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8)
- 2023(9566)
- 2022(7574)
- 2021(6992)
- 2020(5756)
- 2019(13062)
- 2018(12761)
- 2017(23875)
- 2016(12773)
- 2015(14877)
- 2014(14610)
- 2013(14591)
- 2012(14170)
- 2011(13176)
- 2010(13224)
- 2009(12500)
- 2008(12232)
- 2007(10976)
- 2006(10126)
- 2005(9351)
- 学科
- 济(81038)
- 经济(80973)
- 管理(33381)
- 业(28605)
- 方法(28524)
- 数学(25713)
- 数学方法(25490)
- 中国(21740)
- 企(21352)
- 企业(21352)
- 地方(17832)
- 农(15826)
- 学(14409)
- 业经(14241)
- 贸(13870)
- 贸易(13862)
- 易(13481)
- 地方经济(12919)
- 制(11730)
- 财(11506)
- 环境(10998)
- 农业(10577)
- 融(9976)
- 金融(9976)
- 银(9858)
- 银行(9836)
- 发(9679)
- 行(9598)
- 产业(9113)
- 体(9038)
- 机构
- 大学(203003)
- 学院(199230)
- 济(100325)
- 经济(98765)
- 研究(78436)
- 管理(70905)
- 理学(60510)
- 中国(60170)
- 理学院(59750)
- 管理学(58807)
- 管理学院(58439)
- 科学(44128)
- 京(43721)
- 财(41461)
- 所(40079)
- 研究所(36275)
- 经济学(34032)
- 中心(33617)
- 财经(33435)
- 农(31885)
- 经(30548)
- 经济学院(30456)
- 江(28538)
- 北京(28405)
- 院(27226)
- 业大(26658)
- 范(26291)
- 师范(26072)
- 农业(24923)
- 财经大学(24733)
- 基金
- 项目(126305)
- 科学(100600)
- 基金(95166)
- 研究(91518)
- 家(83557)
- 国家(82927)
- 科学基金(70246)
- 社会(63268)
- 社会科(60183)
- 社会科学(60166)
- 基金项目(48834)
- 省(44974)
- 自然(42206)
- 自然科(41272)
- 自然科学(41260)
- 教育(41136)
- 自然科学基金(40594)
- 资助(39850)
- 划(38881)
- 编号(33627)
- 部(29634)
- 发(28731)
- 重点(28691)
- 国家社会(28480)
- 成果(28230)
- 中国(26913)
- 教育部(25822)
- 创(25271)
- 人文(24309)
- 大学(24223)
共检索到3138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丰 安德鲁·梅森 沈可
文章试图对25年来中国经济与人口变化过程尤其是人口因素在经济转变中的作用加以评估。在回顾与总结了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指标的基础上,然后通过介绍和使用两个“人口红利”的概念与方法,就过去25年中人口变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有利作用做出估算,并对未来人口变化,尤其是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可能影响与机遇加以评估。最后,对中国近期人口变迁所产生的几项社会后果进行讨论。
关键词:
人口转变 人口红利 老龄化 生命周期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从1979年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到目前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初步发挥基础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也逐渐形成与完善,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翔
近代中国发生了一场由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的巨大变革。在新兴的转型经济变革中,作为旧式金融机构的钱庄由于较早与年轻的资本主义经济成份有了联系,导致其性质出现变化,部分地完成自我改造,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作为按照西方企业组织形式建立起来的新式金融机构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曙光 程炼
作为渐进式经济转轨的核心部分,中国的价格改革仍然面临着挑战,尤其是要素价格还未能实现市场化,并且显著地低于市场均衡价格。要素价格的扭曲在降低市场运行效率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财富的分配。它所造就的既得利益集团和所形成的社会不满情绪构成了中国未来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隐患。基于上述视角,本文在回顾中国价格改革历程的基础上,对于要素价格扭曲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和政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且对由此导致的财富转移的规模进行了初步的估算。
关键词:
要素价格 经济增长 财富转移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任韬 阮敬 张潇潭
本文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生产要素在三次产业间的优化配置模型,并使用该模型计算出劳动和资本要素的优化配置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产要素配置扭曲程度进行了估算。更进一步,本文使用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基于卡尔曼滤波法对生产要素配置在扭曲和优化两种状态下的要素产出时变弹性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生产要素的配置处于扭曲状态,该扭曲导致要素产出弹性低于应有的水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要素配置的扭曲的主要原因是限制生产要素在产业间自由流动的政策性障碍以及对
关键词:
生产要素 配置扭曲 时变弹性生产函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剑
中国人口控制虽然成效显著,但面临的人口问题依然严峻。主要有:由人口问题引发的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矛盾将长期存在,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剧,流动人口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独生子女队伍的形成对整个社会心态的不良影响。此外,人口城市化、人口素质、人口结构等方面的问题也很严重,全社会对此应有清醒认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坚
充分就业、价格稳定与经济增长是任何一国宏观经济力求实现的目标,如果说,在以1978年为起点的中国17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通货膨胀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就业问题则是一直隐藏于幕后,直到90年代初才走向前台。它的顺利解决不仅关系到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过程中的资金流动李扬(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西方经济学中,“开放经济”通常被定义为“进口、出口或生产要素越过边境的活动都没有限制”的经济。①这种界说显然反映的是西方的自由主义理念。事实上,任何经济社会都不可能对产品和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不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玉霞
中日贸易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有日本媒体称,中国是日本经济的“救世主”,日本已到了“中国打个喷嚏,日本经济就要感冒的时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因素将对正在走出“失去的十年”阴影的日本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中日贸易 日本 经济发展 中国因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炜 赵佳佳
收入分配问题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公共服务被赋予重要性和时代性的内涵。本文探讨了公共服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认为公共服务虽然并不是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最有效手段,但是公共服务在当前经济发展阶段通过增加可支配收入以及进入生产函数等方式对减缓收入分配扩大的趋势起到抑制作用,有助于提高低收入群体分享经济增长带来好处的能力,为他们创造参与和分享经济增长的机会。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公共服务 收入分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常进雄
由于就业弹性的下降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未能带来相应的就业增长,文章从要素供给、经济体制变革及经济增长等方面详细考察它们对就业弹性变化的影响,并分析在就业弹性下降过程中所体现的一些积极的就业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要素禀赋因素并不是影响就业弹性变化的重要因素,而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收入、经济增长导致的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才是影响就业弹性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过分强调节约资本资源、发挥廉价劳动力优势并不能提高就业弹性,进一步扩大经济主体产权的多元化和设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才是提高就业弹性和促进就业的关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就业弹性 影响因素 就业评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俞乔
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展较快,但货币政策还没有进行根本改革,本文对货币政策的改革给出了一个理论框架,特别指出货币总量控制的必要性以及技术方面的可能性。特别要提及,本文对我国1985年6月至1994年12月间数据的实证检验证明,在我国金融制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同的中央银行货币(基础货币,总储备金,非借入储备金)与货币总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结构变化影响;明确指出金融体制与结构的变化对货币乘数的震荡属于短期与暂时的现象。在制度变化冲击之后,货币乘数可以自回归到长期均衡状态。这一实证的结果为间接性货币总量管理提供了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支持。本文认为在中央银行货币可控程度改善、制度变化对中央银行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两省 王晓姝 陈太明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尽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早已提上日程,但是转变进程却非常缓慢,究其原因,在当前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下,转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是罪魁祸首。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将风险降至最低。中央政府现行的黑匣子式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存在局限性,应建立基于风险分析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并使二者相互有机协调。本文对这一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俞乔
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总量控制(续)中国人民银行,新加坡国立大学谢平,俞乔2.3改善基础货币控制的基本点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内生性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一系列外部条件的获取与满足。例如,中央银行参与制订货币政策决策的深度与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平 俞乔
一、货币政策的转变自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中央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与维持宏观稳定不可缺少的主要政策选择。然而,传统的货币政策已越来越不适应中国急剧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概念及其运作的根本改造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一)随机性货币政策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在二级银行制度之上对商业银行(本文下称银行)信用直接管理的政策。它的基本点在于,中央银行通过综合信贷计划规定银行的信用规模(贷款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