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28)
- 2023(15646)
- 2022(13404)
- 2021(12608)
- 2020(10353)
- 2019(24097)
- 2018(23785)
- 2017(45305)
- 2016(24425)
- 2015(27447)
- 2014(27486)
- 2013(27455)
- 2012(25806)
- 2011(23523)
- 2010(23419)
- 2009(21285)
- 2008(21083)
- 2007(18351)
- 2006(16314)
- 2005(14822)
- 学科
- 济(105465)
- 经济(105357)
- 管理(67497)
- 业(64676)
- 企(51400)
- 企业(51400)
- 方法(43564)
- 数学(37753)
- 数学方法(37374)
- 中国(32715)
- 农(28280)
- 地方(25352)
- 财(24068)
- 业经(22955)
- 学(21925)
- 贸(20896)
- 贸易(20880)
- 易(20274)
- 农业(19208)
- 制(18420)
- 环境(18019)
- 银(17691)
- 银行(17646)
- 融(17473)
- 金融(17472)
- 行(16940)
- 和(16522)
- 技术(16013)
- 发(15373)
- 理论(15222)
- 机构
- 大学(351691)
- 学院(348487)
- 济(145913)
- 经济(142949)
- 管理(135749)
- 研究(126337)
- 理学(116397)
- 理学院(115049)
- 管理学(113284)
- 管理学院(112652)
- 中国(96478)
- 京(77024)
- 科学(76328)
- 财(66288)
- 所(64239)
- 研究所(58356)
- 农(56363)
- 中心(55873)
- 财经(52424)
- 业大(50360)
- 江(50230)
- 北京(50145)
- 经(47794)
- 范(47378)
- 师范(46934)
- 院(45732)
- 经济学(44233)
- 农业(44002)
- 州(41175)
- 经济学院(39842)
- 基金
- 项目(234458)
- 科学(184240)
- 研究(173084)
- 基金(169958)
- 家(148388)
- 国家(147141)
- 科学基金(125405)
- 社会(109398)
- 社会科(103740)
- 社会科学(103717)
- 基金项目(89557)
- 省(89254)
- 自然(80076)
- 教育(78334)
- 自然科(78187)
- 自然科学(78170)
- 自然科学基金(76754)
- 划(76153)
- 资助(70664)
- 编号(69636)
- 成果(57452)
- 发(53574)
- 重点(52556)
- 部(52417)
- 课题(48684)
- 创(48371)
- 国家社会(45330)
- 创新(45242)
- 教育部(44907)
- 科研(44444)
- 期刊
- 济(162993)
- 经济(162993)
- 研究(109862)
- 中国(70873)
- 学报(54297)
- 农(51896)
- 科学(51083)
- 管理(50722)
- 财(48225)
- 大学(41034)
- 教育(40497)
- 学学(38332)
- 农业(36566)
- 融(34823)
- 金融(34823)
- 技术(29387)
- 经济研究(26727)
- 业经(25966)
- 财经(25371)
- 经(21673)
- 问题(21234)
- 业(19541)
- 图书(19023)
- 贸(17727)
- 技术经济(16990)
- 理论(16968)
- 世界(16810)
- 科技(16739)
- 国际(15952)
- 现代(15640)
共检索到529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遥 徐楠
中国发展绿色债券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实践,可缓解节能环保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助于拓展金融机构业务空间以及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发展中国绿色债券的可行性在于其具备稳定的顶层设计基础、积极的政策环境基础、良好的市场基础、潜在的投资者基础。中外绿色债券在发展路径、项目分类覆盖范围、募集资金管理、信息披露、第三方认证以及激励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统一对绿色债券的界定和项目分类;对募集资金使用实施特殊管理;绿色债券应有统一的信息披露标准;鼓励绿色认证;出台激励措施。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志华 雷绍荣 宋君
为了了解中国鱼类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和国外相关产品标准(技术法规)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完善中国标准的制修订,加强中国鱼类产品的质量管理,促进中国鱼类产品的国际贸易,本文对NY/T 842—2012《绿色食品鱼》中冻鱼的相关规定与CODEX STAN 190—1995《速冻鱼片》(2014年修订)以及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鱼类产品相关标准(技术法规)的部分参数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绿色食品鱼》标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组胺限量远远高于欧盟和美国的规定;无机砷、甲基汞、氟等参数的规定严于国际社会的规定;药物残留限量规定基本与欧盟一致;部分指标严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美国、日本和韩国...
关键词:
绿色食品 鱼类产品 中外标准 比较 差异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浩良 安然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日益关注绿色债券,将绿色债券纳入到本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之中。中国绿色债券市场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中外绿色债券在标准体系、项目认定、信息披露、外部认证、激励措施等方面存在差异。为推动中国绿色债券发展,本文就项目口径认定、绿色认证体系、信息披露、激励措施、发行主体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债券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国际比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林梦瑶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近年来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成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债券标准是衡量债券是否具备绿色属性的准则,也是确保绿色债券市场健康、规范发展的基石。本文对国内外主要绿色债券标准进行梳理和比较研究,提出绿色债券标准现存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完善标准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卢羽 陈晓琦
绿色债券作为重要的绿色金融工具,其创新理念贯穿于不同发展时期。我国绿色债券虽然发展速度迅猛,但由于起步较晚,较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的丰富实践经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发展与创新过程中其标准体系、项目认定、激励机制、产品创新、监管制度、信息披露等关键要素暴露出了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开展绿色债券发展与创新的国际比较研究,对于推动我国绿色债券的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绿色债券 发展 创新 国际比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韦谊成 刘小瑜
2020年9月22日,我国首次提出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并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至此,围绕“碳中和”及”碳达峰”转型的金融创新序幕拉开,各部门从完善碳金融相关制度、基础设施和金融创新等方面着手,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税收政策、行业监管政策也逐渐向绿色低碳领域倾斜。其中,金融市场工具创新主要以绿色(碳中和)债券、绿色(碳中和)信贷、绿色(低碳)指数、绿色(低碳)基金及设立支持碳减排的货币政策工具为抓手。“碳中和”金融实际上是绿色金融的一个子集。我国自2015年起一直致力于引导金融支持绿色减排领域,尤其是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并已经取得一定成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遥 曹畅
绿色债券鲜明的概念性将更受责任投资者青睐,许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者在寻求更具有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投资渠道我国需大量资金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以缓解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绿色债券是近年来绿色金融领域大力发展的融资工具,其兼具"债券"的基本功能,同时又对"绿色效益"提出了要求。近两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也给我国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绿色债券兼具"债券"和"绿色"特点绿色债券首先是债券,其具备普通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舒
我国发展绿色债券还面临一些基础性制度缺失问题,包括绿色债券没有第三方认证、债券增信和资金投后管理等配套法规缺乏,缺乏专业的责任投资者等境外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2007年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渐突出,要求绿色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为满足绿色发展的投融资需求,欧洲投资银行(EIB)发行了第一只绿色债券。2013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出现爆发式增长,年发行110.42亿美元。2014年进一步达到365.93亿美元,这两年发行量之和占从2007年起累计发行量的80%。2015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达到424亿美元。据彭博社新能源财经(BNEF)的预计,2016年全球范围的绿色债券发行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施建刚 张浩
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奖一新建建筑2009》(LEED-NC 2009)在内容架构、评分方式、指标设计这三个层面的差异,构建了以评价路径为主体的对比体系,并对二者在地域特征、可操作性以及标准导向方面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论是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较为契合中国国情,而LEED-NC 2009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较好,并且二者在内在导向和价值观方面存在不同。最后基于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与建筑能效、环境负荷与使用质量之间的辩证关系,从整合完善、注重创新、细分标准三个方面就如何完善绿标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卢孔标 雷晓旭 陈思雨
<正>蓝色债券是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市场新兴的一种债务融资工具,以服务海洋生态保护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特征,募集资金专门用于为有助于海洋保护或改善水管理的活动提供资金或再融资。蓝色债券可以弥补海洋可持续发展领域资金缺口,拓宽社会资本参与渠道,强化金融对可持续投资的引导作用,拥有广阔发展前景。蓝色债券市场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我国蓝色债券市场与全球基本同步,但也呈现一定的个性特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日强 王峰娟
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背景下,绿色债券成为证券市场上热门的融资工具。本文拟在对国外绿色债券发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绿色债券的发行现状和发行特点,梳理各类型绿色债券的发行要点,并提出进一步发挥绿色债券支持金融机构、绿色企业进行绿色融资的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日强 王峰娟
2016年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证券市场支持绿色投资的重要作用。在国内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的背景下,绿色债券成为证券市场上热门的融资工具。本文拟在对国外绿色债券发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我国绿色债券的发行现状和发行特点,梳理各类型绿色债券的发行要点,并提出进一步发挥绿色债券支持金融机构、绿色企业进行绿色融资的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平 郭青华 许玥玥
中国与欧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公布了绿色金融分类标准的主要经济体。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实践体,2021年9月发布的“下一代欧盟”绿色债券框架是目前国际绿色债券最新和最先进的实践框架。近年来,我国也加强了碳中和债券的顶层设计,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欧盟绿色债券市场相比,我国碳中和债券的规模、品种和发行主体均有待扩大,碳中和债券与经济周期和气候变化的协同性有待整合,碳中和债券绩效导向和外部报告审查力度有待提高。今后在中欧绿色对话和合作的大背景下,对照“下一代欧盟”绿色债券标准,我国应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注意规避绿色金融风险、强化碳中和债券的政策协调和经济杠杆作用、加强绩效评估和多部门协同监管、推动与国际标准对接并加快国际合作,以进一步推动碳中和债券发展,从而强化我国在引领可持续金融国际共识和国际标准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碳中和 “下一代欧盟”绿色债券 绿色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惠玉 徐颖 王宝珠
2020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长期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我国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为绿色债券的发展带来新机遇、新挑战。地方政府作为市场的参与者,顺应绿色发展的要求,通过发行绿色政府债券参与绿色债券市场,能够为绿色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筹集充足的资金。但是,我国绿色政府债券仍处于起步阶段,尚存在缺乏绿色政府债券指引、绿色项目成本收益错配、缺少严格监管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本文界定了绿色债券及绿色政府债券的基本内涵,通过梳理我国绿色债券和绿色政府债券的发展历程,探讨了我国绿色政府债券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政府债券 绿色债券 债券管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詹小颖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募集资金投向环境友好行业、带有政府"绿色信用"背书、符合低碳环保发展趋势的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国际绿色债券市场加快发展,主要得益于各国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统一规范的标准与认证体系、强制信息披露机制以及绿色投资理念的逐渐深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中面临着部门间制度规则存在冲突、绿色认证环节和强制信息披露制度缺失、绿色投资理念亟待提升等问题。为此,应当强化协调监管,加快推进绿色认证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出台激励政策,提升绿色债券的吸引力;丰富绿色债券品种,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多元化发展;推广绿色投资理念,培育绿色债券市场投资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