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6)
- 2023(11371)
- 2022(9438)
- 2021(8754)
- 2020(7276)
- 2019(16832)
- 2018(16235)
- 2017(30855)
- 2016(16609)
- 2015(19216)
- 2014(19144)
- 2013(19331)
- 2012(18595)
- 2011(17185)
- 2010(17184)
- 2009(16213)
- 2008(16130)
- 2007(14462)
- 2006(12800)
- 2005(11758)
- 学科
- 济(94553)
- 经济(94479)
- 管理(45227)
- 业(41455)
- 方法(37071)
- 数学(33205)
- 数学方法(33008)
- 企(32484)
- 企业(32484)
- 中国(24119)
- 农(20951)
- 地方(20010)
- 财(19061)
- 学(17884)
- 业经(16754)
- 贸(16604)
- 贸易(16595)
- 易(16126)
- 制(15526)
- 农业(13545)
- 地方经济(13495)
- 环境(13100)
- 融(12557)
- 金融(12555)
- 银(12536)
- 银行(12513)
- 和(12226)
- 行(12036)
- 体(11783)
- 务(11041)
- 机构
- 大学(259503)
- 学院(255848)
- 济(122840)
- 经济(120735)
- 研究(96722)
- 管理(93295)
- 理学(79823)
- 理学院(78876)
- 管理学(77739)
- 管理学院(77253)
- 中国(73780)
- 科学(55925)
- 京(54782)
- 财(53669)
- 所(49555)
- 研究所(44953)
- 农(43503)
- 财经(43054)
- 中心(42639)
- 经济学(40657)
- 经(39163)
- 江(37075)
- 经济学院(36539)
- 业大(35638)
- 北京(35227)
- 农业(34255)
- 院(33821)
- 范(32864)
- 师范(32565)
- 财经大学(31851)
- 基金
- 项目(164114)
- 科学(129579)
- 基金(121978)
- 研究(119478)
- 家(106686)
- 国家(105873)
- 科学基金(89267)
- 社会(79610)
- 社会科(75556)
- 社会科学(75536)
- 基金项目(63197)
- 省(60412)
- 自然(54649)
- 教育(53753)
- 自然科(53340)
- 自然科学(53319)
- 自然科学基金(52409)
- 划(51982)
- 资助(50210)
- 编号(46006)
- 成果(38515)
- 部(38241)
- 重点(37645)
- 发(36804)
- 国家社会(34851)
- 创(33303)
- 教育部(32958)
- 中国(32735)
- 课题(32145)
- 创新(31474)
- 期刊
- 济(138484)
- 经济(138484)
- 研究(80756)
- 中国(48707)
- 财(41741)
- 学报(41172)
- 农(40255)
- 科学(37902)
- 管理(33491)
- 大学(30967)
- 学学(29396)
- 农业(27138)
- 融(24314)
- 金融(24314)
- 经济研究(24020)
- 财经(22951)
- 技术(20695)
- 教育(20647)
- 经(19980)
- 问题(18696)
- 业经(18608)
- 贸(16991)
- 世界(15544)
- 国际(14979)
- 业(14865)
- 技术经济(14717)
- 统计(13694)
- 版(12380)
- 经济问题(11720)
- 策(11623)
共检索到390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寅 王园园
过度杠杆化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带来重大风险,积极稳妥去杠杆成为当务之急。利用经济增长理论,将市场主体实施过度杠杆化的动机解释为"庞氏游戏",据此探讨"过度杠杆化是受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更迭的影响而引发的资源错配"这一命题。引入Ramsey模型、Arrow干中学模型和Romer知识溢出模型,分析不同模型下产生过度杠杆化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以外生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旧增长模式及以内生技术积累为特征的新增长模式均会自发抑制过度杠杆化,但以新旧经济成分共存为特征的增长模式转型阶段可能产生资本利差进而激励过度杠杆化,并且不同经济成分间要素流动受限与信息不对称强化了该机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佩珈 梁婧
危机以来,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及其伴随的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经济增速放缓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IMF认为,主权债务风险将是未来影响全球金融稳定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当前中国正步入增速放缓、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常态,债务风险问题也备受关注,中国经济各部门的债务率(杠杆率)发生了哪些变化,蕴含了何种风险,未来该如何应对?本文对杠杆率与经济增长、金融稳定之间的作用进行理论探源,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我国各经济主体杠杆率的构成及变化,并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以期捕捉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环节和风险薄弱领域。
关键词:
杠杆率 债务风险 金融风险 企业债务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武学超 李杰明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给科研伦理带来诸多新的危机:受试者临床试验和疫苗开发医学伦理危机、新冠疫情“短科学”伦理危机和偏离科研伦理标准多重风险危机。这些危机的生成逻辑具有多重性,新冠疫情不确定性及恐慌心理引发试验伦理危机,新冠疫情紧迫性促生不合规科研伦理风险,新冠疫情政治化引发重大医学科研偏移。对此,科研共同体应加强科研伦理危机全周期治理、科研区链域场治理、疫情相关科研伦理审查程序规范化治理,同时应强化新冠疫情相关科研本真的严谨性和科研价值的社会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孟世超 王擎
企业杠杆内生于特定的经济运行模式,是当前经济健康状况的指示剂。企业杠杆问题背后的政府因素值得关注。然而,主流研究往往基于西方分析范式讨论杠杆问题,对中国国情的洞察尚不充分。在中国,政府因素多为体制因素,可从三个方面作用于企业杠杆:一是政府引导、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这一宏观机制可通过投资项目的收益-风险特征影响企业杠杆;二是政府与国有经济主体的治理方式,这一微观机制可通过银企双方的公司治理状况影响企业杠杆;三是宏微观机制共同造就的二元性资源配置结构,这一结构可通过借贷市场的各项成本或摩擦影响企业杠杆。企业杠杆指示着经济的短期稳定能力与长期增长能力,逆周期的企业杠杆能抵御危机冲击,也会积累债务风险,现有经济运行模式的可持续性是杠杆问题的“眼”之所在。企业杠杆调控应标本兼治,只有深化改革、优化原有模式、推动经济转型、将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结合起来,方能实现“增长中的去杠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炜
与中东欧有意识设计的转轨模式不同,中国经济转轨的实践动因源于如何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这一动因也成为推动和评价转轨绩效的线索,并贯穿始终。迄今的转轨实践证明,转轨必然是一个渐进的制度形成过程,转轨过程、绩效与预期目标之间并不存在一元线性关系。因此,针对转轨过程的分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政策指导作用。本文试图以中国转轨实践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适应能力、路径选择、创新能力等指标,解释中国成功实践中的某种合理逻辑。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尝试从中国的成功中总结可用于分析的一般性方法,同时也作为对“北京共识”的一种系统阐述。希望这项研究能使“中国模式”更具普世意义。
关键词:
转轨过程 制度创新 适应能力 绩效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符林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核心任务之一,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去杠杆是大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落实没有先例可循,因此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紧密结合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杠杆总量、结构的实际情况,厘清各领域杠杆间的关系,分清主次轻重,把握好逻辑,找准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我国杠杆率的总量及结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娄飞鹏
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在2008年以来快速提高,以及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都会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需要积极稳妥去杠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我国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的过程中,其信贷资金来源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国内银行直接提供信贷资金的占比在降低,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提供信贷资金的占比在提高,因而有必要结合非金融部门加杆杠的资金来源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其去杠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文章阐述了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现状,系统分析了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的资金来源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金融部门去杠杆的思路建议。
关键词:
去杠杆 非金融部门 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娄飞鹏
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在2008年以来快速提高,以及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都会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需要积极稳妥去杠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在我国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的过程中,其信贷资金来源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国内银行直接提供信贷资金的占比在降低,非银行金融机构等提供信贷资金的占比在提高,因而有必要结合非金融部门加杆杠的资金来源采取针对性措施,以提高其去杠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文章阐述了我国非金融部门杠杆率的现状,系统分析了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的资金来源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非金融部门去杠杆的思路建议。
关键词:
去杠杆 非金融部门 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符林
去杠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核心任务之一,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去杠杆是大的政策取向,这一政策落实没有先例可循,因此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紧密结合经济进入新常态以及杠杆总量、结构的实际情况,厘清各领域杠杆间的关系,分清主次轻重,把握好逻辑,找准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我国杠杆率的总量及结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景维民 倪沙
"国家治理及其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理论界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观点不同。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国家治理及其治理现代化"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治理的内在逻辑是对生产关系的治理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对上层建筑的治理要适应于经济基础;正确处理上层建筑治理与生产关系治理之间的关系是其本质要求;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就是要形成政府、市场、社会良性互动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匹配。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政治经济学 本质要求 内在逻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惺惟
7月14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当前,分析中国的金融风险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背景就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会导致不良贷款率的提升,增加银行的信贷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金融危机往往发生在技术革命和所谓的经济奇迹之后,因为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
关键词:
杠杆率 僵尸企业 去杠杆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前满
经济发展之不平衡、不充分是中国"新时代"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经济充分发展体现在价值实现层面,全部生产力要素参与创造价值,并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发展是经济规律和资本逻辑使然,制约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是多重的,最基本的结构是生产与消费协调,从更高层面看,是经济与社会协调。由于经济每一步发展有其特定的时代内容,构成发展的路径依赖,因此发展中不仅存在着各类瓶颈和逻辑演进上的陷阱,还存在人为的设局或拆局,左右经济运行的秩序。在中美贸易战背景下,有必要认识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转型逻辑,理顺经济运行生态,认识"陷阱"形态,估量转型中的风险,立足"充分发展",把"比较优势"转化为有效的价值,实现地域充分发展。
关键词:
中国经济 转型逻辑 贸易自由化 经济陷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任泽平 熊柴
当前中国经济金融形势运行的主要逻辑是产能新周期的底部和金融周期的顶部,前者决定了经济L型的韧性,后者决定了去杠杆的融资收缩。按照中央结构性去杠杆的思路,需采取"宽货币+紧信用+严监管+强改革"的政策配合。中国经济正处在六大周期叠加期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六大周期(世界经济周期、金融周期、产能周期、房地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葛守昆
该文提出必须突出对人的"经济人"属性的研究,以此为出发点,对中国经济学进行深入和具体的研究,推动中国经济学与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人” 中国经济学 理论基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斌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亟需依靠进一步改革,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迫在眉睫。由于中国经济结构问题及形成原因错综复杂,城镇化本身难以担当中国经济全面改革的单一突破口,提高城镇化水平需要的一系列制度改革更为重要。下一轮中国经济全面改革应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要素价格"两大核心"改革为"突破口",以土地征地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国退民进"改革等四项内容为重点。改革中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明确的时限要求,由权威班子进行组织领导。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体制改革 顶层设计 十八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