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0)
2023(11917)
2022(10152)
2021(9434)
2020(8091)
2019(18714)
2018(18365)
2017(34706)
2016(18804)
2015(21747)
2014(22002)
2013(22051)
2012(21022)
2011(19350)
2010(19567)
2009(18449)
2008(18496)
2007(16818)
2006(14817)
2005(13742)
作者
(56134)
(47057)
(46916)
(45132)
(30225)
(22498)
(21656)
(18313)
(17853)
(16924)
(16400)
(15693)
(15126)
(15038)
(14879)
(14691)
(14002)
(13883)
(13672)
(13558)
(11836)
(11535)
(11511)
(10801)
(10773)
(10690)
(10303)
(10251)
(9528)
(9391)
学科
(100396)
经济(100307)
管理(51377)
(49469)
方法(40251)
(37833)
企业(37833)
数学(36052)
数学方法(35801)
中国(27612)
(21994)
(21884)
地方(21066)
(18397)
(18302)
贸易(18291)
(18113)
(17778)
业经(17740)
(16644)
银行(16620)
(15880)
(15533)
金融(15531)
农业(14377)
地方经济(13681)
(13181)
财务(13156)
财务管理(13110)
(12978)
机构
大学(285139)
学院(283602)
(132824)
经济(130309)
管理(103921)
研究(101853)
理学(87506)
理学院(86492)
管理学(85164)
管理学院(84621)
中国(83232)
(61501)
(60723)
科学(58479)
(52394)
财经(48520)
研究所(47075)
中心(46390)
(45450)
(44022)
经济学(43564)
(43279)
北京(39459)
经济学院(39216)
业大(37920)
财经大学(35849)
农业(35703)
(35695)
(35234)
师范(34911)
基金
项目(174959)
科学(136983)
研究(128935)
基金(128177)
(110939)
国家(110051)
科学基金(93192)
社会(83962)
社会科(79583)
社会科学(79563)
基金项目(66549)
(65501)
教育(58806)
自然(57526)
自然科(56175)
自然科学(56152)
(55410)
自然科学基金(55180)
资助(54398)
编号(51268)
成果(42482)
(40451)
重点(39573)
(38453)
国家社会(35844)
课题(35810)
(35412)
教育部(34970)
中国(34118)
大学(33809)
期刊
(152256)
经济(152256)
研究(93268)
中国(57390)
(48693)
学报(41570)
(41090)
科学(38399)
管理(37873)
(33280)
金融(33280)
大学(31478)
学学(29638)
农业(27278)
经济研究(25776)
财经(25435)
教育(25384)
技术(24866)
(21976)
业经(21048)
问题(20061)
(18332)
技术经济(16347)
国际(16177)
世界(15965)
(15507)
统计(15423)
理论(13635)
(13032)
经济问题(12754)
共检索到444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惺惟  
7月14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当前,分析中国的金融风险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背景就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会导致不良贷款率的提升,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技术革命和所谓的经济奇迹之后,因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佩珈  梁婧  
危机以来,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及其伴随的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经济增速放缓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IMF认为,主权债务风险将是未来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当前中国正步入增速放缓、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债务风险问题也备受关注,中国经济各部门的债务率(杠杆率)发生了哪些变化,蕴含了何种风险,未来该如何应对?本文对杠杆率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之间的作用进行理论探源,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各经济主体杠杆率的构成及变化,并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以期捕捉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环节和风险薄弱领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振宇  
文章就"去杠杆"这一热点问题展开,分析了中国的负债问题和"去杠杆"的可行方案。文章首先分类分析了中国的常见负债类型以及各种类型负债对应的潜在风险程度,其次从多个角度分析了中国高杠杆率的成因,最后就中国"去杠杆"问题展望开来,提出了未来中国债务水平的可能发展方向以及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牛慕鸿  纪敏  
"杠杆率"首先是微观的财务概念,一般是指经济主体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在统计上,负债与股权之比、资产与股东权益之比、资产与负债之比,以及上述指标的倒数,都可用于衡量杠杆率,本轮危机后国际银行监管领域新设的"杠杆率"监管指标,就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一级资本与调整后的表内外资产余额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寅  王园园  
过度杠杆化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带来重大风险,积极稳妥去杠杆成为当务之急。利用经济增长理论,将市场主体实施过度杠杆化的动机解释为"庞氏游戏",据此探讨"过度杠杆化是受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更迭的影响而引发的资源错配"这一命题。引入Ramsey模型、Arrow干中学模型和Romer知识溢出模型,分析不同模型下产生过度杠杆化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以外生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旧增长模式及以内生技术积累为特征的新增长模式均会自发抑制过度杠杆化,但以新旧经济成分共存为特征的增长模式转型阶段可能产生资本利差进而激励过度杠杆化,并且不同经济成分间要素流动受限与信息不对称强化了该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万铭  李海明  
本文归纳了经济转型时期的特征事实 ,对现有各种解释这些特征事实的文献作了系统评述。这些解释基本上被归结为三类 :来自新古典主义、渐进主义和政策或战略论者 ,它们注意改革以来的已有成就和导致改革独特路径的具体因素 ,因而对改革作了片面的理解。基于制度主义的思路 ,相应地提出了一个理解改革的制度主义框架 ,它或许可以保持理解各类及不同时期经济转型的逻辑一致性和完整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亚婷  
近10年来,中国是全球杠杆率增长最快的国家。自2016年末重启新一轮去杠杆至今,"去杠杆"已经成为供给侧改革中最受关注的政策。文章构建了金融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并编制了2015年社会核算矩阵,定量测算了各机构部门去杠杆,以及不同的去杠杆力度和去杠杆政策组合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激烈的去杠杆政策将使得信用创造大幅收缩,可能使得经济陷入萧条;实现"漂亮"的去杠杆,要注意政策对冲;同时,居民部门加杠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效率优于政府部门。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汪冬梅  
经营杠杆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营风险评价,对于经营杠杆和经营风险的关系,理论界的探讨似乎仅止于前者能够反映后者的大小。二者之间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复杂的逻辑关系?如果存在,导致这种逻辑关系的根源是什么?本文运用经济学的一般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纪敏  李宏瑾  杨小玄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跨国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对杠杆率、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转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理论分析表明,杠杆率、债务投资效率、投资率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经过长达三十年高速增长之后,传统的高储蓄支撑的投资导向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过于依赖投资主导的增长模式则不利于经济发展。同时也要看到,虽然降低杠杆率和投资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如果债务效率下降过快,即使GDP能够保持一定增速,但杠杆率仍可能上升较快,由此也可能引发融资成本上升而带来债务流动性风险,最终也会引发"债务—通缩"风险,提高债务效率对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永功  
影响利率杠杆力度因素探析刘永功利率杠杆是引导资金流向、流量的工具,是货币当局贯彻国家意志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利率杠杆力度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确定的利率、利率体系、利比、利差、利率水平,从不同角度分割借贷双方利益,调节资金供求关系,引导资金的流向...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淼  
居民部门杠杆率的结构及变动情况居民部门杠杆率不断上升,由2008年的17.9%上升至2019年一季度末的54.3%,研究居民部门杠杆率结构的变化需要从资产负债表的角度进行分析。金融资产增速较快但非金融资产占比仍旧较高。从资产构成看,居民部门资产分为两部分:一是包括房产、车产在内的非金融性资产,二是现金、股票、基金和债券等在内的金融性资产。金融资产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建銮  赵春艳  南士敬  
本文通过在一个包含企业、银行和家庭的DSGE模型中引入家庭部门和企业部门的信贷约束,考察不同部门的贷款抵押率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不同程度的贷款抵押率下技术冲击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正向的家庭房贷抵押率冲击对借贷型家庭的贷款、消费和房屋需求以及房价均产生正面影响;对投资、产出和储蓄型家庭的房屋需求均产生负面影响。正向的企业贷款抵押率冲击对企业贷款、投资、产出、工资、两类家庭的劳动供给及其消费均产生正面影响。在面对同样的技术冲击时,较高的家庭房贷抵押率下,消费提升的幅度较大,而产出、投资以及房价提升的幅度却较小。在面对同样的技术冲击时,较高的企业贷款抵押率下,产出、投资和消费提升的幅度都较大,而房价提升的幅度却较小。基于以上结论,须高度关注家庭贷款的不正常增长,警惕家庭房贷杠杆率变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差别化信贷抵押率政策,引导更多资金流向民生,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鹤  王沈南  何帆  
借鉴明斯基"金融不稳定假说",基于"收入—债务"的三种分类,从"流量"层面构建并测算了主要经济体居民部门的"明斯基杠杆率"。研究发现,中国居民部门的杠杆率在2009—2010年以及2016—2017年加速上升,以房贷为主的中长期贷款的快速攀升是"加杠杆"的主要原因。国际比较结果表明,"明斯基杠杆率"的快速上升往往是发达经济体金融危机的前兆。实证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债务率指标,"明斯基杠杆率"对消费降速和金融危机等宏观变量的解释力度更强,是反映居民宏观杠杆率的良好指标。中央政府应充分警惕居民部门"流量"约束快速增大对宏观经济带来的中长期负面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擎  孟世超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然而企业杠杆率却呈现"逆周期"上升,同时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杠杆率呈现"所有制分化"。上述中国企业杠杆率特有的周期演变机制有待探索。在优质资产相对缺乏和政府影响力较为强大的背景下,预算软约束和政府隐性担保对企业杠杆率的周期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本文基于Dewatripont and Maskin(1995)关于预算软约束的建模思想,引入经济基本面和政府隐性担保,考察了企业与银行间借贷博弈的均衡性质,进而探究了企业杠杆率在不同经济基本面下的变化规律。本文的理论模型证明,给定隐性担保水平,企业杠杆率的周期性取决于预算软约束的周期性,随着经济形势由差转好,预算软约束先增强后减弱,企业杠杆率逐渐从"周期性不定"转为"逆周期"变化。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政府隐性担保的内生选择路径,发现其周期性变化对企业杠杆率周期演变过程中的所有制结构分化具有解释力,在其"递减型"或"倒U型"路径下,民营企业杠杆率周期性不定,国有企业杠杆率则在较长区间内呈"逆周期性"。本文最后还将现实中的有关政策措施纳入模型,讨论了机制优化的思路及其对企业杠杆率周期性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泓  
10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长期奉行"一边倒"的对外开放战略,并和苏联、中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建立了比较密切的经济关系。中国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都是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进行的,并由此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