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88)
- 2023(10877)
- 2022(8927)
- 2021(8159)
- 2020(6966)
- 2019(16338)
- 2018(15877)
- 2017(30517)
- 2016(16303)
- 2015(19001)
- 2014(18982)
- 2013(19238)
- 2012(18332)
- 2011(16894)
- 2010(16877)
- 2009(16034)
- 2008(15899)
- 2007(14294)
- 2006(12657)
- 2005(11468)
- 学科
- 济(96273)
- 经济(96204)
- 管理(46504)
- 业(43012)
- 方法(37771)
- 企(34234)
- 企业(34234)
- 数学(34057)
- 数学方法(33874)
- 中国(23621)
- 地方(20244)
- 农(19970)
- 财(18486)
- 业经(17362)
- 贸(16873)
- 贸易(16866)
- 学(16516)
- 易(16397)
- 制(15065)
- 地方经济(13625)
- 农业(13203)
- 环境(12714)
- 银(12377)
- 银行(12357)
- 融(12188)
- 金融(12186)
- 和(12185)
- 行(11843)
- 体(11091)
- 划(10424)
- 机构
- 大学(252743)
- 学院(249829)
- 济(123451)
- 经济(121386)
- 管理(94666)
- 研究(92377)
- 理学(81264)
- 理学院(80339)
- 管理学(79331)
- 管理学院(78838)
- 中国(71077)
- 京(53155)
- 财(52808)
- 科学(52133)
- 所(47002)
- 研究所(42618)
- 财经(42263)
- 中心(40907)
- 经济学(40441)
- 农(39527)
- 经(38402)
- 经济学院(36376)
- 江(36037)
- 北京(34212)
- 业大(33506)
- 院(32252)
- 范(31429)
- 师范(31189)
- 财经大学(31156)
- 农业(31029)
- 基金
- 项目(159203)
- 科学(126358)
- 基金(118616)
- 研究(116872)
- 家(102793)
- 国家(102017)
- 科学基金(86944)
- 社会(78632)
- 社会科(74721)
- 社会科学(74701)
- 基金项目(62011)
- 省(58929)
- 自然(53031)
- 教育(52507)
- 自然科(51812)
- 自然科学(51794)
- 自然科学基金(50930)
- 划(50046)
- 资助(49081)
- 编号(44941)
- 部(37362)
- 成果(36870)
- 重点(36007)
- 发(35958)
- 国家社会(34087)
- 创(32876)
- 教育部(32455)
- 中国(31850)
- 课题(31238)
- 人文(31053)
- 期刊
- 济(138330)
- 经济(138330)
- 研究(79464)
- 中国(46925)
- 财(41095)
- 学报(35875)
- 农(35581)
- 科学(34663)
- 管理(34455)
- 大学(27210)
- 学学(25729)
- 经济研究(24200)
- 农业(24020)
- 融(23747)
- 金融(23747)
- 财经(22339)
- 技术(20885)
- 经(19421)
- 教育(19100)
- 业经(18967)
- 问题(18479)
- 贸(16888)
- 世界(15327)
- 技术经济(15114)
- 国际(14841)
- 业(13985)
- 统计(13750)
- 策(12029)
- 商业(11639)
- 经济问题(11610)
共检索到380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丹丹 任保平
本文从经济转型实现程度的视角出发,设计指标体系,采用指标区间评分,纵向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来评价中国经济转型绩效。研究结果显示,在1992—2006这一期间,中国经济转型绩效是优异的,且转型已进入了后期阶段。但转型的基础并不稳固,今后仍充满了不确定性与风险,因此需要在目前转型基础上,着重解决失衡问题,全面推动其它层次的转型。
关键词:
转型绩效 体制转型 发展转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钟禾
1991年底,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与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合作,利用重新修正和估计的中国宏观经济模型,结合实证分析,对1992年我国经济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京平
2006年中国经济将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与2005年大体相当或略低一点。关键是消化和处理好产能集中释放形成的新的供求矛盾,确保经济稳定、金融稳定、社会稳定。为此,必须保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适当增加调节供求;抓住时机,加快推进改革;大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和谐,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霞辉
文章在回顾经济转型理论与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经济增长遇到的困境,借鉴新卡尔多事实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要使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从"十三五"开始必须进行经济转型。转型的基本路径是:首先,合理确定政府的定位,使其从经济增长的带领者转化为发动者,从前台走向幕后;其次,进行财税制度改革,适应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使税制由工业化阶段的间接税制逐步过渡到城市化阶段所要求的直接税制;第三,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价格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使创新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沈坤荣
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分析沈坤荣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揭示了这样一个规律: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或源泉是知识、人力资本积累和制度这样一些内生因素,而不是资源数量和人口数量这样一些外生因素。也就是说,长期经济增长率的大部分不是来自劳动和物质资本数量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项本武
动态效率是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索洛模型和拉姆齐—卡斯—库普曼斯模型,讨论了宏观经济最优资本存量的黄金律规则及修正的黄金律规则,并基于世代交叠模型,讨论了判断经济动态效率的AMSZ准则,利用该准则对1992~2003年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进行了检验,主要结论是:样本期间中国经济动态效率是波动的,其中大部分年份处于动态无效状态,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与投资率负向相关。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黄金律 动态效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建
一、1991年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折点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我们所使用的总量平衡状态分析方法作一个简要说明。判断短期经济运行正常与否的关键,是正确把握总量平衡状态。度量总量平衡的方法很多,我们在此不拟——评价,我们在这次形势分析中所采用的,是一种国内各界分析经济形势时尚未见使用的方法,即把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库存投资(用流动资产积累代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和海关统计的出口额加总作为总需求,把现价国民生产总值作为总供给,以此来度量总量平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晓东
2005年底,世界银行发布了《2006全球经济展望》报告。报告预测目前世界经济已进入周期性增长的缓慢阶段。高油价、持续存在的全球不平衡和高收入国家公共债务的增加是影响未来经济增长的不确定的因素。报告预计发达国家今明两年的增长将从去年的3.1%减缓至2.5%左右,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也将有所减缓。但由于中国在未来10年内经济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因此,世界经济的增长不会出现持续减速的趋势。报告再次肯定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火车头”地位。然而,尽管未来10年中国在经济发展中仍将扮演一枝独秀的重要角色,但一些不利因素不容忽视。报告认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将面...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德文
加快城市化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优先发展教育对促进和完成这个历史性巨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育作为生产人力资本的重要部门,对经济增长、就业、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有着显著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和培训是低素质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传统农业部门转向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工业部门,实现角色和职业转换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发展为缩小城乡教育不平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城乡之间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加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挑战对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出了迫切要求,这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特别是对农村、贫困地区和城市贫困人口的投资,扭转和改变中国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局面。
关键词:
教育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城市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林毅夫蔡昉李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中国社会科学院100732)一、改革以来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改进激励机制和提高微观经营效率...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全景
社会资本理论为制度变迁奠定了最后的理论基础。文章以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中国的经济转型后发现,社会资本启动了中国的经济转型,并在过程之初支持了非国有制经济的发展。但是,社会资本排斥"圈外人"的属性又在国有经济改革中产生了负面影响。通过经济转型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控制和消除"社会资本"所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使改革的成果惠及大众。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社会资本 和谐社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龙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经济转型、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分权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确定,市场化整体拉大了收入差距,国际化缩小了收入差距。就整体上看,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表现出不规则的倒U型,而经济转型拉大了中国的收入差距。在统计上,广义加性模型优于参数模型。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津津 任保平
中国经济衰微与复兴的动态变迁过程是一系列多层次、大规模、不均衡转型的外在反映。本文构建"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结构转变"的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经济衰微与复兴的历史形成机制进行深层次解释。认为由盛转衰是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的必然结果;建国以后经济复兴的重启得益于近代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1978年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源自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而包容性制度环境的构建、经济开放度的提高、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以及供需结构的调整是中国经济由衰微走向复兴带来的重要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万铭 李海明
本文归纳了经济转型时期的特征事实 ,对现有各种解释这些特征事实的文献作了系统评述。这些解释基本上被归结为三类 :来自新古典主义、渐进主义和政策或战略论者 ,它们注意改革以来的已有成就和导致改革独特路径的具体因素 ,因而对改革作了片面的理解。基于制度主义的思路 ,相应地提出了一个理解改革的制度主义框架 ,它或许可以保持理解各类及不同时期经济转型的逻辑一致性和完整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傅利福 韦倩 魏建
在构建金融自由化指数和Lerner指数的基础上,本文利用PSTR模型,探讨银行业集中与竞争的关系问题。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业开放程度是影响两者关系的关键因素。当金融业开放程度较低时,银业行集中度的降低可以促进竞争;当金融自由化水平超过临界值时,通过降低银行业集中度来促进竞争这一渠道基本不存在或者已经很弱。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相对集中的银行业产业组织体系将更有利于促进竞争,不应盲目新建过多中小银行,重点在于将现有中小银行做大做强。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银行业竞争 金融自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