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03)
- 2023(17232)
- 2022(14550)
- 2021(13544)
- 2020(11338)
- 2019(26252)
- 2018(25766)
- 2017(48762)
- 2016(25975)
- 2015(29581)
- 2014(29632)
- 2013(29277)
- 2012(27479)
- 2011(24985)
- 2010(24889)
- 2009(23086)
- 2008(22697)
- 2007(19955)
- 2006(17453)
- 2005(16023)
- 学科
- 济(128345)
- 经济(128231)
- 管理(71941)
- 业(68828)
- 企(54162)
- 企业(54162)
- 方法(51304)
- 数学(45408)
- 数学方法(44926)
- 中国(35960)
- 农(32048)
- 地方(29721)
- 财(27471)
- 业经(25797)
- 学(23460)
- 贸(23458)
- 贸易(23443)
- 易(22717)
- 农业(21717)
- 制(20975)
- 银(18702)
- 银行(18671)
- 融(18549)
- 金融(18546)
- 环境(18080)
- 行(18020)
- 和(17312)
- 地方经济(17185)
- 务(16413)
- 财务(16355)
- 机构
- 大学(378589)
- 学院(378230)
- 济(169405)
- 经济(166228)
- 管理(144138)
- 研究(134822)
- 理学(123492)
- 理学院(122089)
- 管理学(120146)
- 管理学院(119430)
- 中国(103194)
- 京(80424)
- 科学(79171)
- 财(74727)
- 所(67831)
- 中心(61497)
- 研究所(61349)
- 农(61064)
- 财经(59520)
- 江(56156)
- 经(54087)
- 经济学(53211)
- 业大(52918)
- 北京(51242)
- 范(50050)
- 师范(49572)
- 院(48196)
- 经济学院(47725)
- 农业(47717)
- 州(44491)
- 基金
- 项目(248252)
- 科学(196753)
- 研究(182228)
- 基金(181914)
- 家(158071)
- 国家(156789)
- 科学基金(134813)
- 社会(118637)
- 社会科(112653)
- 社会科学(112628)
- 省(95442)
- 基金项目(95354)
- 自然(85035)
- 教育(83612)
- 自然科(83113)
- 自然科学(83089)
- 自然科学基金(81611)
- 划(80644)
- 资助(75000)
- 编号(72696)
- 成果(58998)
- 发(57767)
- 重点(56288)
- 部(56121)
- 创(51250)
- 课题(50444)
- 国家社会(50242)
- 教育部(48519)
- 创新(48059)
- 科研(47511)
- 期刊
- 济(190326)
- 经济(190326)
- 研究(115885)
- 中国(76084)
- 财(57529)
- 农(56017)
- 学报(55439)
- 管理(53598)
- 科学(53009)
- 大学(42530)
- 学学(39985)
- 教育(38906)
- 农业(38493)
- 融(36247)
- 金融(36247)
- 技术(34417)
- 经济研究(31870)
- 财经(30007)
- 业经(29754)
- 经(25958)
- 问题(24938)
- 贸(21515)
- 业(21207)
- 技术经济(20314)
- 统计(19961)
- 世界(19728)
- 国际(19030)
- 策(17688)
- 商业(17478)
- 理论(16816)
共检索到575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静梅 钟浩 李钰琪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构建了包含实体经济夯实、平安中国先行等八大准则的评价体系,测度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引入文本分析算法对指标差异化赋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由同质化考核到差异化考核的转变。进一步运用因素分解法、泰尔指数、相对β收敛模型刻画其演变特征,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东部与中部整体水平较高,西部与东北部增速凸显;对八大准则进行分解发现,民生福祉增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贡献最大,不同地区已经显现出差异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此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差异逐渐缩小,这也体现在全国层面存在显著的“追赶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整体差异的主要来源是区域内差异,打破了“唯地区论英雄”。稳健性检验表明,差异化测度结果并不受关键词提取算法的影响,相关结论依然成立。为此,政府应找准定位,夯实长板,弥补不足,以民生为导向,打破唯地区GDP论英雄,强化区域合作,缩小发展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邦克 邢茂源 杨青龙
文章从经济增长高质量、创新发展高质量、生态文明高质量和民生发展高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模型——组合加权主成分法,对我国2013—2017年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领域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空间聚集效应,形成"东高""中平"和"西低"的分布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扬 解柠羽 韩清艳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文章依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美好生活、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和绿色发展4个维度来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粗糙集与相关系数指标筛选方法最终选定了12项指标。借助德尔菲-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方法,探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最为优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仍然客观存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师荣蓉 张教萌
文章从微博情感分析视角出发,通过网络爬虫抓取新浪微博评论数据,研究公众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评价。结果表明:从微博数据的情感值来看,公众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积极态度,对产业结构的评价最高,对空气质量的评价最低,对GDP和创业持理性态度,而对社保和房价的满意度有待提高;从词云图分析来看,高质量发展、GDP增速、结构调整、房价上涨、社保基金、空气质量指数、创业平台等是公众关注的热门议题。据此,通过把互联网的社情民意与政府的施政努力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升社会公众的满意度,对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娟 秦放鸣
提高经济效率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文章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19年的经济效率值,发现各区域呈东、中、西递减的分布格局。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导因素。为了深入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在测算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对提高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经济发展、绿色环保、公平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只有经济发展与绿色环保协调兼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潘彪 黄征学 党丽娟
基于经济—人口—资源环境三维分类框架,本文将全国县域分为领先型、潜力型、基础型三类。其中,领先型县市187个,未来发展主要受限于空间范围狭小、行政等级偏低,应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扩权赋能激发县域发展自主性和能动性,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潜力型县市687个,主要面临过早过快“去工业化”、人口和资金外流、经济调控能力弱、开发区作用不突出等问题,未来需要以锻长补短为核心,开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两大引擎,培育县域经济新增长点。基础型县市996个,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生态、能源和边疆安全重任,客观上牺牲了发展权,统筹发展和保护压力大、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难度高,需要国家和省级层面统筹协调和利益补偿,推动点上开发、面上保护,将资源环境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关键词:
县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分类 差异化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钞小静 廉园梅 沈路
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加快发展的时代背景,立足“条件—过程—结果”的三维框架,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与均值赋权相结合的方法测算2013—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而利用Kernel密度估计、Moran's I指数和Markov链刻画其时空演进趋势,使用Dagum基尼系数及空间收敛模型分析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且条件维度、过程维度和结果维度三者之间的相对差距不断缩小;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始终领先;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依存性,具有“俱乐部趋同”特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间差异高于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差异,并占据主导地位;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大西北和东北综合经济区具有显著的σ收敛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利军 陈梦冬
文章以新阶段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立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选取34个指标构建省际可比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CRITIC-TOPSIS法对中国31个省份2008—2019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整体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分维度、分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地区间创新、开放维度差异较大,协调和绿色维度相对均衡,共享维度高低错落。各区域内泰尔指数变化显示:东部地区各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大,且呈扩大趋势;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小,且相对稳定;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内部差距逐渐缩小,发展失衡得到有效控制。根据指数平滑法得到的2025年预测值,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得到提升,区域差距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志军 梁晴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如何进一步推进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全国各地方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在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科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熵权法和系统聚类等方法测度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截至201 7年末,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东-中-西依次递减的阶梯状空间分布格局,各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具体表现为:综合水平最高是北京,其次是上海、广东、江苏和天津;重庆在众多中西部省份中一枝独秀,也是唯一进入全国前十的西部地区;广大中西部,尤其西部地区在综合质效、创新、协调、开放和共享等维度均相对较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敏 李书昊
研究目标:测度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方法:构建面向新时代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水平在不同省份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综合水平总体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依照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高低,30个省份被划分为明星型、平庸型和落后型三种类型。研究创新:构建了涵盖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机制完善、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协调共享、产品服务优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成果惠民10个方面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研究价值:把脉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布规律,为推进各省份全面、协同提升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伟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改革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指南。文章着力探究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判断标准,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功效系数法对2017年我国31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各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整体看创新发展水平偏低,而绿色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改观;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各维度上亦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整体看"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渐趋明显。希望通过各省份、各维度、各指标的全面测度,揭示出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态势及其空间分布规律,为各省份找出薄弱环节、补齐短板、精准施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经济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师博 任保平
利用新方法测算了基于经济增长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维度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1992-2016年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在波动中上升,其中在1992-2014年经历了4个完整的周期,2015年开始新一轮周期波动。近年来中国省际经济增长质量波动周期的时间跨度逐渐拉大,结合2017年前三季度的宏观数据可以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将进入较长时期的上升通道。预计2020-2022年,我国平均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将由2016年的0.49上升至0.55,经济增长质量最高的上海将超过0.85。但东、中、西部经济增长质量分布非均
关键词:
宏观经济 高质量发展 非均衡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陆宇正
以政策工具为X轴线,以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要素为Y轴线,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分析框架,对《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行条目编码和文本分析,发现该文件的政策工具配置全面,政策内容丰富度高,囊括了职业教育改革的不同维度,对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极强的前瞻性和引领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权威工具使用过溢、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失衡、内容维度分布不均等潜在风险。基于此,提出职业教育政策在制订上需均衡使用政策工具,扩充职教发展要素,完善政策评估体系,以此提高政策与职教发展适切性,细化政策具体实践举措,降低职业教育政策执行风险。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政策工具 文本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杰 陆洪阳 孙自敏
文章基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内涵,构建涵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加入时间变量的熵权法对2001—2021年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和QAP分析方法揭示其差异来源和形成机理。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高但呈上升趋势,其主要优势在开放,主要劣势在共享,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特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差异的主要空间来源,开放差异和创新差异是差异的主要结构来源;创新差异、协调差异、绿色差异、开放差异和共享差异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的作用强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特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君 张慧楠
研究目标: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测度不同区域能源消费的空间相关性与空间异质性。研究方法:使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测度区域间的空间相关性,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测度区域间的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中国能源消费呈现北方"高-高"集聚,南方"低-低"集聚的分布特征。创新发展对能源消费的抑制效应北方要高于南方;产业协调发展对能源消费影响处于上升区间,影响较大的区域是西南和西北地区,影响较小的区域是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对能源消费的拉动效应南方要高于北方;绿色发展的调整空间西部和北方地区要大于东南沿海地区;开放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刺激作用东南沿海地区要高于东北和西北地区;共享发展对能源消费的拉动效应西部地区要大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研究创新: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能源消费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价值: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目标、资源禀赋水平、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国际国内分工的不同,决定了采取差异化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方能达到预期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