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0)
- 2023(17965)
- 2022(15263)
- 2021(14524)
- 2020(12308)
- 2019(28538)
- 2018(28156)
- 2017(53662)
- 2016(29531)
- 2015(33434)
- 2014(33449)
- 2013(33137)
- 2012(30886)
- 2011(27924)
- 2010(27976)
- 2009(26014)
- 2008(25883)
- 2007(22941)
- 2006(19826)
- 2005(17976)
- 学科
- 济(120723)
- 经济(120595)
- 管理(82061)
- 业(78886)
- 企(64834)
- 企业(64834)
- 方法(58420)
- 数学(52041)
- 数学方法(51253)
- 中国(33360)
- 财(32487)
- 农(31930)
- 学(26327)
- 贸(24561)
- 贸易(24548)
- 业经(24248)
- 易(23975)
- 制(23783)
- 地方(21713)
- 农业(20770)
- 务(20046)
- 财务(19980)
- 财务管理(19931)
- 银(19846)
- 理论(19801)
- 银行(19793)
- 企业财务(18948)
- 融(18934)
- 金融(18931)
- 行(18905)
- 机构
- 大学(424302)
- 学院(422473)
- 济(175609)
- 经济(172030)
- 管理(159500)
- 研究(149012)
- 理学(137213)
- 理学院(135655)
- 管理学(132912)
- 管理学院(132152)
- 中国(113908)
- 科学(92046)
- 京(90474)
- 财(81041)
- 所(76942)
- 农(75299)
- 研究所(70090)
- 中心(68389)
- 业大(64771)
- 财经(64342)
- 江(63388)
- 农业(59623)
- 经(58568)
- 北京(57341)
- 范(54749)
- 经济学(54435)
- 师范(54052)
- 院(53688)
- 州(50384)
- 经济学院(49081)
- 基金
- 项目(282853)
- 科学(221623)
- 基金(205773)
- 研究(201526)
- 家(181957)
- 国家(180514)
- 科学基金(153129)
- 社会(126374)
- 社会科(119832)
- 社会科学(119798)
- 省(109464)
- 基金项目(106683)
- 自然(101164)
- 自然科(98865)
- 自然科学(98830)
- 自然科学基金(97105)
- 教育(94954)
- 划(93662)
- 资助(87833)
- 编号(79960)
- 成果(66031)
- 重点(64897)
- 部(63581)
- 发(60292)
- 创(58201)
- 课题(57045)
- 科研(55237)
- 创新(54533)
- 教育部(53992)
- 大学(53048)
- 期刊
- 济(186292)
- 经济(186292)
- 研究(123922)
- 中国(83523)
- 学报(70934)
- 农(66602)
- 科学(63937)
- 财(63129)
- 管理(58698)
- 大学(53509)
- 学学(50395)
- 教育(47000)
- 农业(45342)
- 融(41256)
- 金融(41256)
- 技术(38974)
- 财经(31927)
- 经济研究(31624)
- 业经(28046)
- 经(27480)
- 业(25488)
- 问题(24484)
- 统计(23453)
- 贸(22348)
- 技术经济(21322)
- 策(20845)
- 版(20770)
- 国际(19852)
- 世界(19251)
- 决策(19022)
共检索到629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成学真 陈小林 吕芳
在对比分析中国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政策特点的基础上,运用VAR方法实证研究了2013年以来两类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经济增长效应、利率效应、财富效应和价格效应。研究发现: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都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数量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正相关,与财富效应负相关;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与利率水平和价格水平负相关,与财富效应正相关。总体来说,利率导向型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优于数量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中国应根据不同的政策目标因时因地选择结构性货币政策;同时,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澜飚 尹海晨 张靖佳
本文分析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公告通过信号渠道改变市场预期、降低货币与债券市场利率,从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事件分析法验证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信号渠道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信号渠道可以显著降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但其有效性随利率期限的延长而下降。基于此,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有必要提升央行信息公开程度,进一步加强流动性,提供政策的"结构性"以及重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以提升结构性货币政策信号渠道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 信号渠道 事件分析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澜飚 尹海晨 张靖佳
本文分析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公告通过信号渠道改变市场预期、降低货币与债券市场利率,从而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传导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事件分析法验证了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信号渠道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信号渠道可以显著降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但其有效性随利率期限的延长而下降。基于此,得出如下结论:中国有必要提升央行信息公开程度,进一步加强流动性,提供政策的"结构性"以及重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以提升结构性货币政策信号渠道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 信号渠道 事件分析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封北麟
为适应国民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近年我国的货币政策管理日益强调政策的经济结构调整功能,进一步向总量与结构调控相结合的模式转变。这种转变无疑与强调结构调整功能的财政政策再次形成新的交叉碰撞,二者的协调配合成为宏观政策管理中有必要充分关注与重点研究的问题。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的国际经验基本概念。所谓"结构性货币政策"是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在应对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马天禄
近年来,国际主要发达经济体创新货币政策操作,实施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即通过对货币政策工具设定一些条件,引导资金流向特定的经济领域。目前,国际上已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欧元区、英国和匈牙利,梳理和总结这些地区的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经验,有利于我国更好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卢岚 邓雄
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与银行存款增长受限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实体经济融资出现结构性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进一步凸显,在此背景下,我国央行创新推出了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面对同样的问题,欧美等国采用的FLS、TLTRO以及TAF等主要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和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综合运用多种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丰富和优化政策组合,降低特定实体经济部门的融资成本;同时应加快合格抵押品内部评级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抵押品分类和违约风险度量框架;另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相容机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苏乃芳 李宏瑾
文章运用DSGE模型对中国结构性货币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新兴产业产出和总产出,但不同政策工具效果并不相同,价格型的再贷款利率政策对于优化经济结构、增进社会福利的效果最好。与传统总量货币政策相比,结构性货币政策对社会福利的改进有限,仍存在着对传统产业的挤出效应、对总量政策的替代效应及对经济结构的扭曲效应等负面作用。文章认为,应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优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并积极研究其有序退出,发挥好货币政策的总量调控作用和信贷政策的结构调整功能。这对健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蔚
本文在研究国际主要央行推行结构性货币政策运作的基础上,将其先进经验与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发现我国和欧美国家对结构性货币政策的认知定位和操作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内涵、目标等方面具有不同的设计安排。要完善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应继续推进机制体制改革、构建抵押品分类和风险度量框架、强化对市场预期的合理引导效果、建立激励相容机制、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国际比较 优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生柳荣 何建勇
近年来,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人民银行着力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逐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本文基于银行业经营视角,从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功能特点出发,阐述分析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六大传导机制,并探讨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实施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最后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智富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经济新常态下重要的调控工具创新,本文在分析江西省结构性货币政策实践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样本对比,定量分析了工具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性货币政策能较好地引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但不同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政策目标的影响力差异性较大。为进一步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出了以提高市场效率为设计重点、以优化授信管理为完善方向、以稳金融和降成本为目标导向、以完善货币政策环境为实施保障等建议。
关键词: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区域运用 效果评估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少岩 刘芮嘉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后,为适应供给侧改革的发展战略,货币供给方式和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以对冲外汇占款为基础转向以国内资本因素为基础,并开始实行结构性货币政策调节流动性。本文在对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框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探讨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节作用,并采用VAR模型将结构性货币政策分为数量型和利率导向型,分别对两类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利率波动、上市公司总市值和物价水平四个层面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利率导向型政策作用力度总体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因而在政策运用中需针对不同背景及政策目标,灵活选取多项政策组合以期取得最优执行效果。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明 陈胤默 路先锋 王喆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是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举措之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应对危机时暴露出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政策效果不达预期,货币资金无法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等问题,促使各国政府纷纷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以应对。本文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渠道、调控效果和政策协调等维度,探讨了中国人民银行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侧重点,并对比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与以美国、欧元区、英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方面的异同。在实践基础上,梳理和述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相关文献。最后,结合实践和研究现状,提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未来应用范围与研究方向。总体而言,结构性货币政策基本能实现各国央行政策设计目标,具有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传导机制、政策协调两方面的约束条件限制了结构性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因此在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时,需妥善考虑其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晶洁
2013年以来,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国人民银行相继推出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抵押补充贷款(PSL)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在许多方面都与发达经济体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白晶洁
2013年以来,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国人民银行相继推出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抵押补充贷款(PSL)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与主要经济体相比,我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在许多方面都与发达经济体存在差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贱阳
近年来,为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中央银行陆续实施了特种存款、定向票据发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大再贷款的地区间调剂力度、优先贴现中小企业票据等具有较强结构调控作用的货币政策操作。尤其是2011年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启用了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动态调整,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引发了关于货币政策结构性的重新思考和研究。事实上,由于经济中不同微观主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性,货币政策的结构效应是显著存在的。同时,由于市场摩擦和市场失灵的存在,有选择地采取一些结构性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在目前我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下,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可行的。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结构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