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94)
2023(18306)
2022(15463)
2021(14508)
2020(11902)
2019(27213)
2018(26706)
2017(50153)
2016(26866)
2015(30157)
2014(29911)
2013(29228)
2012(27164)
2011(24669)
2010(25362)
2009(23651)
2008(23344)
2007(20714)
2006(18766)
2005(17221)
作者
(74516)
(61696)
(61616)
(58840)
(39785)
(29493)
(27808)
(23696)
(23571)
(22366)
(21137)
(20656)
(19995)
(19846)
(19377)
(19096)
(18340)
(17814)
(17799)
(17594)
(15695)
(15130)
(14972)
(14375)
(14037)
(13918)
(13632)
(13621)
(12319)
(12197)
学科
(125784)
经济(125680)
管理(83088)
(77760)
(63765)
企业(63765)
方法(46614)
数学(40888)
数学方法(40246)
中国(39069)
(35920)
(32442)
地方(30670)
业经(26817)
(24330)
(23170)
贸易(23151)
(22471)
技术(22150)
农业(21386)
(21317)
(21143)
银行(21127)
(20386)
(19898)
金融(19896)
理论(18622)
(18485)
财务(18422)
财务管理(18367)
机构
学院(380050)
大学(377022)
(170246)
经济(166937)
管理(145069)
研究(134113)
理学(123194)
理学院(121890)
管理学(119846)
管理学院(119133)
中国(105625)
(83039)
(80029)
科学(75417)
(66687)
财经(62123)
中心(60308)
研究所(59345)
(58875)
(56310)
(53825)
经济学(52941)
北京(51878)
(50282)
师范(49882)
(48281)
业大(47723)
经济学院(47245)
(46782)
财经大学(45547)
基金
项目(239830)
科学(191156)
研究(182323)
基金(173759)
(149169)
国家(147922)
科学基金(128171)
社会(118361)
社会科(112507)
社会科学(112485)
(93841)
基金项目(89284)
教育(85208)
自然(78642)
(78030)
自然科(76937)
自然科学(76922)
自然科学基金(75560)
编号(73763)
资助(72324)
成果(61337)
(55636)
重点(54275)
(53852)
(53472)
课题(53088)
国家社会(49358)
创新(49316)
教育部(47264)
(46099)
期刊
(200499)
经济(200499)
研究(125767)
中国(86374)
(66339)
管理(59339)
(50601)
科学(49257)
教育(48597)
学报(48310)
(41561)
金融(41561)
大学(38667)
技术(36746)
学学(35996)
农业(34615)
经济研究(34015)
财经(31940)
业经(31308)
(27733)
问题(24958)
(22354)
技术经济(21369)
统计(20421)
国际(19909)
世界(19896)
(19501)
(19216)
商业(17408)
(17308)
共检索到607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雄飞  李香菊  杨欢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但目前传统经济发展优势减弱、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积极探寻符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仍将是后续工作的重头戏。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对高质量发展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在供需两端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分析财政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现实问题,可以由浅入深,帮助我们全面把握财政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高质量发展下的财政模式,可以从创新驱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开放共享经济三个维度来构建,并通过创造多层次的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现代税收体系、提升营商环境和推进财政与其他改革配合四个方面予以完善和充实。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  陈云菲  
文章通过构建包含家庭、“新基建”生产部门、一般生产部门和政府四个主体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究政府“新基建”投资、财政减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一单位标准差“新基建”生产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冲击,政府“新基建”投资冲击的激励效果较小,在1年左右到达顶峰,调整周期约为10年。在公众预期下实行的三种“新基建”政策中,计划二,即前期以政府投资为主带动“新基建”生产部门发展,后期降低政府投资比例,以社会资本为主,“新基建”和一般生产部门产出增加,提高了社会投资和消费,调整周期大约为7年,实现相对稳定增长。此外,减税政策仅在短期内带动了经济发展,长期则不利于居民消费和投资。因此,在“新基建”计划早期政府资本应积极参与,后期需根据“新基建”生产部门发展阶段适当调整投资比例,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逐步转化为以社会资本为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琴  刘成奎  
本文基于2000~2017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选取索洛余值法计算的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检验财政分权体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从地区技术创新角度识别财政分权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财政分权体制的不完善对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的负向影响。影响机制分析表明,财政分权会制约地区技术创新,进而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一定负向影响。亟需转型的中国经济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各地区应合理利用资源配置自主权,加大政府创新偏好力度,以更好地发挥技术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乔  汪宇麒  吴宗福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三个方面的瓶颈问题,难以适应共同富裕要求:一是县域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严重;二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三是县域资源利用效率低,经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受国内外经济下行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冲击,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更加困难。县级财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县域财政的健康运行对于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性、基础性作用。然而,我国县域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财政收入增收乏力、财政支出压力加大、地方债务风险突出等方面。为了夯实县域财政基础,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议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改革财政体制机制,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奠定共同富裕基础;二是推进县域产业转型,增强县域经济活力,拓宽县域财政来源;三是完善财税政策制度,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率;四是严格地方债务管理,防范地方债务风险,保证县域经济安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仁桥  沈路  钱丽  
基于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2008—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及空间相关性,选取3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各创新指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为0.322,中西部地区明显偏低,经济创新发展和经济开放发展指数不高是其主要原因。中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②全国两阶段创新势力均明显偏低,东部地区省份两阶段创新指数、创新势力和创新效率值均处于全国较优水平,而中西部省份至少在某一阶段绩效损失显著;③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科技研发阶段创新指数呈U型曲线关系,成果转化阶段创新势力有利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政府支持在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指数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安  邱国庆  
本文以财政分权改革为契机,选取2000—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将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财政分权显著抑制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二者之间呈现一定倒"U"形关系,但会因地区差异而表现出不同效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着重优化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有效约束地方政府扩张性支出行为以及建立良好的财政制度体系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财政分权改革的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文宗瑜  
博士研究生毕业在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工作时,才初识《中国财政》,一晃也近30年了。当时,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在中国人民大学南墙外租房办公,多人共用一间光线不怎么好的老旧房屋。幸好还有间小图书阅览室,每每吃过午饭我都会雷打不动地到这间阅览室翻阅杂志、报纸与图书。《中国财政》就摆在阅览室门厅桌案最显眼处,因此我便结识了她,每期出刊都要一"读"为快。即使进入电子化时代,我仍习惯阅读纸质版,不过不再需要到阅览室了,近20年来《中国财政》一直坚持给我赠刊,对此深表感谢。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宏  乔晓  
随着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其动能也随之需要转换,动能的转换应该有相应的创新模式支撑,即由模仿创新模式向自主创新模式的"换角"。然而,创新模式"换角"却身陷"模仿创新"的漩涡。日韩作为"东亚增长奇迹"的典型代表,其成功的创新"换角"经验值得借鉴。本文采用经验分析和OLS回归的研究方法,从创新产出和投入视角对中日韩三国进行交叉对比论证研究,结果表明:一是中国已经进入了创新模式"换角"阶段;二是"换角"不是摒弃原有创新模式,而是创新模式主角的转换;三是这种"换角"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期的过程;四是错过这一时机将有可能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据此,提出我国政府和企业在"换角"阶段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东西部联动和对口支援等机制来增加科技创新力量,以创新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心探索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宁夏财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政策、机制、管理、体制"四种创新",在支持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取得了成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德旭  郑联盛  
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功能是我国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在哪些方面进行重点突破?应该如何利用专项债等政策工具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如何运用积极财政政策保证养老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应对财政政策的潜在风险?对此,我刊特约请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讨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欧文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丽君  
<正>近年来,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这也给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对包头市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分析,我们认为拓展财政政策发力空间,不断调节和优化政府收支活动,可以为地方政府应对“三重压力”挑战、更好地履行公共行政管理职能、落实地方社会管理责任、推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保障工具。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欧文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储德银  姜春娜  
财政透明作为建立现代财政体制的内在诉求与制度基础,不仅能够通过促进公共部门的高效运行与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直接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通过优化外来投资者面临的制度环境与增强地方政府对于FDI的吸引力间接作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诠释财政透明与FDI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以及提出研究假设。其次,通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与采取3SLS估计实证考察财政透明与FDI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财政透明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呈负向抑制效应,而FDI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具有显著地区异质性。最后,通过对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标准化回归估计进一步考察发现:财政透明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存在双重作用机制,即财政透明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地方经济增长质量,还可以通过促进FDI流入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间接影响;FDI在发达地区能显著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但在欠发达地区反而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产生抑制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吴云勇  王炳峰  
基于2005—2018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模型研究财政分权、金融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国层面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对整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作用,但金融隐性分权也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定部分产生正向作用;区域层面金融隐性分权在东部地区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生正向作用,而其他地区则更倾向于财政分权和金融显性集权。因此,需要确立因地制宜的财政分权与金融分权制度安排,优化各级政府财政体系的建设,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发展,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