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99)
2023(16624)
2022(13336)
2021(11998)
2020(9889)
2019(22631)
2018(21945)
2017(41612)
2016(22225)
2015(25388)
2014(25166)
2013(25469)
2012(24489)
2011(22390)
2010(22740)
2009(21459)
2008(20810)
2007(18725)
2006(16632)
2005(15622)
作者
(67183)
(56087)
(56033)
(53274)
(35470)
(26918)
(25530)
(21752)
(21383)
(20017)
(19235)
(18867)
(18016)
(17757)
(17711)
(17526)
(16570)
(16505)
(16178)
(16119)
(14150)
(13804)
(13684)
(12814)
(12798)
(12753)
(12452)
(12340)
(11326)
(11303)
学科
(108041)
经济(107949)
(60104)
管理(58609)
(46210)
企业(46210)
方法(40051)
中国(37096)
数学(35265)
数学方法(35016)
(30102)
(28539)
金融(28537)
地方(28330)
(27350)
银行(27316)
(26524)
业经(26161)
(24480)
(21681)
(21588)
贸易(21568)
(20940)
(20430)
农业(20390)
产业(17530)
环境(16674)
(15718)
技术(15311)
地方经济(15038)
机构
学院(329298)
大学(329010)
(147162)
经济(144269)
研究(123627)
管理(120106)
理学(101610)
理学院(100361)
中国(99899)
管理学(98832)
管理学院(98195)
科学(73196)
(71342)
(66812)
(63622)
(58101)
研究所(57662)
中心(57156)
财经(52244)
(50495)
(47422)
经济学(47159)
业大(46701)
北京(46309)
农业(45521)
(44418)
(44138)
师范(43982)
经济学院(42678)
(40937)
基金
项目(212868)
科学(167409)
研究(157258)
基金(153964)
(134530)
国家(133428)
科学基金(112737)
社会(101650)
社会科(96619)
社会科学(96597)
(82345)
基金项目(80222)
教育(69796)
(69552)
自然(69117)
自然科(67474)
自然科学(67454)
自然科学基金(66255)
编号(62983)
资助(62881)
(52517)
成果(51971)
重点(48911)
(47248)
(44724)
课题(44275)
国家社会(43300)
发展(42741)
(42052)
创新(42007)
期刊
(166709)
经济(166709)
研究(104650)
中国(71097)
(54189)
学报(50900)
(50083)
科学(47555)
(45491)
金融(45491)
管理(43652)
大学(38128)
农业(36279)
学学(35722)
教育(33597)
经济研究(27942)
技术(27448)
业经(26895)
财经(26273)
(22797)
问题(22371)
(20307)
(19563)
国际(18050)
世界(17455)
技术经济(17137)
图书(15971)
统计(15522)
理论(15378)
商业(15256)
共检索到518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晓卫  叶阿忠  陆峰  
为探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现状、空间差异、分布动态演进及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效应,论文基于变异系数—层次分析法测度绿色产业发展水平,通过空间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Kernel密度估计分析其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继而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正在快速提升,但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及"俱乐部"发展特征,东、中、西部地区呈梯度递减演进趋势,且整体及东、西部地区具有明显多级分化现象;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整体及东、中部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对西部地区则有抑制作用。对此,应充分重视绿色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分布特征及数字普惠金融异质性支撑作用,强化省份间的区域协调发展效应,实现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晓卫  叶阿忠  陆峰  
为探究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现状、空间差异、分布动态演进及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效应,论文基于变异系数—层次分析法测度绿色产业发展水平,通过空间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及Kernel密度估计分析其空间差异及分布动态,继而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正在快速提升,但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及"俱乐部"发展特征,东、中、西部地区呈梯度递减演进趋势,且整体及东、西部地区具有明显多级分化现象;数字普惠金融能促进整体及东、中部地区绿色产业发展,对西部地区则有抑制作用。对此,应充分重视绿色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分布特征及数字普惠金融异质性支撑作用,强化省份间的区域协调发展效应,实现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任刚  赵湘莲  程慧  
绿色金融通过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绿色产业发展具有风险大、周期长等特征。因而,传统的融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绿色金融目前还没有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针对以上问题,阐述绿色金融的内涵,分析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并指明绿色金融在绿色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的支持路径,最终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晓燕  苑改霞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数字技术与金融服务融合的新兴金融服务模式,可以为流通企业绿色发展提供融资支持,进而推动流通产业绿色化转型。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对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与流通产业绿色化转型的关系展开实证分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磊   马金铭  
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发展纳入统一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并且主要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创新水平和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得以实现;对于东部地区、金融排斥较弱的区域和非粮食主产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农地流转程度越高、农户创业活跃度越高,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在以环境规制为门槛的单一门槛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霞  田霞  
本文利用中国2011-2018年的城市面板数据,基于全局GML指数测度绿色经济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外商直接投资、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总体上外商直接投资显著抑制了绿色经济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二,从数字普惠金融的维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都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第三,分区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中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产生了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则能够降低外商直接投资对该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鲁政委  汤维祺  
2016年9月,在杭州G20峰会上,中国提出了建设"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的议题,成为全球金融治理"中国方案"的关键内容,受到了全球的关注。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实现我国"协调、创新、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战略都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5年中,我国已经在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相关领域开展了深入的探索,并成功地将相关理念和经验推向国际社会。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姜再勇  
截至2017年末,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是世界上同时提出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政策体系的少数经济体之一,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规模世界瞩目。但是,当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保持相对独立发展的态势,分别规划、指导、推动,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需要相比有差距。站在适应、引导金融发展前进方向的角度,理论界应提出绿色普惠金融概念并形成相应理论框架。绿色普惠金融概念的提出绿色普惠金融是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创新、协调、绿色、开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芳   章璐   冷奥旗  
引导小微企业等普惠主体进行低碳发展是实现绿色普惠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政府、金融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提供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的帮助,激发小微企业等普惠主体的环保意识,推动其积极参与低碳发展,有利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供应链金融基于核心企业真实贸易等背景,可应对中小企业业务稳定性不足和财务信息不规范等问题,是一种适合小微企业等普惠主体的金融产品。本文从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视角切入,分析国内外以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方式支持绿色普惠融合发展相关领域的实践案例,并总结可借鉴经验,以期为我国绿色普惠融合发展提供实践参考。同时,本文就推动我国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仁曾  詹姝珂  
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作为经济数字化和绿色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器,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域面板数据,运用多种计量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协同绿色金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在借助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通过协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揭示,在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水平、创新创业能力与环境规制强度较高的地区协同效应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影响在空间效应下依旧成立。因此,建立区域金融发展协同机制,注重发挥数字普惠金融与绿色金融的协同作用有助于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芳   毛静宜   张晓静   李奇锴   蔡起华  
在农业生态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而作为新型金融模式的数字普惠金融,是打破农村金融困境的有效工具,已经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论文利用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金融约束缓解的视角,深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2011-2020年,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及其分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各区域间的农业绿色发展差异较大;2.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3.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通过缓解金融约束推动农业绿色发展;4.从农业重要性角度而言,数字普惠金融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且其在粮食主产区和非粮食主产区中,均能通过缓解金融约束促进农业绿色发展。从区域差异性角度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程度,沿东部、中部向西部递减,且其均能通过缓解金融约束来促进东部和西部的农业绿色发展。为加快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进程,论文提出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市场、缩小区域“数字鸿沟”、增强数字普惠金融的农业绿色发展效能等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虹  
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将高技术产业集聚划分为多样化集聚和专业化集聚分别考察相应传导路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但二者呈“倒U型”门槛特征。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推动高技术产业多样化集聚来提高绿色创新效率,而专业化集聚并非有效路径。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东部地区、金融基础较弱区域、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本文提出优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模式、打造“数智化”高技术产业园区、实施绿色创新差异化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绿色创新效率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黎明  于翠凤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构建文旅融合指标体系,运用ESDA、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考察2004—2017年中国31个省份及分区域的绿色文旅融合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绿色文旅融合发展整体表现为基本协调,区域发展存在较明显差异,西南及西北地区轻度失调,华北、华中及东北基本协调,而华东及华南达到中度协调状态。(2)绿色文旅融合发展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梯度递减趋势,存在明显空间分异。(3)绿色文旅融合协调度呈现空间集聚,整体上呈良好发展态势,但区域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分异。(4)旅游产业基础、文化产业基础、绿色文化消费、旅游产业收入、文化产业经营对绿色文旅融合协调发展具有较强贡献率,而旅游环境建设的贡献率则较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黎明  于翠凤  
基于绿色发展理念构建文旅融合指标体系,运用ESDA、地理探测器等方法考察2004—2017年中国31个省份及分区域的绿色文旅融合发展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绿色文旅融合发展整体表现为基本协调,区域发展存在较明显差异,西南及西北地区轻度失调,华北、华中及东北基本协调,而华东及华南达到中度协调状态。(2)绿色文旅融合发展空间上呈现"东部—中部—西部"梯度递减趋势,存在明显空间分异。(3)绿色文旅融合协调度呈现空间集聚,整体上呈良好发展态势,但区域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分异。(4)旅游产业基础、文化产业基础、绿色文化消费、旅游产业收入、文化产业经营对绿色文旅融合协调发展具有较强贡献率,而旅游环境建设的贡献率则较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云  洪程程  
“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中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双碳”目标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效果及其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有利于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指数每提升1个百分比,可以提高1.1%的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农业产业融合深度,助推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此外,降低农业碳排放强度与提高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水平有利于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农业产业融合深度也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复合型发展。以上结论对于地方政府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减排和绿色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