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0)
- 2023(13424)
- 2022(11369)
- 2021(10407)
- 2020(8668)
- 2019(19662)
- 2018(19272)
- 2017(35446)
- 2016(19143)
- 2015(21937)
- 2014(21867)
- 2013(21730)
- 2012(20568)
- 2011(19035)
- 2010(19140)
- 2009(18140)
- 2008(18016)
- 2007(16203)
- 2006(14707)
- 2005(13699)
- 学科
- 济(101177)
- 经济(101059)
- 管理(59181)
- 业(50572)
- 企(42565)
- 企业(42565)
- 方法(36133)
- 数学(31543)
- 数学方法(31190)
- 中国(26697)
- 财(22102)
- 地方(22001)
- 农(21198)
- 制(20633)
- 业经(20340)
- 学(18608)
- 贸(16497)
- 贸易(16485)
- 易(16019)
- 环境(15213)
- 银(15046)
- 融(15028)
- 金融(15025)
- 银行(15016)
- 体(14860)
- 行(14472)
- 地方经济(14279)
- 农业(13885)
- 和(13368)
- 理论(12838)
- 机构
- 大学(293977)
- 学院(289579)
- 济(133549)
- 经济(131083)
- 研究(109701)
- 管理(106369)
- 理学(90525)
- 理学院(89427)
- 管理学(87986)
- 管理学院(87438)
- 中国(84101)
- 京(63332)
- 科学(63228)
- 财(62273)
- 所(55946)
- 研究所(50474)
- 财经(48402)
- 中心(47596)
- 农(45861)
- 经(43948)
- 江(43750)
- 经济学(42975)
- 北京(40875)
- 院(39260)
- 业大(39187)
- 经济学院(38282)
- 范(37715)
- 师范(37336)
- 农业(35794)
- 财经大学(35756)
- 基金
- 项目(187662)
- 科学(148833)
- 基金(138454)
- 研究(137329)
- 家(121535)
- 国家(120652)
- 科学基金(102238)
- 社会(91001)
- 社会科(86450)
- 社会科学(86427)
- 基金项目(71609)
- 省(70509)
- 自然(63234)
- 教育(62881)
- 自然科(61730)
- 自然科学(61704)
- 划(60666)
- 自然科学基金(60626)
- 资助(57141)
- 编号(52126)
- 成果(44385)
- 重点(43672)
- 部(43550)
- 发(41586)
- 国家社会(39393)
- 创(38979)
- 课题(38591)
- 制(38324)
- 教育部(37511)
- 创新(36866)
共检索到457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崇强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国内外高度关注的议题,而经济适应性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构建了中国经济适应性能力的指标体系,应用多级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对1993-2014年间中国经济适应性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经济适应性能力总体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尤其是2002年后发展强劲;各子系统能力大幅提升,其中社会发展能力对经济适应性的贡献最大;但各子系统能力间由于缺乏协调性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在提升经济适应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亟需选择适应性和合理化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调控方向为环境治理、城镇化,以及经济制度中的科技创新与投入、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与市场分配资源等措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壮 赵炳新
现代经济实际上是混合经济,经济的运行一方面要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另一方而还要受到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当代经济发达国家主要依靠财政、金融等间接手段对其经济运行进行调控。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新的经济机制下,我国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既有财政、金融等间接手段,也有各种形式的计划以及产业政策等综合性较强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茜 胡昊 李名升 张殷俊 宋金平 张建辉 张凤英
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核心,以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为导向,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建立了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大子系统,12个要素,64个指标因子的生态文明综合评价体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系统间协调发展度的研究,从全国和省域两个尺度分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运用1990-2010年全国尺度的时序数据进行分析,表明21年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高,环境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能力不断加强。以中国省域为对象,定量研究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评价结果显示各省份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度基本呈现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的格局,但生态文明指数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忠意 林琳 陈志英 许定宝
基于财务柔性组织理论,本文利用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非金融类公司微观数据,从理论和实证检验分析了企业财务柔性能力对持续性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财务柔性对持续性创新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进一步,本文探讨了财务柔性可能存在的"协调创新效应"和"自适应效应"两种机制。协调创新效应相关检验结果显示企业储备的财务柔性能力能有效协调内外部资源,释放融资约束的负向影响,从而正向促进企业持续性创新。检验结果还显示,企业主动地调节财务柔性储备,能够在不同维度环境的不确定性影响下发挥"自适应效应",助力企业实现持续创新的目标。总体而言,本文结论改善了企业断点式或阶段式的创新投入方式,切实提升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和质量,对`实现我国创新"量质平衡"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崇俊 宁宣熙
一、交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DEA评价模型在现有各种评价方法中,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解决多输入输出时序性问题较为有效和便捷的方法。而从产业的划分上看,交通运输属于第三产业,是包含多种社会、经济投入及产出的生产过程。鉴于此,本文将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运用协调发展理论,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对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系统间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永红 刘冬萍
本文在分析安徽省经济、资源、环境情况的基础上,选择主成分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作为研究工具,评价1999—2010年安徽经济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各系统间协调发展的程度。结果显示,近年来安徽环境系统对经济、资源对经济的协调性较差。在此基础上构建并测算了安徽省经济、资源、环境三系统综合协调发展度,得出安徽省经济与资源、环境系统基本能相互协调发展,但环境仍然是制约三者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资源 环境 协调度 协调发展度 安徽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来卿 杨再高
本文在分析广州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经济结构对环境质量影响的背景下 ,运用数学方法和指标体系定量地评价广州市 1980年以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状况 ,得出广州近 2 0年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经历了由不协调到良好协调发展的 6个阶段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实行清洁生产等策略。
关键词:
经济结构 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欧阳峣 生延超
发展中大国后发地区的技术适应能力不是外生的,而是内生于后发区域的适宜技术选择中。如果后发区域所引进的技术与其现有的技术基础、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相适应,其技术适应能力就高,就能够较快地实现经济收敛。在拓展的"领先-追随"模型中加入适应能力参数,分析技术多元化基础上的技术适应能力。结果发现,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决定于两个区域的技术多元化程度、人力资本差距以及后发地区的人力资本和所引进技术的先进水平;后发地区多元技术与区域内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适应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即使在技术多元性和适应性的情况下,后发区域仍无法收敛到发达区域同样的人均产量和工资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昌发
金融调控是指金融调控机关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对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进行调节和控制,进而促进国家宏观经济平稳、协调发展的活动。在金融纷繁复杂、经济形势震荡不止的当今时代,要实现金融调控的预期目标、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单凭金融调控很难达到,需建立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和财政调控之间的协调机制,以及建立金融调控国际协调机制,方能更有效地实现金融调控的目标。
关键词:
金融调控 金融监管 财政调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夏显力 甘奇慧 党夏宁 赵凯
粮食安全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战略问题,主要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本文首先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单产、总产、粮食播种面积及其和农作物作物播种面积之比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回顾。然后从耕地资源、水资源、气候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粮食生产面临的约束性资源制约;从农田水利基础、粮食物流、农业科学技术、农民种粮积极性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国粮食生产的能动性资源制约因素。根据粮食生产的时空特征,从培育与推广、作物栽培与管理、收割与储运、优化粮食生产布局四个方面,探索了提高粮食产量的具体技术措施。最后从我国粮食生产所面临的资源性制约因素和能动性制约因素入手,构建包含激励、效率、预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忠海 洪芳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以锐不可挡之势向前发展。对经济全球化应有正确的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在有望加入WTO的背景下,面临的挑战更是不容忽视。中国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获益,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推动力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如何趋利避害,抓住机遇,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及其应采取的若干措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华
教育综合改革涉及政府系统所代表的公共权力主体、学校系统所代表的事业承办主体和社会系统所代表的事业需求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利益协调机制,特别是构建共同利益扩大机制、局部利益引导机制和冲突利益化解机制,促进教育领导权益、教育办学权益、教育需求权益等多重供需关系的良性互动,实现教育事业尤其是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持续优化发展。
关键词:
教育综合改革 利益主体 协调机制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赵嵌嵌 黄硕琳
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存在着缺乏高层协调机构、协同作用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等弊端,因此为了完善我国海洋管理体制,需要建立海洋综合协调机制。美国和日本这两种不同海洋管理体制的国家都非常重视协调机制的建设,在我国现有机构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建设经验,提出适合我国海洋管理协调机制的具体建议:建立健全的多主体合作机构、咨询和参谋机构,构建海洋综合协调组织模式图,并完善海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各涉海主体搭建有效沟通的平台,实现海洋综合管理的统筹和协调,完善我国海洋管理体制。研究亮点:从分析海洋综合协调机制的提出、概念和功能入手,探讨了我国海洋管理体制存在的现状和问题,着重总结了美国和日本的建设经验,并分别借鉴...
关键词:
综合协调机制 海洋综合管理 海洋管理体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健西 郝辽钢
在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转型期我国劳资关系协调措施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利用SPSS软件分析调研数据,得到转型期我国劳资关系的基本状况。进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诱导产生劳资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和协调措施。
关键词:
转型期 劳资关系 协调措施 实证研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夏汛鸽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于2004年12月12日在北京联合举行了"'2004中国经济形势评估座谈会"。会议学习贯彻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客观评估了2004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总结了相关经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瓶颈及难点,预测展望了2005年中国经济形势,一致认为2005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改革,并对继续深化改革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