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71)
- 2023(7478)
- 2022(5749)
- 2021(5265)
- 2020(4230)
- 2019(9772)
- 2018(9459)
- 2017(18052)
- 2016(9138)
- 2015(10708)
- 2014(10508)
- 2013(10761)
- 2012(10460)
- 2011(9915)
- 2010(9784)
- 2009(9366)
- 2008(8987)
- 2007(7828)
- 2006(7415)
- 2005(6948)
- 学科
- 济(70782)
- 经济(70738)
- 管理(24219)
- 方法(22537)
- 数学(20725)
- 数学方法(20670)
- 业(20664)
- 中国(18137)
- 地方(16943)
- 企(15193)
- 企业(15193)
- 地方经济(12628)
- 农(11965)
- 贸(11883)
- 贸易(11875)
- 业经(11855)
- 易(11572)
- 学(10100)
- 制(9537)
- 环境(9310)
- 财(9187)
- 融(8839)
- 金融(8839)
- 银(8490)
- 银行(8490)
- 行(8343)
- 发(8194)
- 产业(8003)
- 农业(7998)
- 关系(7832)
- 机构
- 大学(149463)
- 学院(147049)
- 济(85415)
- 经济(84382)
- 研究(60429)
- 管理(53396)
- 中国(47132)
- 理学(45392)
- 理学院(44876)
- 管理学(44509)
- 管理学院(44211)
- 财(34827)
- 京(31205)
- 科学(30328)
- 经济学(29862)
- 所(29734)
- 财经(28113)
- 研究所(26851)
- 经济学院(26665)
- 经(25776)
- 中心(25163)
- 院(21090)
- 财经大学(20946)
- 北京(20723)
- 江(19643)
- 科学院(18867)
- 农(18550)
- 范(18018)
- 社会(18017)
- 师范(17929)
- 基金
- 项目(91640)
- 科学(74142)
- 基金(70572)
- 研究(68978)
- 家(60869)
- 国家(60461)
- 科学基金(51726)
- 社会(50218)
- 社会科(47925)
- 社会科学(47915)
- 基金项目(35681)
- 省(31279)
- 教育(29935)
- 资助(29622)
- 自然(29079)
- 自然科(28405)
- 自然科学(28398)
- 自然科学基金(27942)
- 划(26855)
- 编号(24238)
- 国家社会(23207)
- 部(22678)
- 中国(22237)
- 发(21932)
- 重点(20875)
- 教育部(20238)
- 成果(20229)
- 济(19656)
- 经济(19503)
- 发展(19184)
共检索到235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梁桂全
由"泛珠"9省区社会科学院主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承办的"泛珠社会科学院发展论坛"不久前在南昌成功举行。此次论坛以"宏观调控与区域合作"为主题,就深化"泛珠"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国家当前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将4位专家发言集结成一组专栏文章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英 尚双双
通过前苏联、东欧及我国的经济实践,计划经济体制在其初创时期,确具独特的优越性。但随着其经年的运行,其低效率的弊端日益显现,并使经济出现严重滞涨,因此,市场经济体制便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目标。由于借鉴国外转型方式的经验与教训,再结合我国的现实和历史原因,我国采用了渐进式转型方式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经济成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从长周期看,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属于推动世界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的危机。从这个角度看,当代中国转型属于与世界经济转型重叠、同步的转型。在这样一种世界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面临着从长期以来的"跟从"角色向"自主"角色转变。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获得追赶战略的巨大成功之后,也遭遇到与今天中国类似的世界经济转型期。由于日本没有实现从"跟从"到"自主"角色的转换,从此长期陷入增长的困境之中。要推动中国成功地完成转型,需要跨越三大障碍:一是既得利益的障碍,二是成功导致惯性思维的障碍,三是转型动力不足的障碍。如何跨越这些障碍,是当代中国转型遇到的新挑战、新难题。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厉以宁
改革要深化,发展要再接再盾,改革和发展都不可半途而废,否则可能前功尽弃。十八届三中全会之际,厉以宁教授畅谈中国即将推进的新一轮改革,本书是他酝酿已久,在赴中国各地实地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亲自撰写而成,是他关亍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的最新代表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许小年
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之所以还没有成功,根本的原因是政府和企业没有感受到压力,国际金融危机也没有改变经济增长的根基,反而使政府借势延伸,市场机制则被迫后退。政府的巨额投资使产能过剩问题突显出来。要解决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和民营经济的作用。产权保护是重振民营经济的重要和必要前提。历史也证明,若没有私人产权的保护,就不会有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生,也不会有持续不断的革命性的创新。我国产权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应予以正视并加以改进。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给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带来希望。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转型 民营经济 产权保护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世锦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后的突出表现,国际上对"中国模式"的兴趣日浓。"二战"以后成功追赶型经济体的历史经验和"挤压式"增长的特点表明,今后几年中国有很大可能性进入增长速度下台阶的"时间窗口"。这不仅是增长速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的转型。应从结构性、体制性和实效性上理解增长模式转型。改革应有更为明确的目标和价值观。"参与促进型改革"前景可期。
关键词:
增长模式转型 中国模式 “挤压式”增长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任伍 王宏新
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密切相关。本文首先界定了经济与宪政相结合的“革命经济”、“改革经济”和“宪政经济”3种形态 ,并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进行了新的判断;而后对宪政经济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即经济与宪政关系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宪政经济中的公民权利保护以及政府在宪政经济中的作用;最后 ,提出了以“宪政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的观点。
关键词:
经济改革 宪政转型 宪政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锦英 温庭海 刘朋
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等一系列条件约束下,继续依靠要素高强度投入来驱动经济快速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而走效率驱动之路则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法,从全国、区域以及省份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区域、省份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水平普遍偏低,提升空间巨大,这为我国经济发展向效率驱动转型提供了充足的操作空间,同时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依然较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康继军 张宗益 傅蕴英
本文从4个方面、以19个指标为基础构造了衡量中国经济转型(即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的制度变量——市场化相对指数,从该指数的数据特征和图形分析的结果看,新构建的指数较好地描绘了中国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进程。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该市场化指数作为制度变量,运用协整理论和动态建模方法建立了一个经济增长的动态分析模型,实证研究的结果证实了1978~2003年间经济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确实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同时也证实了资本和劳动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该模型较好地模拟了市场化改革影响下中国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虽然将经济制度视为外生因素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丰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体现经济转型对增长的影...
关键词:
市场化指数 经济转型 经济增长 动态建模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玉书 楼东玮
本文在分析和分解各地区及三次产业资源误置程度的基础上,通过在传统的增长核算框架内引入错配系数的方法,重新测算了我国在资源误置条件下的经济增长,并将除去资源错配因素后的实际技术进步分解为结构变迁效应和净增长效应,得到了资源错配、结构变迁和经济转型间的关系。研究还发现:要素流动障碍和资源误置因素的存在不仅影响经济短期的产出总量及其产出比例,也影响经济的长期产出组合方式(生产前沿面),我们若消除所有错配年份的错配因素,则在这些年份中,可使我国GDP增长率平均每年提高0.90个百分点。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吴海英 余永定
官方统计显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长期明显高于GDP增速,但投资率基本稳定。这种矛盾现象的存在源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本形成统计差异的日益扩大。本文分析了二者日益扩大的差异原因,并发现2012~2014年,大约只有18%的差异来自二者统计口径的不同。中国投资率统计的可靠性取决于固定资本形成的可靠性,而对中国投资率真实水平的判断关乎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例如,以不变价计,2012~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按GDP核算原则调整后的投资率已逼近60%,由官方数据计算的增量资本产出率已接近7。面对这种低效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丹丹 任保平
本文从经济转型实现程度的视角出发,设计指标体系,采用指标区间评分,纵向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来评价中国经济转型绩效。研究结果显示,在1992—2006这一期间,中国经济转型绩效是优异的,且转型已进入了后期阶段。但转型的基础并不稳固,今后仍充满了不确定性与风险,因此需要在目前转型基础上,着重解决失衡问题,全面推动其它层次的转型。
关键词:
转型绩效 体制转型 发展转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万铭 李海明
本文归纳了经济转型时期的特征事实 ,对现有各种解释这些特征事实的文献作了系统评述。这些解释基本上被归结为三类 :来自新古典主义、渐进主义和政策或战略论者 ,它们注意改革以来的已有成就和导致改革独特路径的具体因素 ,因而对改革作了片面的理解。基于制度主义的思路 ,相应地提出了一个理解改革的制度主义框架 ,它或许可以保持理解各类及不同时期经济转型的逻辑一致性和完整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石磊
1.中国经济自1991年底进入新一轮增长波动。自上而下的动员、各地的恢复性调整和过去10多年积蓄的增长潜力加速释放,使经济增长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达到经济体系所能承载的峰值。强劲的增长反弹、存量结构调整与增量扩张速度的不对称、投资扩张的乘数效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高度关联,和中央对种种“过热”信号的积极反应,引起经济学界对此次波动作了多角度的判断。我们的问题是:80年代中期以来始终困扰经济稳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通货膨胀都属于增长型膨胀,是否意味着中国当前的经济运行仍在重复80年代的循环程式?在市场具有充分弹性条件下,最终需求扩张一般不会导致持续的通货膨胀或“过热”,而中国的此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加藤弘之
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始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之20年间,中国市场化转型已进展到何处,转型过程呈现出何种特征,其经验教训何在,转型何时完成,这些都是我们要考察的课题。 一、经济转型的到达点 1.双重转型过程。关于市场化进程的量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