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5)
2023(10948)
2022(9060)
2021(8299)
2020(6962)
2019(16347)
2018(15865)
2017(30507)
2016(16358)
2015(19030)
2014(18976)
2013(19252)
2012(18549)
2011(17197)
2010(17111)
2009(16166)
2008(15918)
2007(14330)
2006(12722)
2005(11713)
作者
(49128)
(41357)
(41193)
(39607)
(26386)
(19760)
(18852)
(16107)
(15516)
(14596)
(14426)
(13679)
(13243)
(13130)
(13098)
(12859)
(12248)
(12187)
(11881)
(11799)
(10410)
(10143)
(10011)
(9462)
(9443)
(9414)
(8946)
(8828)
(8337)
(8241)
学科
(96817)
经济(96747)
管理(42335)
(39535)
方法(36807)
数学(33354)
数学方法(33155)
(29377)
企业(29377)
中国(24651)
地方(22284)
(21589)
(18270)
业经(17277)
(17243)
贸易(17235)
(17025)
(16722)
(14690)
地方经济(14607)
农业(14575)
环境(12908)
(12693)
金融(12690)
(12542)
银行(12521)
(12095)
(11913)
(10833)
(10618)
机构
大学(253895)
学院(251323)
(123955)
经济(121886)
研究(95913)
管理(91624)
理学(78217)
理学院(77236)
管理学(76154)
管理学院(75655)
中国(73113)
科学(54784)
(53953)
(52506)
(49350)
研究所(44790)
财经(42206)
中心(42115)
(41363)
经济学(41310)
(38326)
经济学院(37196)
(36468)
北京(34940)
业大(33996)
(33514)
(32855)
师范(32604)
农业(32473)
财经大学(31114)
基金
项目(160503)
科学(126495)
基金(118784)
研究(117838)
(103597)
国家(102816)
科学基金(86568)
社会(78709)
社会科(74714)
社会科学(74694)
基金项目(61974)
(58857)
教育(52584)
自然(52395)
自然科(51161)
自然科学(51142)
(50635)
自然科学基金(50268)
资助(49221)
编号(45597)
成果(37875)
(37473)
(37078)
重点(36642)
国家社会(34404)
中国(32546)
(32519)
教育部(32285)
课题(31770)
人文(30759)
期刊
(140456)
经济(140456)
研究(81429)
中国(47477)
(39728)
(37975)
学报(37750)
科学(35750)
管理(32940)
大学(28459)
学学(26893)
农业(25591)
经济研究(24485)
(24280)
金融(24280)
财经(22477)
技术(20671)
教育(20162)
(19596)
业经(19143)
问题(18978)
(17268)
世界(15635)
国际(15245)
技术经济(14818)
(14600)
统计(13726)
经济问题(11925)
(11642)
商业(11423)
共检索到3856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蔡昉  李周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林毅夫蔡昉李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中国社会科学院100732)一、改革以来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中国从70年代末开始进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改进激励机制和提高微观经营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夏龙  
文章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讨论了经济转型、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基于广义加性模型的实证研究表明,自改革开放以来,分权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确定,市场化整体拉大了收入差距,国际化缩小了收入差距。就整体上看,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表现出不规则的倒U型,而经济转型拉大了中国的收入差距。在统计上,广义加性模型优于参数模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斌  邹静娴  
通过与发达经济体结构转型轨迹进行比对,本文从产业和支出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不足。中国经济在2010-2012年间迈过了工业化高峰期,此后逐步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工业化高峰期后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迎来了高速增长;投入、生产、产品多维度证据显示制造业整体升级步伐较快。消费、投资、出口的"三驾马车"结构趋于平衡。上述这些结构变化与发达经济体走过的历史轨迹高度吻合,表明中国仍在迈向更高收入水平的正常轨道上。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二、三产业就业占比偏低;政府服务占比偏低;城市化率偏低等。这些对比说明中国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城市化之间存在不平衡,后两者落后于前者并形成了经济发展短板,弥补这些短板需要推动"从发展到服务"的政府职能转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艳  
中国地区投资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大于地区经济的不均衡,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到90年代后期则出现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力资本等带来的投资效率提高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差距成为地区投资数量与效率差距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春莉  
中国已经加入WTO,它将给我国的法治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中国要使自己的经济真正融入世界,并从中受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好的游戏规则,而其根本,在于法律环境的建立与改造。本文着重对我国经济法律制度与WTO的差距作了分析,这对进一步探讨中国经济法律、法规与WTO接轨的途径,预测中国经济法律、法规调整与完善的前景实属必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Sylvie Démurger  Martin Fournier  李实  魏众  
本文利用1995年和2002年的城镇职工工资收入数据和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的扩展形式,分析了这一期间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分割效应对不同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变动的影响作用。我们分解分析结果证实了不同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决定中的分割效应不仅是存在的,而且仍有不断增强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垄断部门与竞争部门之间职工收入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而且部门之间收入差距中市场分割因素解释的比重不断上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伟  向东进  
根据1999-2008年间省级面板数据的估计结果,本文得到如下结论:国有经济及其对银行信贷的扭曲扩大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国有经济比重越高,城乡收入差距就越大。这一基本结论对于国有经济比重的各种测度方法皆可成立。其基本原因在于,国有经济可以获得政府的特殊照顾和优待,从而导致了资源配置的扭曲,阻碍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实  朱梦冰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作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部分,收入分配制度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的来看,经济转型前30年,中国收入差距持续扩大,这其中既受到不完善的经济体制转变的影响,也有发展战略选择和政府政策变化的原因。在近10年的经济转型中,一些缩小收入差距的因素更多地显现出来,遏制着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势头,出现了收入差距小幅波动和高位徘徊的阶段。不可否认,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复杂且艰巨的,未来10年,只有坚定地、尽快地、尽力地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文举  
根据适宜技术理论的新近观点,本地化技术进步、适宜技术条件和不同投资率的共同作用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不同的区域经济增长绩效。从经验分析上看:1990-2004年,中国省份经济增长中不仅存在着明显的本地化技术进步和技术无效率现象,而且省际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的差异一起主导了省际经济差距的扩大;省际人力资本积累的差异在这种差距扩大中也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而省际资本深化的差异却在其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加大要素投入力度、实施技术能力建设和进行适宜技术选择,是中国落后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的重要措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永平  张宗益  
通过综合现有的经济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实际,建立储蓄增长、投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同时采用Granger因果检测检验各地区三者间关系,并与模型结论比较。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三者关系与模型结论基本一致,即投资增长、经济增长及储蓄增长间存在良性循环;而中部地区投资效率低下、西部地区资本供给不足,致使中西部经济中的三者良性循环被迫中断或被低水平恶性循环取代,从而导致地区经济差距急剧扩大。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馨之  何江  
近年来,空间思维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1990~2004年中国341个区域单位人均GDP增长速度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发展差距的演变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必须强调空间因素的重要性,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深化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而且可以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曹桂全  
中国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问题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使用福利经济学概念下的经济绩效评价方法,分析1978—1998年的中国地区差距变化与经济发展绩效的关系,并提出转变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艳  安增科  
本文通过泰尔指数将地区经济差距和投资差距量化,并对两者之间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区投资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大于地区经济的不均衡,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到90年代后期则出现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力资本等带来的投资效率提高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差距是投资数量与效率的地区差距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子云  
循着要素规模、质量和效率三位一体的逻辑,从两个层次挖掘区域之间经济差距形成及其变迁的驱动因素,引入可导性对数方差分解法的基本原理,构造了区域间经济差距形成及其变迁的驱动因素贡献的双层分解模型,并利用中国31个省份2005~2012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省际经济差距形成和绝对差距扩大的首要推动力是全要素生产率差距,人均资本差距也起到了较大的贡献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差距贡献中,综合效率差距提供了主导性的正向支持,高级人力资本占比差距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而设备性资本占比差距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