(9721)
(9603)
(9236)
(9140)
(9024)
(8901)
(8865)
(8065)
(8060)
学科
(78136)
经济(78060)
管理(44727)
(41143)
(30125)
企业(30125)
中国(28381)
方法(25644)
(24112)
数学(22776)
数学方法(22546)
地方(20879)
(17531)
贸易(17513)
(17065)
业经(16919)
(15444)
农业(15241)
(14713)
银行(14702)
(14700)
(14425)
(14231)
金融(14231)
环境(14138)
(13601)
(13067)
(12581)
地方经济(11450)
技术(10905)
机构
学院(239676)
大学(237613)
(111087)
经济(108926)
研究(93768)
管理(87138)
中国(74978)
理学(72791)
理学院(71912)
管理学(70929)
管理学院(70453)
(52570)
科学(51882)
(50441)
(47069)
中心(42154)
研究所(42146)
财经(38352)
(38095)
(37940)
(35034)
北京(34976)
经济学(34908)
(33886)
(33764)
师范(33471)
经济学院(31289)
业大(30244)
(30118)
农业(29339)
基金
项目(150190)
科学(119223)
研究(116213)
基金(108286)
(93449)
国家(92647)
科学基金(78844)
社会(75028)
社会科(71258)
社会科学(71249)
(56745)
基金项目(54827)
教育(53458)
(48324)
编号(46879)
自然(46813)
自然科(45723)
自然科学(45712)
资助(45339)
自然科学基金(44914)
成果(39397)
(38418)
(34552)
课题(34397)
重点(34348)
发展(32087)
国家社会(31875)
(31555)
(31494)
中国(30253)
期刊
(132031)
经济(132031)
研究(82756)
中国(57845)
(36624)
管理(35988)
(35383)
教育(33478)
科学(31833)
学报(31029)
(30496)
金融(30496)
农业(25523)
大学(24620)
学学(22672)
技术(22553)
经济研究(22182)
业经(20804)
财经(19153)
问题(17031)
(16713)
(16547)
国际(15566)
世界(14983)
(14425)
理论(12538)
技术经济(11977)
(11766)
论坛(11766)
图书(11287)
共检索到397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郭琎  
当前,中国已形成主要由绿色价格机制、绿色价格补贴政策和绿色要素市场化定价构成的绿色发展价格政策体系,旨在激励转变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的生产和消费行为,使资源环境、绿色产品、服务、技术的价格能够全面反映其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外部性,但绿色发展价格政策仍面临绿色价格机制调节作用发挥欠缺、绿色价格补贴政策科学性协调性不足、绿色要素市场化定价基础薄弱的挑战。未来,绿色发展价格政策要在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协调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应对好围绕绿色发展的大国博弈与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为此,要进一步做细绿色价格机制,做实绿色价格补贴政策,健全绿色要素市场化定价,统筹发挥绿色发展价格政策体系合力。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爱德华·巴比埃  罗雪群  
国际决策者往往把绿色增长、能效提高、清洁能源技术和可持续发展视作互补的目标。文章认为,全球生态系统退化和损失,意味着这个世界在继续面临着生态稀缺性问题的日益严重——即当这些系统被用于人类目的和行为时,其重大的收益或"服务"所遭受的损失——绿色增长就将无力确保可持续经济发展。克服这个问题,需要面临进一步的可持续性和融资的挑战。可持续性的挑战是指解决一系列市场、政策和制度失灵的问题,这些失灵妨碍人们认清这种稀缺性的经济意义。融资的挑战是指弥合这二者的差距,其一为人类从生态系统中得到的全球收益,其二为我们有多大意愿耗资去维持和保护它们。解决可持续性挑战的关键步骤,在于改进生态稀缺性的经济和科学分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继光   黄星刚  
绿色金融是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相比,绿色保险在中国发展较为滞后,市场发展不够规范。本文对绿色保险的内涵、意义与难点等进行分析与思考,认为中国绿色保险面临政策体系不完善、绿色分类不精细、专业知识存在瓶颈、法律制度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本文研究认为,要强化绿色保险法律支撑,健全绿色保险政策体系,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探索支持绿色发展的资金运用监管政策,建立绿色保险信息披露制度;鼓励保险机构搭建绿色发展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储备和能力建设;发挥大型保险机构的头雁作用,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晓如   朱竑   黄剑  
<正>旅游业被公认为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1))。由于旅游活动产生了可观的收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过去几十年,旅游业在传统的认知中被视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无烟工业”。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大规模快速发展,一方面,旅游业态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型和多样貌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在以经济为主的发展导向下,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资源~((2)),并带来大量一次性产品与不可回收垃圾,导致不可再生环境的破坏与退化~((3))。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帆  邵超峰  鞠美庭  
近年来,绿色金融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鉴于金融在当代经济社会特别是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发展绿色金融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未来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实践应用角度来看,国内外发展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政策探讨等多从宏观方面强调绿色金融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多的生态专家、环境学者以及经济学家对绿色金融做出大量的基础性研究,但缺乏完善的体系制度,如何在实践中推广应用绿色金融,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善的运行体系,缺乏可操作性。在国际绿色金融实践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当前发展绿色金融的基础条件及关键制约因素分析,讨论了我国发展绿色金融的建设思路与发展对策。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谢婷轶  
随着环保事业的全球化发展,绿色产品和绿色消费开始成为主导国际贸易的新潮流,对环境质量的需求已成为消费者生活质量的具体目标之一。在西方国家,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尤其明显,1990年联合国有关部门统计,67%的荷兰人,80%的德国人表示在购物时会考虑环境因素...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玉静  程宇  董衍美  
2011年10月27~30日,主题为"实现TVET的转型——应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挑战"的国际专家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教中心(UNESCO-UNEVOC)、德国经济合作组织(GIZ)、亚太地区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鲁德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史丹  
资源与环境约束导致发展空间不足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十八大以来中国绿色发展的大政方针已取得了成效,国内关于绿色发展的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能源转型与低碳工业化是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工业绿色发展的新动力。十九大之后,改革方向和措施包括:(1)创造工业绿色发展的良好市场环境;(2)加大对新兴绿色产业基础技术、前沿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支持力度;(3)优化工业布局,在生态脆弱区和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要严禁上马大型工业项目;(4)重点解决好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温室气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邱信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钢铁工业绿色发展历经意识淡薄期、起步期、推动期,当前正处于推进超低排放的攻坚期。70年来钢铁工业吨钢能耗、吨钢污染物排放量整体呈下滑趋势,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稳步提升,绿色技术研发和绿色装备工艺水平大为提升,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然而,钢铁工业绿色发展仍面临污染物总量居高不下、全过程全流程环境管理不完善、钢企绿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及绿色钢贸壁垒一触即发等挑战。文章从钢铁工业全生命周期视角出发,提出了构建全过程全流程绿色发展生态圈、提高电炉短流程炼钢比重、提升行业集中度及加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等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甄霖  杜秉贞  刘纪远  孙传谆  张强  
在当下全球经济萧条和发展中国家日益增长的巨大需求背景下,中国西部需要绿色发展,国际经验可以起到前车之鉴和抛砖引玉的作用。以OECD国家为主,基于实地考察调研和座谈、以及文献资料分析,总结了其绿色发展相关政策建议以及典型案例区实践活动在推进区域绿色发展中的作用和经验,涉及政策框架和路线图制定、绩效监测评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同步发展、生态补偿、绿色就业和扶贫等。重点分析了OECD国家以往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结构调整与改革的经验,如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矿产业开发和生物库的例子;加拿大采用经济手段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案例;瑞士农业旅游和西班牙绿色工业发展的案例;以及澳大利亚实施"清洁可持续技能培训计划"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平  郭青华  许玥玥  
中国与欧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布了绿色金融分类标准的主要经济体。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实践体,2021年9月发布的“下一代欧盟”绿色债券框架是目前国际绿色债券最新和最先进的实践框架。近年来,我国也加强了碳中和债券的顶层设计,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欧盟绿色债券市场相比,我国碳中和债券的规模、品种和发行主体均有待扩大,碳中和债券与经济周期和气候变化的协同性有待整合,碳中和债券绩效导向和外部报告审查力度有待提高。今后在中欧绿色对话和合作的大背景下,对照“下一代欧盟”绿色债券标准,我国应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注意规避绿色金融风险、强化碳中和债券的政策协调和经济杠杆作用、加强绩效评估和多部门协同监管、推动与国际标准对接并加快国际合作,以进一步推动碳中和债券发展,从而强化我国在引领可持续金融国际共识和国际标准方面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斯震  孙新章  
该文对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战略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过去20年来,我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也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20年也是承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转移的20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态超载和环境风险最高的国家,并且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丧失,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加快经济的绿色转型,中国有有利条件,如内需市场庞大、民间资本较为充裕等,但更多的是挑战,突出地体现在需克服三道难关:一是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自身对传统产业的旺盛需求还将持续10-15年,且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许多核心技术尚待突破,面...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炜昊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要求,必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农业产业作为我国经济重要一环,发展绿色农业是顺应自然、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绿色农业遵循“政策指引”“技术驱动”和“探究新制度”发展路径,取得了卓越成绩。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我国绿色农业发展仍存在人口与产业空心化、初始禀赋资源分布失衡及数字技术和农业数字治理滞后等约束。对此,本文分别从发展理念与模式、制度创新和政策支撑以及科技创新等维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兴军  孙雯  
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是全球共识,研究绿色经济与林业的关系可促进林业的稳定、高效发展,从而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文章阐述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介绍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林业及林业经济发展的概况,探讨了林业在绿色经济中面临的机遇及挑战,以及提出了应对的主要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林业发展与绿色经济密不可分,林业在绿色经济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要发展绿色经济,需要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