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63)
- 2023(15455)
- 2022(13024)
- 2021(12383)
- 2020(10220)
- 2019(23789)
- 2018(23414)
- 2017(45756)
- 2016(24412)
- 2015(27919)
- 2014(27769)
- 2013(27728)
- 2012(25805)
- 2011(23620)
- 2010(23629)
- 2009(22053)
- 2008(21451)
- 2007(18884)
- 2006(17186)
- 2005(15879)
- 学科
- 济(117594)
- 经济(117471)
- 管理(67638)
- 业(62375)
- 企(50990)
- 企业(50990)
- 方法(47015)
- 数学(41160)
- 数学方法(40763)
- 中国(31373)
- 农(26592)
- 制(25456)
- 财(25300)
- 地方(24886)
- 银(24790)
- 银行(24643)
- 贸(24311)
- 贸易(24294)
- 业经(23832)
- 易(23588)
- 行(23261)
- 学(22453)
- 融(19559)
- 金融(19558)
- 农业(17759)
- 环境(16551)
- 和(16449)
- 理论(15489)
- 体(15191)
- 地方经济(15022)
- 机构
- 大学(356238)
- 学院(351560)
- 济(157598)
- 经济(154515)
- 管理(138020)
- 研究(125378)
- 理学(117701)
- 理学院(116415)
- 管理学(114722)
- 管理学院(114083)
- 中国(102883)
- 京(76947)
- 科学(72378)
- 财(71414)
- 所(62891)
- 中心(56820)
- 财经(56807)
- 研究所(56736)
- 农(53601)
- 江(51833)
- 经(51691)
- 北京(49890)
- 经济学(49773)
- 业大(47254)
- 范(45564)
- 师范(45244)
- 院(44848)
- 经济学院(44671)
- 财经大学(42273)
- 州(42235)
- 基金
- 项目(230153)
- 科学(181684)
- 研究(171205)
- 基金(169295)
- 家(146261)
- 国家(145094)
- 科学基金(124442)
- 社会(110867)
- 社会科(105224)
- 社会科学(105197)
- 基金项目(88981)
- 省(85705)
- 自然(78135)
- 教育(77076)
- 自然科(76291)
- 自然科学(76276)
- 自然科学基金(74930)
- 划(72624)
- 资助(70818)
- 编号(68364)
- 成果(56520)
- 部(52410)
- 重点(51086)
- 发(49818)
- 创(47014)
- 课题(46889)
- 国家社会(46521)
- 教育部(45631)
- 人文(44259)
- 创新(43970)
- 期刊
- 济(178310)
- 经济(178310)
- 研究(117961)
- 中国(67833)
- 财(53103)
- 管理(52162)
- 学报(50797)
- 农(48906)
- 科学(48642)
- 融(48493)
- 金融(48493)
- 大学(39051)
- 学学(36508)
- 教育(34991)
- 农业(32053)
- 经济研究(29403)
- 财经(29307)
- 技术(29117)
- 业经(25707)
- 经(25126)
- 问题(23519)
- 贸(21192)
- 国际(19018)
- 理论(18843)
- 技术经济(18619)
- 世界(18039)
- 图书(17731)
- 实践(16690)
- 践(16690)
- 业(16635)
共检索到549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任建军 杨林
信贷退出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一是风险—收益对称原则,二是成本—收益均衡原则。退出成本最低、收益最大、能够较好地掌控风险的时期是信贷退出的最佳时机。判断何时为最佳退出时机必须准确把握行业经济周期、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企业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以及企业信用等级和财务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信贷进入的行业、区域、企业以及信贷产品制定相应的退出策略。信贷退出路径包括直接退出和间接退出,商业银行应首先考虑间接退出。商业银行信贷退出机制的构建主要包括转换观念,建立行业信贷分析预警退出机制、区域信贷退出机制、客户退出机制、信贷退出激励约束机制等内容。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敬涛
商业银行的信贷经营原则及目标要求信贷资金的流动与企业生命周期波动相吻合,即在企业成长阶段大力支持从而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利润,而在衰退阶段降低信贷数量甚至撤资从而降低信贷风险。本文就商业银行为何要从处于衰退期的企业退出信贷资金展开讨论,设计了一套信贷退出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信贷退出 风险 策略 责任机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涛
在银行业日趋开放和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传统意义上以信贷合约优化为目的的信贷退出,正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扩展为全部缔约人和整个金融体系的选择与效率问题。本文综合了国外有关信贷退出的理论成果,并结合了我国正在进行的信贷退出实践,建立了有关信贷退出分析的一般框架,并指出由技术变化和金融体系多样化导致的信贷退出,正在改变传统信贷合约的性质,而赋予更多市场化的管理与交易手段。
关键词:
信贷退出 资产管理 “锁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建清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银行的信贷经营原则要求银行业在信贷经营过程中必须实施信贷退出。但目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我国银行业的实践中,信贷退出尚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缺乏退出的银行信贷业务往往伴随企业的成长一直走到它的生命周期尽头,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文拟对信贷退出的对象、决策、通道、壁垒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银行业的信贷退出实践,以填补信贷退出研究领域的空白,为我国银行业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做出贡献。
关键词:
信贷退出 企业生命周期 异化 通道 壁垒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吴勇
一、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非理性跟进集团客户部分商业银行对集团客户存在认识误区,对其经营风险、投资风险以及关联交易风险认识不足,把集团客户简单等同于优质客户。同时,受"羊群效应"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英姿
所谓“进而有为”,就是要做到大中有重,好中选优,客户布局合理,营销措施有力,实现贷款在客户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期限结构等方面的优化组合、所谓“退而有序”就是落实好信贷退出计划、退出标准,并做到责任明确、激励约束机制健全。“退出”既包括已产生不良贷款的退出,也包括对信誉不佳、贡献不大、发展前景不好、行业风险明显的存量贷款的退出。从工作实践看,要做到“进而有为”,须整合力量,科学决策,趋利避害,防范风险,是有相当难度的,进之与否,主动权在我。而要做到“退而有序”,同于与客户发生关系前的主动选择,它是对已发生贷款的战术撤退,客户实际上占有相当多的主动权,常有“请客容易送客难”的重重坎坷。下面,...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永生
建立信贷进退机制是商业银行规避信贷风险、稳健经营的必然要求,在中国金融业走向开放的今天对我国商业银行更显迫切。本文对商业银行信贷进退机制的原则、目标及策略进行了探讨。笔者详细阐述了建立信贷市场进退引导机制、风险防范机制、信息机制、运作机制以及信贷市场进退责任制、科学选择贷款进退时机等的实施方法,可操作性强,值得借鉴。
关键词:
信贷管理 经济全球化 进退机制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伟 史忠良
科学地实施信贷退出是银行防范信贷风险、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银行信贷业务的稳健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在信贷退出时机的选择上要准确把握行业经济周期,适时进行信贷退出;准确把握产业结构演进规律,适时进行信贷退出;准确把握企业生命周期,选择最佳退出时机;准确把握产品生命周期,适时进行信贷退出;准确把握绿色信贷政策,适时进行信贷退出。在信贷退出的策略选择上一是要实施"有序退出"策略,建立和完善信贷退出机制;二是实施"软投入"策略,实现信贷资产退出的"软着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姜春
农村商业银行在信贷市场拓展中面临"选择优质信贷投放对象难"与"信贷资金回报率低"的矛盾。本文在总结基层金融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一方面应依靠自有力量,围绕农村市场进行行业竞争力分析与市场细分,研究制定详细的子市场进入策略,解决"选择优质信贷投放对象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应借助外部力量,通过金融联合创新产品与服务、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政策等路径,解决"信贷资金回报率低"的问题。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信贷市场 拓展 问题研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秦建文
从人的行为产生及循环出发,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营销激励存在的缺陷,通过对有关激励理论的分析和借鉴,设计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营销综合激励模型和薪酬激励模型。信贷营销激励必须贯穿于从信贷营销计划目标制定到信贷营销绩效实现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对信贷人员持续给予参与激励、目标激励、团队激励、授权激励、机会激励、情感激励和欣赏激励。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应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可偏废。
关键词:
信贷 信贷营销 激励 信贷营销激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熊鹏
从产权理论与制度变迁角度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资本退出问题进行经济学分析, 借鉴国外银行国有资本退出的经验教训, 结合我国经济与银行自身的具体情况,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国有资本退出的模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股份出售模式; 二是全民释股模式。两种模式前者为主, 后者为辅。由于两大模式各有优劣, 因此, 退出不应采取单一模式, 而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在此基础上, 国有资本应分批退出。至于退出份额多少, 间隔时间长短, 则应根据国内外经济的发展形势与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关键词:
国有资本退出 产权 制度变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康晓冬
市场退出是商业银行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合理行为,在现实情况下,要对农村金融体制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兴利除弊,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市场退出 农村金融体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哲华 吴珂文
银行信贷退出是银行信贷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然而,国内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往往伴随着企业由成长走向衰退,信贷退出的意识薄弱,无形中增加了信贷风险和不良资产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银行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退出的有效实施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银行信贷退出中的银企博弈关系,说明国内商业银行实施信贷退出的必要性,并得出了相关结论。
关键词:
信贷退出 商业银行 银企博弈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蔚
影子银行作为市场选择的结果,丰富了金融体系,但由于其缺乏监管,行业运行混乱,影响了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干扰了作为货币政策传导工具的信贷配给发挥其原有的作用。从影子银行的产生背景、界定范围出发,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配给的影响,并结合国际组织、发达国家的监管探索,提出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思路。
关键词:
影子银行 商业银行信贷配给 监管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艾兵
在利润增长放缓、不良贷款连续反弹的背景下,国内商业银行调整自身经营战略与管理模式尤为迫切。信贷资产是国内商业银行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信贷管理转型自然地成为银行整体转型的重点。那么,如何看待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转型、怎样转型,成为当前银行业必须回答的问题。信贷管理转型日益迫切目前,传统以事中、事后为主的信贷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经营形势的变化,亟待转变。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方面,国际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