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2)
- 2023(11489)
- 2022(9546)
- 2021(9170)
- 2020(7741)
- 2019(17811)
- 2018(17428)
- 2017(33170)
- 2016(17324)
- 2015(19605)
- 2014(18987)
- 2013(18873)
- 2012(17110)
- 2011(15429)
- 2010(14899)
- 2009(13404)
- 2008(12857)
- 2007(10658)
- 2006(8986)
- 2005(7925)
- 学科
- 济(77971)
- 经济(77906)
- 管理(52642)
- 业(49913)
- 企(40907)
- 企业(40907)
- 方法(39454)
- 数学(35761)
- 数学方法(35288)
- 中国(21781)
- 农(18710)
- 财(18036)
- 技术(16386)
- 贸(15530)
- 贸易(15521)
- 易(15269)
- 业经(14770)
- 学(13830)
- 制(12863)
- 农业(12584)
- 环境(12008)
- 和(11778)
- 地方(11720)
- 务(11437)
- 财务(11392)
- 财务管理(11365)
- 企业财务(10861)
- 银(10292)
- 银行(10273)
- 融(10123)
- 机构
- 大学(247625)
- 学院(245082)
- 济(112040)
- 经济(110307)
- 管理(100009)
- 理学(87535)
- 理学院(86676)
- 管理学(85267)
- 管理学院(84803)
- 研究(83464)
- 中国(64264)
- 京(51906)
- 科学(48944)
- 财(46546)
- 所(39989)
- 财经(38912)
- 中心(38432)
- 研究所(36903)
- 经济学(36244)
- 经(35907)
- 农(35653)
- 业大(34591)
- 经济学院(32885)
- 北京(32590)
- 江(32538)
- 院(30635)
- 范(30034)
- 师范(29734)
- 财经大学(29410)
- 农业(27997)
- 基金
- 项目(175310)
- 科学(140915)
- 基金(132585)
- 研究(126860)
- 家(116146)
- 国家(115335)
- 科学基金(100313)
- 社会(84588)
- 社会科(80672)
- 社会科学(80652)
- 基金项目(69301)
- 自然(64471)
- 省(64345)
- 自然科(62993)
- 自然科学(62977)
- 自然科学基金(61883)
- 教育(57850)
- 划(55426)
- 资助(55056)
- 编号(48405)
- 部(40897)
- 重点(39675)
- 发(37652)
- 国家社会(37414)
- 成果(37108)
- 创(37106)
- 教育部(35495)
- 创新(34985)
- 人文(33945)
- 科研(33910)
- 期刊
- 济(109584)
- 经济(109584)
- 研究(68729)
- 中国(43928)
- 管理(36897)
- 科学(35908)
- 学报(35805)
- 财(35016)
- 农(29982)
- 大学(27914)
- 学学(26313)
- 技术(25102)
- 农业(21527)
- 教育(20098)
- 经济研究(19465)
- 财经(19247)
- 融(17597)
- 金融(17597)
- 经(16703)
- 业经(15741)
- 技术经济(14814)
- 问题(14766)
- 统计(14071)
- 贸(13413)
- 业(12934)
- 资源(12671)
- 策(12546)
- 世界(12460)
- 科技(11939)
- 国际(11545)
共检索到346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陈俊 章恒全 龚雅云
针对水资源消耗强度问题,本文基于改进的LMDI方法研究1997-2011年我国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我们发现,总效应与强度效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强度效应下降及反转是总效应下降及反转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效应未促进用水强度下降;利用完全模型得到,各省份用水效率普遍提高,主要由于技术进步,东部发达地区是用水强度下降的主要推动因素,产业结构效应并未推动总效应下降,区域结构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较弱;利用简化模型得到,总效应下降幅度较大的省份集中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与强度效应对总效应的影响与完全模型一致,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效应促进总效应下降的效果好于中西部地区;改进的LMDI方法符合残差检验和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陈俊 章恒全 张丽娜
文章采用多层次LMDI方法研究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发现:(1)用水总量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狭义万元GDP用水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却在2009年出现反转;(2)第一产业和工业的技术进步效应是用水总量减少和用水强度下降的主要产业领域和影响因素,同时其反转还是用水强度出现反转的主要原因,总效应与技术进步效应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3)第一产业和工业产值的增加是用水总量增加的主要推动力,第一产业比重的上升对用水总量的减少和用水强度的下降起到阻碍作用;(4)部门结构效应虽然对用水总量减少和用水强度下降影响甚微,但是不能忽略建筑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5)多层次LMDI方法通过了残差检验和时间反演检验,并且与多层次Sun方法分解结果的差异较小。因此,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关注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贯彻落实"三条红线"管理。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杨智峰 汪伟 吴化斌
文章基于非均衡增长的视角系统研究了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问题。在厘清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两部门的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进行数值模拟,据此拟合中国工业结构变化的经验事实,并对模型经济的机制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运行情况,探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和机制。研究表明:(1)从供给侧角度考察,轻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的相对变化是中国工业产出结构变化的动因;而重工业相对于轻工业有较高的技术进步率,是中国工业结构升级的动因。(2)重工业技术进步对轻工业产出具有溢出效应。(3)重工业技术进步率相对高于轻工业时,投资率呈上升趋势,轻工业产品消费份额逐步下降,同时重工业产品...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工业结构 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蔡志洲
本文利用历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对中国1992年以来中间消耗水平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三大产业部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和中间需求消耗矩阵时间序列研究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变动及价格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中间消耗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这一时期,技术进步对降低国民经济中间消耗的水平和改善经济增长效率做出了贡献,但由于价格关系的改变和中间消耗水平较高的部门比重增加,用现行价格反映的整个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耗率反而是上升的。要改变这一趋势,保持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各部门的投入产出效率,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结合起来。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降低整个国民经济中间消耗水平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
投入产出表 中间消耗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东景
多年来,中国工业用水量占当年总供水量的比例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定量研究中国工业水资源消耗强度的变化及其内在原因,降低工业水资源消耗强度,对建设节水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因素分解法分析了水资源消耗强度变化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5年间,我国工业水资源消耗强度总体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工业水资源消耗强度下降的结构份额不断下降,效率份额逐渐上升。为了促进我国工业水资源消耗强度的持续下降,应该不断加强我国工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展高科技工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艳旭 孙根年 李静
本文依据1953年-2009年统计数据,以单位产值能源消耗为指标,将新中国划分为两个阶段(1953年-1977年和1978年-2009年),比较了两个阶段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从1953年-1977年,随着人均GDP的升高,人均能源呈同步增长;单位产值能耗从6.76t标准煤增长到17.9t标准煤,能源消耗弹性从3.59下降到-0.58,两者呈现反相关性;从1978年-2009年,随着人均GDP的增大,人均能源消耗波动上升;单位产值能源消耗从17.50t标准煤下降到5.05t标准煤,而能源消耗弹性波动较大。本文依据IPAT方程从广义技术角度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前30年经济...
关键词:
能源消耗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比较研究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宏伟 和夏冰 王媛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比较我国第一、二产业中各行业水资源的直接消耗、完全消耗和间接消耗,研究我国各行业间水资源消耗的间接拉动。分析结果显示:①农业、基础工业、轻工业、高科技产业、其他制造业直接用水系数为736.66m3/万元、21.69m3/万元、9.20m3/万元、0.84m3/万元和0.48m3/万元,当考虑产业供应链(supply-chain)网络,各个行业完全用水系数分别达到903.53m3/万元、87.77m3/万元、307.50m3/万元、53.47m3/万元和186.38m3/万元;②农业和基础工业是各行业完全用水的主要来源,占各行业完全用水量...
关键词:
水资源 投入产出法 用水系数 间接拉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陈俊 章恒全
文章利用考虑区域因素的LMDI方法,对我国"十一五"期间的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得出:生产效应增加用水总量,区域效应对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都是起反向作用,而省份效应对两者起正向作用,强度效应减少用水总量和降低用水强度,以及各区域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水资源消耗 区域 LMDI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谢小平
文章将技术进步分解为技术效率与技术创新,并沿着成果转化、自主创新和技术模仿等路径,探讨了消费结构升级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及条件。文章认为,消费结构升级引导着资源的配置方向;沿着不同的路径,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了不同形式的技术进步。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在生产前沿不变的条件下提高技术效率。当发明专利得到更好的保护时,生产者推动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会提高,这时,可用的科技成果越多,消费结构升级越能推动技术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消费结构升级还能推动企业突破现有的生产前沿,实现技术创新。由于小企业运营更灵活、竞争压力更大,在企业平均规模较小的市场结构中,消费结构升级更能推动技术创新;而政府主导的研发往往缺乏行业需求等信息,可能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脱节,因此,政府主导的研发投入越多,消费结构升级越难拉动技术创新。不仅如此,在开放条件下,企业还可以通过模仿去满足消费结构升级带来的新需求,进口越多,模仿的空间越大,这种模仿会提升技术效率,但可能会不利于技术创新。基于1999-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文章对上述假说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上述论断成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海良 黄德春 张继国 田泽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其核心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本文使用2003年-2009年中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选取基于投入导向的DEA模型,测算出各省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Ma-lmquist指数测算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再将面板数据分区域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的分界点出现在2007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依次递减;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都可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但技术进步由于回弹效应使得影响值较小;技术进步对中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最为明显,而对西部地区效果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珩君 贺昌政
研究技术进步与能源消费间的定量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利用自组织数据挖掘方法,结合指标体系法,对技术进步和能耗之间关系进行定量测度,并且建立数学模型,弥补了指标体系法测度技术进步的缺陷。该方法在四川省能耗定量研究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能耗 定量测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淑丽
水资源核算对准确认识水资源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水资源核算的相关研究中,如何准确核算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消耗值得深入研究,尤其对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中国更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目前,考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和使用大都集中于直接消耗用水的角度,测度指标有取水量、生产用水量、水资源消耗量等。直接消耗用水对于准确认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无法全面反映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消耗存在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奥 武春友
水资源作为一种可耗竭性资源,在农业、工业和生活部门的消耗量非常大,这种消耗配置格局是否合理有待于研究。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00-2008年中国水资源消耗总量与农业、工业和生活部门耗水量的配置进行关联度测算,以探求各部门耗水量配置对水资源消耗总量的影响程度,继而将生态学中的生态位评估模型引入到水资源消耗配置评价中,对水资源消耗总量在各部门的消耗配置进行适宜度测算,研究结果表明:①工业部门耗水量与中国水资源消耗总量的灰色关联程度最高;②2008年中国水资源消耗配置的适宜度水平最高,水资源消耗总量在农业、工业和生活部门实现较优配置。通过对中国水资源消耗总量在各部门配置的关联度和适宜度测算,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建卫 邓光耀
文章结合投入产出表和各行业用水量数据,测算了2007—2010年、2010—2012年、2012—2015年、2015—2017年以及2017—2018年5个时间段中国各行业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及回弹效应。结果表明:(1)由于节水技术的进步,中国的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上在上升;(2)从Malmquist指数的分解结果来看,全要素水资源利用效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变化指数的上升,而效率变化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下降;(3)从5个时间段的算术平均值来看,大部分行业的水资源回弹效应值大于0,并且其值小于100%。因此,由于水资源回弹效应的存在,仅依靠改进节水技术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水价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政府管制等多种措施,并且采取各种措施时还需要注意行业的差异。
关键词:
水资源 回弹效应 Malmquist指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刚 袁帅 张玉巧
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引起了人们对"机器替代人工"的担忧。在这种情况下厘清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结构性失业就有重要意义。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会对就业产生促进和破坏两方面的作用,企业对在职员工培训愿望不强和大学教育同市场要求技能错配是产业升级过程中产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原因。应对这次科技进步对劳动力市场所造成的冲击,应该加大在职员工的技能培训,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减小结构性失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升级 结构性失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