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9)
- 2023(13013)
- 2022(10480)
- 2021(10033)
- 2020(8231)
- 2019(19100)
- 2018(18701)
- 2017(36139)
- 2016(19402)
- 2015(22099)
- 2014(22046)
- 2013(21829)
- 2012(20354)
- 2011(18525)
- 2010(18868)
- 2009(17726)
- 2008(17448)
- 2007(15292)
- 2006(14040)
- 2005(12840)
- 学科
- 济(102294)
- 经济(102219)
- 管理(58353)
- 业(51936)
- 企(42281)
- 企业(42281)
- 方法(39480)
- 数学(35971)
- 数学方法(35404)
- 财(30457)
- 中国(28203)
- 地方(22935)
- 农(22886)
- 业经(19047)
- 制(18588)
- 贸(18042)
- 贸易(18032)
- 易(17579)
- 学(16021)
- 银(14900)
- 银行(14892)
- 农业(14526)
- 务(14418)
- 财务(14374)
- 财务管理(14328)
- 行(14287)
- 地方经济(14237)
- 策(14087)
- 财政(13906)
- 融(13832)
- 机构
- 学院(278758)
- 大学(277377)
- 济(134465)
- 经济(132131)
- 管理(106558)
- 研究(100097)
- 理学(90799)
- 理学院(89882)
- 管理学(88393)
- 管理学院(87883)
- 中国(79438)
- 财(66155)
- 京(58061)
- 科学(54544)
- 所(49689)
- 财经(48950)
- 经(44478)
- 研究所(44281)
- 中心(44183)
- 经济学(43319)
- 江(41614)
- 经济学院(38700)
- 北京(37807)
- 农(37618)
- 财经大学(35889)
- 院(35736)
- 范(34688)
- 师范(34469)
- 业大(33479)
- 州(32431)
- 基金
- 项目(174251)
- 科学(138817)
- 研究(131126)
- 基金(128652)
- 家(110483)
- 国家(109643)
- 科学基金(94682)
- 社会(86835)
- 社会科(82650)
- 社会科学(82632)
- 省(65158)
- 基金项目(65156)
- 教育(60521)
- 自然(57840)
- 自然科(56563)
- 自然科学(56550)
- 自然科学基金(55553)
- 资助(55387)
- 划(54751)
- 编号(51754)
- 成果(43216)
- 部(40353)
- 重点(39246)
- 发(38604)
- 国家社会(37150)
- 课题(36909)
- 创(35736)
- 教育部(35491)
- 人文(34130)
- 中国(33731)
- 期刊
- 济(154841)
- 经济(154841)
- 研究(94156)
- 中国(57591)
- 财(53545)
- 管理(42598)
- 科学(35301)
- 学报(34406)
- 农(34404)
- 融(30139)
- 金融(30139)
- 大学(27795)
- 教育(27754)
- 经济研究(27555)
- 学学(26202)
- 技术(26037)
- 财经(25888)
- 农业(23378)
- 经(22444)
- 业经(21545)
- 问题(19521)
- 贸(18206)
- 统计(16973)
- 技术经济(16168)
- 世界(16135)
- 国际(16075)
- 策(14975)
- 决策(13704)
- 业(13177)
- 现代(12317)
共检索到441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财政政策模式及“九·五”的政策重点选择“经济转型期的财政政策选择”课题组一、经济转型对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提出的基本要求什么是经济体制转型或转轨?就中国的改革模式或改革目标而言,就是要逐步完成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涵
次贷危机以来,长期的货币政策宽松并未能带来生产率的提高和中长期经济增速的提升,这迫使全球政策制定者开始考虑政策的重心是否要从货币政策转向财政政策。欧元区对于赤字红线已颇有争论,IMF近期的报告也强调"财政政策应随时准备支持需求和支撑货币政策,重点应是促进中短期增长的财政措施(如基础设施投资)和支持结构性改革的政策行动(减税、鼓励工作等)"。本文通过比较美、日及拉美等经济体转型期的财政政策,以给中国财政政策的制定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转型期 财政政策 减税 结构性改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苏明 陈少强
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缓解通货紧缩,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和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考虑到防范公共风险,积极财政政策应作相应的调整。自2005年起,中国开始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其核心是适度减少财政赤字和长期建设国债的规模,并对财政分配结构进行调整。中国未来一段时期特别是“十一五”前期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关键词:
中国 转型期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腾龙
财政政策应积极引导资源投向农村、中西部等具有巨大潜力的消费市场,同时创造促进扩大内需的宏观环境和制度背景,实现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高望 田盛丹
为了解释1978年以来中国财政支出政策、资本深化和结构转型的特征事实,本文把生产性财政支出和福利性财政支出引入两部门结构模型,考察生产性财政支出如何影响资本深化和中国的工业化过程。研究表明,伴随着资本深化,农业部门的就业份额和产值份额不断减少,非农业部门的就业和产值份额不断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促进了总体经济的资本深化,进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估计和校准模型参数,本文模拟出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路径,并考察了积极的财政支出政策对结构转型的影响。
关键词:
财政支出 资本深化 结构转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促进中国经济持续有效增长的财政政策选择刘溶沧-、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经济增长?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和科技进步条件下,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此,美国经济学家多马(E·Domar)早就说过:“目前大家对经济增长的关心并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邵学峰
转型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发展过程,伴随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势必触及既得利益,而同时也可能存在某些被忽视或者暂时无法兼顾的利益群体,所凸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文谦
一、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分析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一国经济连续不断的运动过程。它表明一国经济要依次经历经济扩张、经济繁荣、经济衰退、经济低迷四个阶段并周期性地进行循环。中国经济增长的统计数据表明,从1953-2000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共经历了5个周期。 从1953年开始经历了6年的经济扩张于1958年达到顶峰(195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21.3%)之后经济开始萎缩,1960年经济出现负增长,1961年达到谷底(经济增长率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雄飞 李香菊 杨欢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辉煌,但目前传统经济发展优势减弱、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积极探寻符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仍将是后续工作的重头戏。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对高质量发展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在供需两端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分析财政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现实问题,可以由浅入深,帮助我们全面把握财政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高质量发展下的财政模式,可以从创新驱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开放共享经济三个维度来构建,并通过创造多层次的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现代税收体系、提升营商环境和推进财政与其他改革配合四个方面予以完善和充实。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培勇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震荡前行,以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为中心,追求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和可持续的增长。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配置,将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作用,以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防风险多重目标。其中,积极财政政策是扩张性操作的"主攻手",增加赤字、减少税收、扩大支出是积极财政政策的三个支点,结构性减税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主战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成为新一轮财税改革的重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浪南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我国需求管理的两大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使用一定的政策工具来作用于经济,从而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的手段。本文先就这两大政策配套模式的各要素作一分析,然后根据当前经济运行情况作出选择。根据我国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套模式将是一个由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和政策工具构成的有机体系。两大政策的决策过程是:第一步,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根据某一时期经济运行情况选择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可用点或幅度表示。第二步,财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凌云 鲍怡
本文以中国1999—2007年26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针对制度特征、外商直接投资因素分析了它们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论表明:我国制造业的技术效率逐年提高,FDI对我国的制造业整体上存在正的溢出效应,而国有程度高低则对技术效率有负的影响。本文研究结果的重要政策含义是:中国制造业若要继续保持较好的增长,必须加强经济安全意识,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技术效率。
关键词:
SFA 制造业 技术效率 FDI 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分析”课题组
本文对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推动,其中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暂时还难以退出,需要做的工作是转换模式,扩大内涵,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