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3)
2023(10236)
2022(8504)
2021(7831)
2020(6557)
2019(15032)
2018(14680)
2017(28053)
2016(15015)
2015(17122)
2014(16704)
2013(16891)
2012(15803)
2011(14491)
2010(14271)
2009(13527)
2008(13425)
2007(11767)
2006(10280)
2005(9573)
作者
(41732)
(35215)
(35174)
(33510)
(22565)
(16735)
(15900)
(13524)
(13452)
(12459)
(12244)
(11932)
(11366)
(11360)
(11262)
(10960)
(10419)
(10212)
(10200)
(9859)
(8925)
(8418)
(8405)
(8066)
(7901)
(7890)
(7728)
(7396)
(6951)
(6862)
学科
(70421)
经济(70317)
管理(49948)
(44525)
(36729)
企业(36729)
方法(34730)
数学(32013)
数学方法(31810)
(21307)
中国(20670)
(17254)
(16352)
(14723)
贸易(14716)
(14432)
业经(13356)
(12883)
财务(12859)
财务管理(12826)
(12492)
(12492)
金融(12490)
银行(12481)
环境(12449)
企业财务(12324)
(12035)
(11895)
(10916)
农业(10413)
机构
大学(225142)
学院(220061)
(106293)
经济(104673)
管理(85703)
研究(78039)
理学(74061)
理学院(73297)
管理学(72352)
管理学院(71916)
中国(62952)
(52074)
(46651)
科学(41387)
财经(41233)
(37786)
(37696)
经济学(35716)
中心(35006)
研究所(33787)
经济学院(32319)
财经大学(31019)
(30766)
(30722)
北京(30075)
(28437)
业大(27779)
(25594)
师范(25354)
商学(24590)
基金
项目(146136)
科学(118050)
基金(112497)
研究(107370)
(97497)
国家(96822)
科学基金(83911)
社会(74465)
社会科(71032)
社会科学(71018)
基金项目(57982)
(51811)
自然(51661)
自然科(50478)
自然科学(50466)
自然科学基金(49645)
教育(48802)
资助(47230)
(44917)
编号(39231)
(35451)
国家社会(33289)
(33095)
重点(33095)
成果(32843)
教育部(31434)
(30614)
(30287)
中国(30090)
人文(29751)
期刊
(110643)
经济(110643)
研究(70882)
中国(43442)
(40832)
管理(32527)
学报(30592)
科学(30379)
(27025)
(25416)
金融(25416)
大学(24713)
学学(23382)
财经(21972)
经济研究(19455)
(18776)
农业(17945)
教育(17124)
技术(16898)
问题(15026)
(14951)
业经(14539)
国际(12951)
世界(12771)
统计(12223)
技术经济(11309)
(10925)
(10434)
理论(9767)
决策(9680)
共检索到333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媛媛  刘松涛  刘煜珅  
近年来,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率先推出绿色金融债券,此后,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企业债券以及绿色公司债券相继问世,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已经达到2000多亿元,占世界绿色债券发行量的39%。绿色债券的核心内涵在于为绿色项目提供融资,能否实现环境目标往往是投资者最为看中的,但受限于技术、信息和专业能力等因素制约,债券投资者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曹媛媛  刘松涛  刘煜珅  
近年来,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已经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率先推出绿色金融债券,此后,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绿色企业债券以及绿色公司债券相继问世,2016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已经达到2000多亿元,占世界绿色债券发行量的39%。绿色债券的核心内涵在于为绿色项目提供融资,能否实现环境目标往往是投资者最为看中的,但受限于技术、信息和专业能力等因素制约,债券投资者很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文伟  魏芳  魏洁  
一、背景绿色债券,就其债券本质来讲,与其他债券类似,也是一种通过债务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固定收益投资工具。绿色债券最大的特点在于,发行人会公开声明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投放于具有环境效益的"绿色"项目、资产或商业活动,如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或林业项目,其"绿色"概念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推崇。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兴起于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EIB)发行的全球第一支气候意识债(Climate Awareness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文伟  魏芳  魏洁  
一、背景绿色债券,就其债券本质来讲,与其他债券类似,也是一种通过债务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固定收益投资工具。绿色债券最大的特点在于,发行人会公开声明债券所募集的资金将投放于具有环境效益的"绿色"项目、资产或商业活动,如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或林业项目,其"绿色"概念受到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推崇。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兴起于2007年欧洲投资银行(EIB)发行的全球第一支气候意识债(Climate Awareness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洪艳蓉  
国际经验表明,利用债券工具引导公司融资服务于绿色产业已成为趋势,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绿色项目分类与认证、专项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制度予以保障。中国已开启绿色公司债券的实践,但作为一个新兴市场,既存在缺失有力的优惠政策助力市场发展的不足,也面临传统公司债券制度难以匹配绿色债券规范要求的挑战。为此,需要调和公司债券的监管机制和改进公司债券规则,做好"促绿"优惠与"洗绿"制裁的制度平衡,才能构建一个健康的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绿色公司债券市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范云朋   刘正南   王书灿  
完善的绿色金融标准是绿色金融市场规范运行的先决条件,而第三方认证作为绿色债券发行中重要的认证评估环节,对于防范“洗绿”等行为、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16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我国发行的719只绿色债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将其置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条件下予以讨论。研究发现: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尤其对高信用评级、中西部地区发行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的绿色债券而言,其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揭示了第三方认证通过影响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和流动性风险两个路径来降低绿色债券信用利差。拓展性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期,第三方认证对绿色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研究为充分发挥第三方认证作用并以此推动绿色债券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溢轩  徐以祥  
政府对绿色产业的激励措施中,绿色金融是能够通过较小政府资本投入撬动较大社会资本以实现充分涌流的有效手段。本文以绿色债券制度为视角,对现行规范及绿色债券市场进行梳理与观察,发现当前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存在规范效力等级过低、制度体系碎片化、资格标准规定模糊以及惩戒措施缺乏等问题。结合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特点,通过制度目的分析、社会效果考量、域外经验借鉴等方式对现行规范缺陷进行反思,并提出倡导"负责任投资"理念,完善制度效力等级与体系化,通过制度设计发挥绿色债券的环保性与盈利性,弱化风险性,以及建立违规行为惩戒制度等一系列完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温来成  余燕  李升  
建立健全绿色政府债券制度,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求。本文对我国绿色政府债券相关探索与现存问题进行梳理,并借鉴国际上绿色政府债券发展经验,从绿色政府债券标准、评级认证、法定分类、发行、基准利率功能、绩效评价和法制建设等方面,寻求我国绿色政府债券制度设计的突破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晓英  
我国绿色债券的政策支持体系在项目界定的一致性、政策内容的全面性以及认证的专业性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绿色债券是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均对绿色债券的发行和管理建立了专门的制度框架和运行规则。笔者拟通过对比分析目前我国绿色债券制度体系的基本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温来成   王若讷  
绿色政府债券市场作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保障其功能发挥的基本前提。本文围绕中国绿色政府债券制度发展的现状、亟须解决的问题和制度体系创新展开研究,并借鉴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南非等发展中国家绿色政府债券市场的发展经验,从律法体系建设、政府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项目筛选与评估、募集资金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阐述了中国绿色政府债券制度的规范与创新思路。本文建议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文件规范主权债券和地方政府绿色债券的发行、管理与监督,制定符合不同层级、不同阶段气候战略目标要求的绿色政府债券认定标准,创新组建跨部门绿色政府债券工作组,基于现有政府债券管理体制完善绿色债券的资金管理、信息披露以及绩效管理,搭建贯穿绿色政府债券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审核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波  董振南  
我国绿色证券、绿色信贷与绿色基金年均业务量增长迅猛,但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针对绿色证券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绿色信贷环境信息披露与绿色发展基金市场化等方面的问题,考察国外相关制度构造,从完善贷款人环境法律责任制度、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和促进绿色发展基金市场化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田益祥  田伟  周香芸  赵涵亦  
【目的/意义】监管机构缺乏绿色债券发行的环保效应的定量分析,特别是间接溢出效果的定量分析,导致出现绿色债券评级无差别,发行效果差异却很大的情况,使得绿色债券环保效应评估不准确。【设计/方法】根据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数据特点,构建空间权重矩阵,建立面板数据空间杜宾模型,从节能减排的角度,测度绿色债券发行的环保效应的空间效应。【结论/发现】绿色债券的发行对于企业减少碳排放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环保效应,其间接效应远大于其直接效应;揭示了一级市场环保效应显著,二级市场不显著的原因。对其原因的探讨,给出充分利用金融市场,提高绿色债券环保效应的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培金  
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已严重超出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通过保护环境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成为了当前经济转型的必要途径。绿色产业发展不仅需要顶层的战略设计,同样也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这不仅符合当前国际国内金融创新的理念和发展趋势,也为金融开辟了一个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广泛领域。而目前,我国绿色债券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套较为有效的绿色债券评估体系,本文在借鉴穆迪的绿色债券评估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运用熵指标法进行量化,为我国绿色债券的评估以及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培金  
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增长已严重超出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因此,通过保护环境促进绿色产业发展成为了当前经济转型的必要途径。绿色产业发展不仅需要顶层的战略设计,同样也需要金融的大力支持,这不仅符合当前国际国内金融创新的理念和发展趋势,也为金融开辟了一个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广泛领域。而目前,我国绿色债券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套较为有效的绿色债券评估体系,本文在借鉴穆迪的绿色债券评估方法基础上,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运用熵指标法进行量化,为我国绿色债券的评估以及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在战后很长一个时期,日本债券市场特别是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缓慢.80年代,债券市场有了较快的发展,1992年,普通公司债券发行额已达44000亿日元.公司债券发行额的增加,促进了债券评估制度的发展.所谓债券评估制度,是指由中立的评估机构对每一债券的质量即能否如期还本付息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用简单的符号(如AA、BB)表示评估结果的一种制度.债券评估具有两大功能:在一级市场上成为发行条件的一部分;在两级市场上是投资信息的一部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