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86)
- 2023(12260)
- 2022(10190)
- 2021(9328)
- 2020(7492)
- 2019(17290)
- 2018(17056)
- 2017(31642)
- 2016(17077)
- 2015(19389)
- 2014(19332)
- 2013(19354)
- 2012(18964)
- 2011(17720)
- 2010(18053)
- 2009(16780)
- 2008(16936)
- 2007(15090)
- 2006(13913)
- 2005(13131)
- 学科
- 济(98394)
- 经济(98300)
- 管理(45799)
- 业(42705)
- 企(33231)
- 企业(33231)
- 方法(31814)
- 中国(29100)
- 数学(27109)
- 数学方法(26886)
- 地方(25464)
- 农(21970)
- 业经(19768)
- 学(19066)
- 财(18554)
- 贸(17035)
- 贸易(17020)
- 易(16431)
- 制(16311)
- 融(15983)
- 金融(15982)
- 地方经济(15849)
- 银(15789)
- 银行(15770)
- 行(15380)
- 农业(15005)
- 发(14036)
- 环境(13866)
- 和(12355)
- 理论(12124)
- 机构
- 大学(263565)
- 学院(261064)
- 济(123807)
- 经济(121579)
- 研究(103769)
- 管理(91746)
- 中国(80889)
- 理学(76974)
- 理学院(75946)
- 管理学(74844)
- 管理学院(74348)
- 科学(58988)
- 京(58563)
- 财(56058)
- 所(53490)
- 研究所(48131)
- 中心(44456)
- 财经(43616)
- 农(41357)
- 经济学(40729)
- 江(39719)
- 经(39671)
- 北京(38493)
- 范(36774)
- 院(36682)
- 师范(36452)
- 经济学院(36321)
- 业大(33274)
- 财经大学(32302)
- 农业(32009)
- 基金
- 项目(161243)
- 科学(128089)
- 研究(119902)
- 基金(118786)
- 家(103693)
- 国家(102851)
- 科学基金(86773)
- 社会(80041)
- 社会科(75928)
- 社会科学(75912)
- 基金项目(61118)
- 省(59765)
- 教育(53937)
- 自然(52249)
- 划(51260)
- 自然科(51030)
- 自然科学(51013)
- 自然科学基金(50132)
- 资助(49279)
- 编号(45869)
- 发(40838)
- 成果(39470)
- 重点(37583)
- 部(37385)
- 国家社会(34547)
- 课题(33726)
- 发展(33660)
- 展(33134)
- 中国(32787)
- 创(32695)
- 期刊
- 济(150839)
- 经济(150839)
- 研究(90753)
- 中国(58325)
- 财(42197)
- 农(39299)
- 学报(38779)
- 科学(38194)
- 管理(37563)
- 大学(29946)
- 融(29644)
- 金融(29644)
- 教育(28429)
- 学学(28101)
- 农业(27071)
- 经济研究(25684)
- 财经(23561)
- 技术(21895)
- 业经(21243)
- 经(20595)
- 问题(19762)
- 贸(17581)
- 世界(17005)
- 国际(16321)
- 业(14855)
- 技术经济(14412)
- 统计(12304)
- 经济问题(12260)
- 现代(11940)
- 资源(11740)
共检索到425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诚
作为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运行状况的分析,经济学家既需要关注宏观稳定的状况和经济运行的态势,更需要了解涉及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其中包括,经济运行与增长方式理论,宏观调控目标、手段和方式的改革理论,宏观管理和调控改革的理论。只有在这些理论进展的基础上,才能稳步推进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质量的改善。本文对于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分析在中国的进展作了概述和评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庞明川
转轨以来,中国经济在保持2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宏观调控起到了弥补市场缺陷、熨平经济波动、保障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作用。本文全面总结了转轨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认为目前是我国宏观调控政策最为关键的时期,并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经济转轨 宏观调控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扶扬 陈斌开 刘守英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外需萎缩和工业增加值减速的背景下,宏观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而基建投资加速、房地产价格高企、地方政府债务攀升等现象相伴而生。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土地市场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金融危机等外部冲击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机制,强调中国特色的宏观调控和地方政府行为的关键性作用。研究发现:地方政府行为转变是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的重要渠道,外部冲击导致以"招商引资"为基础的"土地财政"模式难以持续,地方政府逐步转向以"基建投资"为依托的"土地金融"模式,其代价是房价高企和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攀升。增加建设用地指标、放松地方政府举债约束和刺激房地产市场等宏观调控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的同时放大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在统一的理论框架下解释了金融危机后基建投资加速、房地产价格高企、地方政府债务攀升和经济增长率温和下滑等一系列宏观重大现象,为理解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提供了理论基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国际形势不确定性的重大战略举措,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地方政府激励机制是妥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稳定房地产市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素梅 刘健
本文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指出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宏观调控手段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从宏观调控的视角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宏观调控 政政策 金融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裴传智
关于1994年的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研究裴传智一九九三年七月是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历史上的里程碑:一是卡斯特经济评价中心运用经济计量分析方法断定该月为现行经济周期的“峰值”─—经济增长速度由逐月爬高转向逐月回落;二是该月月初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庄俊鸿
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去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好势头。但是,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中,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大,资金供需矛盾突出,金融宏观调控不力,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在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董辅礽
经济的景气循环虽然不可避免,但如果政府能有效地干预和调节,可拉长经济周期,减少发生的频率,缩小每个经济周期的波幅。中国大陆经济的高速增长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但一定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解决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妥善结合这一重要课题。政府必须尽快熟悉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控经济,以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斌 吴振宇
从后发国家追赶进程的长周期视角看,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实质是追赶进程进入新阶段。客观、准确地认识"新常态",需把握好增量和总量变化的关系、潜在增速和实际增速的关系、历史规律和现实创新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速已落入中高速的范围,结构也正发生积极变化,但经济运行仍处于向新阶段转换的时期。确保向"新常态"顺利过渡是现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风险和挑战,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在此情境下,宏观调控的整体思路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作出调整:增长目标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通过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增长动力;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可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关键词:
新常态 宏观经济 宏观调控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无论是从人均GDP水平还是从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的就业比重来看,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都处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当前最为严重的宏观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失业率持续攀升,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经济不活跃。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既有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也有国内长期内需不足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在总量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方式、汇率政策、强调需求还是强调供给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关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近期主要是反衰退;中期是防滞涨;长期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问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科学发展观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勤
我国的金融发展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动因,但目前我国的很多地区还没有形成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达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国家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一定的宏观调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夏日
文章认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主要受到资金、农业、基础产业和经济体制这四个方面因素的约束,因此,必须按照理性投资能力、基础产业可能增长的速度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选择经济发展速度。作者通过对约束因素的分析,结合经济模型分析与预测参数,认为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调节在7.5~11.1%的范围内较为合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苗世修
宏观调控仍需强化 1993年,是农村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的一年,是粮食经营和价格全面放开的一年。在加速农村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性调节作用,促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是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半年多来,党中央和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各级政府积极贯彻实施,对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有效地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地区一度出现的非农产业开发热,农业冷的倾向有所抑制。特别是对减轻农民负担已取得共识,全国上下基本上形成了减轻农民负担的大气候,多数地方农民负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