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25)
2023(7595)
2022(6296)
2021(5867)
2020(4706)
2019(10838)
2018(10737)
2017(19647)
2016(10429)
2015(12230)
2014(12408)
2013(12385)
2012(11912)
2011(11271)
2010(11274)
2009(10493)
2008(10294)
2007(9262)
2006(8468)
2005(7964)
作者
(30299)
(25202)
(25069)
(24236)
(16337)
(11957)
(11469)
(9811)
(9695)
(9090)
(8968)
(8354)
(8257)
(8209)
(8025)
(7747)
(7429)
(7250)
(7248)
(6875)
(6641)
(6009)
(6002)
(5910)
(5750)
(5668)
(5443)
(5330)
(5088)
(4976)
学科
(70381)
经济(70327)
管理(27430)
方法(22180)
(21874)
数学(19856)
数学方法(19770)
中国(18605)
地方(16558)
(16480)
企业(16480)
(12553)
地方经济(12288)
(12116)
贸易(12106)
(11776)
业经(11679)
(10986)
(10572)
(10325)
环境(9339)
(9053)
金融(9052)
(8975)
银行(8972)
(8733)
(8423)
农业(8294)
(8036)
关系(7933)
机构
大学(161770)
学院(161521)
(85582)
经济(84225)
研究(62701)
管理(55375)
中国(50089)
理学(46106)
理学院(45547)
管理学(45012)
管理学院(44697)
(36919)
(34692)
科学(32560)
(31379)
经济学(29607)
财经(29203)
研究所(27901)
中心(27001)
(26599)
经济学院(26441)
(24081)
北京(23121)
(22058)
财经大学(21481)
(20987)
师范(20854)
(20064)
科学院(19344)
(18997)
基金
项目(94944)
科学(75089)
研究(73755)
基金(70204)
(60056)
国家(59597)
科学基金(50407)
社会(50304)
社会科(47809)
社会科学(47801)
基金项目(35430)
(33600)
教育(33406)
资助(29860)
编号(28426)
(28308)
自然(28036)
自然科(27362)
自然科学(27355)
自然科学基金(26900)
成果(24096)
(22773)
国家社会(22513)
中国(22502)
(22353)
重点(21655)
课题(20736)
教育部(20220)
(19493)
发展(19380)
期刊
(103857)
经济(103857)
研究(58748)
中国(34753)
(28280)
管理(23151)
科学(20086)
学报(19495)
(18824)
经济研究(18488)
(17199)
金融(17199)
教育(16633)
财经(16194)
大学(15642)
技术(14986)
学学(14521)
(14312)
问题(13640)
(13249)
业经(12982)
农业(12817)
世界(12245)
国际(11964)
技术经济(10018)
统计(8778)
经济问题(8614)
(7444)
现代(7286)
(7173)
共检索到265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春亚  
1997年,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分水岭,中国开始从短缺经济过渡到过剩经济,从卖方市场演变为买方市场,从而在事实上否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就是短缺的观点。据内贸部调查,在中国消费品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仅占1.6%。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全面相对过剩的时代。㈠过剩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国萍  
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迫使人们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走内涵扩大再生产道路 ,是 2 1世纪中国发展的重要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慕刘伟  
本文认为, 目前我国经济过剩是一种非制度性的、低水平的、带有明显结构性的经济过剩。它一方面加重了国有企业的困难, 另一方面使就业问题更加严峻, 同时又加大了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前一段时间的政策措施在治理经济过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其对经济启动的效果并不如预期的大。作者指出, 进一步治理经济过剩应采取以下对策: ( 1) 努力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强化收入再分配功能, 对高收入阶层的收入进行调节; ( 2)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增强消费者即期消费的信心; (3 ) 增加农民收入, 启动农村市场; (4 ) 发展消费信用; (5 ) 刺激民间投资回升; ( 6) 进行结构调整, 增加有效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潘苏楠  李北伟  聂洪光  
能源约束趋紧背景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进一步升级产业结构和优化能源结构,而只有依靠绿色技术创新,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的约束,才能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分析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机理,运用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构建中国2000-2017年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指数。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对其之间的动态效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障碍度分析,挖掘研究期内各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指数均呈现稳定上升态势,但绿色创新的可持续指数相对较低。(2)绿色创新、产业升级、能源可持续利用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产业升级与能源可持续利用二者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绿色创新是能源可持续利用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产业升级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起着重要作用;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绿色创新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对其预测方差的贡献率非常大。(3)构建以绿色创新为源动力,保障能源可持续利用,支撑产业可持续升级,进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并以经济可持续发展反哺激发绿色创新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圈。(4)研究期内,技术市场成交额、专利申请量以及R&D经费支出是绿色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是能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障碍。新常态下,亟待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来拉动经济增长,进而以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凌红蕾  
近些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包容性增长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中国迫切需要践行包容性增长,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现阶段,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一方面,中国经济包容性增长要坚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和谐统一、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同步增长、经济增长成果惠及全体劳动者等基本原则;另一方面,中国经济要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经济增长观念、经济增长制度等路径转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伟霞  
本文首先分析目前中国经济所面临通货膨胀的主要特点—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以长期结构性因素和外部压力为主;接着分析引发通货膨胀的内因和外因—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长远影响,以及外部依赖型经济发展中的基础货币被动投放;然后分析通货膨胀的财富转移效果—私人部门向政府部门的财富转移,中国向美国的财富转移;最后针对所分析问题,提出从根本上缓解通货膨胀压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小亮  
分析我国经济过剩运行的成因与寻求刺激经济增长, 走出经济过剩的政策措施, 是目前经济理论界与实践界的一个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马克思经济过剩理论, 从市场、供给、需求等多角度分析我国经济过剩的特殊制度成因, 并从中推出相应的政策选择。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丽英  
近几年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一直是政府、金融界和理论工作者颇为关注的!句题。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加深,世界金融市场接连发生动荡,我国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的情况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问题更显得突出和重要但是,不同经济条件下的金融风险内容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义平  
中国经济在进入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几次“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快速发展,自1997年开始,进入了过剩运行阶段,经历了一个长期复苏时期。这对于中国经济学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深入地研究了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一新现象的特征、成因,并就如何步入进一步的健康发展,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近期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刘诗白教授的新著《我国转轨期经济过剩运行研究》就是这一研究的集中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