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7)
2023(8680)
2022(6768)
2021(6271)
2020(4988)
2019(11409)
2018(11263)
2017(21096)
2016(11071)
2015(12433)
2014(12155)
2013(11922)
2012(11393)
2011(10780)
2010(10702)
2009(10194)
2008(9909)
2007(8515)
2006(8241)
2005(7788)
作者
(29903)
(25160)
(25001)
(24390)
(16217)
(11750)
(11414)
(9674)
(9653)
(9043)
(8772)
(8314)
(8250)
(8223)
(8170)
(7743)
(7459)
(7236)
(7074)
(6600)
(6443)
(5990)
(5935)
(5863)
(5815)
(5720)
(5445)
(5035)
(4992)
(4975)
学科
(73347)
经济(73285)
管理(28852)
(23016)
方法(22274)
数学(20225)
数学方法(20163)
中国(19697)
(18470)
企业(18470)
地方(16877)
(14118)
业经(13772)
(13241)
地方经济(12485)
(11931)
(11716)
(11710)
贸易(11703)
(11408)
(10494)
(10133)
金融(10133)
环境(9971)
(9859)
银行(9859)
(9678)
体制(8998)
(8960)
产业(8290)
机构
大学(166004)
学院(163183)
(90605)
经济(89386)
研究(68022)
管理(58322)
中国(53038)
理学(49091)
理学院(48534)
管理学(48128)
管理学院(47787)
(40303)
(35454)
科学(33604)
(33200)
经济学(31370)
财经(31255)
研究所(29712)
(28654)
中心(28209)
经济学院(27940)
(24058)
北京(23698)
财经大学(23221)
(23051)
(21390)
师范(21290)
科学院(20430)
社会(20402)
(20331)
基金
项目(100019)
科学(80759)
研究(77660)
基金(76026)
(65551)
国家(65071)
社会(55565)
科学基金(55374)
社会科(52872)
社会科学(52857)
基金项目(38255)
教育(34650)
(34075)
资助(30993)
自然(30206)
自然科(29482)
自然科学(29475)
(29456)
自然科学基金(28994)
编号(28324)
国家社会(25580)
(24761)
成果(24412)
中国(24036)
(23603)
重点(23078)
教育部(22209)
课题(20874)
人文(20714)
发展(20696)
期刊
(108293)
经济(108293)
研究(62731)
中国(35672)
(29723)
管理(24439)
科学(21003)
经济研究(19830)
学报(19431)
(19392)
(19018)
金融(19018)
财经(17729)
教育(16286)
大学(16221)
(15658)
学学(15133)
问题(14263)
技术(13471)
(13371)
世界(13024)
业经(13014)
农业(13002)
国际(12250)
技术经济(9829)
经济问题(8835)
统计(8757)
改革(8501)
(8501)
经济管理(7938)
共检索到269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汪玉凯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学军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一穷二白,满目疮痍。经过70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经济建设成就震惊世界。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色彩斑斓、跌宕起伏的经济建设70年,在不同的层面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迟福林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政府改革·迟福林·从70年代末,我国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逐步实行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一系列改革探索,90年代初又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使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作用。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春林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WTO、IMF、世界银行等全球治理机制和框架,建议金砖国家建立共赢性发展互动机制,强化内部合作,增进共识,提升国际议题设定能力,将G20机制作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与转型的重要战略平台,以"循序快进"方式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变革与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鲁  
本文旨在评价改革 2 0年来经济增长的整体状况 ,从生产要素、制度变革、结构变动、外部环境等方面分析高速增长的原因 ,判断这些因素的剩余潜力 ,研究制约经济增长的内外部因素 ,从而对中国在今后 2 0年中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作出判断。本文认为 ,资本形成加速对过去的高速增长作出了很大贡献 ,但更重要的贡献来自制度变革引起的资源重新配置。目前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长方式转换的挑战 ,今后 2 0年经济可能保持平均 6 4%的中高速度增长 ,但这取决于若干深层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芬华  
各种初始条件的制约 ,使渐进改革成为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唯一选择 ,该模式保证了中国经济改革效率与社会稳定运行之间的均衡 ,因而取得了显著绩效。但渐进改革在当前遇到了体制性“硬核” ,其效率处于边际递减之中 ;而激进改革成本的瞬间支付特征决定了激进改革依然超乎国家财政和居民的承受能力 ,因此 ,渐进改革道路将在中国适度延伸。现阶段应继续促进非国有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在条件成熟时推动中国经济变革的局部跃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志华  
本文旨在说明个人收入变化与经济体制变革之间的关系。在改革前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导致个人收入水平低 ,增长慢 ,差别小 ;而改革后 ,转向由市场配置资源 ,收入向个人倾斜 ,个人收入增长快 ,差别大。这要求政府转变职能 ,深化金融改革 ,引导资金流向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守英  
以土地促发展的模式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留下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造成了中国经济对土地的高度依赖。现在的风险是地方政府仍想延用这一模式,而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土地的功能在变化,产业升级对土地的依赖性在发生变化,城乡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化。当前,需要改变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告别土地作为发动机的功能,对土地制度进行再次变革,这种变革可以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毅夫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发达国家的经济尚未完全复苏。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率连续六年下滑,这既有外部周期性因素,也有国内投资增长乏力的原因。未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很可能陷入长期停滞,中国经济发展取决于国内经济自身增长的动力。中国要适度扩大总需求,这可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其中的补短板结合起来,从产业升级、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加以落实。以补短板的投资作为切入点,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有助于中国实现每年6.5%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沈大勇  
如果说,要准确地理解、认识和把握"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那末,首先应该是体制变革的深远影响,然后才是部门行业的利弊得失。而这种体制性的挑战,则大体上由5个既互相联系又彼此制约的关键环节所构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毅夫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发达国家的经济尚未完全复苏。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长率连续六年下滑,这既有外部周期性因素,也有国内投资增长乏力的原因。未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很可能陷入长期停滞,中国经济发展取决于国内经济自身增长的动力。中国要适度扩大总需求,这可以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其中的补短板结合起来,从产业升级、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环境、推进城镇化等方面加以落实。以补短板的投资作为切入点,也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有助于中国实现每年6.5%以上的经济增长目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刘守英  
以土地促发展的模式在推动工业化、城市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留下很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造成了中国经济对土地的高度依赖。现在的风险是地方政府仍想延用这一模式,而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土地的功能在变化,产业升级对土地的依赖性在发生变化,城乡之间的关系也在变化。当前,需要改变地方政府的发展目标,告别土地作为发动机的功能,对土地制度进行再次变革,这种变革可以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厉以宁  
改革要深化,发展要再接再盾,改革和发展都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可能前功尽弃。十八届三中全会之际,厉以宁教授畅谈中国即将推进的新一轮改革,本书是他酝酿已久,在赴中国各地实地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亲自撰写而成,是他关亍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的最新代表作。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桂全  
由"泛珠"9省区社会科学院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泛珠社会科学院发展论坛"不久前在南昌成功举行。此次论坛以"宏观调控与区域合作"为主题,就深化"泛珠"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国家当前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4位专家发言集结成一组专栏文章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