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1)
- 2023(8069)
- 2022(6301)
- 2021(5794)
- 2020(4609)
- 2019(10734)
- 2018(10398)
- 2017(19031)
- 2016(9803)
- 2015(11498)
- 2014(11305)
- 2013(11422)
- 2012(11096)
- 2011(10435)
- 2010(10179)
- 2009(9858)
- 2008(9595)
- 2007(8163)
- 2006(7541)
- 2005(7087)
- 学科
- 济(71995)
- 经济(71950)
- 管理(26835)
- 方法(23408)
- 业(22051)
- 数学(21562)
- 数学方法(21496)
- 中国(19259)
- 地方(16749)
- 企(16626)
- 企业(16626)
- 地方经济(12514)
- 贸(12333)
- 贸易(12326)
- 易(12001)
- 业经(11996)
- 农(11903)
- 财(11175)
- 学(10720)
- 环境(9643)
- 制(9460)
- 融(9158)
- 金融(9158)
- 银(8613)
- 银行(8612)
- 发(8462)
- 行(8415)
- 产业(8122)
- 关系(7921)
- 农业(7904)
- 机构
- 大学(154623)
- 学院(151358)
- 济(87303)
- 经济(86196)
- 研究(63176)
- 管理(54892)
- 中国(49906)
- 理学(46471)
- 理学院(45921)
- 管理学(45516)
- 管理学院(45221)
- 财(36234)
- 京(32978)
- 科学(31585)
- 所(31036)
- 经济学(30346)
- 财经(28863)
- 研究所(27936)
- 经济学院(27126)
- 中心(26971)
- 经(26519)
- 院(22175)
- 北京(21970)
- 财经大学(21493)
- 江(20394)
- 科学院(19545)
- 范(19083)
- 师范(19000)
- 农(18929)
- 社会(18389)
- 基金
- 项目(94517)
- 科学(76491)
- 基金(73090)
- 研究(70980)
- 家(63072)
- 国家(62672)
- 科学基金(53606)
- 社会(51549)
- 社会科(49206)
- 社会科学(49197)
- 基金项目(37022)
- 省(31723)
- 教育(30858)
- 资助(30338)
- 自然(30240)
- 自然科(29545)
- 自然科学(29538)
- 自然科学基金(29057)
- 划(27697)
- 编号(25055)
- 国家社会(24011)
- 部(23348)
- 中国(22988)
- 发(22488)
- 重点(21702)
- 成果(20827)
- 教育部(20805)
- 济(19960)
- 经济(19801)
- 人文(19633)
共检索到2485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丹丹
作为大规模制度变迁的经济转型,在取得收益的同时也必然付出一定的成本。中国经济转型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中国经济向后转型时期的迈进,原来被推迟、忽略、潜伏的矛盾日益显现,经济转型成本激升成为目前不得不关注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命题。本文在界定了经济转型成本的内涵和分析维度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经济转型成本的测度指标体系,采用AHP统计技术方法测度了1978~2007年中国经济转型成本的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结合使用HP滤波法、Fisher最优分割法,以及指数平滑法分析了30年来经济转型成本的变动趋势及阶段性变化特征,并对未来经济转型成本做出了预测。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转型成本 成本度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彦斌 姚一旻
中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资本投入。从长期来看,中国经济需要完成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型。在2000年以后突出表现出来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很可能在未来难以为继。人力资本、科技进步和制度改革应该是未来中国经济保持健康持续增长所需要依赖的主要动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保建云
以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政府行为变迁为研究背景,在分析公共权力来源与权力租金形成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公共权力分配与权力租金规模理论模型,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权力租金来源及其控制机制设计问题。认为:转型社会政府官员权力租金来源于权力稀缺性与排他性使用,公共权力的免费使用与高成本运行会导致腐败和非生产性寻利活动(DUP)的产生;权力租金来源于使用权力的"生产者剩余",与公共权力使用成本的过快增长紧密相关;提高社会非权力产品生产的平均报酬率、增加替代性公务员比例能够弱化政府雇员追求权力租金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公共权力 权力租金 租金控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丹鹤 唐诗磊 李杜
利用中国1978~2007年的数据,运用增长核算方法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着重从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要素投入增长;技术进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小;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率是2.57%,并在2000年以后增幅有所回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浩 毛日昇
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统计数据,运用回归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和短期波动的主导因素及其动态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需和内资是影响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内需预期是影响中国经济短期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促进经济增长的动态效应来看,出口的短期效应明显,进口的长期效应明显,FDI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整体上不如进出口贸易,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促进效应不如FDI显著;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进口和内资的贡献率逐渐增加,外资的贡献率逐渐下降,内需的贡献率一直比较小。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因素 长期 短期 动态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社会经济分化日益严重,冲突凸显,如何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成为当下中国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包容性增长就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目前中国经济增长包容性现状如何,未来如何进一步实现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成为我们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包容性增长相关概念的界定,选择基于隶属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中国1978—2009年经济增长的包容性进行考察和测度。结果显示中国过去30多年的经济增长的包容性不容乐观,仅是"基本包容",要真正实现包容性增长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惠及民众 模糊综合评价法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洪安 李国平
本文选取劳均GDP作为经济指标,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绝对趋同检验三个层面来对我国1978-2007年改革开放后30年间的省际经济差异进行描述分析,以便为我们国家制定科学的区域经济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关键词:
劳均GDP 经济差异 1978-2007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缪德刚
中国的改革开放在探索中逐步深化。1978—2007年,中国始终坚持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相结合的道路,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的增长是所取得成效的体现。近30年的对外贸体制改革促进了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1978—2007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变化则表明,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力地拉动了中国经济,入世之后尤为明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太明
本文通过Lucas理论模型,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得出以下结论:在取相同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情况下,中国居民消费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导致1990年之后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显著小于1990年之前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中国1990年之前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是美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4倍多,中国1990年之后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小于美国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为尽可能减小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中国应该坚定不移地积极进行市场化改革,从而最终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福利成本 消费波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丹丹 周全林
通过建立经济转型收益的测度指标体系,采用AHP统计方法,测度了1978-2010年中国经济转型收益的综合指数,并分析了经济转型收益的变动趋势及阶段性变化特征。研究发现:自经济转型以来,中国体制转型已取得巨大收益,结构转型仍需深化,发展方式转型和全球化转型是未来中国经济取得更大成就的关键。随着经济转型不断地向后期推进,加强国家主体在转型中的积极作用,发挥国家对于经济转型方向和过程的有效控制,是经济转型朝向有序、高效方向发展的保证。根据转型演化的实际轨迹调整转型重点,有利于在理性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改革,促使经济转型的收益在长期中得到保持和增长。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经济增长 转型收益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三忙 李善同
本文基于平均波及步数法(Average Propagations Lengths),利用1987年至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测度了中国经济复杂度及其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1987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经济复杂度总体显著提高,产业链不断延长,复杂度指数(Complexity Index)由1987年的2.69,上升至2007年的3.63,上升了34.9%,但是在1997年至2002年期间由于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等带来的结构性变革,经济复杂度略微下降;(2)能源矿产开采业等部门在中国产业链中的基础地位更加强化,而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及社会服务业等作为产业链末端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后向拉动效果...
关键词:
经济复杂度 平均波及步数 产业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连平 吴金友
本文首先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概况及不同学者的经济周期研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不同滤波方法,对1978~2009年中国经济周期进行了划分,并对产生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和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检验和深入分析。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传导机制 滤波分解 向量自回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修松 赵曙东
本文引入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及其分解要素的收敛性。研究表明:物质资本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在考虑空间依赖性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全域性收敛。在经济增长的源泉中,由于物质资本积累与效率改善控制经济增长收敛方向的差异,使得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人力资本存量与技术进步使得经济增长趋异。要保持中国未来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必须将资本投入型增长转变为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敛 空间计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韧
本文将综合能耗作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纳入C-D生产函数,运用中国1978~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应用Johansen-Juselius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确定了综合能耗与产出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和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进而通过统计实证回归得出了GDP与综合能耗、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全社会职工工资以及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比例关系,结果表明综合能耗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比较显著。另外,VAR脉冲响应分析表明,保持综合能耗、固定资产存量和劳动者工资协调与同步增长,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综合能耗 经济增长 脉冲响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本文基于因素分解法实证研究了1978~2007年我国各省份经济差距的演变机制。结果显示:各省份GDP增长率已呈现出某种程度的"速度收敛",这主要源于三大区域内部收敛以及区域间的中西部收敛。各省份GDP增长均具有显著的"纯生产率效应驱动"特征,各省份GDP增长率的敛散性主要是纯生产率效应差距演变导致的,纯劳动结构效应和纯劳动投入效应对增长率差距的贡献较小。各省份增长的纯生产率效应主要受资本深化程度的影响,纯劳动结构效应主要受劳动力在行业间流转程度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