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67)
2023(14100)
2022(11871)
2021(11185)
2020(8910)
2019(20283)
2018(20014)
2017(37780)
2016(20276)
2015(23273)
2014(23295)
2013(23366)
2012(22485)
2011(20882)
2010(21426)
2009(20144)
2008(20093)
2007(18537)
2006(17215)
2005(16099)
作者
(60195)
(50813)
(50593)
(47988)
(32409)
(24550)
(22546)
(19675)
(19409)
(18205)
(17666)
(16892)
(16475)
(16303)
(15967)
(15400)
(14903)
(14694)
(14415)
(14330)
(13117)
(12513)
(12430)
(11831)
(11527)
(11491)
(11252)
(11105)
(10477)
(10177)
学科
(111389)
经济(111281)
(60781)
管理(51668)
(51067)
(37356)
企业(37356)
农业(34049)
中国(33719)
方法(33667)
地方(29435)
数学(29201)
数学方法(28851)
业经(26130)
(20873)
(20092)
贸易(20075)
(19461)
(19170)
(19084)
(18073)
(17757)
银行(17742)
(17279)
(16865)
金融(16865)
地方经济(16243)
(14957)
环境(14850)
(14639)
机构
学院(307946)
大学(304962)
(144115)
经济(141327)
研究(117539)
管理(112044)
中国(94104)
理学(93916)
理学院(92814)
管理学(91443)
管理学院(90858)
科学(66468)
(66267)
(63919)
(62752)
(60392)
研究所(53736)
中心(52810)
(48862)
农业(48437)
财经(48186)
业大(45062)
经济学(44573)
(43582)
北京(43179)
(42530)
师范(42205)
(40658)
经济学院(39771)
(38740)
基金
项目(187335)
科学(148034)
研究(142697)
基金(135877)
(117403)
国家(116314)
科学基金(98303)
社会(94304)
社会科(89084)
社会科学(89065)
(71753)
基金项目(69967)
教育(63298)
(59669)
编号(57979)
自然(57957)
自然科(56566)
自然科学(56552)
资助(55987)
自然科学基金(55543)
成果(48630)
(47029)
(42969)
重点(42144)
课题(41047)
国家社会(39919)
发展(39258)
(38653)
(37814)
(36883)
期刊
(182303)
经济(182303)
研究(103175)
中国(72987)
(67836)
农业(45938)
(45696)
学报(44909)
科学(44581)
管理(42776)
(37636)
金融(37636)
大学(35759)
教育(33918)
学学(33615)
业经(31814)
经济研究(27717)
技术(27096)
财经(25214)
问题(24715)
(22529)
(22038)
世界(20617)
(19874)
国际(18126)
技术经济(17378)
经济问题(16393)
农村(16311)
(16311)
农业经济(15880)
共检索到509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王建  
一、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从1979年至1988年间的十年经济体制改革,就其经济的增长方式看,具有显著地“由重转轻”特征,即在农、轻、重三大物质产业部门增长格局中,由改革前30年长期持续的以重工业主导增长格局,转向以农业而后是轻工业主导增长的格局,这种不同于以往增长格局的出现,与1979年以来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和在经济体制中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密切相关。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二十年内经济建设的宏伟战略目标,是我们研究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依据。要达到战略目标,庞大资金从何积累,又如何根据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来解决农业发展战略中的资金问题?首先要研究农业本身积累,研究财政、信贷资金的再分配,也要立足于农村经济自身积累的范围内,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当然,这里并不排除国民经济各部门在迅速发展中的相互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伟  许宪春  蔡志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9.36%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25年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在这一基础上,2002年,中国又提出了在20年里使GDP再翻两番的新的长期经济增长目标。本文从中国经济与东亚经济比较、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等方面,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可能、趋势、增长速度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一 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01 8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那些久已存在的深层矛盾和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这些矛盾和问题集中表现在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的滞缓状态上。进入1992年之后,在国民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和市场经济空前活跃的情况下,农民收入增长滞缓的状况并未出现明显的改观,反而又凸显出种种于农业和农民不利的新的情况和问题,其中包括农业贸易条件继续恶化,收购农产品“打白条”,农业资金外流,开发区圈占耕地,以及农民负担加重等等,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铁铮  孙宏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锋  
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发展是当前经济建设的主要趋向,受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镇。为推动城乡经济协同发展,应加大对农村地区资源的支持力度,调整城乡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建设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同时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卫武  李崇光  刘春仁  
通过对湖北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转轨分析,认为湖北农村经济已基本实现第一次飞跃;重点阐述了二次飞跃的内涵和期望目标。通过纵横向两个方面的比较,分析了湖北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有利条件和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紧紧抓住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小康,走向富裕这个中心目标,提出了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路线,对双重目标的统一、农业二次开发、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农业科技进步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论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任国柱  
黄河中游地区是我国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农村经济基础较薄弱的地区之一,本文对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区位、资源等优势条件和生态环境、科技文化等限制因素进行了分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潜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探讨了今后本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与途径等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怡然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农村经济在党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一环,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至今尚未有效解决的问题,其中农村金融就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造成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局面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我国由来已久的金融排斥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在梳理分析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的基础上,就如何解决提出一些粗浅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德军  张洪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中央两个一号文件公布之后,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小城镇的建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城镇的发展越来越显示了它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赵紫阳总理在“六五”计划报告中指出:“要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经济区。”农村小城镇介于中心城市和乡村之间,是城乡结合的连接点。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对改善生产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巫启玉  
一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不可能确定为建成一个农业省或一个工业原料省,必须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发挥优势,建成一个速度快、效益好的工业、农业、科技、文化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经济省份。在2000年以前这段时间内,无论从那一方面论证安徽省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谭亚美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自提出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地区的经济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详细解读了乡村振兴这一战略的发展目标;其次,强调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最后,提出了综合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