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75)
- 2023(11879)
- 2022(9411)
- 2021(8533)
- 2020(6929)
- 2019(15623)
- 2018(15042)
- 2017(28487)
- 2016(14779)
- 2015(16471)
- 2014(15847)
- 2013(15986)
- 2012(15007)
- 2011(13876)
- 2010(13521)
- 2009(12782)
- 2008(12191)
- 2007(10477)
- 2006(9533)
- 2005(8709)
- 学科
- 济(87905)
- 经济(87838)
- 管理(39187)
- 业(36137)
- 方法(32041)
- 数学(28810)
- 数学方法(28706)
- 企(26323)
- 企业(26323)
- 贸(23765)
- 贸易(23753)
- 易(23094)
- 中国(22093)
- 地方(19217)
- 农(18333)
- 业经(15780)
- 财(15085)
- 学(14883)
- 地方经济(13047)
- 农业(12755)
- 环境(12549)
- 制(12364)
- 关系(11531)
- 融(11516)
- 金融(11516)
- 银(11145)
- 银行(11109)
- 出(10915)
- 行(10743)
- 产业(10620)
- 机构
- 大学(224969)
- 学院(222841)
- 济(116702)
- 经济(115208)
- 研究(87372)
- 管理(81259)
- 理学(70504)
- 理学院(69688)
- 管理学(68864)
- 管理学院(68455)
- 中国(65946)
- 科学(49027)
- 财(47040)
- 京(46644)
- 所(43984)
- 研究所(40292)
- 农(39915)
- 经济学(39266)
- 财经(38498)
- 中心(36944)
- 经济学院(35466)
- 经(35394)
- 业大(32655)
- 农业(31507)
- 院(30989)
- 江(30240)
- 北京(29703)
- 财经大学(28728)
- 科学院(27726)
- 范(26182)
- 基金
- 项目(149535)
- 科学(118673)
- 基金(113734)
- 研究(104351)
- 家(101740)
- 国家(100995)
- 科学基金(85115)
- 社会(73863)
- 社会科(70431)
- 社会科学(70415)
- 基金项目(59209)
- 省(53744)
- 自然(52932)
- 自然科(51757)
- 自然科学(51738)
- 自然科学基金(50905)
- 划(46405)
- 资助(46063)
- 教育(45344)
- 编号(36748)
- 部(34724)
- 重点(34274)
- 发(34170)
- 国家社会(33472)
- 创(31065)
- 中国(30950)
- 教育部(29960)
- 创新(29378)
- 人文(28679)
- 成果(28667)
- 期刊
- 济(126378)
- 经济(126378)
- 研究(71212)
- 中国(39716)
- 学报(37542)
- 农(35540)
- 科学(34368)
- 财(33702)
- 管理(30178)
- 大学(28283)
- 学学(27343)
- 经济研究(24447)
- 农业(24277)
- 融(20791)
- 金融(20791)
- 贸(20716)
- 财经(20349)
- 国际(18981)
- 问题(17941)
- 经(17824)
- 业经(17290)
- 世界(15696)
- 技术(15620)
- 业(13956)
- 技术经济(12683)
- 教育(11613)
- 统计(11159)
- 商业(11098)
- 经济问题(10058)
- 策(9935)
共检索到336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毛日昇 高凌云
一、全球贸易增长现状和主要特征按照IMF统计,2015年全球贸易名义值同比下降了10.5%,由于近年来全球贸易额快速下降很大程度上受到全球原油价格显著下调和美元升值影响,全球贸易增长是否进入持续衰退,应该以全球贸易实际数量增长变化来进行评判。按照实际贸易量来测算,这一轮全球贸易增长衰退应该起始于2011年年底。从2012—2016年全球实际贸易增长变化主要呈现以下几个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湛柏明
国际贸易理论在分析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以一国为研究对象,考察该国经济增长对其贸易模式的决定作用,进而把经济增长区分为顺贸易型、逆贸易型、中性贸易型三种基本方式。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仅本国的经济增长决定与之对应的对外贸易模式,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也会对本国的经济增长贸易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从中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即大大地强化了美国经济增长的顺贸易模式。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美国 顺贸易模式 趋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兵 乔晶
加工贸易已成为中国外贸的主要形式,但对于加工贸易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争论。本文基于协整理论的实证分析揭示,加工贸易进出口、出口结构、中国经济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等5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短期内,加工贸易进口对我国总产出和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比加工贸易出口的促进作用大,但从长期来看,加工贸易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加工贸易进口则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今后,我国继续发展加工贸易,不能仅看重微薄的加工费用,应更多地关注加工贸易与国内产业的联系,增强加工贸易的国内配套能力和进口替代能力,充分发挥加工贸易的动态利益,以促进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转型。
关键词:
加工贸易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绍媛
运用1997~2008年我国服务贸易和GDP的统计数据,通过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服务贸易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尤其是服务出口额对于GDP的回归系数明显大于服务进口额和服务贸易总额,表明目前我国服务出口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于服务进口。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服务出口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许和连 包群 赖明勇
本文结合国外关于贸易开放度度量方法的新进展,选取5种指标具体测算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贸易开放度,并且分析了各种指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的度量方法、不同的贸易开放度指标导致了不同的结论,而且在这5种度量指标中,只有外贸依存度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经济增长 外贸依存度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洁 张天顶
为了探求中国的开放政策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以及开放政策对不同区域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本文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大陆地区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海南、重庆、西藏除外)1984-200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PanelData模型对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论认为开放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且通过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存在着地区差异,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促进作用更大。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军 李善同
研究目标:考察省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方法:区分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发现:第一,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下降;省际调出因素和出口因素的贡献比重在上升。第二,1987年,省际调出仅在3个省份是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2007年,省际调出则在11个省份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第三,从省份视角看,尽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上升,但在2007年,省际调出贡献比重仍然是出口贡献比重的3.5倍;从部门视角看,省际调出的贡献比重也依然大于出口的贡献比重。第四,在将因素贡献比重变化的来源区分为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之后,不管是消费贡献比重的下降,还是省际调出和出口贡献比重的上升,部门影响均发挥着主导作用。研究创新:将省际贸易引入关于经济增长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价值:对于目前步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省际贸易可以成为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少军 李善同
研究目标:考察省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方法:区分结构影响与部门影响的因素分解模型。研究发现:第一,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下降;省际调出因素和出口因素的贡献比重在上升。第二,1987年,省际调出仅在3个省份是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2007年,省际调出则在11个省份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贡献因素。第三,从省份视角看,尽管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重在上升,但在2007年,省际调出贡献比重仍然是出口贡献比重的3.5倍;从部门视角看,省际调出的贡献比重也依然大于出口的贡献比重。第四,在将因素贡献比重变化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宇 王铮
本文在全球治理模型的基础上,模拟分析美国以及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对进出口产品均提高关税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美国有针对性地增加产品关税对美国经济增长并不有利,其贸易保护政策可能难以持续,而如果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对进出口产品均提高关税,将使得印度以及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受到较大负面影响。经济的发展受到需求推动和生产技术推动,主导贸易保护只会进一步加剧矛盾,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努力和协同促进。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韩晶
文章通过对贸易结构变化和经济转型的实证分析 ,证明两者存在着显著的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贸易结构现状 ,即 ,贸易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型增长 ,出口商品的高附加值趋势有所表现 ;我国参与国际水平分工程度有所提高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贸易仍具有较强的垂直分工特征 ;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出口商品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偏低。文章依据实证分析的结论 ,结合我国贸易结构的具体实际 ,提出我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贸易结构 经济增长转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徐丽鹤
本文利用出口扩展模型,比较分析了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两种贸易方式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一般贸易出口增长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一般贸易进口增长则阻碍经济增长,但不显著;而加工贸易进出口的增长则显著弱化了中国经济增长,其贡献度低于一般贸易出口。鉴于此,本文认为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势在必行,转型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国内采购率。
关键词:
加工贸易 一般贸易 经济增长 产业转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孙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在巨额贸易逆差下实行了经济持续增长。本文从金融角度详细分析了美国依据美元特殊的国际货币地位和外汇储备特征实行对全球的金融剥削;从产业角度探讨了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重组背景下制造产业的国际转移、跨国公司内部贸易、美国独特的进口商品结构、油价上涨和美国能源产业政策对“悖论”解释的合理性;从宏观政策角度解析了美国“双赤字”并存的必然原因。本文认为,美元地位的不断下降使美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潜在危机,而美国对内外经济失衡的调整,势必对中美贸易、人民币汇率、中国外汇储备及内外经济平衡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贸易逆差 美国经济增长模式 影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志雄
构建经济增长水平差异指标、环境规制强度差异指标以及双边贸易水平差异指标,利用1990~2013年中国与东盟六国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环境规制与双边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东盟以及加强环境规制确实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但在中国出口东盟以及自身的环境保护中,仍然存在众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与东盟国家需要加强政治互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以及适度转型商品贸易间的竞争,向互补性转变。同时,需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从而更加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双边贸易 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新飞 舒元
许多研究表明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进一步的协整分析和改进的Granger因果检验显示:贸易开放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并不存在直接的长期作用机制。为解释上述问题,本文构造了产业专业化指数来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以生产率为权重的产业专业化指数能够较好地刻画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贸易开放度的增加,加快优势行业的技术进步,导致生产率较高行业的专业化生产,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贾军
利用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3~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自举面板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实证分析了贸易开放、环境创新与经济增长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表明,环境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在中国20个省份存在,而经济增长是环境创新的格兰杰原因在中国10个省份存在;环境创新是贸易开放的格兰杰原因在中国16个省份存在,而贸易开放是环境创新的格兰杰原因仅在中国3个省份存在。
关键词:
环境创新 贸易开放 格兰杰因果关系 自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