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76)
- 2023(17851)
- 2022(15202)
- 2021(14067)
- 2020(11861)
- 2019(27418)
- 2018(26973)
- 2017(50906)
- 2016(27234)
- 2015(31079)
- 2014(31178)
- 2013(30837)
- 2012(28947)
- 2011(26186)
- 2010(26153)
- 2009(24315)
- 2008(23904)
- 2007(21333)
- 2006(18781)
- 2005(17000)
- 学科
- 济(132410)
- 经济(132215)
- 管理(75484)
- 业(72581)
- 企(58414)
- 企业(58414)
- 方法(53856)
- 数学(46517)
- 数学方法(45991)
- 中国(37221)
- 农(33607)
- 地方(30277)
- 财(28763)
- 业经(27859)
- 学(25280)
- 贸(23647)
- 贸易(23631)
- 易(22894)
- 农业(22456)
- 制(21903)
- 和(19551)
- 银(19108)
- 银行(19073)
- 融(18865)
- 金融(18861)
- 环境(18699)
- 理论(18558)
- 行(18396)
- 地方经济(17303)
- 务(17189)
- 机构
- 大学(397283)
- 学院(396470)
- 济(174334)
- 经济(170944)
- 管理(150897)
- 研究(141387)
- 理学(129180)
- 理学院(127699)
- 管理学(125576)
- 管理学院(124828)
- 中国(107744)
- 京(84811)
- 科学(84044)
- 财(77682)
- 所(71495)
- 农(64875)
- 研究所(64685)
- 中心(64470)
- 财经(61666)
- 江(59265)
- 业大(56108)
- 经(55972)
- 经济学(54268)
- 北京(54119)
- 范(53181)
- 师范(52663)
- 农业(50601)
- 院(50525)
- 经济学院(48636)
- 州(46931)
- 基金
- 项目(260285)
- 科学(205726)
- 研究(190860)
- 基金(189638)
- 家(164967)
- 国家(163596)
- 科学基金(140227)
- 社会(124247)
- 社会科(117185)
- 社会科学(117154)
- 省(100643)
- 基金项目(99523)
- 自然(88601)
- 教育(87793)
- 自然科(86587)
- 自然科学(86559)
- 划(85090)
- 自然科学基金(85013)
- 资助(78234)
- 编号(76646)
- 成果(62575)
- 发(60036)
- 重点(59056)
- 部(58679)
- 创(53609)
- 课题(53417)
- 国家社会(51815)
- 教育部(50485)
- 创新(50199)
- 科研(49831)
- 期刊
- 济(197201)
- 经济(197201)
- 研究(121029)
- 中国(81538)
- 财(60302)
- 农(59641)
- 学报(59526)
- 科学(56459)
- 管理(55956)
- 大学(45711)
- 学学(42896)
- 教育(42629)
- 农业(40996)
- 融(37349)
- 金融(37349)
- 技术(36205)
- 经济研究(32640)
- 财经(31165)
- 业经(30809)
- 经(26944)
- 问题(25700)
- 业(22505)
- 贸(21778)
- 技术经济(21261)
- 统计(20971)
- 世界(20159)
- 国际(19148)
- 策(18651)
- 图书(18235)
- 版(18029)
共检索到604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荣蓉 张教萌
文章从微博情感分析视角出发,通过网络爬虫抓取新浪微博评论数据,研究公众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评价。结果表明:从微博数据的情感值来看,公众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积极态度,对产业结构的评价最高,对空气质量的评价最低,对GDP和创业持理性态度,而对社保和房价的满意度有待提高;从词云图分析来看,高质量发展、GDP增速、结构调整、房价上涨、社保基金、空气质量指数、创业平台等是公众关注的热门议题。据此,通过把互联网的社情民意与政府的施政努力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对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静梅 钟浩 李钰琪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构建了包含实体经济夯实、平安中国先行等八大准则的评价体系,测度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引入文本分析算法对指标差异化赋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同质化考核到差异化考核的转变。进一步运用因素分解法、泰尔指数、相对β收敛模型刻画其演变特征,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东部与中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与东北部增速凸显;对八大准则进行分解发现,民生福祉增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贡献最大,不同地区已经显现出差异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此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差异逐渐缩小,这也体现在全国层面存在显著的“追赶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整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内差异,打破了“唯地区论英雄”。稳健性检验表明,差异化测度结果并不受关键词提取算法的影响,相关结论依然成立。为此,政府应找准定位,夯实长板,弥补不足,以民生为导向,打破唯地区GDP论英雄,强化区域合作,缩小发展差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周燕
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视角评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质量。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质量经历了改善—恶化—再改善三个阶段。经济增长质量整体上有所改善,但依然远离高质量发展目标。收入差距扩大使发展质量下降。经济增长和收入差距相互影响,收入差距歪曲或掩盖了经济增长对发展质量的刺激效应。高质量发展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天然副产品,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是通向高质量发展的唯一途径,更不能自然带来高质量发展。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福利的增进,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差距 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金 钟嘉阳
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较少的生产要素投入和资源环境成本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从社会资本角度拓展解释经济发展的研究视角,将社会资本与环境效率纳入统一研究框架,分析社会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考察社会资本与政府治理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环境效率具有显著地正向影响,相比于技术效率,社会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创新水平在社会资本与环境效率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相较于成果转化产出,技术开发产出中介效应更强,侧面说明我国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还有待加强;政府治理质量较高的地区更能从社会资本的积累中受益,而缺乏政府管制时,非正式制度的补充作用也难以有效发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邦克 邢茂源 杨青龙
文章从经济增长高质量、创新发展高质量、生态文明高质量和民生发展高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模型——组合加权主成分法,对我国2013—2017年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领域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空间聚集效应,形成"东高""中平"和"西低"的分布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娟 秦放鸣
提高经济效率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文章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19年的经济效率值,发现各区域呈东、中、西递减的分布格局。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导因素。为了深入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在测算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对提高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经济发展、绿色环保、公平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只有经济发展与绿色环保协调兼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安 邱国庆
本文以财政分权改革为契机,选取2000—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之间呈现一定倒"U"形关系,但会因地区差异而表现出不同效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着重优化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有效约束地方政府扩张性支出行为以及建立良好的财政制度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财政分权改革的重要举措。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宗显 杨千帆
作为技术高度密集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经济影响TFP的内在机理,然后采用2011-2018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对具体作用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效推动了TFP增长,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和经济惯性之后依然成立。技术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是数字经济影响TFP的中介渠道。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提升邻近城市TFP水平。此外,数字经济的作用效果在2015年之后得到强化;相比于中西部城市和外围城市,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所享受的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更加明显。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夯实数字技术基础,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广度和深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振华 孙学涛 李萌萌 江金启
利用中国1856个县域面板数据,对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的结构红利进行了测度,并将其分解为产业结构效应、劳动力转移效应和资本转移效应,进一步采用空间SARAR模型分析县域结构红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存在显著的结构红利,分解后发现产业结构效应和劳动力转移效应为正,资本转移效应为负;县域结构红利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信息化水平、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和规模结构提升主要通过影响县域产业结构效应和资本转移效应进而影响县域结构红利;财政支出占比提升不利于释放县域结构红利。提出了释放结构红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可行选择,并给出了三点促进县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扬
基于地理探测器等方法,使用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强度和效度视角研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影响,因子影响力为0.089;(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效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影响,因子影响力为0.406;(3)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度位于6.29~7.46、7.14~8.66、6.22~6.94、7.72~9.11和3.59~4.29区间时,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值最高。研究认为科学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可以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保持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最优强度区间与完善补偿机制、提升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效度、有针对性地拟定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献飞 裴平
产能治理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笔者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企业OFDI治理产能过剩的作用机制,然后利用大样本的企业微观数据,结合马氏距离匹配倍差法实证检验了企业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企业OFDI显著提升了产能利用率,且所得结论在替换被解释变量和滞后性稳健检验后依然成立;分样本比较分析发现企业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因企业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其中国有、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及投资于发达国家企业OFDI对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效应显著大于民营、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及投资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应继续鼓励企业OFDI以化解产能过剩,分类做好企业对外投资的合理引导工作,并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便利条件,从而在微观上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在宏观上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钞小静 刘亚颖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构成,优化布局我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扎实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特征,实证检验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在技术创新、市场整合及生产率提升方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基于“条件—过程—结果”框架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算结果显示,样本期内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整体表现出平稳上升的态势。各维度分解结果表明,过程维度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贡献率最高。(2)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并且能够通过发挥技术创新效应与生产率提升效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创新环境较好、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更为显著。而对于数字化发展水平较低的企业所在地,受到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冲击后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加明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静 方德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由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界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定量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发展经济学理论,借助函数模型从理论上证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是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生态五大子系统增长率和发展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五大维度共同改善。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具体构建涵盖经济强度、经济结构、经济协调性、经济稳定性、经济效率、经济新动能、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生态基础、生态发展、政府治理能力、市场化机制、文化投入、文化产出15个准则层的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模型测度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结果表明,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总体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各省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呈现“西低、中平、东高”的分布格局,但地区差距在时间维度上呈显著缩小趋势。
关键词:
五位一体 经济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本刊评论员
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专门就构建更加成熟的消费细分市场、健全质量标准和信用体系,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预期等问题作出部署,意在加快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构建符
关键词:
消费体制 居民消费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李筱妍 王璇
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发展是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途径。引进来拓展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广度,发展了中国经济外延;走出去拓展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深度,发展了中国经济内涵。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是中国经济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增长的加速器。引进和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通过竞争效应、联系效应和模仿效应等,提升中国经济质量。发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通过市场和资源获得效应、人力资本提升效应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等提升中国经济质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并重,有助于中国经济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同时,有效提升中国经济国际竞争优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均能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和人均GDP提高,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助推中国技术进步,对劳动工资增加和发展高素质劳动要素有积极意义。要素高质量、产出高质量和效率提升内嵌于经济高质量增长过程。立足世界经济百年大变局,围绕经济高质量增长要求,不断完善利用外资政策和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协调好利用外资政策和对外直接投资政策,有序发展双向直接投资,可以更好地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