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30)
- 2023(15181)
- 2022(13053)
- 2021(12474)
- 2020(10275)
- 2019(23913)
- 2018(23553)
- 2017(45272)
- 2016(24773)
- 2015(27882)
- 2014(27566)
- 2013(27182)
- 2012(25451)
- 2011(23154)
- 2010(23105)
- 2009(21169)
- 2008(20656)
- 2007(17817)
- 2006(15860)
- 2005(14063)
- 学科
- 济(98060)
- 经济(97946)
- 管理(68534)
- 业(63955)
- 企(51825)
- 企业(51825)
- 方法(43998)
- 数学(38461)
- 数学方法(37971)
- 中国(28595)
- 农(27212)
- 财(23939)
- 学(23676)
- 业经(20752)
- 贸(20274)
- 贸易(20266)
- 易(19755)
- 地方(18796)
- 农业(17856)
- 制(17805)
- 环境(17323)
- 和(15912)
- 银(15642)
- 银行(15596)
- 理论(15277)
- 策(15107)
- 行(15000)
- 融(14719)
- 金融(14717)
- 技术(14658)
- 机构
- 大学(354703)
- 学院(351021)
- 济(143850)
- 经济(140885)
- 管理(137242)
- 研究(126409)
- 理学(118879)
- 理学院(117477)
- 管理学(115371)
- 管理学院(114753)
- 中国(94612)
- 科学(78805)
- 京(76429)
- 财(64991)
- 所(64260)
- 研究所(59088)
- 农(58051)
- 中心(55744)
- 业大(52289)
- 财经(52144)
- 江(50253)
- 北京(48953)
- 范(48224)
- 师范(47807)
- 经(47666)
- 院(46066)
- 农业(45610)
- 经济学(43385)
- 州(40331)
- 经济学院(39138)
- 基金
- 项目(242246)
- 科学(191202)
- 基金(177566)
- 研究(176132)
- 家(155980)
- 国家(154751)
- 科学基金(131837)
- 社会(110831)
- 社会科(105015)
- 社会科学(104989)
- 基金项目(93720)
- 省(91431)
- 自然(86562)
- 自然科(84532)
- 自然科学(84510)
- 自然科学基金(82990)
- 教育(80087)
- 划(79022)
- 资助(73646)
- 编号(70479)
- 成果(58328)
- 重点(54853)
- 部(54386)
- 发(52021)
- 创(49720)
- 课题(49179)
- 科研(46558)
- 创新(46514)
- 教育部(46188)
- 国家社会(45812)
- 期刊
- 济(155577)
- 经济(155577)
- 研究(106963)
- 中国(64465)
- 学报(57284)
- 科学(53953)
- 农(52466)
- 管理(49313)
- 财(45946)
- 大学(42901)
- 学学(40322)
- 教育(38221)
- 农业(36857)
- 融(30713)
- 金融(30713)
- 技术(28054)
- 经济研究(25380)
- 财经(24772)
- 业经(23813)
- 经(21141)
- 问题(20245)
- 业(19462)
- 图书(18163)
- 贸(17512)
- 科技(16830)
- 资源(16751)
- 理论(16538)
- 技术经济(16466)
- 版(16109)
- 世界(16054)
共检索到5153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静 孙艺文 姜永生
通过差异、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绿色住宅时空分异,利用分位数回归进行针对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绿色住宅发展增速加快,不同地区发展差异明显,但有均衡趋势;四大区域间及内部差距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东部地区内部差距高于中西部与东北部地区;绿色住宅的重心、分布范围、分布方向、分布形态特征不断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同的分位点上均对绿色住宅发展呈显著正向影响;引导性政策对低分位点绿色住宅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资水平、环境质量和高等院校数量对高分位点绿色住宅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化率对绿色住宅发展在不同分位点的影响作用不一致。最后,针对绿色住宅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从经济、政策、环境和文化因素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绿色住宅 时空分异 分位数回归 驱动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尹静 孙艺文 姜永生
通过差异、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绿色住宅时空分异,利用分位数回归进行针对性对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绿色住宅发展增速加快,不同地区发展差异明显,但有均衡趋势;四大区域间及内部差距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东部地区内部差距高于中西部与东北部地区;绿色住宅的重心、分布范围、分布方向、分布形态特征不断变化;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不同的分位点上均对绿色住宅发展呈显著正向影响;引导性政策对低分位点绿色住宅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工资水平、环境质量和高等院校数量对高分位点绿色住宅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化率对绿色住宅发展在不同分位点的影响作用不一致。最后,针对绿色住宅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从经济、政策、环境和文化因素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绿色住宅 时空分异 分位数回归 驱动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博伟 周亮 王中辉 车磊 张梦瑶
绿色经济效率评价对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质量提升和经济转型意义重大。通过构建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SBM-Undesirable和Malmquist-Luenberger模型,对中国北方干旱区20个资源型城市2006—2016年静态效率、动态效率进行测度。并借助城市发展周期、主导资源类型分类特征以及动态变化视角对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和特征规律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静态效率总体水平较低(0.932),且城市间效率值表现出较大差异性,其中吕梁、延安和庆阳等城市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②按照主导资源类型划分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呈现石油类(0.995)>综合类(0.958)>金属类(0.908)>煤炭类(0.904)规律特征,金属类城市和煤炭类城市变化趋势相似且都处于较低状态;依据城市发展周期划分城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呈现成长型(0.978)>再生型(0.945)>成熟型(0.920)>衰退型(0.882)的规律特征,衰退型城市绿色发展明显滞后。③干旱区资源型城市绿色经济动态效率总体处于增长状态,在2006-2016年整个时期呈现出"逐步上升—快速上升—缓慢上升"的变化规律。④根据ML指数将城市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增长型和波动增长型城市占比为65%。大同、包头和白银等城市动态效率值较高,绿色经济的增长速度较快。整体上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在国家政策引导和统筹管理下,绿色发展水平正逐步得到改善提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易明 李纲 彭甲超 陈文磊
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协调的重要保障。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测算研究2004~2015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显示:(1)GTFP的变化主要源于技术进步,而综合技术效率的贡献并不明显;(2)从时间演变规律看,GTFP整体呈现波浪式类"W"型变化规律,但总体呈下降趋势;(3)从空间分布特征看,GTFP的空间相关性日趋显著,空间分布集聚现象逐步增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梁流涛 雍雅君 袁晨光
研究目的:探寻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内涵,揭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值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方法:SBM模型、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结果:2016年全国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整体偏低,优化提升空间较大;城市土地绿色利用效率值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其差异主要由省内差异引起;城市土地绿色利用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空间集聚状态可以分为4种:高值集聚区(东部沿海地区)、高值异质区域(晋蒙、京津冀和东北地区)、低值异质区域(湘鄂以及两广地区)、低值集聚区(陕甘云川贵和中部地区)。研究结论: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土地利用当中,实现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社会"的耦合,并因地制宜的采取差别化的管理措施,促进不同区域的城市协同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婵媛 李金叶 辛龙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焦点。论文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熵权法构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指数,利用Kernel密度估计、Moran’s I指数、“五级分类法—非劣解交集法”和Dagum基尼系数刻画其时空分异格局,并采用变异系数与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空间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总体稳步上升,呈“东高西低、两极分化”的空间分异格局,空间依赖性较强;(2)区域间差异是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总体差异的重要原因,超变密度的贡献起主导作用;(3)全国及三大区域均有显著的空间收敛特征,东部条件β收敛速度最快,空间溢出存在“以邻为睦”现象。因此,要加强资源要素互联互通,提升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为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婵媛 李金叶 辛龙
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战略焦点。论文基于2006—201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熵权法构建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指数,利用Kernel密度估计、Moran’s I指数、“五级分类法—非劣解交集法”和Dagum基尼系数刻画其时空分异格局,并采用变异系数与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其空间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水平总体稳步上升,呈“东高西低、两极分化”的空间分异格局,空间依赖性较强;(2)区域间差异是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总体差异的重要原因,超变密度的贡献起主导作用;(3)全国及三大区域均有显著的空间收敛特征,东部条件β收敛速度最快,空间溢出存在“以邻为睦”现象。因此,要加强资源要素互联互通,提升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为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士华 黄天鉴 王楷
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本文在系统梳理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基于中国30省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指标体系,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Kernel核密度估计和空间收敛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得到了有效协同,两者的协同发展水平呈现逐年递增的良好发展态势,三大区域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2)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但总体上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3)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的协同发展水平处于上行轨道,两极分化现象正逐渐改善;(4)长期来看,中国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度将趋于一个稳态水平。建议政府重点关注各区域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的平衡性、动态把握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协同发展的规律与进程、因地制宜地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 协同效应 时空分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瑒焱 徐昔保 王维
绿色发展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其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分析有助于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从绿色经济、绿色生产、绿色环境、绿色生态、绿色创新和绿色生活6个维度遴选构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面板熵值-Critic法、Kernel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探究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时空分异特征与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分异特征较为显著,且整体差异逐渐扩大;(2)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存在空间依存和空间外溢性,且具有相对明显的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H-H集聚区主要位于下游地区的江浙沪一带,L-L集聚区分散分布于云贵川地区,带内两极分化现象较为明显;(3)经济发展、环境规制、科技进步、产业结构优化、政府支持力度、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条件对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绿色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正面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董丛
从绿色住宅开发因素、政策体制因素和市场因素等方面,分析目前我国推行绿色住宅存在的问题,阐释在推进绿色住宅发展进程中,政府、企业、消费者等市场主体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绿色住宅 问题 发展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龙海雯
基于绿色产业现代化、绿色生活现代化、绿色生态现代化、绿色经济现代化四个维度构建中国绿色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各省份2000—2021年的绿色现代化水平,并运用泰尔指数、局部莫兰指数等方法探析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绿色现代化水平总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全国和各区域绿色现代化的总体差异随着时间推移均逐步减小,并且呈现正向集聚的空间特征;全国及各区域的绿色现代化水平都不存在σ收敛,但均支持β收敛机制。据此,提出打造一体化绿色治理示范区、实施绿色现代化协同发展方案、探索区域绿色合作新模式的政策建议,为提升绿色现代化水平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闻晓军 汪波
文章以天津市随机抽取的923人为样本,应用Probit模型,探讨产品特征、文化资本和生命周期等因素对消费者的绿色住宅消费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消费者为绿色住宅支付更高成本的意愿并不强烈,但绿色住宅的产品特征以及消费者的文化资本和生命周期对其进行绿色住宅消费选择的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海亚 余金湘 李静
文章采用熵值法、聚类分析和探索性空间分析对2016—2020年中国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与空间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逐年增长,但省域间的极化作用明显增强,三大地区的差距在逐渐扩大。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均值、极差、标准差及变异系数呈现上升趋势,指数呈右偏态分布、尖峰分布特征,表明省份之间的内部差异有所扩大。根据制造业绿色竞争力指数,可以将其划分为制造业绿色竞争力较高、一般、较低、很低四种类型。制造业绿色竞争力具有空间正相关性,省份之间马太效应显著,具有明显的区域集聚特征。
关键词:
制造业 绿色竞争力 空间差异 空间自相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郭海红 刘新民
研究目标:解析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时空分异及收敛性。研究方法:采用全局GML指数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分析空间相关性,采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及动态空间收敛检验时空收敛性。研究发现:中国农业绿色集约增长的动力不足,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平衡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源泉是绿色技术进步。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不具有绝对σ收敛态势。动态空间绝对β和条件β收敛表明,区域差异与区域的禀赋条件并不完全相关,区域农业绿色生产呈非均衡态势。研究创新:从时空维度动态视角对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收敛性进行全景式揭示和解释。研究价值:为区域农业绿色协调发展提供实证支撑和决策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树旺 吴婷 李梓博
在绿色生态理念下,如何有效提高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发挥其绿色经济支撑带作用,对推动中国经济提效增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绿色创新视角,选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机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总体上不断提高,但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自2009年开始存在显著且不断加强的集聚趋势,局部空间集聚不断趋向高高集聚,且高高集聚主要集中于上、下游流域;从影响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因素来看,企业污染成本、技术市场成熟度与市场开放程度对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利于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创新效率呈倒U型,具有明显的拐点效应,产业结构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据此,从加强流域绿色创新合作、改善技术市场环境、提高环境规制效率等方面提出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