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42)
- 2023(12806)
- 2022(10840)
- 2021(10183)
- 2020(8568)
- 2019(20167)
- 2018(19993)
- 2017(38418)
- 2016(20700)
- 2015(23939)
- 2014(23959)
- 2013(24114)
- 2012(22567)
- 2011(20603)
- 2010(20937)
- 2009(19810)
- 2008(19348)
- 2007(17394)
- 2006(15344)
- 2005(14172)
- 学科
- 济(110532)
- 经济(110447)
- 管理(54773)
- 业(51564)
- 方法(47197)
- 数学(42680)
- 数学方法(42060)
- 企(40438)
- 企业(40438)
- 中国(27470)
- 农(24658)
- 地方(22104)
- 财(20931)
- 学(20239)
- 贸(19680)
- 贸易(19670)
- 业经(19401)
- 易(19118)
- 制(16936)
- 农业(16308)
- 融(14569)
- 金融(14567)
- 银(14462)
- 银行(14431)
- 地方经济(14231)
- 和(14220)
- 理论(14107)
- 行(13844)
- 环境(13778)
- 体(12135)
- 机构
- 大学(311694)
- 学院(309493)
- 济(143182)
- 经济(140578)
- 管理(116229)
- 研究(110428)
- 理学(99842)
- 理学院(98687)
- 管理学(96838)
- 管理学院(96255)
- 中国(85092)
- 京(65997)
- 科学(64469)
- 财(62214)
- 所(56361)
- 研究所(51081)
- 财经(49881)
- 中心(49363)
- 农(48931)
- 经济学(46352)
- 江(45410)
- 经(45365)
- 业大(42606)
- 北京(42488)
- 经济学院(41609)
- 范(39780)
- 师范(39429)
- 院(38768)
- 农业(38364)
- 财经大学(36857)
- 基金
- 项目(197493)
- 科学(155779)
- 基金(145482)
- 研究(143355)
- 家(126548)
- 国家(125611)
- 科学基金(107149)
- 社会(93314)
- 社会科(88645)
- 社会科学(88622)
- 基金项目(75294)
- 省(74238)
- 自然(67747)
- 教育(66348)
- 自然科(66254)
- 自然科学(66236)
- 自然科学基金(65078)
- 划(63238)
- 资助(62161)
- 编号(56662)
- 成果(46692)
- 部(45387)
- 重点(44766)
- 发(43173)
- 创(40214)
- 国家社会(39650)
- 课题(39333)
- 教育部(39254)
- 科研(37923)
- 创新(37849)
- 期刊
- 济(159608)
- 经济(159608)
- 研究(96302)
- 中国(60888)
- 财(47825)
- 学报(45805)
- 管理(44222)
- 农(44058)
- 科学(43208)
- 大学(35039)
- 学学(33026)
- 农业(29803)
- 教育(29480)
- 融(28336)
- 金融(28336)
- 技术(28260)
- 经济研究(27621)
- 财经(25902)
- 经(22447)
- 业经(22393)
- 问题(20952)
- 统计(19186)
- 贸(18817)
- 技术经济(17898)
- 业(17092)
- 世界(17003)
- 国际(16572)
- 策(16572)
- 决策(15317)
- 商业(14031)
共检索到4699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张立群
中国的经济体制正处于转轨过程中,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在发生阶段性的变化。处于这一背景下的经济运行,其内在机制、外在表现和整个模式,也处于变化之中。研究这些变化,认真分析当前的经济运行模式,对于正确分析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原因,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选择宏观调控政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项研究从实证分析入手,首先对供给、需求和货币金融等有关指标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现存经济运行模式的认识,并进一步分析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指出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宏观调控政策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明
本文借鉴Lucas(1987)、Alvarez和Jermann(2004)的研究模型,将非平稳的消费序列分解为周期波动成分和增长趋势成分,估算中国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的总福利成本和边际福利成本,得出以下结论:无论是经济波动还是经济增长,边际福利成本均为总福利成本的两倍左右;中国经济波动与增长的福利成本在1952~2010年呈现显著的阶段性特征,1952~1990年经济波动的福利成本显著大于1991~2010年,而后一阶段经济增长的福利成本则远远大于前一阶段。宏观调控应增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着重防范内外部因素对经济增长趋势的不确定冲击。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王遐见
加入世贸组织乃大势所趋,为使中国经济真正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中,中国必须抓住"入世"机遇,加快改革开放进程,使中国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同时要辩证地看待"入世"对中国的影响,采取相应地有效对策,慎重地做好"入世"准备。
关键词:
"入世" 机遇 挑战 不平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回顾了2007年至今经济运行的阶段性变化,并对2011年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整体走势可能出现的特点进行了分析预测:由于今年运行起点较高,整体经济将保持在适度增长区间(8%~10%),继续加速上升空间不大。在宏观政策层面,国家将采取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相结合的手段以稳定物价并防止经济由偏快转为过热。在"十二五"时期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人均收入的增长、城镇化的推进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等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经济的增长与波动,是经济总量运动的状态,也即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运动的表现形式。从中国的具体情况看,1978年以前,关注点在总供给方面,因为需求基本是由计划决定的。80年代以来,关注点在总需求方面,因为经济运行已经以市场为基础。无论哪种情况,都是以追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同步增长,亦即达到运动状态平衡为目标。因此提出的问题是:总量运动是否能一直在平衡状态下进行,以及如果保持平衡状态,经济是否会始终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雅君 田依民
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增长面临较大波动的考验,因此探究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建立四变量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TVP-VAR)模型,从时间维度和时点维度分析变量之间的动态反应,得到如下结论:宏观经济风险的经济波动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效果具有短期和长期的差异性,即经济波动率冲击对潜在经济增长率在短期内的影响是正向的,在长期内影响则变为负向。故当整体宏观经济的风险不确定性出现暂时性增加,国家应侧重实施旨在长期降低经济波动率的政策,而不仅仅是着眼于短期内的政策效果。
关键词:
潜在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TVP-VAR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昆亭 龚六堂 邹恒甫
本文建立内生资本利用和公共消费需求的单部门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引入总劳动供给和消费需求的预期偏差所代表的不确定因素建立太阳黑子模型。我们的研究表明 ,在规模报酬不变技术条件下 ,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在较大的合理参数范围内仍存在稳定的吸引解。同单一生产技术冲击的基本实际商业周期模型比较 ,太阳黑子冲击对波动的贡献有限 ;实际冲击解释波动的主要部分 ;引入供给冲击改善了模型对消费的预测能力 ;引入供给冲击优于引入需求冲击。政策建议是 :改善劳动供给的关键在于从现行劳动政策和制度入手 (如户籍制度 ) ,优化劳动配置 ,提高劳动效率。
关键词:
太阳黑子模型 吸引解 需求冲击 供给冲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军伟
文章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采用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对1978~2011年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门槛回归 经济波动 经济增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万平 赵金凯
以强可持续为视角,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金融结构、产业结构、政府干预和对外开放程度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纳入经济增长核算框架,并结合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能源消耗和环境损耗,对中国1981—2014年间经济的长期增长与短期波动进行动态解析。研究发现,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呈"U"型关系,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物质资本和能源消耗依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而人力资本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较小,环境损耗不利于经济增长;虽然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但却是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林勇 安晓虎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定量研究世界经济波动通过各传导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我国经济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之中,受其波动的影响程度日趋明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炳
研究经济增长趋势和经济波动对于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BeveridgeNelsoN方法,将我国1992-2015年季度gdP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解为确定性趋势、随机趋势和周期成分,分析我国经济所受的真实冲击和名义冲击的产业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总体发展趋势符合库兹涅茨定律。2011年第3季度以来,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超过第二产业并呈加速发展态势;各产业部门的互动名义冲击和整体名义冲击是造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而在部门特有名义冲击中,第三产业的影响最大;三次产业特有真实冲击是我国经济波动中随机性趋势的主要来源,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特有真实冲击产生负向影响,第二产业的真实冲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瑶
文章在开放经济RBC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包含随机增长趋势的RBC模型。同时,根据相关文献的研究,本文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校正并且对中国经济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带有随机增长趋势的RBC模型能够对中国的经济情况进行适当的模拟。特别是,模型能够解释经济变量波动呈现的产出<消费<投资的现象,同时模型也能够对各个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刻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娟伟 任保平
在理论上探讨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3SLS和系统GMM方法,结合中国1982-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通过宏观经济稳定性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其中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加剧了经济增长波动性,资本项目收支失衡是形成通货膨胀波动的重要因素,而且经济增长波动性也加剧了通货膨胀波动,因此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有利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波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作者认为 ,中国 1991年开始的第 9轮经济波动 ,到 1999年底 ,已进行 9年 ,呈现“高起缓落”态势。期间 ,经济增长率连续 7年回落。“十五”时期 ,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稳定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波动有可能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均位势上出现一种微波化的新态势 ,并表现为“长起短落”格局。这一时期 ,关于经济较稳定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基础问题、产出基础问题、区域基础问题、政策基础问题和外在冲击问题 ,值得重视。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波动 轨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本文认为 ,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1)经济增长实现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 2 )经济增长率延续了自 1993年开始的下滑趋势 ,但下滑幅度有所减缓 ;( 3 )各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变化 ;( 4)在投资需求中 ,投资的增长明显乏力 ;( 5)价格仍处于通货紧缩趋势中 ,但下降幅度亦有所减缓。作者指出 ,经济波动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不断打破旧平衡与寻求新平衡的结果。一般地讲 ,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滑 ,是由于受到总需求不足的冲击 ,或 (和 )总供给调整的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