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6)
- 2023(9316)
- 2022(7185)
- 2021(6688)
- 2020(5092)
- 2019(11637)
- 2018(11227)
- 2017(21336)
- 2016(10959)
- 2015(12616)
- 2014(12420)
- 2013(12413)
- 2012(11849)
- 2011(11049)
- 2010(10880)
- 2009(10325)
- 2008(10097)
- 2007(9116)
- 2006(8217)
- 2005(7516)
- 学科
- 济(76268)
- 经济(76219)
- 管理(30593)
- 业(25406)
- 方法(23034)
- 数学(20947)
- 数学方法(20864)
- 中国(20275)
- 企(19232)
- 企业(19232)
- 地方(17769)
- 农(14589)
- 业经(13812)
- 地方经济(12935)
- 贸(12760)
- 贸易(12751)
- 易(12393)
- 财(11133)
- 制(11035)
- 学(10647)
- 环境(10319)
- 农业(9816)
- 体(9571)
- 融(9449)
- 金融(9448)
- 发(9293)
- 银(9194)
- 银行(9192)
- 行(8967)
- 关系(8826)
- 机构
- 学院(168224)
- 大学(167863)
- 济(91942)
- 经济(90612)
- 研究(66495)
- 管理(60622)
- 中国(51518)
- 理学(51446)
- 理学院(50892)
- 管理学(50423)
- 管理学院(50102)
- 财(37832)
- 京(35049)
- 科学(33753)
- 所(32362)
- 经济学(31371)
- 财经(30283)
- 研究所(29174)
- 中心(28201)
- 经济学院(28029)
- 经(27718)
- 院(23634)
- 江(23393)
- 北京(23122)
- 财经大学(22402)
- 农(21690)
- 范(21091)
- 师范(20985)
- 科学院(20486)
- 社会(19665)
- 基金
- 项目(105962)
- 科学(85425)
- 研究(81969)
- 基金(79695)
- 家(68431)
- 国家(67925)
- 科学基金(58083)
- 社会(57722)
- 社会科(54929)
- 社会科学(54918)
- 基金项目(40483)
- 省(37762)
- 教育(36433)
- 资助(32481)
- 自然(32312)
- 划(32143)
- 自然科(31554)
- 自然科学(31547)
- 自然科学基金(31021)
- 编号(30904)
- 国家社会(26044)
- 发(25629)
- 部(25496)
- 成果(25466)
- 中国(24374)
- 重点(24163)
- 教育部(22667)
- 课题(22332)
- 发展(22325)
- 展(22007)
共检索到267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根荣
构建和谐社会是降低当前中国经济转型成本的有效路径。现阶段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富裕人民,和谐转型要注意克服贫富两极分化问题,而和谐中转型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各种经济成分和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合作。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和谐 合作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霞辉
文章在回顾经济转型理论与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目前经济增长遇到的困境,借鉴新卡尔多事实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要使中国经济再上新台阶,从"十三五"开始必须进行经济转型。转型的基本路径是:首先,合理确定政府的定位,使其从经济增长的带领者转化为发动者,从前台走向幕后;其次,进行财税制度改革,适应中国经济增长新阶段,使税制由工业化阶段的间接税制逐步过渡到城市化阶段所要求的直接税制;第三,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价格制度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使创新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石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佳贵 黄群慧 张涛
本文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影响因素归结为7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为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动力;大众消费时代来临,消费需求成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最稳定的因素;对外开放的深化,对中国经济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高储蓄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证;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和日益提高的劳动力素质成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基本要素;技术进步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模式”的经济体制改革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奇迹。同时,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失衡的压力、来自分配差距扩大的压力、面临资源和环境方面的压力和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压力。综观中国经济的全局,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还没有...
关键词:
中国经济 高速增长 和谐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梦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袁富华
基于拓展的增长核算框架,本文对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是:(1)中国经济增长有六个结构性特征:人口结构转型,生产率的产业再分布,收入分配调整,城市化率提高,资本效率递减,全要素生产率改进空间狭窄,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使增长减速。(2)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风险是:收入分配格局再调整导致的减速风险;过度无效投资;经济杠杆率持续拉升;产业结构服务化导致的过快减速风险。(3)为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潜在风险,资本效率提高是政策着力点,低效率企业出清机制的建立及相应制度改革深化,是未来经济稳健增长的必由之路。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益平
中国经济正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过去的增长方式已难以持续,经济增长亟待转型。在改革开放30年中,政府对要素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干预,是压低投入品价格,对投资者进行补贴,形成当前中国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金融抑制在早期对增长是有益的,但是现在已经成为一个负面因素。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型要求金融必须进行改革,并控制金融风险。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转型 要素市场 金融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丹丹
作为大规模制度变迁的经济转型,在取得收益的同时也必然付出一定的成本。中国经济转型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中国经济向后转型时期的迈进,原来被推迟、忽略、潜伏的矛盾日益显现,经济转型成本激升成为目前不得不关注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命题。本文在界定了经济转型成本的内涵和分析维度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经济转型成本的测度指标体系,采用AHP统计技术方法测度了1978~2007年中国经济转型成本的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结合使用HP滤波法、Fisher最优分割法,以及指数平滑法分析了30年来经济转型成本的变动趋势及阶段性变化特征,并对未来经济转型成本做出了预测。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转型成本 成本度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万勇
西方和谐经济思想经历了从重农主义到后凯恩斯主义的演变历程,主要沿着市场和政府两条路径演进,一般具有人本主义色彩、市场体制主导、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特点。西方和谐经济思想表明:建设和谐社会要力图使经济发展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
关键词:
西方经济 和谐思想 演进路径 和谐社会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娟娟
为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政府干预效果衰减、资本与经济重心不一致、要素弹性参数逆转、产业结构演进低效、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等一系列问题,必须进行经济转型,走低碳化的实体经济道路。下一阶段,在低碳化的实体经济道路上,应着力于产业内部的优化升级,推进农业低碳化进程,把工业建立在低碳或无碳能源基础上,形成第三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良性互动,提升产业竞争力,并从宏观角度客观审视各区域比较优势,打造区域产业链,在国内建立设计—制造—品牌体系及其延伸产业,形成合理、动态的区域分工体系,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全面均衡发展。为顺利推进我国低碳化实体经济发展进程,必须进一步提高市场化水平,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
关键词:
经济转型 低碳化 实体经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苗庆红
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40年间,中国经济经历了举世无双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双重转型。独特的经济转型构成了影响中国税制变迁的重要制度环境。中共历届三中全会不仅决定了经济转型的关键时间节点,而且决定了中国税制改革变迁的路径。配合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中国税制改革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随着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提出和推进,中国税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税制改革将从配合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逐渐转变到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匹配的现代税收制度的建设上。本文最后从目标和内容上阐述建立现代税收制度的宏观路径和微观举措。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税制变迁 现代税收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斯莉·穆尔雅妮·英德拉瓦蒂
从"十一五"规划编制之时开始,中国政府就已经意识到,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尽管带来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产生了不平衡问题当前,中国需要在出口导向型增长与国内需求拉动增长之间寻找新的平衡;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应当从投资转向消费,从企业转向家庭;中国需要应对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杰 董进
最近一段时期,能源、原材料、劳动力和土地的价格不断上升,而国内市场环境还很不完善,国际间的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加,所有这些情况导致我国企业一直所依赖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而在外部成本膨胀的同时,企业的内部成本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在高成本时代来临后,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政府和企业都必须立即进行新的策略选择。企业要从粗放型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生产方式,逐步引入、消化、吸收技术并最终实现掌握技术优势,通过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来节约内部成本。而政府也要尽量给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在发展节约型经济的导向下,积极配合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技术,调整比较优势,并升级产业结构,从以初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新力 丁宗彦
市场经济从产生以后创造了极其辉煌的成就,它在自身发展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现代市场经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要防止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必须要发挥计划经济的优势,使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正面效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采取的形式。
关键词:
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 有机结合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刚 陈挺
由于环境问题的外部性和资源的稀缺性,政府投入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资金来源。在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下,本文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需要政府干预,而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是新古典经济学框架下的一条次优路径;利用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效果并不明显,各个省份基本上位于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左边,总体上处于"边发展、边污染"状态,社会总资本进入环境改善活动的比例过低,达不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改善环境的目标。
关键词:
环境 经济增长 政府干预 EKC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