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07)
2023(10165)
2022(7969)
2021(7191)
2020(5697)
2019(12961)
2018(12660)
2017(24090)
2016(12732)
2015(14758)
2014(14712)
2013(14586)
2012(13641)
2011(12717)
2010(12599)
2009(12003)
2008(11524)
2007(10346)
2006(9650)
2005(9184)
作者
(37040)
(31034)
(31001)
(29772)
(20035)
(14612)
(13916)
(11975)
(11955)
(10917)
(10914)
(10227)
(10127)
(10058)
(9873)
(9603)
(9233)
(9014)
(8935)
(8268)
(7962)
(7573)
(7402)
(7203)
(7130)
(7093)
(6739)
(6349)
(6280)
(6026)
学科
(83984)
经济(83927)
管理(32962)
(29185)
方法(27311)
数学(24720)
数学方法(24647)
中国(23308)
(21644)
企业(21644)
地方(19201)
(17027)
业经(15339)
(14460)
贸易(14448)
(14049)
地方经济(12999)
(12804)
(12516)
(12236)
金融(12236)
(12087)
(11317)
银行(11305)
(11174)
(11044)
农业(10991)
环境(10749)
(9841)
产业(9835)
机构
大学(197810)
学院(195386)
(104293)
经济(102792)
研究(77669)
管理(70125)
中国(61614)
理学(59164)
理学院(58500)
管理学(57812)
管理学院(57428)
(44188)
(41996)
科学(40465)
(38655)
经济学(36090)
财经(35438)
研究所(34720)
中心(33216)
(32488)
经济学院(32296)
(27903)
(27844)
北京(27453)
(27286)
财经大学(26405)
(24619)
师范(24456)
科学院(23744)
业大(22710)
基金
项目(121284)
科学(97392)
基金(92298)
研究(90488)
(80051)
国家(79501)
科学基金(67831)
社会(63687)
社会科(60612)
社会科学(60597)
基金项目(46951)
(42572)
教育(39808)
自然(39416)
自然科(38572)
自然科学(38562)
资助(38114)
自然科学基金(37940)
(36462)
编号(33327)
国家社会(28899)
(28835)
(28510)
重点(27653)
成果(27629)
中国(27135)
教育部(25397)
(24324)
发展(24323)
人文(24091)
期刊
(121711)
经济(121711)
研究(69294)
中国(39511)
(32128)
管理(29036)
(26794)
科学(26746)
学报(26075)
(24085)
金融(24085)
经济研究(22105)
大学(20730)
财经(19912)
学学(19548)
农业(18103)
(17507)
问题(16379)
业经(15873)
技术(15835)
(15449)
教育(14991)
国际(14596)
世界(14414)
技术经济(11688)
(10699)
统计(10283)
经济问题(9976)
现代(9045)
经济管理(8940)
共检索到3142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南兰  
市场自由化为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然而,新时期以来,自由市场理论渐渐暴露出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顽疾,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直接改变了人们对政府干预的认识。文章结合两种不同模式下经济体的发展状况,论证盲目推进市场自由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提出要实现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就必须实现市场自由化和政府干预之间的平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石磊  
1.中国经济自1991年底进入新一轮增长波动。自上而下的动员、各地的恢复性调整和过去10多年积蓄的增长潜力加速释放,使经济增长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达到经济体系所能承载的峰值。强劲的增长反弹、存量结构调整与增量扩张速度的不对称、投资扩张的乘数效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高度关联,和中央对种种“过热”信号的积极反应,引起经济学界对此次波动作了多角度的判断。我们的问题是:80年代中期以来始终困扰经济稳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通货膨胀都属于增长型膨胀,是否意味着中国当前的经济运行仍在重复80年代的循环程式?在市场具有充分弹性条件下,最终需求扩张一般不会导致持续的通货膨胀或“过热”,而中国的此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沈坤荣经济增长因素的计量分析表明,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要素投入,尤其是资本要素投入的大量增加。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虽然这种增长格局已有很大改观,但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摆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涂巍  王治国  邹恒甫  
本文使用1978—201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从总需求、产业、生产力、就业与工资、价格水平、货币与利息6个方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的规律。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果,本文发现中国经济波动具有明显的"转型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周期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0年和1991—2013年。前一阶段,主要是供给面因素造成经济波动,且波动率较大。后一阶段,经济波动表现为需求驱动型,波动幅度明显减弱。二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与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之和的比值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这反映了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空间上频繁迁移的特点,即宏观经济景气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反之,则迁移回农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连成  李作双  
经济自由主义的全球扩张,使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全球自由投资体系逐步确立。在这一进程中,投资自由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投资自由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效应日益凸现。然而,投资自由化在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总结经验,反思存在的问题,努力构建"引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的双向开放新格局,仍是中国的现实选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曙光  
中国的金融自由化进程的独特景观与中国渐进式经济转轨模式的选择密切相关。从制度主义分析出发,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金融自由化进程滞后性的内在逻辑根源,在此基础上,本文详细回顾了中国金融改革20年的总体进程和基本特征,描述了中国金融自由化在产权结构和市场竞争两方面的历史进展。但本文同时也着重指出,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滞后性固然为维持体制内产出提供有力支撑,但这种滞后性所导致的金融发展程度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以及金融稳定性降低等代价,是更值得关注的基本经济事实。本文最后对中国金融自由化的未来走势作了简要分析。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俊峰  李金林  
一、G-M-E监管理论1.提出G-M-E监管理论。本文分析、总结传统监管理论并结合我国经济转型期的特点,比较国际国有资产监管的实践经验,并结合现代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根据国有资产的资本特性和公共特性的二重性,运用公共物品理论,吸收非市场决策和非传统环境下的经济行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将转型期划分为改革开放探索阶段和改革深化阶段。描述性分析表明,前一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后一阶段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俊  张宗益  邓宏辉  
基于商业银行资本、风险与效率关系的理论阐释,采用市场化指数刻画我国经济转型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对中国经济转型期(1991-2008年)商业银行的资本、风险与效率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我国商业银行资本水平与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资本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会增加对高风险资产的投入;(2)效率较高银行的风险水平也较高,反映出市场竞争的压力和银行对于经营绩效的重视;(3)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银行业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剧了商业银行对收益和风险的追求,有助于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仁伟  
亚太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黄仁伟世纪之交的亚太地区正在经历着一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巨大变革,这就是按照《茂物宣言》确定的时间表实现整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它的意义在于:其一、表明亚太区域一体化进程开始从市场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樊明太  郑玉歆  
本文运用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PRCGEM) ,模拟了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宏观经济、行业和地区经济的短期比较静态影响 ,分析和探讨了这些模拟结果的政策含义。分析表明 ,第一 ,中国加快贸易自由化进程总的来讲利大于弊 ,但在现有条件下仍然要充分利用关税杠杆 ,帮助调整国民经济结构。第二 ,不同部门、不同地区 ,由于投入 -产出和贸易结构不同 ,受到的影响差异很大 ,应就贸易自由化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第三 ,中国在自主进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 ,应该积极参与和推进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由粗放的增长方式向集约的增长方式转变、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和现代化社会转化这样一个三重转型时期。这一转型期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至少要到本世纪中叶才能完成。本文仅根据中国过去20年制度变迁的历史以及反映这一历史过程的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演变,对未来20年中国理论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做一个粗略的展望。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惠康  
本文从有效需求角度入手,探究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并运用中国1978-2005年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劳动力、投资、教育以及收入分配不平等和有效需求交互影响之间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不平等、有效需求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收入分配不平等通过有效需求机制阻碍了经济增长,且在短期内效果也非常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汉林  李计广  
关于中国经济的崛起已经成为国际上讨论的热门话题。单纯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崛起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且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碍。根据麦迪逊(2001 年)的研究成果,按1990年国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