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19)
2023(14397)
2022(12100)
2021(11429)
2020(9545)
2019(22391)
2018(22010)
2017(41428)
2016(22620)
2015(25938)
2014(25799)
2013(25493)
2012(23894)
2011(21521)
2010(21280)
2009(19924)
2008(19830)
2007(17452)
2006(15094)
2005(13813)
作者
(63324)
(53306)
(53200)
(50632)
(33889)
(25565)
(24310)
(20803)
(20196)
(18822)
(18123)
(17882)
(16976)
(16883)
(16603)
(16516)
(16052)
(15675)
(15454)
(15449)
(13314)
(12958)
(12805)
(12117)
(12018)
(11951)
(11775)
(11765)
(10671)
(10647)
学科
(91915)
经济(91789)
管理(65103)
(59553)
(47889)
企业(47889)
方法(40119)
数学(35085)
数学方法(34758)
中国(28027)
(26393)
(25891)
(22054)
业经(20004)
(19474)
贸易(19462)
(18987)
(17888)
地方(17552)
农业(17206)
(15758)
银行(15731)
(15178)
财务(15145)
财务管理(15104)
(15054)
(14990)
(14988)
金融(14985)
环境(14373)
机构
大学(322411)
学院(319824)
(137199)
经济(134393)
管理(119540)
研究(111572)
理学(102440)
理学院(101180)
管理学(99627)
管理学院(98982)
中国(87072)
(68556)
(65518)
科学(65406)
(55547)
中心(51895)
财经(51579)
(51520)
研究所(50178)
(48346)
(46805)
业大(44659)
经济学(43775)
北京(43539)
(42838)
师范(42446)
农业(40370)
(40258)
经济学院(39507)
财经大学(38211)
基金
项目(211071)
科学(166473)
研究(158035)
基金(154020)
(133703)
国家(132595)
科学基金(113077)
社会(101629)
社会科(96241)
社会科学(96216)
基金项目(81324)
(80338)
教育(73421)
自然(70401)
自然科(68721)
自然科学(68701)
(68329)
自然科学基金(67500)
编号(63722)
资助(62094)
成果(53188)
(48599)
重点(48026)
(45526)
课题(44639)
(44063)
国家社会(43046)
(42937)
教育部(42134)
创新(41313)
期刊
(150857)
经济(150857)
研究(99193)
中国(66835)
(52134)
学报(47410)
(46826)
科学(44794)
管理(43140)
教育(36573)
大学(36525)
学学(33958)
农业(31514)
(30387)
金融(30387)
技术(27908)
财经(25867)
经济研究(24649)
业经(23010)
(22318)
问题(20616)
(18384)
(17955)
统计(16405)
世界(15970)
国际(15751)
(15320)
技术经济(15228)
图书(14813)
理论(14584)
共检索到4854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锐  
遵循制度变迁理论把过渡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思想,本文以市场化制度变迁为视角,以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演进为主线,(1)利用统计制度或体系对市场经济运行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标准对转换中的中国统计体系有功能和作用做出评价;(2)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统计体系从理论到实现的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爱君  李岩  
我国的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进行了30年,文章在陈述了制度变迁理论和回顾了我国改革的历程之后,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来分析中国的改革,以期在对过去的总结中得到对未来的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皮天雷  
诺思开创的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对理解一国经济制度变迁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视角。制度变迁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受制于一个社会的利益集团之间的权利结构和偏好结构。本文基于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以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为例分析了中国金融制度经历的从计划向市场的改革变迁历程,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典型特征:政府主导型、强制变迁性、渐进转型性。这种政府供给主导型的强制性金融制度变迁具有强势路径依赖的特征,并锁定在低效率状态。未来,必须引入新的变量来实施动态的制度变迁,从而才能达到更为高效的路径替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巧根  
中国的制度变迁是一种结构性的变迁。从制度变迁的一般特征到成本特征,体现了会计制度建设过程中成本约束机制形成的内在规律。借助于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分析,可以为会计制度变迁提供合理的对策和优化的路径。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邓宏图  崔宝敏  
自我国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开始至今,许多有关农村制度变迁与合约选择的文献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深深影响了学术界、决策界对家庭承包制、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判断。本文对此进行了严格的理论评析。交易成本不仅产生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委托代理,也产生于人们所缔结的合约结构或所选择的组织形态不能与产权的多重属性达成必要的一致。与流行的观点不同,本文认为,农村集体产权或集体(合作)经济组织仍然是可选择的。在此基础上,本文概要性地比较了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产权与联产承包制下的集体产权的各自特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伍抱一  伍山林  
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初心为指引,经历了为共同富裕奠定政治基础、艰难探索共同富裕、快速提升富裕程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四个在时间上继起的重要阶段;相应地,我国贫富状态经历不富不公、不富较公、变富求公三个阶段后,最近十年进入了追求既富又公也即共同富裕的新阶段。历史长期演变考察显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贯穿如下逻辑:在为人民谋幸福过程中,我国贫富状态演进与经济制度变迁具有内生动态关系:贫富状态对制度变迁提出新要求,制度变迁形成贫富状态新样态。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已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与以前一样进行体系性制度创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欧绍华  吴日中  
国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是中国国企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制度变迁过程。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变迁具有强制性和渐进性的特征,变迁具有路径依赖性,是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国企高管薪酬制度仍需改革,其改革的路径选择是:要坚持走以国家为主导的渐进性道路;要重视非正式制度建设,注意路径依赖的问题;效率与公平要相互协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方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 2 0余年来体现出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均衡性。本文从变迁方式、变迁构架和变迁内容三个方面论述这一特点。认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之间、技术性生产边界和结构性生产边界之间、体制内存量变迁和体制外增量变迁之间存在非均衡性。三个方面的症结都和政府有关 ,因此政府改革将成为今后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圣民  
诺斯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哈耶克的道德进化论,都研究道德和伦理。两者的区别在于:意识形态概念的个体性与群体性,基本假设的“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意识性和自发秩序,意识形态的作用权重,不同的基本方法论等。前者对后者有明显的借鉴,两者相似之处有:理论出发点上均重视“文化”和“学习”的作用,基本假设上对“有限理性”的认识趋同,具体方法论上都注意博弈论的运用,哲学基础均是自由主义的世界观,一致认为意识形态是影响制度系统稳定与变迁的重要因素,得出了正式制度变迁应在意识形态框架内进行的结论。本文认为两者有综合的可能,并对制度变迁视角下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做了进一步的思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尚涛  樊增强  
本文将技术标准联盟看作是技术经济环境变动下的局部技术制度创新,该技术制度安排来源于技术经济环境变动情况下的制度非均衡而导致的潜在利润,并探讨技术标准联盟制度变迁的主体和驱动因素等。认为技术标准联盟的效率决定于技术本身的优劣和制度效率,从而导致技术标准联盟的不断演化特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广栋  程久苗  
文章根据建国以来关于农村土地制度论文发表数量和研究焦点的转移,将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分为5个阶段,就每个阶段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梳理。同时,结合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和土地政策调整的各个阶段进行对比,总结了中国土地制度和政策调整的变迁特点,并将理论研究的演变阶段与制度的演变阶段进行了对照,得出了如下结论:虽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先后经历了多种变迁方式,土地政策也相应进行了多次调整,但由于在制度演变过程中忽视了核心制度的再创新,效果因此并不显著,新问题不断显现,问题依然存在;土地制度的理论研究和政府实践二者的演变过程基本上是对应的,但从土地改革的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储备滞后于实践需求,这为理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超丽  陈伟华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罗能生  谢里  洪联英  
制度变迁根源于人们对潜在利益的追求,也是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力博弈过程。本文建立了一个制度变迁的双层演化博弈模型,揭示了制度变迁中利益主体之间权力博弈的动态机理。研究表明,利益主体在博弈中掌控权力的大小,决定他们在制度变迁中的地位,制度变迁会朝着有利于权力占优势的利益主体所追求的方向变革;制度也将随着博弈中各利益主体拥有权力资源的相对比例的消长变化而不断演进。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旭昆  
像任何人工物一样,作为人的创造物,制度也像物质产品和思想产品一样,同样具有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采用精致的有限理性(有限知识,有限信息,有限思维资源)的广义经济人假设,自然要引入收益和成本的概念。追求目标值最大化,实际上就是追求收益超过成本的差额最大化。要按照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元   柯水发   乔丹  
以伊春重点国有林区为例,梳理了我国林区管理体制变迁“分-合-分”的历史脉络,并结合历史制度主义范式划分为两个关键时期,以探究重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变革背后的逻辑。研究发现,其变迁机制呈现出多层次、多主体互动等特征,本质是在新发展形势下对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框架的重新调整。制度变迁萌生于宏观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转型,伊春两次管理体制变革背后是截然不同的路径和特征:在第一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效应弱而由基层行动者产生的行动压力较强,为诱致性制度变迁;第二次转型时期,路径依赖较强但国家行动者强势介入,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最后,在建立改革历史观、结构观和动态观的基础上,要正确认识“合-分”的本质、树立改革的动态意识及形成改革的行动者思维,从而推动改革再深入,助力东北再振兴,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