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124)
2023(18440)
2022(15258)
2021(14133)
2020(11761)
2019(26986)
2018(26296)
2017(50195)
2016(27291)
2015(30540)
2014(30452)
2013(30643)
2012(28984)
2011(26443)
2010(26771)
2009(25094)
2008(25354)
2007(23048)
2006(20548)
2005(18934)
作者
(81362)
(68508)
(68119)
(64651)
(43575)
(33042)
(30900)
(26637)
(25975)
(24427)
(23522)
(22815)
(22094)
(21874)
(21558)
(21095)
(20282)
(20136)
(19812)
(19617)
(17153)
(17119)
(16677)
(15631)
(15426)
(15399)
(15324)
(15171)
(14029)
(13803)
学科
(128358)
经济(128223)
(100412)
管理(83999)
(80849)
企业(80849)
方法(51909)
(49886)
数学(42547)
数学方法(42201)
中国(37237)
业经(35144)
(34469)
农业(33154)
地方(28353)
(25736)
(24082)
贸易(24062)
(23368)
(23079)
(22847)
财务(22816)
财务管理(22774)
企业财务(21608)
技术(21604)
(20588)
(20357)
银行(20322)
(19670)
(19530)
机构
学院(405596)
大学(400893)
(177617)
经济(174210)
管理(154604)
研究(143905)
理学(131951)
理学院(130435)
管理学(128541)
管理学院(127778)
中国(112792)
科学(86346)
(85725)
(81794)
(80385)
(74316)
研究所(66995)
中心(65527)
财经(63349)
农业(63340)
(63306)
业大(62522)
(57519)
经济学(54703)
北京(54370)
(51941)
师范(51448)
(50907)
(49848)
经济学院(49406)
基金
项目(261897)
科学(207725)
基金(191966)
研究(190802)
(167678)
国家(166169)
科学基金(142431)
社会(125087)
社会科(118478)
社会科学(118448)
(102718)
基金项目(101149)
自然(90366)
自然科(88316)
自然科学(88290)
自然科学基金(86754)
(85491)
教育(85262)
资助(77832)
编号(75681)
(61104)
成果(60813)
重点(58918)
(58743)
(56206)
国家社会(52618)
课题(52395)
创新(52077)
(51133)
科研(49958)
期刊
(207281)
经济(207281)
研究(122465)
中国(84301)
(80244)
(63525)
学报(63511)
科学(61021)
管理(58668)
农业(54223)
大学(48283)
学学(45907)
(42955)
金融(42955)
教育(37479)
业经(37448)
技术(34783)
经济研究(32347)
财经(32019)
(29722)
问题(27998)
(27708)
技术经济(22620)
(22101)
世界(21795)
(20279)
统计(19173)
国际(19133)
商业(18950)
现代(18936)
共检索到6251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漆雁斌  韩绍?  邓鑫  
发展绿色农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农业生产导致的"高耗"与"高污",而且被认为是我国高质量农业的发展方向。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4—2017年的面板数据,从绿色农业生产角度测度省域经济体的绿色农业发展水平、空间差异及收敛情况,从实证角度进一步厘清"绿色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脉络。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7年全国的绿色农业生产水平平均值为0.60,从三大地带来看东部最优,西部最差;全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地带间的生产水平差异引起;地带内、地带间和总泰尔指数值呈现出上涨趋势;全国及三大地带的绿色农业生产水平差距都有扩大的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徐宣国  张园园  
文章运用综合评价模型测算2010—2019年31个省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Kernel密度估计方法与空间Markov链分析方法,探究其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及动态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绿色生产在低水平上反复波动,中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高于东部、西部地区。(2)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地区差异显著且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地区间差异与地区内差异的交互作用是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3)研究期间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极化现象消失后又重现,东部地区两极化趋势较为明显,中西部地区两极化趋势减弱。(4)传统Markov链估计结果表明,农业绿色生产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自我强化功能,进一步引入空间因素后发现,中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动态演化过程中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时间越长,溢出效应就越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欠男  李谷成  尹朝静  
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视角,采用SBM-Global-Super模型对中国2000—2017年地级市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和β收敛方法考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和收敛性。结果表明:1)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表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均属于领先型,其他地区分布相对分散;2)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呈逐步上升态势,东北和中部区域内差异较小,东部—西部区域间差异最大;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超变密度和区域内差异的影响相对较小;3)全国及四大区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未呈现明显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特征,但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才津津  王丹  
文章构建了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据,采用模糊物元模型、空间自相关与障碍因子诊断方法测度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空间自相关性来看,各省份间绿色农业生产水平表现出强依赖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省份的发展逐渐具备独立性;影响我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的障碍因子较多,主要包括农药使用量、面源污染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才津津  王丹  
文章构建了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我国31个省份2013—2019年的数据,采用模糊物元模型、空间自相关与障碍因子诊断方法测度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结果表明:中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从空间自相关性来看,各省份间绿色农业生产水平表现出强依赖性,但随着时间推移,各省份的发展逐渐具备独立性;影响我国绿色农业生产水平的障碍因子较多,主要包括农药使用量、面源污染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等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丽   李其涛   柳建平  
在构建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基于2011年至2022年31个省(市、区)相关数据,从农业产出效率、环境优好水平、生态系统稳定性、资源利用效率4个维度,测度和考察了全国及各省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耦合协调程度、区域发展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呈快速、稳步上升态势,其中农业产出效率和环境友好水平的提升速度最快,生态稳定性保持在平稳状态,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速度最慢;现阶段对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贡献度最高的是农业产出效率和生态系统稳定性,但整体上单个维度的影响力逐渐降低,4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影响逐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各个维度之间的耦合性和协调性不断加强,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等系统正在走向良性循环,但存在一定的波动,稳定性依然不够;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区域差距呈缩小趋势,但东、中、西部之间以及各个区域内部的差距依然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旭辉   陈梦伟   朱启贵  
加快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是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亦是中国对数字中国战略和“双碳”承诺的践行。在测度2012—2021年中国农业数字化和农业绿色化发展指数的基础上,研判中国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协同关系与相对发展现状,并剖析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过程中的空间不平衡问题及其收敛机制。研究表明:第一,样本考察期内,全国及三大粮食功能区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的协调发展度均稳步提升,各地区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整体向协调发展靠拢,但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大;第二,全国相对发展类型始终处于数字化发展滞后型,但其相对发展度波动上升,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发展的不同步状况不断改善;第三,全国及三大粮食功能区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特征,且省份间农业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的空间互动效应对β收敛趋势存在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于把握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的效能和水平以及探寻出农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推进策略提供实证支持具有重要启示和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正勇  彭乐威  闫周府  
加快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现有研究对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特征缺乏全面认识。本文构建了“资源投入—经济增长—环境效应”为一体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理论分析框架,采用超效率EBM模型和GML指数法对“十一五”时期以来中国及各省区淡水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并分析其动态演进及收敛性特征。结果表明,“十一五”阶段以来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1.7%,累计增长23.6%,呈现“小幅下降—小幅增长—显著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其增长动力主要源自绿色技术进步,绿色技术效率贡献有限;不同地区淡水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不均衡,呈现“西快、东平、中慢”的分布格局,超变密度是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地区内差异的贡献次之,地区间差异的贡献最小;此外,全国及三大区域均存在明显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研究认为,为促进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需在加快绿色技术创新的同时提升绿色技术效率,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区域绿色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卫兵  涂蕾  
采用基于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测度了我国27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总体、三大区域以及五大城市群三个维度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东部地区城市增长率最高,西部地区城市最低,且其增长主要源于绿色技术进步;全国总体以及三大区域均不存在绝对σ收敛,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均不存在绝对σ收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四个城市群则存在绝对β收敛,但成渝城市群不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且五大城市群均存在条件β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卫兵  涂蕾  
采用基于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GML指数测度了我国27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总体、三大区域以及五大城市群三个维度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增长趋势,东部地区城市增长率最高,西部地区城市最低,且其增长主要源于绿色技术进步;全国总体以及三大区域均不存在绝对σ收敛,但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五大国家级城市群均不存在绝对σ收敛,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长江中游四个城市群则存在绝对β收敛,但成渝城市群不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且五大城市群均存在条件β收敛;三大区域或不同城市群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向其自身稳态水平收敛,但城市之间的差距仍会存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炎忠  罗小锋  李兆亮  
为探析新时期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利用2005—2014年的宏观数据构建指标体系,在评价各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基础上,运用泰尔指数分析其时空差异,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不同区域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最高,中部地区则相对较低。2)我国的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区域差异明显,相较于区域内差异,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较大。3)东部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受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影响较大,其他区域则更容易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沈洋  周鹏飞  
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科学合理的测度有助于精准把握农业碳减排潜力。本文基于2000—201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碳汇和碳排放两个角度测度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进行了空间收敛性分析。结果表明:(1)考察期内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速为1.1%,农业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主要动因;(2)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在时空演化过程中具有差异性和阶段化特征;(3)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显著正向空间关联性,且逐渐强化,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低地区发展速度要高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较高地区,区域差异正在减小。研究结果对于精准评判农业碳减排潜力和碳吸收能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林蔚  孔荣  
实现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五个方面构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通过Dagum基尼系数法揭示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并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各地区收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状态,其中,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发展水平最低但增速最快;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差异不断缩小,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东部与西部地区间差异最为明显,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地区差异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异;全国及东、中、西三大地区具有不同的α收敛、β收敛特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戴致光  
[目的]推动农业绿色生产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生态优化和基本保障4个层面选取了18个代表性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客观评价了2005—2018年辽宁省的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及各市之间的差异。[结果](1)2005—2018年,全省农业绿色生产水平的评价分值基本呈现直线式上升的趋势,由2005年的0.233提高到了2018年的0.806,年均增长18.9%。其中,经济效益、资源利用、生态优化和基本保障水平整体呈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目前资源利用和生态优化对整体发展水平的贡献较低。(2)从各市的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来看,大连、盘锦等5个市相对处于较高水平,本溪、营口等6个市处于中等水平,抚顺、铁岭和鞍山3个市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结论]辽宁省农业绿色生产水平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区域差异较大。其中,辽宁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农业绿色生产有待加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高赢  冯宗宪  
基于1995—2017年黄河流域9省区的面板数据,先利用US-SBM分析模型测得各省区绿色发展水平,再采用Dagum基尼系数、σ收敛及β收敛等分析方法考察流域绿色发展区域差异及差异演变的收敛特征。研究发现:(1)流域绿色发展总空间差异呈下降趋势。上游地区绿色发展区域内差异相对最大,中游相对最小;下游与上游、中游地区绿色发展区域间差异均较大,而上游、中游区域间差异相对要小;区域间差异是总差异产生的主要来源。(2)流域总体、上游及下游地区绿色发展差异演化趋势均不存在σ收敛特征,仅中游地区存在一定程度σ收敛;同时流域总体及其三个分区绿色发展均存在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