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78)
2023(17190)
2022(13961)
2021(12947)
2020(11019)
2019(25156)
2018(25063)
2017(47952)
2016(25844)
2015(29433)
2014(29404)
2013(29410)
2012(27356)
2011(24773)
2010(25557)
2009(24312)
2008(24482)
2007(22239)
2006(20620)
2005(19668)
作者
(73940)
(61343)
(61040)
(58637)
(39366)
(29073)
(27863)
(23659)
(23374)
(22295)
(21198)
(20491)
(20265)
(19817)
(19339)
(18859)
(18263)
(17920)
(17764)
(17124)
(15956)
(14997)
(14972)
(14295)
(13929)
(13893)
(13677)
(13446)
(12299)
(12011)
学科
(135099)
经济(134894)
(93067)
管理(85817)
(82142)
企业(82142)
方法(50465)
数学(41258)
数学方法(40960)
中国(39002)
(37066)
(35475)
业经(35127)
(29574)
地方(26785)
(25688)
贸易(25666)
(25026)
农业(23576)
(22793)
财务(22729)
财务管理(22690)
(21983)
银行(21966)
(21548)
企业财务(21495)
(21300)
(20997)
金融(20997)
(20577)
机构
大学(383138)
学院(383053)
(182165)
经济(178950)
管理(147123)
研究(134794)
理学(123677)
理学院(122410)
管理学(120857)
管理学院(120106)
中国(111042)
(89120)
(82080)
科学(72105)
财经(68472)
(67522)
(62118)
(60562)
中心(60262)
研究所(59607)
经济学(58162)
(56343)
北京(53483)
经济学院(52206)
财经大学(50418)
(47629)
(47451)
(47440)
师范(47065)
业大(46857)
基金
项目(229288)
科学(183358)
研究(174435)
基金(169922)
(144775)
国家(143532)
科学基金(124443)
社会(116700)
社会科(110745)
社会科学(110717)
基金项目(87508)
(86355)
教育(79378)
自然(74628)
自然科(72950)
自然科学(72929)
自然科学基金(71743)
(71467)
资助(70471)
编号(68766)
成果(57916)
(53223)
重点(51432)
(50811)
国家社会(49808)
(49044)
课题(48394)
教育部(46934)
(45960)
人文(45454)
期刊
(217606)
经济(217606)
研究(132237)
中国(83534)
(71568)
管理(63206)
(53047)
科学(49445)
学报(48521)
(47479)
金融(47479)
教育(39686)
大学(39360)
财经(36858)
学学(36494)
经济研究(36391)
技术(35260)
农业(35199)
业经(33350)
(32040)
问题(28989)
(26606)
国际(23608)
技术经济(22861)
世界(22213)
(21170)
统计(19419)
现代(18718)
商业(18692)
经济管理(18363)
共检索到626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绵勇  
影响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根本原因,是观念问题,即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国有企业古已有之,它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是国家职能的延伸。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没有把国有制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而是充分认识到了国有化的弊端。社会主义社会的国有企业也主要履行国家的职能,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种实现形式,但是,是特殊的实现形式,其公有性质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按照马克思主义公有制原则,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性质在所有制上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由劳动者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所构成的集体经济。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丝毫不会损害社会主义,相反,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小萍  
一、国有经济布局过于宽广,制约了资本市场 的发展,使国有资本难以进退自如 党的十五大决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要通过“抓大放小”,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调整和改组,使国有资本从部分产业、行业有计划、有步骤地退出,流向和加强那些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通过债转股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通过股份制改造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流入国有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这实际上是把国有资产作为资本在资本市场上让渡和交易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一方面必须有资本投资者,而且他们愿意让渡,具有接替国有资本退出的能力;另一方面必须有资金需求者,而且有使资本增值的动机和能力。在我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建平  朱克朋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形成了一个竞争性市场,在这个竞争性市场上,民营企业具有较国有企业更高的效率,那么,在实践中民营化改革何以依旧争议不断,阻碍重重?改革是一个利益博弈过程,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从直观上看,只要效率提高了,就可以实现对利益受损者进行补偿,使各利益相关者都能从中受益,共同利益空间越大,改革的阻力就越小。但是,帕累托改进要求原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得到完全补偿,这抬高了新所有者收购价格的下限,而政府的多重目标又使改制的利益空间收缩。文章从补偿和政府职能目标对改制的利益空间产生影响这一角度,来分析民营化的障碍,指出补偿要求和多重政府职能会影响改制的利益空间,从而阻碍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尚全  
我国的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所以不能以批所谓新自由主义来否定改革。面对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树立三个基本思想:即要把改革作为继续进行宏观调控的根本措施,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治本之策,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在改革之年全面推进改革要抓住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治理改革这三个重点。同时还要尽快建立改革的协调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全秉中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若干认识中国人民银行新疆分行全秉中“九五”时期以及后十五年,国有企业的改革仍然是经济改革的重点。那么,企业进一步改革的出路何在?我认为,关键在于理清思路,转变观念,想出办法。一、理清企业改革的思路第一,分清两类不同性质的国有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国丰  丁焰辉  
[期刊] 改革  [作者] 冒天启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的直接障碍:政企不分冒天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依然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尽管“十五大”对国有企业改革作出了新的具体部署,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有很大的障碍,其中最重要的是政企不分。政企分开,在70年代末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搞了近20年,政企分开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元璋  赵中杰  
文章认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私营经济,其发展遇到了多种障碍,既有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也有企业内部和外部的障碍。要进一步发展私营经济:(1)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三个有利于”的评判标准,放手发展私营经济;(2)必须创造有利于私营经济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宁  
市场、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但我国过去超越社会发展阶段通过国家以行政干预的方式配置资源,加大了交易费用,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今要克服困难,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使市场和企业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启先  
关于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考杨启先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当前整个经济改革的焦点和重点。从多年推进的情况看,我们进行了不少试点和探索,但其实际效果尚不理想。下一步,怎样才能加快这一改革,并不断取得实效,是各方面都很关注并正在认真探讨的课题。一、国有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曙光  
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即合约理论的视角,讨论了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把改革前的国有企业看作是一组"计划"合约,改革的过程就是从"计划"合约走向市场合约,即分别从职工的劳动合约、出资人的产权合约、企业家的激励合约等方面,讨论了如何终结原来的"计划"合约,构建市场合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方红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大体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经济布局战略调整等四个阶段。进一步深化国有经济改革必须强调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按照国有经济的内在要求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国有经济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