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4)
- 2023(15518)
- 2022(13016)
- 2021(12078)
- 2020(10102)
- 2019(23283)
- 2018(22913)
- 2017(44312)
- 2016(23670)
- 2015(26845)
- 2014(26461)
- 2013(26579)
- 2012(24548)
- 2011(22405)
- 2010(22150)
- 2009(20602)
- 2008(19874)
- 2007(17230)
- 2006(15210)
- 2005(13558)
- 学科
- 济(117715)
- 经济(117598)
- 管理(67921)
- 业(62396)
- 企(51079)
- 企业(51079)
- 方法(49365)
- 数学(43710)
- 数学方法(43366)
- 中国(29250)
- 农(25733)
- 财(24789)
- 地方(24295)
- 学(23470)
- 业经(23042)
- 贸(20375)
- 贸易(20365)
- 易(19724)
- 制(17890)
- 农业(17362)
- 环境(16723)
- 和(16189)
- 融(15480)
- 金融(15479)
- 银(15307)
- 银行(15271)
- 务(15218)
- 财务(15157)
- 财务管理(15130)
- 地方经济(14996)
- 机构
- 大学(347897)
- 学院(343483)
- 济(153146)
- 经济(150308)
- 管理(135984)
- 研究(121830)
- 理学(117956)
- 理学院(116665)
- 管理学(114945)
- 管理学院(114332)
- 中国(91498)
- 京(73939)
- 科学(72048)
- 财(67125)
- 所(60629)
- 研究所(55401)
- 财经(54670)
- 中心(53456)
- 农(50827)
- 经(49905)
- 经济学(48376)
- 业大(47940)
- 江(47787)
- 北京(47410)
- 范(44429)
- 院(44203)
- 师范(44079)
- 经济学院(43511)
- 财经大学(40787)
- 农业(39630)
- 基金
- 项目(234294)
- 科学(185731)
- 基金(173494)
- 研究(171679)
- 家(150977)
- 国家(149827)
- 科学基金(128832)
- 社会(111577)
- 社会科(105945)
- 社会科学(105919)
- 基金项目(91662)
- 省(87335)
- 自然(82324)
- 自然科(80390)
- 自然科学(80374)
- 自然科学基金(78976)
- 教育(77228)
- 划(74431)
- 资助(71883)
- 编号(67704)
- 成果(54956)
- 部(53131)
- 重点(52470)
- 发(50578)
- 创(47948)
- 国家社会(47181)
- 课题(46412)
- 教育部(46046)
- 创新(44837)
- 科研(44696)
- 期刊
- 济(166886)
- 经济(166886)
- 研究(107151)
- 中国(60650)
- 学报(51523)
- 管理(49841)
- 财(49367)
- 科学(49292)
- 农(45132)
- 大学(39380)
- 学学(37176)
- 教育(32055)
- 农业(31590)
- 融(29574)
- 金融(29574)
- 经济研究(28408)
- 技术(28393)
- 财经(27668)
- 经(23738)
- 业经(23686)
- 问题(21576)
- 技术经济(18285)
- 贸(18172)
- 世界(17038)
- 业(16951)
- 理论(16459)
- 图书(15859)
- 国际(15718)
- 统计(15496)
- 现代(15217)
共检索到505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庭辉
文章从制度变迁理论的"非均衡"视角界定中国经济转型成本的内涵。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本、产业结构调整成本和体制改革成本为主要维度建立中国经济转型成本的指标体系,并利用指数技术编制经济转型成本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测算中国经济转型成本累计增长量并对其进行特征分析,实证表明: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后期,经济转型成本激增趋势明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本与经济转型总成本的关联程度最大。
关键词:
经济转型成本 成本指数 成本特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剧锦文 常耀中
中国已进入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消费信贷作为信用资源分配的一种形式,是鼓励提前消费、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中国的相关数据,对消费信贷与经济结构转型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探讨消费信贷对经济转型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消费信贷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消费信贷 经济转型 消费结构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蓉
反托拉斯政策是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之外,国家用以调节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竞争自由与效率的公共政策。制定符合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特征的反托拉斯政策,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义。分析中国转型时期的市场垄断特征,并根据国际反托拉斯政策的发展经验,从而提出我国制定反托拉斯政策应遵守的若干基本原则和重点目标。
关键词:
经济转型 竞争 反托拉斯政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皇 沈坤荣
在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背景下如何调好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是学界的热点研究话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变化巨大:需求动力以出口和投资为主、消费成长乏力,要素分配倾向于资本所得、人际分配格局恶化,第一产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基于DEA评价模型对需求结构、分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进行论述。研究结果表明,需求结构、分配结构和产业结构间存在互动支撑关系,且近年来,它们相互支撑的状态协调度都近乎有效。发挥财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构建消费成长长效机制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袁富华
基于拓展的增长核算框架,本文对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及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论是:(1)中国经济增长有六个结构性特征:人口结构转型,生产率的产业再分布,收入分配调整,城市化率提高,资本效率递减,全要素生产率改进空间狭窄,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使增长减速。(2)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的风险是:收入分配格局再调整导致的减速风险;过度无效投资;经济杠杆率持续拉升;产业结构服务化导致的过快减速风险。(3)为应对中国经济增长减速的潜在风险,资本效率提高是政策着力点,低效率企业出清机制的建立及相应制度改革深化,是未来经济稳健增长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涂巍 王治国 邹恒甫
本文使用1978—201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从总需求、产业、生产力、就业与工资、价格水平、货币与利息6个方面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的规律。不同于已有的研究结果,本文发现中国经济波动具有明显的"转型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周期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0年和1991—2013年。前一阶段,主要是供给面因素造成经济波动,且波动率较大。后一阶段,经济波动表现为需求驱动型,波动幅度明显减弱。二是第一产业就业人数与第二、三产业就业人数之和的比值具有明显的反周期特征。这反映了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空间上频繁迁移的特点,即宏观经济景气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反之,则迁移回农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建君
认清中国经济转型的模式特征,就是要对中国经济转型的经验加以总结和概括。这些特征包括六方面:中国经济转型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转型目标;中国经济转型的社会主义制度约束刚性化;中国经济转型过程的阶段性转换;中国经济转型的措施实验性;中国经济转型的双主题联动性;地方政府在经济转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模式特征 双主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丹丹
作为大规模制度变迁的经济转型,在取得收益的同时也必然付出一定的成本。中国经济转型30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中国经济向后转型时期的迈进,原来被推迟、忽略、潜伏的矛盾日益显现,经济转型成本激升成为目前不得不关注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重要命题。本文在界定了经济转型成本的内涵和分析维度的基础上,通过设计经济转型成本的测度指标体系,采用AHP统计技术方法测度了1978~2007年中国经济转型成本的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结合使用HP滤波法、Fisher最优分割法,以及指数平滑法分析了30年来经济转型成本的变动趋势及阶段性变化特征,并对未来经济转型成本做出了预测。
关键词:
经济转型 转型成本 成本度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曾雄佩 信瑶瑶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经历了多次重大转型,中国经济在取得不凡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了诸多挑战,经济实践极具中国特色,照搬西方经济学理论或采用单一方法与视角并不足以充分诠释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演进路径与内在逻辑。基于此,中国经济史学界对近代以来中国经济转型发展问题给予了足够关注,在研究中不仅坚持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并重,而且采用了更为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与视角,这一研究特征在近年来的学术会议中得以充分体现。由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史学系与《中国经济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楠
本文在研究金融开放影响经济结构转型机理的基础上,以1979-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金融开放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系。本文采用Pugno修正模型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处于服务经济发展期,提高金融开放程度将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且其边际效用递增;影响经济结构转型的因素主要包括金融业开放度、金融业增长率、金融业技术投入量、社会就业总量、金融资产收入弹性、金融业替代弹性。采用ADL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金融业开放在滞后三期时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生积极影响;金融业增长率在滞后两期时对经济结构转型产生积极影响;金融资产收益弹性当期对经济结构转型产生消极影响;金融业技术投入量当期对经济结构转型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晓峰 陈志斌 陈华
本文采用带马尔科夫区制转换的VECM模型在多国经济框架下有效地识别和分析了从1991年至2008年世界经济周期的演化特征,进而研究了世界经济周期演化对中国经济的非对称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世界经济在"经济增长"阶段的持续性要强于"经济衰退"阶段,世界经济由"经济衰退"转向"经济增长"的概率为0.34,而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转换的概率为0.16。世界经济周期的转换一般是在一个季度以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程度最深,进而经过七个季度后影响逐渐消失;对此,当期中国经济增长率将做出不同程度的反应,如果世界经济是由"经济增长"向"经济衰退"阶段转换时,那么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本文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志帆
中国经济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体制改革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其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最根本的制度变迁之一。市场化进程所释放的制度红利,不仅激活了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力,更有效的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然而,对于市场化进程究竟如何影响了中国宏观经济,尤其是经济波动的问题,理论界的研究尚不深入。本文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将转型期划分为增量改革阶段和存量改革阶段,并利用HP滤波法对1978~2010年中国经济37个主要宏观经济运行指标进行剔除趋势处理,进而从波动性、共动性和粘滞性三个特征维度提炼出全样本时期和市场化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中国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研究发现,随着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嘉毅
基于中国经济转型特征,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综合采用混合回归(POLS)、固定效应(FE)、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检验了房价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地区经济发展会削弱房价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经济转型特征变量在房价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调节作用有差异,房价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表现为房价上涨会引发城乡收入上涨速度失衡,从而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志帆
转型期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特征明显,前后共经历了五轮经济波动。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时间和经济周期波动特点,将转型期划分为改革开放探索阶段和改革深化阶段。描述性分析表明,前一阶段经济周期波动的核心特征是高增长与通货膨胀,政府调节经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调控的重点是如何抑制需求的过度扩张;后一阶段经济波动的核心特征是流动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与通货紧缩,政府对经济的调节以间接宏观经济政策为主,调控的重点转变为启动内需。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政府调控方式和调控重点的演变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
关键词:
转型期 经济周期波动 宏观调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威
相对于计划经济和成熟的市场经济,转型经济中的资本形成机制具有自身的独特模式。本文结合中国的转型经验,揭示了中国资本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二元特征:即工业部门中政府主导的资本形成途径和农业中以自发力量为主的资本形成过程,并简要的指出这二元特征的就业效应及其对中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
二元经济 转型经济 投资 资本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