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52)
2023(15529)
2022(13172)
2021(12442)
2020(10550)
2019(24570)
2018(24098)
2017(45232)
2016(24033)
2015(27281)
2014(27224)
2013(27024)
2012(25228)
2011(22834)
2010(22620)
2009(21072)
2008(20880)
2007(18136)
2006(15567)
2005(14161)
作者
(69202)
(58446)
(57736)
(55383)
(37161)
(27966)
(26587)
(22704)
(22048)
(20635)
(20001)
(19561)
(18520)
(18385)
(18151)
(18118)
(17235)
(17233)
(16767)
(16674)
(14487)
(14190)
(14020)
(13400)
(13248)
(13107)
(12832)
(12485)
(11771)
(11500)
学科
(118673)
经济(118570)
管理(66979)
(63196)
方法(51277)
(50611)
企业(50611)
数学(45937)
数学方法(45409)
中国(30146)
(26971)
(26726)
地方(23221)
(22976)
业经(22113)
(21089)
贸易(21081)
(20519)
(19151)
农业(18086)
(16609)
金融(16606)
(16557)
财务(16506)
(16501)
银行(16474)
财务管理(16466)
(15925)
环境(15771)
(15751)
机构
大学(351791)
学院(348516)
(157805)
经济(154960)
管理(133872)
研究(123709)
理学(115540)
理学院(114239)
管理学(112285)
管理学院(111625)
中国(94828)
(73739)
科学(72893)
(69960)
(62029)
中心(56942)
研究所(56445)
(56405)
财经(56207)
(51217)
经济学(50290)
(49836)
业大(49800)
北京(46650)
经济学院(45185)
农业(44339)
(44204)
(44022)
师范(43776)
财经大学(41859)
基金
项目(233250)
科学(184965)
基金(173513)
研究(167585)
(152046)
国家(150872)
科学基金(129373)
社会(109765)
社会科(104298)
社会科学(104273)
基金项目(90690)
(87559)
自然(83158)
自然科(81283)
自然科学(81258)
自然科学基金(79854)
教育(76650)
(74940)
资助(71994)
编号(65491)
成果(53148)
(53090)
重点(52933)
(50319)
(47928)
国家社会(47313)
教育部(45785)
科研(45450)
创新(45067)
课题(44637)
期刊
(168960)
经济(168960)
研究(103830)
中国(65191)
(55179)
学报(54490)
科学(50698)
(49942)
管理(48563)
大学(41541)
学学(39193)
农业(34075)
(31665)
金融(31665)
技术(30819)
教育(30110)
经济研究(29035)
财经(28667)
(24807)
业经(24066)
问题(22225)
(20202)
统计(20136)
(19161)
技术经济(18822)
世界(18171)
国际(17971)
(17452)
(16195)
理论(16126)
共检索到520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连友  李帆  
本文在已有研究(李连友和张曦,2012)基础上,继续以国内外原有的14家较有影响的机构为样本,先是通过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对这些机构关于2011—2015年间中国GDP增长速度预测的准确性进行了简要评述;而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4家机构五年的总体预测结果准确性进行了排序,并与这些机构关于中国2006—2010年间经济预测准确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机构对2011—2015年中国经济预测所表现出的特征为:首先,五年间各机构预测准确性最高的是联合国,最差的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宋国青教授,其余为较高或一般;其次,各机构预测值呈正态分布,且集中趋势越来越明显。各机构对中国2011—2015年经济预测与2006—2010年相比,也表现出许多不同的特征,主要包括:第一,各机构经济预测的准确性排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动;第二,各机构的预测准确性在不断提升,预测误差有逐年缩小的趋势;第三,有些机构中由个人预测的误差偏大,而由机构组织预测的误差偏小;第四,国内机构的预测误差偏大,而国外机构的预测误差偏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廖信林  王立勇  
2010年以来,国内外学者和机构纷纷对中国2011年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包括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本文通过对已有观点进行梳理和评析后发现,比较各学者和机构对经济增长率预测存在一定差异,预测质量不断提高,准确率有所提升,其中80%的预测准确。通过已有对2012年经济实际增长率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预测者认为2012年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下行阶段,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回落。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连友  张曦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及排名赋值分析对国内外14家机构或个人对2006-2010年中国GDP增速预测的准确性做出评价,并对预测偏误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本文分析结果表明:①预测准确程度排在前两位的均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宋国青和中科院,排在后四位的均为中国人民银行、德意志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及联合国。②经济相对繁荣时,预测者预测偏误较大;经济相对衰退时,预测偏误较小。③不同背景的预测者预测的准确性存在差异,个人预测者在这5年中预测误差相对较小,而机构预测误差相对较大。④在经济繁荣期,各预测者倾向于低估;而在经济衰退期,个人机构预测者倾向于高估,机构预测者则倾向于低估(2008年除外)。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友群  王立勇  廖信林  
2011年以来,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与机构对中国2012年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进行了预测。通过对现有观点的梳理与评析后发现,各预测者对经济增长率预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预测准确率有所下降。关于2013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者们总体比较乐观,绝大多数预测者认为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在2012年基础上温和反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立勇  陈杰  
2006年以来,国内外机构、学者纷纷对我国2007年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本文通过对已有观点进行梳理和评析发现,各机构和学者对经济增长率预测质量不断提高,但准确率仍较低,2007年仅为14.3%。本文对2008年经济实际增长率预测结果进行梳理后发现,绝大多数预测者认为2008年我国经济增进将稳中趋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立勇  陈杰  陈志新  
2009年以来,国内外机构、学者纷纷对我国2010年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包括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本文通过对已有观点进行梳理和评析发现,各机构和学者对经济增长率预测差异较大,其中46.5%的预测准确,预测质量不断提高,准确率大幅提升。通观各种对2011年经济实际增长率的预测,绝大多数预测者认为2011年我国经济将在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适度回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立勇  陈杰  
2007年以来,国内外机构、学者纷纷对我国2008年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包括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本文通过对已有观点进行梳理和评析发现,各机构和学者对经济增长态势的判断十分准确,但对经济增长率预测结果的准确率仍很低。本文对2009年经济实际增长率预测结果进行梳理后发现,绝大部多数预测者认为2009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下行阶段,经济增长率将继续回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立勇  余经纬  陈杰  
2012年以来,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与机构对中国2013年实际经济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进行了预测。通过对现有观点的梳理与评析后发现,各机构和学者对2013年经济增长率预测存在较大差异,其中机构预测准确度相对较高。关于2014年经济增长态势,绝大多数机构和学者认为2014年经济增长率与2013年基本持平,经济增长平稳,波动幅度较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杰  王立勇  
2008年以来,国内外机构、学者纷纷对我国2009年经济增长率进行预测,包括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本文通过对已有观点进行梳理和评析发现,各机构和学者对经济增长率预测差异较大,其中32.5%的预测准确,9.3%的预测比较准确,58.2%的预测不准确。本文对2010年经济实际增长率预测结果进行梳理后发现,绝大多数预测者认为2010年我国经济将处于上行阶段,在2009年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反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汉林  魏磊  
本文首先考察1999~2007年期间IMF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的预测数据,结果发现,IMF对世界经济的预测存在偏低倾向,对中国经济预测的悲观倾向更明显。其次,本文考察了世界银行的预测数据,结果发现,世界银行对世界经济的预测也存在偏低倾向,对中国经济的预测过于悲观。最后,本文比较了IMF和世界银行的预测,结果发现,二者在对世界经济的预测准确性上差别不大,IMF稍微优于世界银行的预测;二者对中国经济的预测均存在严重偏低倾向,世界银行对中国经济预测的悲观倾向更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洪  金林  
本文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对1953—2010年中国GDP数据和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人力资本等因素建立了半参数回归模型。然后,文章对模型进行了统计诊断分析,计算了相关统计诊断量,利用统计诊断量得到了模型的异常点,基于此对中国GDP数据的准确性进行了讨论:中国GDP数据的异常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时间段1958—1961年和1991—1994年。文章最后对基于半参数回归模型统计诊断的统计数据准确性评估方法进行了评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洪  昌先宇  
中国GDP数据的准确性评估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从反逻辑思路,通过考察作为技术进步的替代性指标全要素生产率(TFP),反观GDP及其增长率是否准确或可信。运用隐性变量法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测算中国1979-2008年间TFP增长率,分析GDP数据是否存在误差。结果表明1981年、1988年和2000年的TFP增长率的下降,找不到非正常情况下外生因素的影响,本文认为是由GDP核算误差造成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峥萍  
本文采用产出增长、CPI和经常项目三个经济变量,分别从数据预测和趋势预测两个方面考察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世界经济预测的准确性;同时作了IMF与其他预测的准确性横向比较,以期对IMF的《世界经济展望》(WEO)的预测准确性作尽可能的全面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WEO预测偏差的可能性原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海利  吴明明  
收入预测是对未来财政收入总量及其结构的推测,是财政部门编制预算的基础。准确的收入预测是形成一个优质预算的必要条件。我国财政收入预测的准确性(特别是税收收入预测的准确性)偏低、常年被低估的特征与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预测形成了较大的反差,除了在专业预测队伍、预测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需要加强外,还需要在制度上保证预测的独立性与竞争性,强化超收资金的管理,以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预测的质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航  黄子昌  游斌  
文章没有纯粹从传统计量经济模型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经济时间序列预测的准确性问题,而是提出关于将辅助方法(图形分析、模型选择准则、组合预测)嵌套在预测的整个过程中,用尽量多的信息对模型进行筛选、利用,避免因片面地利用某些准则而漏选最优模型,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